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田园“真意”初探
作者: 江中云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园田居》  《咏史》  《读山海经》  信阳师院  田园生活  陶渊明  田园诗  门阀制度  金刚怒目  咏史诗 
描述:陶渊明田园“真意”初探江中云东晋诗人陶渊明是我国诗歌史上田园诗体的开创者,这已是定论。在他的田园的作品中,不止有田园的优美风光与景色:“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其一),更有诗人陶醉其间虽艰苦亦快乐的情趣,“采...
全文:陶渊明田园“真意”初探江中云东晋诗人陶渊明是我国诗歌史上田园诗体的开创者,这已是定论。在他的田园的作品中,不止有田园的优美风光与景色:“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其一),更有诗人陶醉其间虽艰苦亦快乐的情趣,“采...
读陶渊明《饮酒》偶记
作者: 牛敬德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陆游  中华书局  胡应麟  杜甫  汉魏晋南北朝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集》  安贫乐道  黄庭坚 
描述:近来整理《汉魏晋南北朝纪事》课题中陶渊明《饮酒》的资料,发现一些问题,随手记下,以集腋成裘。 《饮酒》之十一:“颜生称为仁,荣公有道,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
全文:近来整理《汉魏晋南北朝纪事》课题中陶渊明《饮酒》的资料,发现一些问题,随手记下,以集腋成裘。 《饮酒》之十一:“颜生称为仁,荣公有道,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
试论陶渊明的田园和华兹华斯的自然
作者: 裴晓虎  来源: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  隐逸诗人  华兹华斯  陶渊明  田园诗  桂冠诗人  文学史  文艺美学  诗歌理论  自然诗 
描述:在中外文学史上虽不乏写景状物的诗人,但陶渊明和华兹华斯能在当时独树一帜并流传后世,其地位是肯定的。在“采菊东篱下”的诗情画意中,暮辉远淡,山气交融,陶氏把一个躬耕者的人格意念完全浸入物中,终达“欲辩已忘言”的物我混化的最高境界。而终生享受政府津贴的华氏,拥有“桂冠诗人”的美誉,养尊处优,泛舟湖上,以
全文:在中外文学史上虽不乏写景状物的诗人,但陶渊明和华兹华斯能在当时独树一帜并流传后世,其地位是肯定的。在“采菊东篱下”的诗情画意中,暮辉远淡,山气交融,陶氏把一个躬耕者的人格意念完全浸入物中,终达“欲辩已忘言”的物我混化的最高境界。而终生享受政府津贴的华氏,拥有“桂冠诗人”的美誉,养尊处优,泛舟湖上,以一种旁观者的态度观察那些在田园里从事微贱劳作的农人,物我游离,强调“智心”的介入。二人诗风的异同,正是诗人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却生活主张相似、情调旨趣相近的反映。从这两位隐逸诗人诗风的异同中,可以透视出东西方思想哲学及文艺美学的差异。
浅论陶渊明诗歌的感伤特征与审美价值
作者: 郝清菊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感伤特征  诗歌  历史责任感  陶渊明  审美价值  民族忧患意识 
描述:陶渊明的诗歌大多渗透着或明或暗的感伤情依,或感伤生不逢时、志不获聘,或感伤盛年难再、白首无成,或感伤知音难遇、欲无和。这些感伤皆基于深重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沉重的历史责任感,乃积极之感伤。陶的感伤是社会的大动乱和诗人执著理想的崇高精神境界及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全文:陶渊明的诗歌大多渗透着或明或暗的感伤情依,或感伤生不逢时、志不获聘,或感伤盛年难再、白首无成,或感伤知音难遇、欲无和。这些感伤皆基于深重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沉重的历史责任感,乃积极之感伤。陶的感伤是社会的大动乱和诗人执著理想的崇高精神境界及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隐逸”新概念与亦隐非隐的陶渊明
作者: 高原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足的存在  性分  郭象  陶渊明  隐逸 
描述:东晋玄学主张万物各有性分,只须实现自己的性分,获得自身存在的统一,就是逍遥的、自足的存在。传统的“隐逸”由此逆转为“小隐隐林薮,大隐隐朝市。”与此“隐逸”新概念相关联的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据其性分,在其所主动选择的田园耕读生活中获得了自身存在的统一。
全文:东晋玄学主张万物各有性分,只须实现自己的性分,获得自身存在的统一,就是逍遥的、自足的存在。传统的“隐逸”由此逆转为“小隐隐林薮,大隐隐朝市。”与此“隐逸”新概念相关联的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据其性分,在其所主动选择的田园耕读生活中获得了自身存在的统一。
陶渊明《杂》诗歌意象结构管窥
作者: 祝菊贤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陶渊明  形式结构  意象 
描述:西方结构主义诗学认为,语言学中二项对立的原则是人脑思维产生意义的基本动因。对于在创作中处于想象与直觉状态的诗人来说,一个个意象的出现仿佛都是即兴而偶然的。其实,情感的逻辑和诗人思维中两种因素的区别与对待构成的二项对立结构,却在无意识中引导诗人营造出一系列意象群,从而使诗歌意象呈出现有机的生命的形式。
全文:对待构成的二项对立结构,却在无意识中引导诗人营造出一系列意象群,从而使诗歌意象呈出现有机的生命的形式。时间与生命的二项对立,正是陶渊明《杂》等诗歌意象的深层结构。诗人在时间与生命的矛盾、对峙、抗争、妥协、和解与冲突中生发、扩展、构造了一系列诗歌的意象。
论陶渊明诗文的文心真淳美
作者: 吕相康  来源: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  文心  陶诗  作者  天然  元好问  语言表现  真淳  艺术品  论诗 
描述:清人李重华认为,诗文的魅力“别无谬巧,取其天然”,而更重要的是文心的真淳,要有“一块生气浩然从肝腑流出。”(《谈杂录》)元好问在评陶渊明诗文的风格时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十三首》)这说明陶渊明诗文的魅力,主要就在于能用天然清新的语言表现出自我真淳的文心。真淳指事物天然的本
全文:清人李重华认为,诗文的魅力“别无谬巧,取其天然”,而更重要的是文心的真淳,要有“一块生气浩然从肝腑流出。”(《谈杂录》)元好问在评陶渊明诗文的风格时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
放浪形骸之外 谨守规矩之中──陶渊明人生样态之现代审视
作者: 李措吉  来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生样态  陶渊明  审视 
描述:陶渊明以其高超的精神境界、内在的智慧风貌、逸伦卓群的言行风度及其独领风骚的诗文,显示了一种独特的人生样态──本性的自由释放,这对我们客观地审视传统人格的优劣、重塑现代新型人格,无疑是深有裨益的。
全文:陶渊明以其高超的精神境界、内在的智慧风貌、逸伦卓群的言行风度及其独领风骚的诗文,显示了一种独特的人生样态──本性的自由释放,这对我们客观地审视传统人格的优劣、重塑现代新型人格,无疑是深有裨益的。
贯云石何慕陶渊明
作者: 张玉声  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隐逸生活  贯云石  仰慕 
描述:贯云石是元代作家“慕陶现象”的个例。从他与陶渊明家世与经历中,从东晋与元朝种族歧视与官场斗争现实中,可以看到贯云石慕陶而走向隐居的原因。贯与陶的隐居行迹虽异,但以与对屈原、李白的景仰相较,于惺惺相惜之中,他对陶渊明则情有独钟。他歌颂陶渊明,效法陶渊明,诗词曲中描绘田园风光,赞美隐逸生活,“寄酒为迹”
全文:贯云石是元代作家“慕陶现象”的个例。从他与陶渊明家世与经历中,从东晋与元朝种族歧视与官场斗争现实中,可以看到贯云石慕陶而走向隐居的原因。贯与陶的隐居行迹虽异,但以与对屈原、李白的景仰相较,于惺惺相惜
顺其自然心自安:——陶渊明《饮酒·其五》赏析
作者:暂无 来源:吐哈石油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骆玉明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东晋末,在玄学的背景中,陶渊明的开始表现一种新人生观
全文:骆玉明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东晋末,在玄学的背景中,陶渊明的开始表现一种新人生观
上页 1 2 3 ... 4 5 6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