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方重翻译思想研究——主体以《陶渊明诗文选译》为例
作者: 张思语  来源:扬州大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选译》  方重  翻译思想  翻译策略 
描述:方重(1902-1991)是20世纪翻译领域中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型译者。他学贯中外,深知翻译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自上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中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历经40余载,先后
全文:方重(1902-1991)是20世纪翻译领域中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型译者。他学贯中外,深知翻译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自上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中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历经40余载,先后
自然的沉思者—罗伯特·弗罗斯特和陶渊明生态思想之比较研究
作者: 来欣  来源:西北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异同  陶渊明  生态思想  生态批评  罗伯特·弗罗斯特 
描述: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在风起云涌的环保运动的感召下,文学界掀起了一股“绿色”批评浪潮—生态批评。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生态批评是继女性批评和后殖民批评之后的又一批评派别。其理论内涵是重新阐释文学作品,挖掘生态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期望铸就一种生态文
全文: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在风起云涌的环保运动的感召下,文学界掀起了一股“绿色”批评浪潮—生态批评。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生态批评是继女性批评和后殖民批评之后的又一
论陶渊明诗文中的新自然精神
作者: 白丽洁  来源:郑州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自然精神  陶渊明  艺术化生存 
描述: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混乱、社会最苦痛的年代之一,但却是艺术精神大放异彩的时代,这种艺术精神不仅表现在创作领域,同时也表现在对人生意义的探求之上。伴随着汉帝国中央统一集权的崩溃和儒家信仰的衰落,人类社会和精神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由时期,同时在经济领域大规模的庄园经济也开始兴起。这些转变促使了人
全文: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混乱、社会最苦痛的年代之一,但却是艺术精神大放异彩的时代,这种艺术精神不仅表现在创作领域,同时也表现在对人生意义的探求之上。伴随着汉帝国中央统一集权的崩溃和儒家信仰的衰落
陶渊明的美学思想
作者: 饶艳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美学  平淡自然  陶渊明  雄浑悲慨  人生美学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一位非常优秀的田园诗人,然而在他所处的年代人们大多只把他当作一位合于雅道的隐士,其人与其诗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全面关注。萧统是第一个关注陶渊明文品与人品的人,但引起的反响并不大。人们真正开始关注陶渊明的诗歌是唐以后的事情,文人们“和陶”、“拟陶”成为一种风尚,在孟浩然、王维、高适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一位非常优秀的田园诗人,然而在他所处的年代人们大多只把他当作一位合于雅道的隐士,其人与其诗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全面关注。萧统是第一个关注陶渊明文品与人品的人,但引起的反响并不大
论王绩对陶渊明的接受
作者: 周璇  来源:湖南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绩  陶渊明  接受 
描述: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接受美学提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理论,本文吸收了接受美学的思想方法,总结出一些自己对文学接受的看法,即文学接受具有条件性、全面性、流动性和能动性等特性。本文拟以这几个特性为理论基础,系统研究初唐诗人王绩对陶渊明的接受情况,以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王绩其人其文及其对陶渊明接受史和
全文: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接受美学提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理论,本文吸收了接受美学的思想方法,总结出一些自己对文学接受的看法,即文学接受具有条件性、全面性、流动性和能动性等特性。本文拟以这几个特性为
论译者主体性在陶渊明田园诗英译中的适度发挥:以陶诗两英译本为例
作者: 叶春露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陶渊明田园诗歌  亚瑟·韦利  许渊冲  适度发挥  译者主体性 
描述:古典诗歌翻译是艺术性与科学性的最集中体现,译者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他既是原诗歌的读者,又是目标文本的作者。因此,他的主体性发挥适度与否将直接关系到诗歌翻译的长远发展。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随着“文化转向”的出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得到广泛认可、地位也得到极大提升,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层出不穷。陶渊明
全文:古典诗歌翻译是艺术性与科学性的最集中体现,译者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他既是原诗歌的读者,又是目标文本的作者。因此,他的主体性发挥适度与否将直接关系到诗歌翻译的长远发展。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随着“文化
陶渊明的隔世情怀
作者: 程应峰  来源:雪莲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悠然见南山  《归去来兮辞》  采菊东篱下  五斗米  《饮酒》  质朴自然  隐逸诗  挽歌诗  田居  晋宋 
描述:所谓隔世,就是与世隔绝,离群索居。隔世的原因有很多,但古人隔世,大多是因为看不惯或害怕外在的纷争,承受不了生存的压力,没有安全感,忍无可忍,便选择了距离,选择了放下,选择了离开,退隐于平淡且平静的生活,以此"对抗"尘世的纷争,生活的苦难。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隔
全文:的生活,以此"对抗"尘世的纷争,生活的苦难。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隔世表现。陶渊明,又名潜,自号"五柳先生",出生于一个衰落的世家,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父亲早死,少时家贫,做过几年官,有
诗歌·陶渊明·酒
作者: 何梅琴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陶渊明  诗酒合一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表现饮酒的诗人,他使酒和文人的精神生活发生了紧密而重要的联系。嗜酒的时代风尚影响了陶渊明,他借饮酒追求精神的超越与解放,化解人生的种种感伤、焦虑与痛苦,他在酒中获得了无限的乐趣和慰藉。他以自己的真性情和大才气实现了诗与酒的完美结合,达到了酒与诗的最高境界。诗酒合一表现为
全文:无限的乐趣和慰藉。他以自己的真性情和大才气实现了诗与酒的完美结合,达到了酒与诗的最高境界。诗酒合一表现为陶渊明引酒入诗,以酒寄意。诗酒合一使陶渊明更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使其诗文中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陶渊明思想成因浅探
作者: 王国年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庶族地主  意识形态领域  佛教  隐逸思想  儒家思想  政治理想  审美境界  陶渊明  思想成因  社会思潮 
描述: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卒于公元427年。他的大半生都处于我国封建社会史上一个大分裂、大混乱的黑暗时代。其生活经历坎坷复杂,思想发展也很难一言以蔽之。社会的动荡多变,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十分尖锐。儒学、玄学、佛教等多种意识形态相互驳难,陶渊明的思想也就随着社会思潮和自身遭遇的变化而发生着改变。
全文:。儒学、玄学、佛教等多种意识形态相互驳难,陶渊明的思想也就随着社会思潮和自身遭遇的变化而发生着改变。 一 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庶族地主家庭,自幼生活在浔阳柴桑。这里山高气清、民风
又见陶渊明
作者: 熊灿亭  来源: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在动笔写评论莫迎武的花鸟写意画文章前,我恰好在重读一本陶渊明老夫子的传记。他是我最崇拜的诗人之一。 这位自称五柳先生的老夫子,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王,千古隐逸之宗”,他的名世风范和旷世襟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乃至整个中国文化。 东晋是乱世之末,又是佛教风行、崇尚名士
全文:世风范和旷世襟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乃至整个中国文化。 东晋是乱世之末,又是佛教风行、崇尚名士风度的年代,因此,才会造就出陶渊明这样超越世俗的田园诗人。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