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
作者:
张哮源 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浮萍 生活 自由自在 时局 上古时代 陶渊明 政治腐败
-
描述:一花一世界,一书一天涯 陶渊明生活的东晋看起来离我们非常遥远。那并不是一个好的时代,四分五裂的时局,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动荡不安的生活使得人如浮萍。陶渊明也是万千浮萍中的一员,然而陶渊明并没有
-
全文:一花一世界,一书一天涯 陶渊明生活的东晋看起来离我们非常遥远。那并不是一个好的时代,四分五裂的时局,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动荡不安的生活使得人如浮萍。陶渊明也是万千浮萍中的一员,然而陶渊明并没有
-
陶渊明儒者情怀阐微
-
作者:
穆冬霞 来源:剑南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逃禄 《归去来兮辞》 《杂诗》 隐者 生活背景 隐逸诗 良辰讵可待 王凝 钟嵘《诗品》 刘敬宣
-
描述:引言: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然而其并不是完全高蹈于世的隐者,反而具有深刻的世情关怀和儒者情怀,探讨其思想需从生活、思想和创作等方面进行审视。我们通过分析陶渊明的生活背景与其诗文,试图对其儒者情怀进行深入考察。钟嵘《诗品》曾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这一简练评语,却恰当指出陶渊明"隐
-
全文:引言: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然而其并不是完全高蹈于世的隐者,反而具有深刻的世情关怀和儒者情怀,探讨其思想需从生活、思想和创作等方面进行审视。我们通过分析陶渊明的生活背景与其诗文,试图对其
-
庐山下的陶渊明和他的生死田园
-
作者:暂无 来源:意林文汇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力 生死 亲密关系 陶渊明 田园诗 庐山 诗化 日常生活
-
描述:当日常事物的诗化以及天堂这样的想象力园地被一种在人境俗世中的“结庐”所揭示,我们说是时候回到田园了,因为田园才是陶渊明诗化生存的命脉所在。陶氏田园诗的勃勃生气源自它与诗人在大地上栖居的亲密关系:一种性灵彰显的脉脉温情,同时也体现着与艰辛日常生活的现实关联。
-
全文:当日常事物的诗化以及天堂这样的想象力园地被一种在人境俗世中的“结庐”所揭示,我们说是时候回到田园了,因为田园才是陶渊明诗化生存的命脉所在。陶氏田园诗的勃勃生气源自它与诗人在大地上栖居的亲密关系:一种性灵彰显的脉脉温情,同时也体现着与艰辛日常生活的现实关联。
-
从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说开去
-
作者:
宛小平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割断历史 克罗齐 朱先生 中国传统美学 文艺心理学 朱光潜 萨巴 这一代人 人生理想 儒家传统
-
描述:20世纪80年代初,由意大利汉学家马利奥·萨巴蒂尼(Mario Sabatini)写的《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中的"克罗齐主义"》一文被摘译过来后,曾引起学界对朱光潜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渊源的研究兴趣,因为处在历次反传统运动峰口上,并被称作"割断历史文化"的这一代人,对朱光潜居然还具有很深的旧学功底这
-
全文:20世纪80年代初,由意大利汉学家马利奥·萨巴蒂尼(Mario Sabatini)写的《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中的"克罗齐主义"》一文被摘译过来后,曾引起学界对朱光潜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渊源的研究兴趣
-
陶渊明飘逸背后的双重人格管窥
-
作者:
邱玉萍 来源:俪人(教师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双重人格 饮酒 陶渊明 归园田居
-
描述:陶渊明在世人心目中大都是飘逸、豁达的。但透视陶渊明的诗文,其中也不乏刚毅,甚至隐藏着沉重与焦虑。自然而成与适世有为的双重理想,生死间的双重价值取向,使陶渊明陷入一生的二难选择,塑造了陶渊明分裂性的双重人格。他时而飘逸豁达,时而沉重焦虑,其诗文中不时转变的风格、频繁出现的酒意象就是最直接的体现。
-
全文:陶渊明在世人心目中大都是飘逸、豁达的。但透视陶渊明的诗文,其中也不乏刚毅,甚至隐藏着沉重与焦虑。自然而成与适世有为的双重理想,生死间的双重价值取向,使陶渊明陷入一生的二难选择,塑造了陶渊明分裂性的双重人格。他时而飘逸豁达,时而沉重焦虑,其诗文中不时转变的风格、频繁出现的酒意象就是最直接的体现。
-
寻找陶渊明: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
作者:暂无 来源:新京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陶集以现藏国家图书馆“宋刻递修本”为最佳,明以后翻刻甚多,郭绍虞《陶集考辨》著录149种,袁行霈先生以为实际不下二百种。图为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所藏《陶渊明集十卷》。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渊明,一名潜。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晋代文学家,以清新自然的诗文著称于世。《陶渊明的遗产》
-
全文:陶集以现藏国家图书馆“宋刻递修本”为最佳,明以后翻刻甚多,郭绍虞《陶集考辨》著录149种,袁行霈先生以为实际不下二百种。图为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所藏《陶渊明集十卷》。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渊明,一名潜。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晋代文学家,以清新自然的诗文著称于世。《陶渊明的遗产》
-
陶渊明与醉石
-
作者:
贺林 来源:宝藏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在研究古代赏石文化发展史时,常有人将晋代文学家陶渊明请出来,也有人专门撰文论述陶渊明在赏石史上的地位,甚至将他抬到"赏石祖师爷"的高度,然而这些都是很值得商榷的。人们之所以将陶渊明与赏石文化联系起来,并非是因为他有什么赏石诗文留世,或者有什么赏石事迹流传,纯粹是因为一方"渊明醉石"。本文拟就"醉石"
-
全文:,并非是因为他有什么赏石诗文留世,或者有什么赏石事迹流传,纯粹是因为一方"渊明醉石"。本文拟就"醉石"有关问题进行系统梳理以便厘清史实。
-
汪精卫之陶渊明人格论探析
-
作者:
刘中文 来源:琼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汪精卫 探析 陶渊明 人格论
-
描述:汪精卫的《读陶随笔》堪为论陶经典之作。汪精卫认为,陶公有“人心良而风俗淳”的志向、有“伯夷之清”的胸次、有“无往而不乐”的生活态度,汪氏着力于这三个层面展开剖析,以论证其“陶公为百世之师”的论断。汪精卫接受最为深刻的是陶渊明身上的“义”。陶公之“义”作为一种文化原初力,是汪精卫文化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
-
全文:汪精卫的《读陶随笔》堪为论陶经典之作。汪精卫认为,陶公有“人心良而风俗淳”的志向、有“伯夷之清”的胸次、有“无往而不乐”的生活态度,汪氏着力于这三个层面展开剖析,以论证其“陶公为百世之师”的论断
-
汪精卫之陶渊明人格论探析
-
作者:
刘中文 来源: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汪精卫 探析 陶渊明 人格论
-
描述:汪精卫的《读陶随笔》堪为论陶经典之作。汪精卫认为,陶公有“人心良而风俗淳”的志向、有“伯夷之清”的胸次、有“无往而不乐”的生活态度,汪氏着力于这三个层面展开剖析,以论证其“陶公为百世之师”的论断。汪精卫接受最为深刻的是陶渊明身上的“义”。陶公之“义”作为一种文化原初力,是汪精卫文化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
-
全文:汪精卫的《读陶随笔》堪为论陶经典之作。汪精卫认为,陶公有“人心良而风俗淳”的志向、有“伯夷之清”的胸次、有“无往而不乐”的生活态度,汪氏着力于这三个层面展开剖析,以论证其“陶公为百世之师”的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