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与人生哲理
作者: 董小伟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平淡自然  意境  质朴  哲理  静穆 
描述: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其时社会动荡不安,但文学思潮则异常活跃,玄学清淡的思想占据上风,并影响到此时的文学创作。陶渊明是这个时代最杰出、最优秀的“产儿”,他用真性情、真人格写焕发出来的诗歌,特别是田园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永远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全文: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其时社会动荡不安,但文学思潮则异常活跃,玄学清淡的思想占据上风,并影响到此时的文学创作。陶渊明是这个时代最杰出、最优秀的“产儿”,他用真性情、真人格写焕发出来的诗歌,特别是田园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永远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陶渊明的生态智慧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作者: 邓绍秋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活  古典文学  审美  中国  文学评论 
描述:陶渊明的生态智慧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论乌托邦文学的道德想象
作者: 林耀福  来源:和合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论乌托邦文学的道德想象
全文:
寻找心灵的宁静——悼念陶渊明
作者: 潘璐瑶  来源:初中生(B)(作文)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晨兴  远离尘嚣  种豆南山  日升 
描述:踏上泥泞的小路,去寻找一个宁静的世界。远方树影婆娑,细嫩的柳枝拍打着东风,几间低矮的草屋间有五棵柳树。一旁是葱绿的田地,落日时分,有人在耕种,期盼着来年的
全文:踏上泥泞的小路,去寻找一个宁静的世界。远方树影婆娑,细嫩的柳枝拍打着东风,几间低矮的草屋间有五棵柳树。一旁是葱绿的田地,落日时分,有人在耕种,期盼着来年的
陶渊明对白居易创作的影响
作者: 陈义烈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效陶潜体  学陶  咏陶 
描述:本文主要評述陶淵明對白居易詩歌的思想內容方面的影響,兼及陶詩對白詩在藝術方面的影響。
全文:本文主要評述陶淵明對白居易詩歌的思想內容方面的影響,兼及陶詩對白詩在藝術方面的影響。
试析哲理性在陶渊明诗中的表现方式
作者: 闫莉菲  来源:河套大学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学风貌  理趣  理语  哲理性 
描述: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陶诗之理的独特表现方式,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陶诗的美学风貌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全文: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陶诗之理的独特表现方式,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陶诗的美学风貌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玄学的言意之辨对陶渊明的影响
作者: 李剑锋  来源:东方丛刊(2005年第3辑 总第五十三辑)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言意之辨"是魏晋玄学最受关注的基本论题之一。"言意之辨"之所以成为魏晋玄学的重要论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它与玄学的"本末有无"问题密切相关。王弼认为"无"乃万物之本源和本体,而"有"(万物)则是本体的体现和化生,并因此提倡崇本息末,重视形而上之道,而轻视形而下之器,认为"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
全文:"言意之辨"是魏晋玄学最受关注的基本论题之一。"言意之辨"之所以成为魏晋玄学的重要论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它与玄学的"本末有无"问题密切相关。王弼认为"无"乃万物之本源和本体,而"有"(万物)则是本体的体现和化生,并因此提倡崇本息末,重视形而上之道,而轻视形而下之器,认为"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老子》第40章注)~①。
挣脱樊笼返自然:赏析陶渊明诗《归园田居》其一
作者: 何国生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归园田居》  明诗  桃李 
描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全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老庄思想和隐逸文学——以陶渊明和吉田兼好的比较为中心
作者: 赵莹  来源:天津外国语学院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隐逸思想  隐逸生活  隐逸文学 
描述:在中日两国文学史上,隐逸文学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中国的老庄思想为中心的道家隐逸思想,被认为是隐逸文学的思想源泉。受相同隐逸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中日隐逸文学,既有相通之处,又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中国的魏晋时期(220-420)和日本的中世(1192-1603)是隐逸文学最兴盛的时代。这两个时代在历史
全文:在中日两国文学史上,隐逸文学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中国的老庄思想为中心的道家隐逸思想,被认为是隐逸文学的思想源泉。受相同隐逸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中日隐逸文学,既有相通之处,又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中国的魏晋时期(220-420)和日本的中世(1192-1603)是隐逸文学最兴盛的时代。这两个时代在历史上都被称为“乱世”,为了避乱,文人们放弃世俗生活,而投入自然的怀抱是当时的...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