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文体贡献论略
作者: 王胜奇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体  陶渊明  贡献  风格 
描述:陶渊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既有四言、五言诗,又有辞赋和文章(还包括序文),还有一些自成一家的传赞述。然而对于这样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在他的有生之年和逝世后的一段时间内,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以至于在钟嵘的《诗品》中,陶渊明的诗歌只被列为中品。这或许是因他人
全文:陶渊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既有四言、五言诗,又有辞赋和文章(还包括序文),还有一些自成一家的传赞述。然而对于这样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在他的有生之年和逝世后的一段时间内,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以至于在钟嵘的《诗品》中,陶渊明的诗歌只被列为中品。这或许是因他人微言轻和文风不符当时的审美情趣所致。后来对陶渊明的研究蔚为壮观,出现了许多高质量的论文,而且其中有个别研究者也注意到了陶渊明文体的特征和风格,但这只是从单一文体进行的零星探究,远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换言之,从文体角度研究陶渊明其实还大有可为。 笔者主张陶渊明的文学作品从宏观的角度可大概分为诗、文、赋三大类;但在具体论述其文体特征时,又必须从内容、题材和风格等微观层面展开分析。笔者尝试从文体的角度将陶渊明的作品大致分为诗歌、散文和辞赋三类,然后逐一进行分析。拙文第一章陶渊明生平的简述和文体的阐释,以孟子“知人论世”的批评法简述他的身世,接着重点从宏观上概述文体流变,从而得出笔者的文体观。第二章诗歌——继承与革新,分别从四言和五言对陶渊明主要诗歌进行论述。笔者认为他的“止”字诗和联句诗在文体...
追寻与坚守--陶渊明的人格世界略论
作者: 刘少丹  来源:内蒙古大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委运乘化  玄学人格  陶渊明  儒家人格  人格 
描述:人格问题涉及到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各个方面,有着特殊的复杂性与主观性。本文所说的人格,是指整体性地呈现于文学家作品与生活中真实的自我。作家的人格精神是其作品风格的内在因素,只有对作家的人格进行全面深入地审视,才能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其作品的风格。对于文学家人格的探讨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文学家的作品、创作、理想
全文:人格问题涉及到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各个方面,有着特殊的复杂性与主观性。本文所说的人格,是指整体性地呈现于文学家作品与生活中真实的自我。作家的人格精神是其作品风格的内在因素,只有对作家的人格进行全面深入地审视,才能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其作品的风格。对于文学家人格的探讨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文学家的作品、创作、理想、行为等都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所探讨的文学家的人格,包括了文学家的审美理想、生命意识、行为方式以及人生各阶段与人格各层面的心理趋向与冲突。研究陶渊明的人格精神世界,是理解陶渊明存在于中国古典文学独特性表征的重要内容。陶渊明有他的快乐和自得,也有他的悲哀和愤慨,甚至也有过用世的志意,有过积极的尝试,但在现实世界的冲击下与困境中,诗人不断追问人生的意义,极力保持个人在现实的冲击中的完整的生命价值。在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的交织、碰撞中达到了两种人格的对立统一。魏晋220年由最初摒弃儒学、在玄学指导下寻找人生活道路的士人们,经过实践的追寻,在出与入、狂与慎、躁与静乃至生与死等方面的种种冲突与焦虑,形成了各种鲜明的人格以及属于每个人的选择,而最终在陶渊明这里实现了所追求的理想人生,陶渊明的生活实践不仅仅可以看做是玄学人...
辛弃疾词中的陶渊明现象研究
作者: 魏瑾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辛弃疾  陶渊明  契合  差异 
描述:在两宋词史上,辛弃疾的作品数量最多,成就和地位也最高,是中国文学史上集大成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也是一位杂取博学的词人,他欣赏庄子,屈原,学习杜甫,苏轼,尤其倾情于陶渊明,赞赏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和独立高洁、自由闲适的人生境界,并在精神上追求陶渊明式的人格理想与处世态度。但其英雄的豪气又使他在内心深处
全文:在两宋词史上,辛弃疾的作品数量最多,成就和地位也最高,是中国文学史上集大成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也是一位杂取博学的词人,他欣赏庄子,屈原,学习杜甫,苏轼,尤其倾情于陶渊明,赞赏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和独立高洁、自由闲适的人生境界,并在精神上追求陶渊明式的人格理想与处世态度。但其英雄的豪气又使他在内心深处不能真正理解陶渊明,由此体现在其行为上则具有相应的反复性,在慕陶的同时又处处显示出与陶渊明人生理想的迥异其趣。本文以辛弃疾慕陶为研究对象,对辛弃疾慕陶的历程加以梳理,追溯其渊源;考查陶渊明现象在辛词中的具体体现;探寻在辛弃疾研究中常提到的辛弃疾与陶渊明的关系,通过个案的分析与比较,来阐述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关注外物的角度等方面的契合点和差异;并由此探讨陶渊明对辛弃疾在闲居期间词作风格的影响。其中,从作家、作品考查二人的关系是本文的重点,本文认为:辛弃疾对陶渊明的称慕是由衷的,由于二人的个性、心理等存在差异,辛弃疾对陶渊明并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认同,然而辛词中大量称引陶渊明其人其诗却是不争的事实。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欣赏也是一贯的,他学习陶渊明,从审美风格到思想意境方面都努力靠近陶渊明,尽管最终...
试比较陶渊明和鸭长明的隐逸
作者: 孙立立  来源:吉林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陶渊明  鸭长明  隐逸 
描述:隐士文化是特殊时代精神所孕育的独特文化形式。隐逸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一批名士遁迹山林,当起隐士。笔者选择了中日隐士中的代表人物进行探讨,以此来标本性地研究中日隐士在隐逸方面的异同。中国隐士的代表,选择了被称为“古今隐逸之宗”的陶渊明。日本隐士的代表选择了“日本中世隐士文学的开拓者”鸭长明。本论文试图
全文:隐士文化是特殊时代精神所孕育的独特文化形式。隐逸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一批名士遁迹山林,当起隐士。笔者选择了中日隐士中的代表人物进行探讨,以此来标本性地研究中日隐士在隐逸方面的异同。中国隐士的代表,选择了被称为“古今隐逸之宗”的陶渊明。日本隐士的代表选择了“日本中世隐士文学的开拓者”鸭长明。本论文试图通过对陶渊明和鸭长明文学作品以及其所处时代和人生经历的分析,标本性地阐释中日隐士隐逸的异同。分析从三方面展开。第一部分分析二人隐逸社会原因的异同。陶渊明和鸭长明隐逸的共同点是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但他们都生活于乱世。此外,二人走向隐逸的道路,都与其所处时代思想意识的变化密切相关。东晋儒学衰退,玄学盛行;日本平安末期净土宗和无常观对人们的思想影响深远。不同点在于陶渊明的隐逸是对政治的绝望,是消极遁世的老庄思想影响的产物。而鸭长明则主要受无常观的影响。第二部分对造成二人隐逸的个人原因进行分析。二人隐逸个人原因的不同之处在于,陶渊明隐逸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对政治的不满,而鸭长明的隐逸则是由于自身人生经历的不幸而深感人世无常,最终走向归隐。与陶渊明政治色彩浓厚的隐逸相比,鸭长明的隐逸的宗教色彩更浓。第三部分对二人的隐逸生活和隐逸程度进行分析。隐逸原因的不同,造成了二人隐逸程度和隐逸生活的不同。虽然在隐逸后二人都对原来的生活抱有留恋,但由于陶渊明是隐于政治,所以他总是在“仕”与“隐”之间徘徊。归隐后的诗作多赞美田园生活。而鸭长明的隐逸受无常观影响深远,所以他总是彷徨于“现实社会”和“隐”之间,归隐后的作品多感叹人世无常。笔者认为造成二人隐逸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两国文化传统的不同。以陶渊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与此相对,日本文化则具有脱政治性的特点。
陶渊明作品英译研究
作者: 靳成诚  来源:北京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内史”  英译  历史概述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陶渊明研究 
描述:在中国文学作品海外传播的过程中,陶渊明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个案,因为即使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中陶渊明也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国内对其作品的阐释已经形成了一个蔚为大观的解释传统,而以比较文学的眼光看来,其作品在国外的译介情况尤其是英译情况是这个解释传统很好的参照对象。本文致力于从这两者的对照中发现值得探究的
全文:在中国文学作品海外传播的过程中,陶渊明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个案,因为即使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中陶渊明也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国内对其作品的阐释已经形成了一个蔚为大观的解释传统,而以比较文学的眼光看来,其作品在国外的译介情况尤其是英译情况是这个解释传统很好的参照对象。本文致力于从这两者的对照中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希望能够为陶渊明研究提供一些新的角度和话题。这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绪论部分说明引入英译情况作为参照系的意义,并简述前人从类似角度切入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其不足之处。第一章从事实层面对一百多年来陶渊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译介情况做一个尽可能详尽的梳理,以弥补前人的研究在这方面的欠缺。接着,我会指出本文将要有所侧重的内容:英译者对陶渊明时代的历史概述和具体的译文。第二章首先辨析在陶渊明研究中所存在的两种路径:时代背景路径和作品路径。并从英译者和中国研究者对陶渊明的时代背景所做的解读之不同来说明前一种路径所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接着对本文所要解读的“陶渊明”进行理论上的界定,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五柳先生传》的英译情况的分析来说明为何解读陶渊明的文学形象应该遵循从其作品的整体出发的原则。第三章从陶渊明的作品在中外研究者那里引起的不同审美感受入手,并试图从英文翻译的对照中寻找这种差异的成因。通过对陶渊明最著名的几首田园诗的英译情况的分析指出其作品中“动词核心无主语句”这种特殊句式的大量存在,并阐释这种句式所营造出的特殊的艺术境界。结语部分除了对前文的论述做一个总结之外,还会试着指出陶渊明研究可以顺着本文提出的问题所前进的新方向。
论译者主体性在陶渊明田园诗英译中的适度发挥:以陶诗两英译本为例
作者: 叶春露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陶渊明田园诗歌  亚瑟·韦利  许渊冲  适度发挥  译者主体性 
描述:古典诗歌翻译是艺术性与科学性的最集中体现,译者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他既是原诗歌的读者,又是目标文本的作者。因此,他的主体性发挥适度与否将直接关系到诗歌翻译的长远发展。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随着“文化转向”的出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得到广泛认可、地位也得到极大提升,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层出不穷。陶渊明
全文:古典诗歌翻译是艺术性与科学性的最集中体现,译者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他既是原诗歌的读者,又是目标文本的作者。因此,他的主体性发挥适度与否将直接关系到诗歌翻译的长远发展。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随着“文化转向”的出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得到广泛认可、地位也得到极大提升,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层出不穷。陶渊明田园诗歌素以语言质朴、风格清新、情景交融著称,是中国古典诗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众多译者和学者的重视。每一首的英译本都有十余种。其中,著名英国汉学家亚瑟·韦利最早开始从事陶诗英译,他选了陶渊明的十二首诗歌译作散体,影响深远。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代表人物许渊冲先生的译本则尽力保留了陶诗原有的优美韵律和深刻内涵,广为流传。作为生活时代相隔七十二年的不同主体,他们的译本都有着明显的代表性,充分体现了他们在不同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影响下的不同的主体性。因此,本文以译者主体性为理论依据,首先厘定了译者主体性的含义,分析了时代背景、生活经历及个性等因素对主体性发挥的影响。其次,通过分析两位译者在英译陶渊明四首田园诗中的主体性差异,总结出了发挥译者主体性在英译陶渊明田园诗歌中的优势与不足,并试图为译者主体性在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适度性发挥寻求一定的解决办法,以期为中国古典诗歌英译和主体性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陶渊明的政治情结研究
作者: 王景龙  来源:青海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情结  出仕  归隐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星空上的一颗璀璨明星,在我国乃至国际诗坛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作为一代杰出文人,他和其他中国古代封建文人一样具有着浓浓的政治情结。他自幼在家庭熏陶、地域学风浸染下,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加之动乱时代的洗礼,青少年时期就形成了大济苍生、建功立业的四海猛志。为了实现他的远大理想,陶渊明经过了十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星空上的一颗璀璨明星,在我国乃至国际诗坛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作为一代杰出文人,他和其他中国古代封建文人一样具有着浓浓的政治情结。他自幼在家庭熏陶、地域学风浸染下,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加之动乱时代的洗礼,青少年时期就形成了大济苍生、建功立业的四海猛志。为了实现他的远大理想,陶渊明经过了十三年的宦海沉浮。先是出任江州祭酒,短暂的出仕,使他明白了要想在当时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走其曾祖父陶侃的成功之路——投身军旅。于是,陶渊明辞去江州祭酒一职,走入桓玄幕府,继而做了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军旅固然是寒门出身者跻身高位、建功立业的重要途径,然而,黑暗的现实,耿直的个性使陶渊明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最后,做了八十几天的彭泽县令,为了全身避祸,陶渊明挂冠归隐田园了。归隐之后的陶渊明并没有熄灭他政治理想的热情火焰,归隐的只是他的身体,并非他满怀抱负的热心。他把自己的满腔思绪倾注于如椽的笔端,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或感叹生命短促,功业无成;或忧心国事,关心世事;或高唱君子固穷;或赞美田园风光;或曲折隐含,或秉笔直书,表达了他难以释怀的政治情结。最终,他创造出了“桃花源”这一理想境地,在理想中为他的政治理想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归宿,向世人表明了他的政治理想。“桃花源”虽属无法实现的虚无世界,却也有其现实基础、思想基础和传统渊源的。纵观陶渊明的一生,无论其出仕还是归隐无不伴随着挥之不去的政治情结,无不是围绕他的政治理想做出的选择。因此,我们单纯的认为陶渊明是一个隐逸诗人,未免看小了陶渊明。陶渊明的这种政治情结是有其代表性和其深刻的文化渊源的,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是一股默默流淌的潜流,滋润着一代代有志之士。
李珥文学的陶渊明接受研究
作者: 魏平英  来源:延边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淡泊  醇正性  自然合一  冲澹萧散 
描述: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比陶渊明的受容以及李珥文学,对李珥的文学特征和艺术风格进行研究。陶渊明(AD.365-427)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具有重要影响的田园诗人;同时他作为生活文学者,是描写主管自然景物的田园诗的开拓者。栗谷李珥是朝鲜中宗至宣祖代(1536-1584)的文学家,与退溪李混(1501-1570)一
全文: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比陶渊明的受容以及李珥文学,对李珥的文学特征和艺术风格进行研究。陶渊明(AD.365-427)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具有重要影响的田园诗人;同时他作为生活文学者,是描写主管自然景物的田园诗的开拓者。栗谷李珥是朝鲜中宗至宣祖代(1536-1584)的文学家,与退溪李混(1501-1570)一起成为韩国儒学思想的代表学者。本文将对伟大思想家、文学家陶渊明和李珥文学的特征进行考察;为此需要对陶渊明的受容思想如何在李珥身上形成,以及从三国时期到朝鲜时期李珥受容思想的养成进行分析。陶渊明的诗中表达了他对田园和上水的爱慕,对隐居生活的认可,以及对淳朴精神的赞美.栗谷李珥虽然承认“诗歌不是文学家的专攻”,同时意识到不能认为诗在文词中可有可无,诗歌对存心省察有很大帮助。因此可以看出两位认为纯粹无垢的醇正性是进行文学创作的基础。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通过比较文学方法对栗谷李珥的汉诗文学和《精言妙选》;以及陶渊明的代表作品《归去来辞》和《归园田居》,《桃花源记》进行比较。特别是对《精言妙选》的原作诗集记载的陶渊明作品进行考察,可以很清晰地发现陶渊明和李珥的文学特征以及诗歌风格上的共同点。结论如下:李珥作为启蒙哲学家立足于程理学的基础,即纯粹自然的醇正性。陶渊明的人际关系和文学作品具以对于纯粹文学的基本性的合一为前提,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怀念与敬仰之情。并且在自然与人的统一中,陶渊明文学作品的基调是醇正文学,即将纯粹自然的思无邪作为基础。栗谷李珥程理学本质的基调是将陶渊明的纯粹自然思无邪思想圆盘接收。最终形成了二者的具有纯粹文学特质的醇正文学,即自然与人不能相互分离。结论通过两个伟大文学家的作品,体会到大自然中蕴含的纯粹的自然合一,天人合一思想,以及江湖,隐逸思想的共性。通过本研究不难发现,表现淡泊了、自然、纯粹、恬淡的艺术风格.
自然的沉思者—罗伯特·弗罗斯特和陶渊明生态思想之比较研究
作者: 来欣  来源:西北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异同  陶渊明  生态思想  生态批评  罗伯特·弗罗斯特 
描述: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在风起云涌的环保运动的感召下,文学界掀起了一股“绿色”批评浪潮—生态批评。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生态批评是继女性批评和后殖民批评之后的又一批评派别。其理论内涵是重新阐释文学作品,挖掘生态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期望铸就一种生态文
全文: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在风起云涌的环保运动的感召下,文学界掀起了一股“绿色”批评浪潮—生态批评。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生态批评是继女性批评和后殖民批评之后的又一批评派别。其理论内涵是重新阐释文学作品,挖掘生态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期望铸就一种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态人文精神,从而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罗伯特·弗罗斯特和陶渊明是两位民族诗人。他们都是本民族的骄傲,生前死后,都获得了很高的荣誉。他们的诗歌艺术不仅独具民族性,而且超越了国界,具有了世界性。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空和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写作风格,但是这两位诗人的生态思想如同一座桥梁沟通了东西方文学的交流。本文以生态批评为切入点,主要采用比较和分析的策略并借助传记批评和心理学批评,挖掘他们作品中体现的生态思想。笔者分析了罗伯特·弗罗斯特和陶渊明在自然生态、精神生态以及社会生态三个方面丰富的生态思想。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充分欣赏自然的价值,高度尊重自然的法则,和平融洽地回归自然,物质简单而精神丰富的自然生活。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自然观以及他们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本文还分析了两位诗人的生态思想的来源,揭示了生态思想异同的深层原因。本论文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探寻弗罗斯特和陶渊明的生态思想的异同以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作品,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并呼吁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本文为弗罗斯特和陶渊明的对比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期望在生态危机时代能为增进中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做出一些贡献。
儒释道文化光环之下的隐逸诗人——陶渊明思想研究
作者: 王灵均  来源:安徽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道家  宗教思想  佛教  道教  陶渊明  玄学  儒家 
描述:本文是对陶渊明思想的专题研究,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陶渊明生平和时代思潮。通过分析陶渊明的家庭环境,教育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和魏晋玄学对他的深远影响。他的归隐是经过再三反复才得以实现的,这是时代思潮的影响和他的个人愿望支配的共同结果。在隐居之后,他经受了种种考验和磨难,以前
全文:本文是对陶渊明思想的专题研究,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陶渊明生平和时代思潮。通过分析陶渊明的家庭环境,教育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和魏晋玄学对他的深远影响。他的归隐是经过再三反复才得以实现的,这是时代思潮的影响和他的个人愿望支配的共同结果。在隐居之后,他经受了种种考验和磨难,以前贤为榜样,保持了自己的节操。魏晋时期儒释道交融的时代思潮,是陶渊明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 二、陶渊明与佛教。我们通过对于陶渊明具体作品的考证,可以得出结论:他虽然与庐山慧远佛教集团有交往,对于佛教有所了解,但是从根本上是不相信佛教的“神不灭论”、“因果报应说”。他的委运任化的观点是直接来源于庄子和魏晋玄学,更是反击佛教的“神不灭论”、“因果报应说”的思想武器。 三、陶渊明与道家、玄学和道教。陶渊明对于庄子、魏晋玄学的王弼、稽康、阮籍、郭象等人思想作了选择性的吸收,形成了委运任化的思想,成为其批判世俗、安身立命的基础。他虽然偶有养生之举,但是根本上是不相信道教的长生不老之说的。 四、陶渊明与儒家。从时代思潮和生平著述两个方面分析,我们可以认为陶渊明思想复杂,但是其行为上大体符合儒家的准则。 五、陶渊明的思想倾向和文化史意义。我们从陶的一生行事和著述来看,因为他富于热情,近于人情,我们应当相信他的思想深处,是儒多于道。当时的思想潮流是佛玄合流,儒家信仰减弱,应当说,陶渊明的这一人生选择确实迥乎世俗,所以当时难以有人理解。只有到了宋代禅宗大兴,儒释道文化真正交融以后,才真正迎来了陶渊明接受史上的高潮,这相当典型地表现了中华民族以追求超越道德、宗教的审美境界为人生最高境界的特征。所以,陶渊明在中国思想史确有“孤明先发”的地位和意义。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