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由气到韵:对陶渊明诗文品评的转变
作者: 王聪聪  来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品评 
描述:从晋代到宋代,古人对陶渊明诗文风格的品评,出现了一个由气到韵的转变。晋代钟嵘在《诗品》中指出渊明诗文中蕴含着阳刚气,彰显了陶著"气"的风格;而宋代范温在《潜溪诗眼》中结合苏轼的评价,阐释出了渊明
全文:从晋代到宋代,古人对陶渊明诗文风格的品评,出现了一个由气到韵的转变。晋代钟嵘在《诗品》中指出渊明诗文中蕴含着阳刚气,彰显了陶著"气"的风格;而宋代范温在《潜溪诗眼》中结合苏轼的评价,阐释出了渊明
孟浩然对陶渊明的敬慕:从前期到后期的变化
作者: 日本下定雅弘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孟浩然  前期  陶渊明  后期 
描述:孟浩然一生都保持着对陶渊明的敬慕念,但是,其敬慕态度以应试不第为分界线有前后不同的明显变化。前期,他往往把自己比作陶渊明,纯粹地表达出对陶渊明的亲密感情,以及在陶渊明式的世界中生活的怡然之情。但应试不第后,隐居故乡的生活没有了过去舒适、愉快的感觉。他明确知道了田园生活并不是自己的本怀。后期的孟浩然
全文:孟浩然一生都保持着对陶渊明的敬慕念,但是,其敬慕态度以应试不第为分界线有前后不同的明显变化。前期,他往往把自己比作陶渊明,纯粹地表达出对陶渊明的亲密感情,以及在陶渊明式的世界中生活的怡然之情。但应
一语天然万古新 豪华落尽见真淳: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赏析
作者: 吕蕴鸽  来源:金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庄稼  作者  园田居  描写  陶渊明  田园诗  真淳  农村生活  自然 
描述: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29岁那年因家贫无计而出仕,此后13年中,出仕辞官反复多次。41岁出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自我解职,从此彻底归隐。陶渊明早年也怀有济世志,只是当时的东晋社会已进入后期,官场势利恶浊,理想无从实现,加之个性任真自然,以脱俗为怀,不能忍受官场
全文: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29岁那年因家贫无计而出仕,此后13年中,出仕辞官反复多次。41岁出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自我解职,从此彻底归隐。陶渊明早年也怀有济世
关于“白莲社”本事及陶渊明年谱中相关问题的考述
作者: 郭鹏  来源:文学评论丛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释慧远  谢灵运  白莲社  净土信仰  中国文学史  陶渊明  庐山  相关问题  考述  高僧传 
描述:东晋高僧慧远的"白莲社"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至为深远,往往为后代文人所提及。加之其与陶渊明的关系,就更成为后世文人雅士进行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的口实。然就实考,却发现所谓"白莲社"本身并不存在,而是
全文:东晋高僧慧远的"白莲社"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至为深远,往往为后代文人所提及。加之其与陶渊明的关系,就更成为后世文人雅士进行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的口实。然就实考,却发现所谓"白莲社"本身并不存在,而是
酉阳桃花源陶渊明笔下的逸境
作者: 孟传明  来源:重庆旅游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西阳桃花源的位置确实出人意料,它藏在闹市畔,就在县城附近不到半里处.桃花源的入口是一个巨大的石灰岩溶洞,高、宽不下数十米.洞前的桃花溪水从洞内流出,清澈见底,哗哗地流入泉孔河.溪畔有一个四角木质小
全文:西阳桃花源的位置确实出人意料,它藏在闹市畔,就在县城附近不到半里处.桃花源的入口是一个巨大的石灰岩溶洞,高、宽不下数十米.洞前的桃花溪水从洞内流出,清澈见底,哗哗地流入泉孔河.溪畔有一个四角木质小
唐代类书对陶渊明的认知与接受:以《艺文类聚》、《初学记》、《白氏六帖事类集》为例
作者: 韩建立  来源: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类书  陶渊明  《艺文类聚》  《白氏六帖事类集》  《初学记》 
描述:类书对一时代普通人的知识结构、文化趣味以及思维方式均有影响,所以通过唐代三部类书对陶渊明事典与诗文的辑录情况,考察类书与陶学的关系,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唐代对陶渊明的认知与接受。唐代类书接受了钟嵘关于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宗”的论述;对陶渊明诗文的辑录方式,使其具有选本批评与摘句批评意义。唐代类书对
全文: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宗”的论述;对陶渊明诗文的辑录方式,使其具有选本批评与摘句批评意义。唐代类书对陶渊明事典与诗文的辑录,为读书界提供了相当的知识与思想资源。从比较中可以看出,唐代类书的编者见识高,选录全面,评价公允。
「前隐逸」与「後仕宦」的视野递换:陶渊明官游主题中出处记忆的造现
作者: 叶常泓  来源:中央大学人文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处  记忆  陶渊明  宦游  商隐逸  後仕宦 
描述:陶渊明(365?-427)於壮年十余载间尝经「三出四处」跌宕,而其以宦游为主题或明确涉及宦游的诗赋,今存十一。此诸作品,再现了陶渊明透过若干诡谲多层的修饰技巧、传播策略及意义建构,而重新编辑、变造的出处记忆。在标示撰於宦游途中的作品里,陶渊明立足於「前隐逸」的视野而描述宦避、追念归田,以经过正面化
全文:陶渊明(365?-427)於壮年十余载间尝经「三出四处」跌宕,而其以宦游为主题或明确涉及宦游的诗赋,今存十一。此诸作品,再现了陶渊明透过若干诡谲多层的修饰技巧、传播策略及意义建构,而重新编辑、变造
「前隐逸」与「後仕宦」的视野递换-陶渊明宦游主题中出处记忆的造现
作者: 葉常泓  来源:中央大学人文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处  前隐逸  记忆  陶渊明  宦游  後仕宦 
描述:陶渊明(365?-427)於壮年十余载间尝经「三出四处」跌宕,而其以宦游为主题或明确涉及宦游的诗赋,今存十一。此诸作品,再现了陶渊明透过若干诡谲多层的修饰技巧、传播策略及意义建构,而重新编辑、变造的出处记忆。在标示撰於宦游途中的作品裡,陶渊明立足於「前隐逸」的视野而描述宦游、追念归田,以经过正面化
全文:陶渊明(365?-427)於壮年十余载间尝经「三出四处」跌宕,而其以宦游为主题或明确涉及宦游的诗赋,今存十一。此诸作品,再现了陶渊明透过若干诡谲多层的修饰技巧、传播策略及意义建构,而重新编辑、变造
浅谈陶渊明《归园田居》诗的自然美
作者: 孔庆霞  来源: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陶渊明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诗人。在两晋南北朝那绮靡的形式主义诗风弥漫诗坛之际,他以自然朴素、清新隽永的现实主义诗作,打破了玄言诗的统治局面,扩大了诗歌题材,开了山水田园诗先河,在诗歌史上确立了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 《归园田居》诗,直承诗经、楚辞、汉魏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内容题材上一反玄言诗的空洞
全文:陶渊明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诗人。在两晋南北朝那绮靡的形式主义诗风弥漫诗坛之际,他以自然朴素、清新隽永的现实主义诗作,打破了玄言诗的统治局面,扩大了诗歌题材,开了山水田园诗先河,在诗歌史上确立了不可
由陶渊明、辛弃疾的入仕看他们的生存状态
作者: 赵燕  来源:金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辛弃疾  生存状态  陶渊明  人生 
描述:陶渊明和辛弃疾都是有着卓越才能的文人,他们有着相同的雄才大略,又有不得施展的身世遭际,更有着坚持理想、至死不渝的爱国之心。时代氛围的不同,使他们的精神家园也有很大不同,虽然两人心灵深处都有一座“大济于苍生”的理想之城,但在黑暗的时代里他们是不可能完成自己的心愿的。最终他们选择了归隐田园,并在归隐中借
全文:于苍生”的理想之城,但在黑暗的时代里他们是不可能完成自己的心愿的。最终他们选择了归隐田园,并在归隐中借助诗和“顺物”、“游心”,从另一方面成就了一代文豪,同时我们也从中窥探出了中国文人的生存状态。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