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没有外物负担又没有心灵负担的境界——读陶渊明《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一》
作者:暂无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福建】孙绍振 前记:陶渊明《饮酒·其五》有教授认为其主旨是“诗人在美好的大自然环境中自得其乐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由衷的热爱”(《名作欣赏》,201 0年第8期,第20页)。此或可作一解。吾则以为,此解尚有深化的余地。 《饮酒·其五》 要真正品出陶诗的纯真韵味来,有
全文:,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陶渊明、谢灵运诗歌风格的形成及比较
作者: 罗小虎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谢灵运  诗歌  陶渊明  风格 
描述:陶渊明、谢灵运的比较研究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本文主要从陶渊明和谢灵运诗歌风格的形成入手,研究陶谢在中国诗歌史上的特殊地位,以期把握风格形成的一般规律,进一步加深对陶谢诗歌的理解。本文试图从文学史的角度前后纵向的分析比较陶渊明、谢灵运诗歌风格形成的内因和外因;从美学、文艺心理学及风格学的角度对他们的诗
全文:陶渊明、谢灵运的比较研究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本文主要从陶渊明和谢灵运诗歌风格的形成入手,研究陶谢在中国诗歌史上的特殊地位,以期把握风格形成的一般规律,进一步加深对陶谢诗歌的理解。本文试图从文学史的角度前后纵向的分析比较陶渊明、谢灵运诗歌风格形成的内因和外因;从美学、文艺心理学及风格学的角度对他们的诗歌作静态的横向比较,总结两者诗歌风格的特点及他们风格之间的联系。把对陶渊明、谢灵运诗歌风格的形成及特点放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中考虑,既考虑文学发展自身的规律,也兼顾历史演变、社会发展等外部的因素。考察思想史与风格史之间的某种结合。同时又结合各个时代的“趣味史”,既对公众趣味作历史的研究。并且把陶渊明、谢灵运放在界定清楚的历史——文化氛围之中,考察与这一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论述陶渊明、谢灵运诗歌的风格特点及意象生成和意境构建与风格的关系。通过分析古代以刘勰、钟嵘、苏轼、严羽等为代表,近代以王夫之、沈德潜、叶燮等为代表和现代以鲁迅、朱光潜、袁行霈等为代表的诗论家的论述,概括陶渊明和谢灵运诗歌的风格特点。将陶渊明的诗歌风格特点概括为:自然、平淡、古朴、情真、意远,同时表现出风格的多样性特点。谢灵运诗歌风格特点为:清丽、新俊、奇秀。从意境的建构看,陶诗中建构的兴象天然的意境,让读者面对诗人所创设的“第二自然”感受和体悟其对人生、历史、宇宙的思考,这是超越当下景物的一种哲理性的升华,是区别于哲学思辨的感性思考。谢灵运所创设的空寂中彰显生命的诗境,传达出的是鲜活的生命力。谢为其找到的归宿是抱朴含真的隐遁中彰显生命的活力,而陶渊明是在大自然和生活的“顺化”中去寻求自己的落脚点。第二章论述陶渊明、谢灵运诗歌风格形成的外因。分析研究了陶渊明、谢灵运的诗歌对诗歌传统的借鉴,主要分析了与《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及建安诗风、游仙诗和玄言诗风格的关系。认为在历史的土壤中陶渊明、谢灵运分别汲取了不同的养料。陶、谢借鉴了《诗经》“比”、“兴”的情景构成方式,并且在自己的诗歌中形成了各自情景构成的特点。陶诗把“赋”法用在抒写个人的性情怀抱、理想、志愿上。也就是后人所评陶诗的“浅直”处,但也是其诗歌的“真率”处。陶诗继承了《楚辞》以物喻人,以物写志的方法,如以松、菊、归鸟、孤云、荣木等意象写自己的人格追求和理想。谢灵运对屈骚风格的借鉴主要不在喻象上,而在于一种“苦闷、求索”的格调、自我形象的塑造上。另一方面考察了社会政治、哲学思想、家族地域文化对陶谢诗歌风格形成的影响。政治经历的挫折决定了对不同哲学思想的选择和吸收,家族地域文化的影响,决定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表现为文学创作中不同的审美观。第三章论述陶渊明、谢灵运诗歌风格形成的内因。主要从个性特征、社会阅历和审美趣味三个方面分析了陶渊明、谢灵运诗歌风格形成的内在原因。认为从个人来讲,不同的个性特征、人生目标以及不同的人生阅历等因素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趣味。而审美趣味直接影响了诗歌风格的形成。可以这样概括:陶渊明是向内寻求自己人格的独立完善,人生境界的升华。谢灵运身上有挥之不去的家族文化的影子和对家族荣誉的追求,诗歌中表现一种重振家族的愿望,审美趣味表现为对生命力的抒写和赞美。陶渊明、谢灵运经历不同、地位不同,但他们都共同找到了自己的情趣,而且在生活中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情趣,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诗歌风格。本文的结论是陶渊明、谢灵运的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上是承前启后的。陶诗受传统诗歌影响较大,意象构成相对稳定,在“比”的框架内,多是静态性的构成。陶诗的意象也是如此的简单,但简单并不同于单调,同样在寻求一种对人生、宇宙的阐释。陶既是古朴诗风的集大成者,也是士人人格精神的代表。他的诗歌和精神影响了一代代诗人。谢灵运诗歌的意象重视当下,在诗人和景物性灵契合的瞬间构成动态性的意象,在诗歌中不断地捕捉这种相同中的不同,不变中的变化,幽寂中的活力,抓住那些能和自己内在的情感的律动相契合的物象,形成山水意境中明快的格调、清丽的风格,为成熟的唐代诗歌高潮的到来开创了道路。
《归园田居·其一》古诗赏析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第一首诗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
全文: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将这幅美好的田园画活起来了。这二句套用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而稍加变化
《赠羊长史·并序》评论赏析
作者: 佚名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这诗是陶集赠答诗中的名篇。诗中念古伤今,流露着作者对时局的观感和政治态度,也体现了“君子赠人以言”的古训,对友人进行讽示、忠告,大有别于一般伤离惜别、应酬敷衍之作。羊长史,名松龄,是和作者周旋日久的友人,当时任江州刺史、左将军檀韶的长史。这次是奉使去关中,向新近北伐取胜的刘裕称贺。
全文:即“渐就衰损”(《与俨等疏》),“负疴”当然是实情;但“不获俱”的真正原因,还应在于羊长史是奉使向刘裕称贺,而自己却是要“游心目”于贤圣遗迹,目的既不同,当然也不必同行了。‍‍ ‍‍ ‍‍‍‍“路若
《挽歌》赏析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陶诗一大特点,便是他怎么想就怎么说,基本上是直陈其事的“赋”笔,运用比兴手法的地方是不多的。故造语虽浅而涵义实深,虽出之平淡而实有至理,看似不讲求写作技巧而更得自然之趣。‍‍‍‍‍‍‍‍‍‍‍‍‍‍这就‍‍是‍‍苏轼‍‍所说的“似枯而实腴”。‍‍‍‍‍‍
全文:真谛之后提炼出来的话。家人亲眷,因为跟自己有血缘关系,可能想到死者还有点儿难过;而那些同自己关系不深的人则早已把死者忘掉,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论语·述而篇》:“于是日哭,则不歌。”这是说孔子如果
《拟挽歌辞三首》评论赏析
作者: 佚名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陶诗一大特点,便是他怎么想就怎么说,基本上是直陈其事的“赋”笔,运用比兴手法的地方是不多的。故造语虽浅而涵义实深,虽出之平淡而实有至理,看似不讲求写作技巧而更得自然之趣。这就是苏轼所说的“似枯而实腴”。魏晋人侈尚清谈,多言生死。但贤如王羲之,尚不免有“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全文:透人生真谛之后提炼出来的话。家人亲眷,因为跟自己有血缘关系,可能想到死者还有点儿难过;而那些同自己关系不深的人则早已把死者忘掉,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论语·述而篇》:“于是日哭,则不歌。”这是说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