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儒玄兼宗 以礼闲情--陶渊明“新自然说”与东晋士风及佛教的关系
作者: 丁永忠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名士风度  佛教  东晋  新自然说  陶渊明  玄学  儒家礼学 
描述:陶渊明“不佯狂任诞以积极抵触名教”的放达风度,即是东晋儒玄思想相互冲荡融合的结果,亦是重新抬头的儒家礼学对老庄玄学影响的反驳和校正的产物,故不应是陶渊明个人思想的“革新”或“创获”。
全文:陶渊明“不佯狂任诞以积极抵触名教”的放达风度,即是东晋儒玄思想相互冲荡融合的结果,亦是重新抬头的儒家礼学对老庄玄学影响的反驳和校正的产物,故不应是陶渊明个人思想的“革新”或“创获”。
儒玄兼宗 以礼闲情──三论陶渊明“新自然说”与东晋士风及佛教的关系
作者: 丁永忠  来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礼玄双修  新自然说  名僧风范  以礼闲情  东晋士风 
描述:陶渊明“不佯狂任诞以积极抵触各教”的放达风度,既是东晋儒玄思想相互冲荡融合的结果,亦是重新抬头的儒家礼学对老庄玄学影响的反驳和校正.故不是陶渊明个人思想的“革新”或“创获”。
全文:陶渊明“不佯狂任诞以积极抵触各教”的放达风度,既是东晋儒玄思想相互冲荡融合的结果,亦是重新抬头的儒家礼学对老庄玄学影响的反驳和校正.故不是陶渊明个人思想的“革新”或“创获”。
庄子与陶渊明的生死观之比较探究
作者: 洪平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异同  生死观  庄子  陶渊明 
描述:生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庄子睿智,生则乐生,死则乐死,泰然处之;渊明旷达,纵浪大化,不喜不惧,坦然面对。二者对待生死的态度有一脉相承的地方,但亦有些许差别。本文拟从生死观这一角,对庄子和陶渊明做一比较探究。
全文:生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庄子睿智,生则乐生,死则乐死,泰然处之;渊明旷达,纵浪大化,不喜不惧,坦然面对。二者对待生死的态度有一脉相承的地方,但亦有些许差别。本文拟从生死观这一角,对庄子和陶渊明做一比较探究。
庄子与陶渊明的生死观之比较探究
作者: 洪平  来源: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异同  生死观  庄子  陶渊明 
描述:生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庄子睿智,生则乐生,死则乐死,泰然处之;渊明旷达,纵浪大化,不喜不惧,坦然面对。二者对待生死的态度有一脉相承的地方,但亦有些许差别。本文拟从生死观这一角,对庄子和陶渊明做一比较探究。
全文:生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庄子睿智,生则乐生,死则乐死,泰然处之;渊明旷达,纵浪大化,不喜不惧,坦然面对。二者对待生死的态度有一脉相承的地方,但亦有些许差别。本文拟从生死观这一角,对庄子和陶渊明做一比较探究。
陶渊明诗中的自我安慰精神
作者: 和杰艳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我安慰  陶渊明  原因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山水田园诗的创始人,他的超脱放达历来为人们所敬仰。然而细他的诗歌,处处读来皆是人生的沉沉叹息,随处可以发现他对自己无奈的宽慰,从鸣诗以自我安慰的角度理解陶渊明,更可以感受出他诗化人生的独特魅力。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山水田园诗的创始人,他的超脱放达历来为人们所敬仰。然而细他的诗歌,处处读来皆是人生的沉沉叹息,随处可以发现他对自己无奈的宽慰,从鸣诗以自我安慰的角度理解陶渊明,更可以感受出他诗化人生的独特魅力。
陶渊明始家宜丰
作者: 胡绍仁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孟嘉  柴桑  赵师秀  寻阳  笺注陶渊明集  亲老家贫  文学发展史  陶氏族谱  宜丰  刘敬宣 
描述:晋代杰出的诗人陶渊明,并非“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而是始家宜丰,中年居寻阳,晚年一归故里,最后卒于柴桑。澄清陶渊明故里的事实,是关系我国文学发展史和正确理解陶渊明及其作品的一件大事。
全文:晋代杰出的诗人陶渊明,并非“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而是始家宜丰,中年居寻阳,晚年一归故里,最后卒于柴桑。澄清陶渊明故里的事实,是关系我国文学发展史和正确理解陶渊明及其作品的一件大事。
陶渊明始家宜丰
作者: 胡绍仁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山  遗迹  柴桑  县志  寻阳  陶渊明故里  太守  书堂  宜丰  陶侃 
描述:晋代杰出的诗人陶渊明,并非“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而是始家宜丰,中年居寻阳,晚年一归故里,最后卒于柴桑。澄清陶渊明故里的事实,是关系我国文学发展史和正确理解陶渊明及其作品的一件大事。
全文:晋代杰出的诗人陶渊明,并非“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而是始家宜丰,中年居寻阳,晚年一归故里,最后卒于柴桑。澄清陶渊明故里的事实,是关系我国文学发展史和正确理解陶渊明及其作品的一件大事。
陶淵明書甲子辨——陶淵明詩文書國號、書年號、書天子、書甲子之考察
作者: 鄧小軍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号  文书  明诗  陶渊明  年号  刘宋  天子  《宋书.陶潜传》 
描述:陶淵明(365~427)的最後七年,是在劉宋時期過的.齊沈約(441~513)記載:"所著文章,皆題其年月,義熙以前,則書晋氏年號;自永初以來,唯云甲子而已."這是說,陶淵明人宋後所著文章書甲子是表示不奉劉宋正朔(即不承認劉宋政權具有合法性).
全文:陶淵明(365~427)的最後七年,是在劉宋時期過的.齊沈約(441~513)記載:"所著文章,皆題其年月,義熙以前,則書晋氏年號;自永初以來,唯云甲子而已."這是說,陶淵明人宋後所著文章書甲子是表示不奉劉宋正朔(即不承認劉宋政權具有合法性).
东晋儒学新变与陶渊明思想
作者: 孙文起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东晋  陶渊明  复古  儒学 
描述:汉末至东晋,荆、江地区的儒学传统是“兼容博宗”、“慕通义理”,传统观念中“仕”与“隐”的对立一趋于淡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陶渊明的思想也由先秦“原儒”的“复古”发轫,沿着“黄唐”之情一路衍生开来,在对“真淳”之世的追忆中寻找着“任真”与“守志”的平衡。
全文:汉末至东晋,荆、江地区的儒学传统是“兼容博宗”、“慕通义理”,传统观念中“仕”与“隐”的对立一趋于淡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陶渊明的思想也由先秦“原儒”的“复古”发轫,沿着“黄唐”之情一路衍生开来,在对“真淳”之世的追忆中寻找着“任真”与“守志”的平衡。
生命意识的悲歌:陶渊明诗文浅论
作者: 徐治堂  来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意识  现实与理想  悲歌  时空与生命 
描述::陶渊明的“田园诗”隽永厚朴。但田园美景、隐逸风度只是他生活、创作的一部分。他蔑视官场 ,赞美田园的宁静之美 ,同时功名难就的悲哀始终萦绕心头而难以排解 ,现实与理想、时空与生命的矛盾冲突谱写了他苍凉悲愤的生命之歌
全文::陶渊明的“田园诗”隽永厚朴。但田园美景、隐逸风度只是他生活、创作的一部分。他蔑视官场 ,赞美田园的宁静之美 ,同时功名难就的悲哀始终萦绕心头而难以排解 ,现实与理想、时空与生命的矛盾冲突谱写了他苍凉悲愤的生命之歌
上页 1 2 3 ... 7 8 9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