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3137)
报纸(409)
学位论文(176)
图书(49)
会议论文(30)
新闻(13)
诗文作品(5)
图片(2)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3392)
人物生平 (409)
作品著述 (16)
缅怀纪念 (2)
珍贵图片 (2)
按年份分组
2017(61)
2016(218)
2015(233)
2014(245)
2013(292)
2012(284)
2011(295)
2010(329)
2008(211)
2007(189)
2006(129)
2004(102)
2003(89)
2001(52)
2000(62)
1999(37)
1997(37)
1996(47)
1991(27)
1986(21)
1985(38)
1984(17)
1983(19)
1981(13)
1979(8)
1978(15)
1957(5)
1954(2)
1953(2)
按来源分组
青年文学家(43)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1)
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5)
名作欣赏(33)
江西社会科学(32)
安徽文学(下半月)(21)
青春岁月(14)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0)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6)
语文学习(6)
羊城晚报(6)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5)
语文月刊(4)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4)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3)
人民文学(2)
史学月刊(2)
神州学人(1)
中文自学考试辅导(1)
语文天地·初中版(1)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高中生之友(青春版)(1)
高中生之友:高一高二年级版(1)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的苦乐田园
作者: 陈祥伟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苦闷  田园生活  陶渊明  乐趣 
描述:沉湎于田园生活的陶渊明,心灵世界是不平静的。有着强烈而深沉的思想苦闷,这使得其诗歌呈现出慷慨激烈的一面;但田园生活的种种乐趣又能消解的种种苦闷,使诗歌又能呈现出平和闲适的一面。
全文:沉湎于田园生活的陶渊明,心灵世界是不平静的。有着强烈而深沉的思想苦闷,这使得其诗歌呈现出慷慨激烈的一面;但田园生活的种种乐趣又能消解的种种苦闷,使诗歌又能呈现出平和闲适的一面。
从陶渊明的田园养生说起
作者: 许家和  来源:现代养生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讲卫生  戒烟限酒  悠然见南山  鸟声  采菊东篱下  诗人陶渊明  《饮酒》  养身  辞官  之乐 
描述:古时,最能感受田园养生之乐者,当推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约公元365~427)。写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世代传颂。当过
全文:古时,最能感受田园养生之乐者,当推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约公元365~427)。写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世代传颂。当过
试论鸟意象与陶渊明的人生追求
作者: 叶荃国  来源: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人生追求  鸟意象 
描述:陶渊明的诗文中展现了许多鸟类意象,这些鸟类意象能够折射出人生历程的不同理想、不同的追求,反映出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状况:年少时的立志高远,出仕时的拘役之苦,归隐园田的舒畅闲适.
全文:陶渊明的诗文中展现了许多鸟类意象,这些鸟类意象能够折射出人生历程的不同理想、不同的追求,反映出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状况:年少时的立志高远,出仕时的拘役之苦,归隐园田的舒畅闲适.
试论鸟意象与陶渊明的人生追求
作者:暂无 来源:中外教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陶渊明的诗文中展现了许多鸟类意象,这些鸟类意象能够折射出人生历程的不同理想、不同的追求,反映出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状况:年少时的立志高远,出仕时的拘役之苦,归隐园田的舒畅闲适。
全文:陶渊明的诗文中展现了许多鸟类意象,这些鸟类意象能够折射出人生历程的不同理想、不同的追求,反映出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状况:年少时的立志高远,出仕时的拘役之苦,归隐园田的舒畅闲适。
陶渊明的脱俗与入俗:《闲情赋并序》新探
作者: 李春芳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入俗  脱俗  闲情赋并序  矛盾思想 
描述:陶渊明的一向惹人争议,萧统认为白壁微瑕、劝百风一;苏轼认为好色而不淫.既反映出陶渊明的脱俗之处也流露出的入俗之处.陶渊明的思想是复杂的和矛盾的,其根源在于中国传统儒道佛和文化对的浸染.
全文:陶渊明的一向惹人争议,萧统认为白壁微瑕、劝百风一;苏轼认为好色而不淫.既反映出陶渊明的脱俗之处也流露出的入俗之处.陶渊明的思想是复杂的和矛盾的,其根源在于中国传统儒道佛和文化对的浸染.
约翰·多恩与陶渊明二者玄学诗歌意象手法的对比
作者: 李雪梅  来源:作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奇思妙喻  美学境界  意象 
描述:英国17世纪的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以其在诗中运用奇思妙喻而闻名于世,而中国古代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也是玄学派诗人,的诗也运用了很多意象,构造出一种美学境界。们都是玄学派诗人并且们的诗歌都富有哲理,然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们的玄学诗风格完全不同。本文试从们诗歌中的意象手法的对比,来简要分析东
全文:英国17世纪的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以其在诗中运用奇思妙喻而闻名于世,而中国古代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也是玄学派诗人,的诗也运用了很多意象,构造出一种美学境界。们都是玄学派诗人并且们的诗歌都富有哲理
陶渊明的音乐生活与诗歌世界
作者: 范子烨  来源:中国诗歌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乐教  自然之声  道境  老子哲学  无弦琴  艺境  乐府诗  楚声  音乐 
描述:对于陶渊明无弦琴的故事,人们素来是津津乐道,耳熟能详的。本文首先阐发了陶公无弦琴与老子哲学的密切关系,指出这件风流雅器实际上深寓着老子有生于无、大音希声和有无相生的哲学本体论理念,它显示的不仅是一种艺境——诗人的脱俗气质和艺术家的潇洒风流,更是一种道境——超越寰中、凌驾今古的终极性的哲理。在此基础上
全文:对于陶渊明无弦琴的故事,人们素来是津津乐道,耳熟能详的。本文首先阐发了陶公无弦琴与老子哲学的密切关系,指出这件风流雅器实际上深寓着老子有生于无、大音希声和有无相生的哲学本体论理念,它显示的不仅是一种艺境——诗人的脱俗气质和艺术家的潇洒风流,更是一种道境——超越寰中、凌驾今古的终极性的哲理。在此基础上,本文全面考察了陶渊明的音乐艺术对其日常生活的渗透,诗人对自然之声的倾听与欣赏,对乐府诗的学习和模拟,与楚声音乐的关系以及诗人对历史上的音乐故事的重述与乐教思想的张扬等等。通过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和严密的逻辑论证,本文不仅彻底推翻了前人关于陶公不懂音律的说法,而且充分揭示了陶公的诗歌创作与音乐艺术的密切关系,也彰显了陶公的爱乐精神,从而填补了我国诗歌与音乐之关系这一学术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
孟浩然陶渊明田园诗审美视角之比较
作者: 宁松夫  来源:襄樊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孟浩然  陶渊明  田园诗  审美视角 
描述:孟浩然、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视角有同有异。就其审美视角的相同点而言,二人都是从适视角来描写田园生活以抒发乐享田园生活之美。就其审美视角的不同点而言,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孟浩然四十岁以后主要是从人生
全文:孟浩然、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视角有同有异。就其审美视角的相同点而言,二人都是从适视角来描写田园生活以抒发乐享田园生活之美。就其审美视角的不同点而言,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孟浩然四十岁以后主要是从人生
用心着意自然美 天然写画趣味真:读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作者: 王建林  来源:长城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境界  趣味  田园生活  园田居  官场生活  田园风光  自然美  陶渊明  田园诗人  劳动生活 
描述:一、田园诗人抒写性灵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渊明,晋浔阳(今九江)人。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陶渊明既是隐逸诗人也是田园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题材,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艺术境界。其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喜写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现了对官场污浊风气的憎恶,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劳
全文:一、田园诗人抒写性灵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渊明,晋浔阳(今九江)人。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陶渊明既是隐逸诗人也是田园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题材,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艺术境界。其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喜写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现了对官场污浊风气的憎恶,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劳动生活的赞美。田园诗是以田园风光、田园生活为观照对象的,诗
浅评中文版《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
作者: 柯欢欢  来源: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读者接受  陶渊明  手抄本文化  田晓菲 
描述: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田晓菲的《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将陶渊明研究置于手抄本文化研究的框架之中,主张文本阐释应放在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中进行,通过对异文的考证、分析,呈现给读者一个有别于历来国内文学史塑造的陶渊明形象,其中引发的对手抄本文化的深刻反思促使人们重新认识中国中古时期文本的流动
全文: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田晓菲的《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将陶渊明研究置于手抄本文化研究的框架之中,主张文本阐释应放在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中进行,通过对异文的考证、分析,呈现给读者一个有别于历来国内文学史塑造的陶渊明形象,其中引发的对手抄本文化的深刻反思促使人们重新认识中国中古时期文本的流动
上页 1 2 3 ... 12 13 14 ... 26 27 28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