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具有囤地观念的东晋隐士
作者:暂无 来源:俪人·闺房蜜糖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话说东晋文人士大夫归隐盛行,陶渊明也跑去幽静小地方宅了起来,买房囤地地折腾了不少日子,怎么说也是当过些日子的父母官,手头囤几个小钱还是有的,但肯定是不够的,还得想想办法让日子有滋有味起来,尤其,物价、楼市不断看涨,昨天大蒜几钱?今天又是几钱 得,还是去乡下发展发展看看行情。但是,门面还是要
全文:每个月光怎么跟税务局斗脑筋捣腾合理避税就够他喝 壶的了,退步讲,乡下地方赚头到底多少没底。早在他回乡途中,沿途就听说很多看涨的商机,尤其是房子。东晋官场不好混,动不动鸡犬不宁上蹿下跳,囤地看风水的隐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评高文先生的《和谐与回归——陶渊明精神家园体系研究》
作者: 范进军  来源: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山水  人格魅力  家园  和谐  回归  精神  古典诗词 
描述:我在讲授《中国古典诗词修养》选修课时,曾用一首七绝来概括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山水方滋庄老退,渊明高格颂田园。左思风力刘琨壮,鲍照悲歌一脉连。所谓“渊明高格”,即是指开创我国田园诗派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他的诗不仅给玄言诗盛行的魏晋诗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更为重要的是,诗人以自己不愿同浊世同流合污
全文:我在讲授《中国古典诗词修养》选修课时,曾用一首七绝来概括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山水方滋庄老退,渊明高格颂田园。左思风力刘琨壮,鲍照悲歌一脉连。所谓“渊明高格”,即是指开创我国田园诗派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他的诗不仅给玄言诗盛行的魏晋诗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更为重要的是,诗人以自己不愿同浊世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为历代一切有理想的知识分子树立了洁身自好的榜样。正因为陶渊明诗作艺术上的“高格”和人格魅力上的高格,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像陶渊明这样的著名大诗人,自唐代以来,人们研究的著作可谓不知有多少。今人要想再有所突破,其难度可想而知,然而,高文先生却独辟蹊径,借鉴时下文艺美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和方法,通过构建陶诗“精神家园”的生存空间,来扫描当代人生价值取向的轨迹,追求生存境界和人本的和谐意识,为陶诗的研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可以说高文先生的《和谐与回归——陶渊明精神家园体系研究》一书,以自觉的学术意识,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一方面用静态的、共时的方法研究中国文学史上持续升温的陶渊明现象,另一方面则把陶渊明精神家园与后代诗人及诗歌的关系紧密结合起来,从思想史和接受史的角度,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分析考察,对中国封建士大夫崇陶、研陶、拟陶、效陶、和陶的文化现象进行挖掘剖析,对他们挥之不去的“陶渊明情结”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爬梳与解构、探论与评判。
清诗话中陶渊明诗歌的研究
作者: 吕苗苗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后世影响  艺术特质  诗歌源流  陶渊明 
描述:从颜延之作《陶征士诔》开始,对陶渊明的研究迄今已持续一千五百余年之久,中国文坛的陶渊明研究历经了逐渐丰富完善的过程,对其诗歌的研究资料也多如烟海,尤其是关于陶诗的源流问题、对后世的影响以及艺术特质等的研究更是不胜枚举。清代是诗话写作的鼎盛时期,陶渊明淡泊名利的人格、朴素真淳的诗格深受清代世人的推崇,
全文:从颜延之作《陶征士诔》开始,对陶渊明的研究迄今已持续一千五百余年之久,中国文坛的陶渊明研究历经了逐渐丰富完善的过程,对其诗歌的研究资料也多如烟海,尤其是关于陶诗的源流问题、对后世的影响以及艺术特质等的研究更是不胜枚举。清代是诗话写作的鼎盛时期,陶渊明淡泊名利的人格、朴素真淳的诗格深受清代世人的推崇,理所当然的常被诗论家提及。由于清代学风衰落,政治极度高压,考据之风盛行,在此背景下,清人对陶渊明的研究带有极强的考据色彩。他们不在执着于前人的见解和观点,大胆提出问题,细心进行论证,以考据的方法来具体欣赏陶渊明的诗歌。所以,尽管陶诗源流、影响、艺术特质等方面常被人谈及,但清代论诗者往往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这些为后人系统的研究提供了详实资料,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陶渊明的真实景况,进而以新思路和新方法开拓了陶渊明诗文的文学内涵。第一部分论述陶渊明诗歌与应璩诗、《古诗十九首》、《诗经》、《论语》的源流关系。本论文不再将它们独立分析,试图以清代诗话中不同论诗者提出的不同论点为基础,以陶诗与他们在词句用法、诗文风格、思想源流等具体方面联系的远近为依据,将陶渊明四言古诗、五言古诗及陶渊明自身的源流分别论述,以求对陶渊明及其诗歌有更明确的源流认识。第二部分论述陶渊明诗歌对后世诗人的影响。其中选取李白、韦应物、白居易等人,他们推崇陶诗,学习陶诗,但在后世论诗中又存在不小的争议性。本论文以他们各自的生活环境以及诗歌的具体特质为着眼点,对其与陶诗继承关系亦或学习关系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理清清代诗话中关于李诗、白诗、韦诗与陶诗渊源关系的争议性。最后一节针对“诗弱于陶”这一命题辨析陶诗对后世诗歌大方向的影响,以此对陶诗的价值进行更为合理的认识。第三部分则是对清代诗话中所涉及的陶诗艺术特质“枯”、“拙”、“不文”三个方面进行辨析。诗坛对于陶诗并不是全然肯定的,在诗歌的发展史中对陶诗质疑的声音时而有之,本论文试图梳理整个诗话脉络,对诗话中提出的具有争议性的特质加以界定,以期对陶诗的艺术特色达到更为全面的认识。
陶渊明田园诗创作成因研究
作者: 康艳宁  来源:青海师范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影响  典型意象  陶渊明  田园诗  成因 
描述:虽然陶渊明的诗歌具有丰富的题材内容,但由于奠定其崇高文学地位的是他的田园诗,所以后世习惯称其为田园诗人。陶渊明首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在这开创性的背后,是诗人复杂的身世阅历和独特的生活体验,这一点历来为众多学者所关注,于是对陶渊明田园诗成因的探讨亦层出不群。但总的看来,对陶渊明田园
全文:虽然陶渊明的诗歌具有丰富的题材内容,但由于奠定其崇高文学地位的是他的田园诗,所以后世习惯称其为田园诗人。陶渊明首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在这开创性的背后,是诗人复杂的身世阅历和独特的生活体验,这一点历来为众多学者所关注,于是对陶渊明田园诗成因的探讨亦层出不群。但总的看来,对陶渊明田园诗成因的论述还是不够系统完整的。我们的研究表明,意象是构成诗歌的基本元素,而陶诗中的某些典型意象几乎成了诗人的化身,亦即陶渊明田园诗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于田园诗中典型意象的描写可以寄存诗人深广的思想内涵。本文以陶渊明田园诗中的典型意象为起点,结合其意象特征及内涵分析,在总结意象对于诗人田园诗营造作用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体悟诗人的内心世界并探讨了其田园诗创作的深层原因。论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在充分分析陶渊明田园诗典型意象的基础上,着重阐释了众多典型意象对其田园诗的重要营造作用,田园中众多平凡朴实的意象因为适应了诗人的表达需求进而走进了诗人的创作视线,此亦是陶渊明田园诗创作的重要原因;第二部分从诗人所处地理环境、复杂生活经历铸造而成的独特个性与心理的前后转变、长期从事农耕生活三大方面探讨了陶渊明田园诗创作的其它成因,其中,地理环境又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诗人所处的多元文化氛围,独特个性重点剖析了诗人对“固穷”的执着;心态的前后转变主要围绕诗人在官场的期待与失意来展开;亲历农耕则是陶渊明田园诗创作成因中最为不容忽略的一个方面;第三部分结合意象的创造论述了陶渊明之后田园诗的发展,诗人不仅开创了田园诗,更影响了后世的田园诗创作,其中着重分析了盛唐“王孟”二人、宋人苏轼对陶渊明田园诗的继承与发展;在论述陶渊明田园诗对后世创作影响的时候,也阐述了其对后世文人精神层面的影响;结语部分在全面总结本文研究结论的同时,就陶渊明田园诗创作成就和对后世的重要影响做了简要分析。
乾嘉时期陶渊明接受研究
作者: 李婷  来源:湖北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陶诗  陶渊明  乾嘉时期  接受 
描述:陶渊明是开创了中国田园诗,丰富了中国诗歌的主题内容。陶渊明作品平淡、自然的艺术特征,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竖立了一个审美标准。他崇高的人格亦是中国文人的典范,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和精神财富。清代乾嘉时期是学术研究大放异彩的时期,此时的学术研究从整体上来说,是对前人学术研究成果的归纳和总结,这个时
全文:陶渊明是开创了中国田园诗,丰富了中国诗歌的主题内容。陶渊明作品平淡、自然的艺术特征,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竖立了一个审美标准。他崇高的人格亦是中国文人的典范,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和精神财富。清代乾嘉时期是学术研究大放异彩的时期,此时的学术研究从整体上来说,是对前人学术研究成果的归纳和总结,这个时期的陶渊明研究的特点,概括起来,可谓是全、专、深。全,体现在乾嘉时期的陶渊明研究涵盖了宋代陶渊明研究的诸多方面,并且运用新的方法,拓展了陶诗的研究领域。专,体现在乾嘉时期的陶渊明研究,在选择研究对象上更加细化,有对陶诗某一篇章或是某一类作品的专门研究。深,则体现在乾嘉学者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再进行深入挖掘。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来进行探讨:首先是简单地梳理回顾乾嘉之前陶渊明及其诗文的接受状况,并根据不同时期陶渊明及其诗文的接受状况,概括出各个时期的总体特征。陶渊明及其诗文经历了一个由晦而显的漫长过程,从南北朝时期的门庭清冷,唐代的表面热闹,宋代繁荣,元明的低迷,清代的再次繁荣,中间虽然有起有落,但从整个陶学研究史看,一直都是不断地累积和渐进,在材料和理论上为清代陶学研究的归纳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是乾嘉文人对陶渊明其人接受的论述。乾嘉时期对陶渊明其人的接受,焦点主要投射在对陶渊明生平的探讨、陶公仕与隐的评议、陶公哲学思想归属的争论、人格性情的论说等方面,以求再现乾嘉时期对陶渊明形象的完整展示以及精神世界的解读。乾嘉文人对陶渊明人格的儒化程度远超前朝历代,大有将陶渊明列于孔门圣人之势,这虽然存在有失理智的地方,但也是乾嘉文人评陶特点之-第三部分是乾嘉文人对陶渊明诗文接受及美学特征的具体阐释。作为本文的重心部分,将从陶集版本和陶诗内容的考校、陶诗的艺术魅力的深层透析、陶诗的文学地位以及对后世诗人创作的影响三方面展开,并以陶渊明的诗文为依据,结合乾嘉文人对其诗文的鉴赏和评价,概括出乾嘉时期陶渊明诗文接受的特征,且联系当时学界的诗学态度,探析当时的诗学观念。乾嘉文人对陶渊明诗文的接受虽然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纵深,但持着理性公正的态度,敢于对先贤的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而不是一味附合。
陶渊明酒诗研究
作者: 李祯  来源:兰州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酒诗  影响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是魏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不仅开创了田园诗的新领域,更把饮酒作为主题写入了诗歌。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开始大力创作酒诗的诗人,他的酒诗创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以丰富的内容、深刻的哲理和独特的艺术使得酒诗在魏晋时期走向成熟。陶渊明现存诗歌仅有一百二十五首,作为田园诗的创始人,陶渊明的诗歌尤其是其田园
全文:陶渊明是魏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不仅开创了田园诗的新领域,更把饮酒作为主题写入了诗歌。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开始大力创作酒诗的诗人,他的酒诗创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以丰富的内容、深刻的哲理和独特的艺术使得酒诗在魏晋时期走向成熟。陶渊明现存诗歌仅有一百二十五首,作为田园诗的创始人,陶渊明的诗歌尤其是其田园诗目前已经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而对于其酒诗,学界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过去陶渊明酒诗的研究鲜有问津,近些年有些学者开始关注,不过研究重点却往往限于其《饮酒》组诗二十首,对于陶渊明酒诗的整体研究依旧相对薄弱。因此,本文将以陶渊明的全部酒诗作为研究对象,力图概括其酒诗的整体情况、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对陶渊明酒诗进行了论述和分析。首先,对酒诗的定义及其发展的历程进行了梳理,并对陶渊明酒诗的基本状况进行了概述。在《诗经》时期酒诗是祭祀时作为礼仪的诗歌,在魏晋时期是公宴中佐以宴饮的诗歌,直到陶渊明手中才真正成为具有独立地位的诗歌:其次,整体分析了陶渊明酒诗的创作实践,论述了其篇篇有酒的原因,并对其酒诗的艺术特色进行了探究,其中酒意象和饮酒意境是其酒诗的两大突出特点;再次,是关于陶渊明酒诗的哲学思考。从与屈原和阮籍的比较中,概括出陶渊明饮酒在醉与醒之间的抉择及其追求精神境界;最后,分析了陶渊明酒诗的独特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他在继承前人酒诗的基础上取得了独特的成就,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纯酒诗、淡酒诗和真酒诗,不但影响了后世的酒创作,还影响了后世文人的精神生活。自陶氏之后,关于饮酒的文学创作蔚为大观,陶渊明的酒精神也通过历代诗人的创作传承下来,并在文学史上散发出永恒的艺术光彩。
陶渊明对白居易闲适诗的影响
作者: 孙星华  来源:东南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闲适诗  白居易  陶渊明  诗歌艺术 
描述:陶渊明生前是寂寞的。而其死后,他的人格精神、生存方式、价值观念、处世态度、审美情趣和诗艺创作,则受到历代士人们持久不衰的关注,得到不断深入的理解和阐释,对中国士人的精神世界与文学创作产生了长久而极大的影响。杜甫诗云:“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两句诗也可以作为陶渊明生前与身后的概括和写照。王国维《
全文:陶渊明生前是寂寞的。而其死后,他的人格精神、生存方式、价值观念、处世态度、审美情趣和诗艺创作,则受到历代士人们持久不衰的关注,得到不断深入的理解和阐释,对中国士人的精神世界与文学创作产生了长久而极大的影响。杜甫诗云:“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两句诗也可以作为陶渊明生前与身后的概括和写照。王国维《文学小言》说“屈子之后,文学上之雄者,渊明其尤也”。作为“文学上之雄者”,陶渊明的意义与影响,具有不同于屈原的独特思想与文学价值。五柳先生陶渊明和三阊大夫屈原各自的人生模式与诗学精神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分别以儒、道精神为主要旨归的两条明晰的接受线索。比较而言,在某些历史时期,中国士人对陶渊明的接受远比对屈原的接受复杂的多。 唐人对陶渊明的阐释和接受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中国诗歌的繁盛出现在唐代,不仅是唐代文化高度发展的成就,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唐代诗人对前代诗歌艺术传统的全面接受、继承和创新、超越的实绩。陶渊明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唐伟大诗人白居易,一生深受陶渊明的影响。是对陶渊明接受的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白居易对陶渊明的接受主要体现在他的闲适诗方面。闲适诗作为白居易诗歌创作的最大组成部分,颇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诗人的人生和创作志趣,对后世文坛影响也很大。 本文从宏阔视野与整体关照出发,运用阐释学与接受美学的理论与方法,首先通过描述白居易对陶渊明的追慕历程及诗人人生观和性格的研究,来说明白居易受陶渊明影响的内在原因;其次,通过阐述自居易闲适诗中受陶渊明影响的具体体现来进一步佐证本篇论文的观点。白居易对陶渊明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他对陶渊明的学习和推崇也直接影响到陶渊明在唐朝及唐以后文坛上的地位。
陶渊明对白居易闲适的影响
作者: 孙星华  来源:东南大学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白居易  影响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生前是寂寞的。而其死后,他的人格精神、生存方式、价值观念、处世态度、审美情趣和诗艺创作,则受到历代士人们持久不衰的关注,得到不断深入的理解和阐释,对中国士人的精神世界与文学创作产生了长久而极大的影响。杜甫诗云:“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两句诗也可以作为陶渊明生前与身后的概括和写照。王国维《
全文:陶渊明生前是寂寞的。而其死后,他的人格精神、生存方式、价值观念、处世态度、审美情趣和诗艺创作,则受到历代士人们持久不衰的关注,得到不断深入的理解和阐释,对中国士人的精神世界与文学创作产生了长久而极大的影响。杜甫诗云:“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两句诗也可以作为陶渊明生前与身后的概括和写照。王国维《文学小言》说“屈子之后,文学上之雄者,渊明其尤也”。作为“文学上之雄者”,陶渊明的意义与影响,具有不同于屈原的独特思想与文学价值。五柳先生陶渊明和三闾大夫屈原各自的人生模式与诗学精神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分别以儒、道精神为主要旨归的两条明晰的接受线索。比较而言,在某些历史时期,中国士人对陶渊明的接受远比对屈原的接受复杂的多。 唐人对陶渊明的阐释和接受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中国诗歌的繁盛出现在唐代,不仅是唐代文化高度发展的成就,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唐代诗人对前代诗歌艺术传统的全面接受、继承和创新、超越的实绩。陶渊明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唐伟大诗人白居易,一生深受陶渊明的影响。是对陶渊明接受的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白居易对陶渊明的接受主要体现在他的闲适诗方面。闲适诗作为白居易诗歌创作的最大组成部分,颇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诗人的人生和创作志趣,对后世文坛影响也很大。 本文从宏阔视野与整体关照出发,运用阐释学与接受美学的理论与方法,首先通过描述白居易对陶渊明的追慕历程及诗人人生观和性格的研究,来说明白居易受陶渊明影响的内在原因;其次,通过阐述白居易闲适诗中受陶渊明影响的具体体现来进一步佐证本篇论文的观点。白居易对陶渊明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他对陶渊明的学习和推崇也直接影响到陶渊明在唐朝及唐以后文坛上的地位。
朱元璋为何善待厨师/陶渊明的红颜知己
作者:暂无 来源:保健俱乐部·养生保健指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文/睿雪 明朝洪武帝朱元璋登基后分封自己的一大帮儿子为王,晋王拜辞风阳祖陵后,在去封国的路上,鞭笞他的厨师。洪武帝知道了后,怒斥晋王说,“你老子我戎马一生,对手下的将帅十分严格,可23年来唯独对自己的私人厨师没有斥责过。” 朱元璋为什么对将帅十分严厉,却善待厨师呢?这既可以作政治
全文::这酿豆腐怎么这样好吃,天下大概没有什么比得上酿豆腐了。做了皇帝之后,朱元璋经常吃到山珍海味,但对凤阳的酿豆腐却始终难忘。不久,他把家乡做酿豆腐的厨师接到宫廷的御膳房来,专门为自己做这道菜。 有
海外陶渊明研究的新视角:以一海知义《陶渊明·陆放翁·河上肇》为中心
作者: 朱雪花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偶像  一海知义  陶渊明  虚构  手抄本 
描述:陶渊明的诗歌,历来深受国内外读者的喜爱,其清新自然、质朴平淡的特色更得到了从古到今广大读者的普遍认同。在国内外大多数读者心目中,陶渊明是完美的人格偶像,他质性自然,品质高洁,热爱田园生活,是高人隐士,有高尚的节操,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然而,这种长久以来形成的陶渊明形象,是经过了后世众多读者再创造的结果
全文:陶渊明的诗歌,历来深受国内外读者的喜爱,其清新自然、质朴平淡的特色更得到了从古到今广大读者的普遍认同。在国内外大多数读者心目中,陶渊明是完美的人格偶像,他质性自然,品质高洁,热爱田园生活,是高人隐士,有高尚的节操,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然而,这种长久以来形成的陶渊明形象,是经过了后世众多读者再创造的结果,离真实的陶渊明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笔者对陶渊明留存的全部作品作了反复的细致的研读,在此基础上,笔者拟以日本学者一海知义的陶渊明“情寓虚构”说为中心,结合冈村繁有关“世俗性”的陶渊明研究,以及田晓菲从“手抄本”研究视角得出的有关研究成果,力图寻找相对接近真实的陶渊明形象。笔者通过研究发现,陶渊明的个性里面既有清新脱俗的一面,也与过去时代大多数士子一样,他尚且不能够忘怀名利之求,对生死也一直念念不忘。“情寓虚构”一说恰如其分地把握了陶渊明形象中的的复杂之处,能够较合理地解释其中的原由。本论文首先就一海知义《陶渊明·陆放翁·河上肇》一书中的陶渊明研究的独特视角进行了具体分析,重点分析了他的“虚构说”的合理之处。笔者认为,这一视角为我们认识真实的陶渊明提供了全新的解读途径。笔者还对一海知义有关研究中的某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也进行了适当的论析。为了更好地寻找相对真实的陶渊明形象,笔者还对日本学者冈村繁以及美国学者田晓菲等学者的相关研究作了考察。相比之下,冈村繁和田晓菲虽然也通过新的途径在尽量接近真实的陶渊明形象,但他们的论点和论据均存在着某种不足,前者甚至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塑造”了一个完全世俗的鄙陋的陶渊明形象。在对以上多位海外学者的有关陶渊明研究的独特视角做了深入分析之后,笔者认为,长久以来人们心目中偶像式的陶渊明,实际是一种误读。事实上,陶渊明一直纠结于生前身后名,表面静穆,内心却十分纠结痛苦。陶渊明把自己复杂的情感隐藏于诗文之中,他传承创新了《楚辞》的虚构,善于“幻设”为文,而其孤傲的性格以及从小接受的儒家“三不朽”思想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他所有的痛苦、纠结。国外汉学家们能从多维度的视角切入,观点新颖,论证方法上多以文本为依托,注重考据,有助于读者更加全面、完整地认识相对真实的陶渊明。虽然他们或多或少在论证过程中也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确实可以给我们的陶渊明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启发。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