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试评三十年来出版的三本《陶渊明集》
作者: 吴云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  南村  柴桑  陶学  三十年  田园生活  王瑶  逯钦立  《陶渊明集》  校辑 
描述:(一)一九五六年八月,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了王瑶同志的《陶渊明集》。王瑶同志在谈到此书写作目的时说,“本书是为了普及的。”为此,作者对每首诗,文都作了系年,还有简要的题解,以说明诗、文内容的含义;对难懂的词语还作了简注。王瑶同志在《陶渊明集》中所用的心血是颇多的。例如系年,有些诗文写作年代很明确,但还
全文:。王瑶同志对陶诗、陶文所作的“简注”,说来容易,注起来却颇。因为只有在把握了全文的含义的基础上,才能做好这项工作。事实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作者: 陶渊明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诗文作品
描述:忧贫。瞻望邈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
全文:忧贫。瞻望邈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伤老悲志中的省思——陶渊明《杂诗》前八首析论
作者: 齐益寿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恋昔情结  伤老  陶渊明  杂诗  悲志 
描述:陶渊明《杂诗》有十二首,前八首是内容复杂、充满矛盾的一组诗:既伤老之已至,又悲志之不遂;而在伤老与悲志的情怀中,又荡漾着强烈的恋昔情结。就在伤老与悲志的熬炼下,对于生命的本质以及生存的意义,陶渊明有了不同于以往的省思。他发现人生竟是一场无根之旅:起于“无根”,终于死亡!如此,生存的意义又在那里?自觉
全文:了不同于以往的省思。他发现人生竟是一场无根之旅:起于“无根”,终于死亡!如此,生存的意义又在那里?自觉迟暮已甚的陶渊明,这时最大的愿望竟然是:“我愿不知老。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当年超越四海的壮志
“九月花神”陶渊明
作者: 熊永忠  来源:云南林业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唐代诗人  杨万里  一枝黄  菊花  陶渊明  清代诗人  复关  宋代诗人  野菊  丘逢甲 
描述:颂菊的诗文很多:“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正绿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处,犹向陶翁觅宠光。”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野菊》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首是唐代诗人元稹的《菊花》诗。清代诗人丘逢甲还有
全文:,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首是唐代诗人元稹的《菊花》诗。清代诗人丘逢甲还有一首《野菊》诗云:“入眼惊看秋气新,孤芳掩出丛榛。英华岂复关培植,烂熳依然见本真。淡极名心宜在野,生成傲骨不依人。陶潜死后无知己,沦落天涯为怆神。”
从陶渊明遗风看更新观念
作者: 松明  来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更新观念  外出务工  温饱  陶渊明  经济发展  田园诗人  农村改革  经济思想  农民 
描述:不久前,笔者曾到我国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老先生的故乡一带搞调查,有幸一睹诗翁笔下绮丽壮美的古浔阳田园秀色,真令人心旷神怡,耳目一新。特别使人兴奋的是,世代躬耕于此的农民弟兄们,如今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已经过上了衣食不愁、温饱有余的好生活,再不会有象诗翁晚年那样饥寒交迫,沿街乞讨,“行行至斯里,叩
全文:上百户人家的村子访问时,正值冬闲,许多农民故土离,厮守田舍,抱膝聊天,整个村子竟无人外出务工经商,尽管此地离一个繁华的中等城还不到十五公里。这不禁使人想起陶老先生当年写下的“歌颂”这一情景的名句
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陶渊明的赠答诗
作者: 郑雅如  来源:汉学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隐士  六朝  交游  赌答诗 
描述:以隐逸高士的身分留名於青史的陶渊明,於现存诗作一百二十五首中,针对特定对象写作的赠答诗即有十七首之多,显示归隐田园的陶渊明非但不是屏交绝游,而是频繁地藉由诗篇进行人我间的互动往还。陶渊明的赠答诗摆脱西晋以来颂美之风,脱去东晋玄言之音,不论在体例或内涵意境上皆有创新开拓之处,并打上了陶渊明独特的生命印
全文:西晋以来颂美之风,脱去东晋玄言之音,不论在体例或内涵意境上皆有创新开拓之处,并打上了陶渊明独特的生命印记。 形式方面,陶渊明於题眼开创 「」、「和」之类,影响南朝以降赠答诗的发展。内涵意境上,陶渊明
陶渊明复杂情感世界探微
作者: 董艳侠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情感世界  独立人格  中国文学史  世外桃源  陶渊明  隐士  创作成就  静穆 
描述:陶渊明因其创作成就和独立人格,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众多读者心中,陶渊明是位静穆的、悠闲的世外桃源里的隐士。 然而,“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1]因此探讨陶渊明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对于认识这位伟大诗人的真面目,以及理解他田园诗
全文:飘逸得太久了。”[1]因此探讨陶渊明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对于认识这位伟大诗人的真面目,以及理解他田园诗的深层意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仕隐冲突的悲歌 “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
形影神三首
作者: 陶渊明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诗文作品
描述:‍‍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形赠影‍‍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洏。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愿君取吾言,得
全文:暂乖,止日终不别。此同既常,黯尔俱时灭。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神释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结托既
陶渊明交游考
作者: 钟书林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考据  心路历程  陶渊明  交游 
描述:对陶渊明交游的考察,自南宋以来,多采用年谱形式,至现代朱光潜先生,始有专题的论述。之后,魏正申、龚斌、王定璋先生等人的研究,均又有所深入和拓展。本文在吸纳前贤成果的基础上,或总结归纳,或提出新说,系统地考察渊明的交游,并以此为视角,勾勒渊明各个时期仕隐矛盾的心路变化历程。 具体说来,全
全文:明乡亲,可能与渊明曾有斜川之游、周家墓柏下之游。 三、渊明与刘柴桑、慧远法师。渊明与刘柴桑的交游有《和刘柴桑》、《刘柴桑》诗,当为渊明移居南村后所作,在这些诗文的和中,真实地流露
陶渊明诗文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
作者: 陈凯  来源:前进论坛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园田居》  陶渊明诗文  思想内涵  桃花源  陶渊明的作品  田园风光  现实社会  客观环境  建安风骨  艺术风格的形成 
描述:陶渊明,字元亮,或云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生于东晋兴宁三年(公元365年),逝于宋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是我国四、五世纪的一位伟大的诗人。陶渊明年少博学,胸怀济世之志、经国之才,但由于出生在一个衰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在特别讲究门第的东晋时代,不可能受到重视和重用,仕途颇多坎坷。经
全文:有了共同语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诗人对农民的生活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这种自耕自食的生活,使诗人逐渐建立起自己对人生、对劳动的认识———“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