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回归自然:陶渊明对生命的体验方式
作者: 孙晓梅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回归自然  生命体验方式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所处的魏晋时期是人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情绪全面觉醒的时期 ,生命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人们都在思考着生命应以何种方式来体验和度过。与那个时代文人们的个性张扬、延长生命长度和增加生命密度不同 ,陶渊明以他自己别具一格的生命体验方式 ,从官场到田园 ,由自然思考人生 ,由死来观生 ,使生命得以自然度
全文::陶渊明所处的魏晋时期是人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情绪全面觉醒的时期 ,生命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人们都在思考着生命应以何种方式来体验和度过。与那个时代文人们的个性张扬、延长生命长度和增加生命密度不同
另类文人隐士陶渊明
作者:暂无 来源:铜仁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陶渊明作为那个时代一个虽身处高位却顺应心志所向,归隐山间田头的文人,是那些不适应官场文化和潜规则,有着自己独特做人处事原则一类人的典型代表。他厌恶官场的尔虞我诈,心寄田园美景,想过一种没有争斗,悠闲自得的生活,于是,他毅然决然辞去官职,去追求自己心中的桃花源。他当上了自己精神国度的王,走上了一条“躬
全文:陶渊明作为那个时代一个虽身处高位却顺应心志所向,归隐山间田头的文人,是那些不适应官场文化和潜规则,有着自己独特做人处事原则一类人的典型代表。他厌恶官场的尔虞我诈,心寄田园美景,想过一种没有争斗,悠闲自得的生活,于是,他毅然决然辞去官职,去追求自己心中的桃花源。他当上了自己精神国度的王,走上了一条“躬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陶渊明诗在南北朝的传播
作者: 李剑峰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诗  明诗  广泛  陶渊明  刘宋  鲍照  彭泽  钟嵘  南北朝  文人 
描述:虽然陶渊明在南北朝主要被看作著名的隐士,然而却不能说他的诗文在当时默默无闻,相反,它正以独特的魅力在社会上悄悄流传,并获得越来越广泛的注意。从刘宋开始,文人间便流传着一种陶体诗,被称为彭泽体,著名文人鲍照、江淹都有拟作。正是由于陶诗的流传,才引起了批评者的注意。如果说刘勰可能由于
全文:虽然陶渊明在南北朝主要被看作著名的隐士,然而却不能说他的诗文在当时默默无闻,相反,它正以独特的魅力在社会上悄悄流传,并获得越来越广泛的注意。从刘宋开始,文人间便流传着一种陶体诗,被称为彭泽体,著名文人鲍照、江淹都有拟作。正是由于陶诗的流传,才引起了批评者的注意。如果说刘勰可能由于
自然脱俗意境高远-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作者: 赵呈元  来源:枣庄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中国文学史  文章  广泛  地位  陶渊明  意境  奇文  自然  文人 
描述: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位颇带传奇色彩的人物,《归去来兮辞》是一篇在历代文人中有广泛影响的奇文,北宋的一代文宗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这个说法虽然有些偏激,但也
全文: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位颇带传奇色彩的人物,《归去来兮辞》是一篇在历代文人中有广泛影响的奇文,北宋的一代文宗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这个说法虽然有些偏激,但也
挽歌为谁而作——读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
作者: 胡晓明  来源: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隐者  陶渊明  死生  小说解读  陈翔鹤  文人 
描述:《陶渊明写〈挽歌〉》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随着文艺政策的调整,老作家陈翔鹤(1901~1969)在题材问题的清规戒律有所松动的状况下率先创作的历史题材小说,发表在1961年11月的《人民文学》上。作品描写了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东林寺访友、田间漫步、席间闲谈、榻上凝思等几个晚年日常生活场景,表现了陶渊明对生
全文:《陶渊明写〈挽歌〉》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随着文艺政策的调整,老作家陈翔鹤(1901~1969)在题材问题的清规戒律有所松动的状况下率先创作的历史题材小说,发表在1961年11月的《人民文学》上。作品描写了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东林寺访友、田间漫步、席间闲谈、榻上凝思等几个晚年日常生活场景,表现了陶渊明对生死问题平静坦然和对世事清醒超越的态度,刻画了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旷达宁远、清贫自守的性格。作品大胆突破当时文学写作方面的不少禁区,塑造出一个坦然面对生死的古代知识分子形象,将能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与心理活动的描写结合起来,语言质朴平易,但又具有浓郁的知识分子特色。本文从四个方面描述对这篇小说及作者创作的解读体会。
[0图]文人的理想品格 从陶渊明到苏轼
作者: 张亚新  来源:济南:济南出版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作家  中国  传记 
描述:陶渊明、李白和苏轼在许多方面历来被视作古代文人理想品格的代表,本书重点对三人的品格表现作介绍和评析,同时兼顾古代文人理想品格的总体表现,力图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读者读过本书后,能对古代文人理想品格的构成、表现、成因、影响等获得一个大致的印象,并能引发一些思考。
全文:陶渊明、李白和苏轼在许多方面历来被视作古代文人理想品格的代表,本书重点对三人的品格表现作介绍和评析,同时兼顾古代文人理想品格的总体表现,力图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读者读过本书后,能对古代文人理想品格的构成、表现、成因、影响等获得一个大致的印象,并能引发一些思考。
陶渊明和王绩的隐逸之别
作者: 郑朝琳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绩  地方  生活经历  东晋  诗风  陶渊明  文士  隐逸  相同  文人 
描述:在浩瀚的文士长河中,有两位文人有着众多相通之处。他们不仅生活经历有着相同的地方,而且诗风相似。他们就是东晋的陶渊明和隋末唐初的王绩。陶渊明和王绩虽然不是在同一时代的人,但是他们都生活在政权动荡之际。陶渊明一生五次出仕五次隐退。从公元395年踏
全文:在浩瀚的文士长河中,有两位文人有着众多相通之处。他们不仅生活经历有着相同的地方,而且诗风相似。他们就是东晋的陶渊明和隋末唐初的王绩。陶渊明和王绩虽然不是在同一时代的人,但是他们都生活在政权动荡之际。陶渊明一生五次出仕五次隐退。从公元395年踏
重读陶渊明
作者: 吴泽顺  来源:书屋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美学价值  葡萄酸  门阀势力  生命的本质  陶渊明  大学生  兼济天下  艺术个性  文人 
描述: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来,简直不啻天壤之别。自己发发牢骚倒也罢了,连累后代文人也群起效尤,动辄“达则
全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来,简直不啻天壤之别。自己发发牢骚倒也罢了,连累后代文人也群起效尤,动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或上山,或下乡,或寄迹山水,或结庐而居。清代有个袁子才,居然用官换来个破园子(随园),在里面娱情养性。这不都是陶老夫子带的头么?
[0图]文人的理想品格 从陶渊明到苏轼
作者: 张亚新  来源:济南:济南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人物研究)  李白  李白(学科:  陶渊明(学科:  陶渊明  苏轼(学科:  苏轼 
描述:本书针对陶渊明、李白、苏轼这三位历来被视作古代文人理想品格的代表人物,进行介绍与评析,通过阐述其理想品格的表现,及其品格形成的思想根源,对古代文人理想品格的构成、表现、影响等获得总体印象。
全文:本书针对陶渊明、李白、苏轼这三位历来被视作古代文人理想品格的代表人物,进行介绍与评析,通过阐述其理想品格的表现,及其品格形成的思想根源,对古代文人理想品格的构成、表现、影响等获得总体印象。
宋元文人陶渊明情结的文化审视
作者: 高文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元文人  特质  隐逸风尚  陶渊明情结  文化审视 
描述:历代无数文人与陶渊明之间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形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陶渊明情结”。中国文学发展到宋代注重理性思辩与沉静意蕴相杂糅的雅文学范式,再到元代演变为雅俗合流,俗文化逐步占据主流地位的俗文化格局
全文:历代无数文人与陶渊明之间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形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陶渊明情结”。中国文学发展到宋代注重理性思辩与沉静意蕴相杂糅的雅文学范式,再到元代演变为雅俗合流,俗文化逐步占据主流地位的俗文化格局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