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论陶渊明的文化品格
-
作者:
吴满珍 来源:华中学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品格 人格风范 陶渊明 儒学
-
描述:儒学是中国的人学,中国的人学是君子雅士之学。中国人学重在实践、重在审美、重在日常生活化。陶渊明以他的人格、诗文、情趣和生活实践,呈现了儒学鲜活直观的生命。特别是他作为魏晋风度的余绪,集其大成,绽开了一朵生命之花。他的生命与符号活动就是一部直见性命的儒学。陶渊明为中国的儒学承载者——从传统士大夫到近代
-
全文:儒学是中国的人学,中国的人学是君子雅士之学。中国人学重在实践、重在审美、重在日常生活化。陶渊明以他的人格、诗文、情趣和生活实践,呈现了儒学鲜活直观的生命。特别是他作为魏晋风度的余绪,集其大成,绽开了一朵生命之花。他的生命与符号活动就是一部直见性命的儒学。陶渊明为中国的儒学承载者——从传统士大夫到近代知识分子——树立了随时代而蓬勃生长的高地人格和大雅风范,生发出一道关于儒学的人格和风范的活水源头。
-
陶渊明生命观的文化阐释
-
作者:
段幼平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魏晋时期 生命观 陶渊明 委运顺化
-
描述:魏晋士人对生命本原、生命价值和生存方式的思考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形成了纵乐、养生、玄学等不同类型的生命观,而陶渊明立足现实生活,汇通儒道玄思想精华,以自然为核心的委运顺化的生命观无疑是当时最完善、最务实的生命观,是魏晋士人探索生命的集大成者,是对玄学生命观最完美的总结。
-
全文:魏晋士人对生命本原、生命价值和生存方式的思考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形成了纵乐、养生、玄学等不同类型的生命观,而陶渊明立足现实生活,汇通儒道玄思想精华,以自然为核心的委运顺化的生命观无疑是当时最完善、最务实的生命观,是魏晋士人探索生命的集大成者,是对玄学生命观最完美的总结。
-
陶渊明与东晋佛教:文化过滤问题
-
作者:
钱丽萍 来源:复旦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佛教 陶渊明 文化过滤
-
描述:本文主要探讨陶渊明有没有受到佛教的影响及这一接受过程中的文化过滤问题。文中讨论陶渊明思想主要依据其诗文作品,讨论所及两晋佛教主要为道安、慧远师徒所传般若学。首先论证陶渊明的确受到佛教思想影响;其次
-
全文:本文主要探讨陶渊明有没有受到佛教的影响及这一接受过程中的文化过滤问题。文中讨论陶渊明思想主要依据其诗文作品,讨论所及两晋佛教主要为道安、慧远师徒所传般若学。首先论证陶渊明的确受到佛教思想影响;其次
-
传统文化与个人体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
作者:
洪妍娜 来源: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 传统 陶渊明 个人
-
描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之所以永恒,在于诗人是以自身生命来实践和完成这一经典意象的.诗人个体的生命除了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也离不开诗人自身的人生体验和感悟.
-
全文: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之所以永恒,在于诗人是以自身生命来实践和完成这一经典意象的.诗人个体的生命除了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也离不开诗人自身的人生体验和感悟.
-
陶渊明——中国文化传统上和谐的典范
-
作者:
赵治中 来源:丽水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和好相处 平衡相安 平和共存 陶渊明 和谐典范 浑融相剂
-
描述:陶渊明与社会和官场能平和共存,与友朋和亲人和好相处,行为与内心平衡相安,与自然浑融相剂,堪称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学传统上和谐的典范人物。
-
全文:陶渊明与社会和官场能平和共存,与友朋和亲人和好相处,行为与内心平衡相安,与自然浑融相剂,堪称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学传统上和谐的典范人物。
-
传统文化与文人理想的符号:历代陶渊明人物形象画
-
作者:
罗洁 来源:美术大观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陶渊明 理想形象 符号 文人
-
描述:本文通过对历代绘画中陶渊明形象的回顾和梳理,分析在中国传统绘画发展中陶渊明形象符号的形成、发展及其意义,进而论证传统绘画中典型人物形象与时代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
全文:本文通过对历代绘画中陶渊明形象的回顾和梳理,分析在中国传统绘画发展中陶渊明形象符号的形成、发展及其意义,进而论证传统绘画中典型人物形象与时代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
魏晋的隐逸文化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
作者:
朱秋萍 来源: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隐逸文化 魏晋
-
描述:魏晋时期的隐逸文化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产生的重要背景,同样,这篇文章也反映了魏晋时期隐逸文化的时代特点。《归去来兮辞》反映了魏晋时期知识分子弃儒入道的总体趋向,但并不是向佛道的回归。
-
全文:魏晋时期的隐逸文化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产生的重要背景,同样,这篇文章也反映了魏晋时期隐逸文化的时代特点。《归去来兮辞》反映了魏晋时期知识分子弃儒入道的总体趋向,但并不是向佛道的回归。
-
魏晋的隐逸文化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
作者:
朱秋萍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隐逸文化 魏晋
-
描述:魏晋时期的隐逸文化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产生的重要背景,同样,这篇文章也反映了魏晋时期隐逸文化的时代特点。《归去来兮辞》反映了魏晋时期知识分子弃儒入道的总体趋向,但并不是向佛道的回归。
-
全文:魏晋时期的隐逸文化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产生的重要背景,同样,这篇文章也反映了魏晋时期隐逸文化的时代特点。《归去来兮辞》反映了魏晋时期知识分子弃儒入道的总体趋向,但并不是向佛道的回归。
-
相异文化背景下的诗化自然:陶渊明与华兹华斯
-
作者:
杜明甫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尔华兹 陶渊明 差异
-
描述:中国厚重的儒道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底蕴深深地影响着陶渊明的思想和诗风,他能把心身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而在西方理性分析文化滋养下的华兹华斯却常常以充满情绪、累积经验与价值判断的“我”去观照自然。因此,在自然与人的关系中,即使他在深情地呼唤“依恋自然”、“回归自然”的原始情感时,也始终没有忘记
-
全文:中国厚重的儒道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底蕴深深地影响着陶渊明的思想和诗风,他能把心身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而在西方理性分析文化滋养下的华兹华斯却常常以充满情绪、累积经验与价值判断的“我”去观照
-
高尚隐士,田园诗者,经典文人:接受美学视域内的陶渊明形象三重奏
-
作者:
张月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接受史 宋代 陶诗 作者 中国文学史 陶渊明诗歌 隐士 接受美学 范式转变 哈佛大学
-
描述:《解读陶渊明:历史接受中的范式转变(427—1900)》(Reading Tao Yuanming:Shifting Paradigms of Historical Reception〔427—1900〕)是哈佛大学亚洲中心2008年出版的一部研究陶渊明的力作。
-
全文:《解读陶渊明:历史接受中的范式转变(427—1900)》(Reading Tao Yuanming:Shifting Paradigms of Historical Reception〔427—1900〕)是哈佛大学亚洲中心2008年出版的一部研究陶渊明的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