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陶渊明的社会理想及其现实意义
-
作者:
饶艳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和谐社会 社会理想
-
描述:陶渊明社会理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桃花源诗并记》中,在作品中诗人用简洁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和乐富足所在。这个理想社会是诗人立足现实,反思当时的社会制度的结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但它旨在与当时的黑暗现实形成
-
全文:的结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但它旨在与当时的黑暗现实形成对照,成为时人的精神避难所。同时这种美好和谐的社会理想对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
论清初《诗品》接受史的“异质性”——以陈祚明对潘岳、陆机、陶渊明的批评为中心
-
作者:
张伟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陆机 潘岳 陶渊明 《诗品》 情为辞先 钟嵘 陈祚明
-
描述:清初诗论家陈祚明对《诗品》的批评存在鲜明的异质性。陈祚明反对钟嵘“陆才如海,潘才如江”的说法,认为钟嵘对陶渊明品第不当,对诗旨阐发不足。他认为潘胜于陆,陶诗可与杜诗并驾齐驱,陶诗亦有入世之意,不宜专
-
全文:清初诗论家陈祚明对《诗品》的批评存在鲜明的异质性。陈祚明反对钟嵘“陆才如海,潘才如江”的说法,认为钟嵘对陶渊明品第不当,对诗旨阐发不足。他认为潘胜于陆,陶诗可与杜诗并驾齐驱,陶诗亦有入世之意,不宜专
-
理智上的疏离与情感上的亲近——陶渊明诗歌中的自我形象
-
作者:
高庆 来源: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负面的言说 陶渊明 复杂性 自我形象
-
描述:陶渊明一直留给大家简单淳朴的农民和隐士形象,近来却常被阐释为陶渊明形象存在"外在表面"与"真正隐蔽的天性"的双重性差距。但所有陶潜形象的感知我们只能从他留给我们的文本及相关的文本中获得,而其形象的复杂性并不是从文本结构之外揣测获得,而是文本本身就有直接真挚的表达。他的诗歌不仅仅塑造了一个单纯的农夫和
-
全文:陶渊明一直留给大家简单淳朴的农民和隐士形象,近来却常被阐释为陶渊明形象存在"外在表面"与"真正隐蔽的天性"的双重性差距。但所有陶潜形象的感知我们只能从他留给我们的文本及相关的文本中获得,而其形象
-
川端康成与陶渊明的自然观与虚无观——以《雪国》和《桃花源记》为例
-
作者:
鲁静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观 陶渊明 虚无观 川端康成
-
描述: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流传千古,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心灵的栖息地。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也喜欢描绘自然风光,给人以世外仙境之感。本研究从《桃花源记》和《雪国》入手,探究二者在自然观和虚无观上存在相似性。研究表明,陶渊明与川端康成都崇尚自然,讲求物我相融,深受虚无观的影响,认为"无"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川端
-
全文: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流传千古,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心灵的栖息地。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也喜欢描绘自然风光,给人以世外仙境之感。本研究从《桃花源记》和《雪国》入手,探究二者在自然观和虚无观上存在相似性。研究
-
从认同角度论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的自传性质与作年——兼谈自传定义及其判定标准
-
作者:
刘桂鑫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作年 自传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
描述:依据《五柳先生传》没有提及躬耕这一对陶渊明至关重要的经历,以及陶渊明强烈自我认同意识,《五柳先生传》应作于早年。不能以五柳先生形象与陶渊明存在着差距,或以现代自传观念否定《五柳先生传》的自传性质。陶渊明自我描述的变动与差异,必须放在群体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复杂互动中考察。对《五柳先生传》性质及作年的深入
-
全文:依据《五柳先生传》没有提及躬耕这一对陶渊明至关重要的经历,以及陶渊明强烈自我认同意识,《五柳先生传》应作于早年。不能以五柳先生形象与陶渊明存在着差距,或以现代自传观念否定《五柳先生传》的自传性质
-
君子无路:陶渊明的入世与出世
-
作者:
凌念懿 周荣 来源: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入世出世 陶渊明 君子无路
-
描述:由于陶渊明研究中一直存在理想寄托多于学术理性的现象,因此还原陶渊明是当代学者的一个重要研究取向。陶渊明无论是入世还是出世,既是为实践其社会理想寻求路径的过程,也是对理想与体制冲突自觉的过程。从为社会理想积极投身体制中,到不愿同流危害社会而脱离体制,再到走到体制的对立面,表明专制体制下君子无路,而陶渊
-
全文:由于陶渊明研究中一直存在理想寄托多于学术理性的现象,因此还原陶渊明是当代学者的一个重要研究取向。陶渊明无论是入世还是出世,既是为实践其社会理想寻求路径的过程,也是对理想与体制冲突自觉的过程。从为社会
-
对比陶渊明和梭罗隐居生活的深层内涵
-
作者:
刘石钰 来源: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丘山 自然景物 中国古代文人 登山者 梭罗 文学创作 隐居生活 田居 人生理想 深层内涵
-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而梭罗则是美国著名的散文家,两者都有着相似的"隐居"经历,因而两者在文学创作中存在相似的生态观。通过陶渊明《归园田居》这首诗,我们感受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现实功利的厌恶,高远的意境、朴实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自然状态下的真实"桃源"。散文集《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
-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而梭罗则是美国著名的散文家,两者都有着相似的"隐居"经历,因而两者在文学创作中存在相似的生态观。通过陶渊明《归园田居》这首诗,我们感受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现实功利
-
“内向超越”背后的哲学意蕴:陶渊明和他的四个“世界”
-
作者:
李红岩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世界 陶渊明 哲学意蕴 内向超越
-
描述:陶渊明是一个有着哲学禀赋的诗人.他的文学世界是一个想象世界,同时也是哲学世界,诗人在他的文学世界里营造的生存世界有着鲜明的层次性,记录着诗人寻找灵魂突围的心路历程.从他的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的生存世界可以分为俗务世界、田园世界、死亡世界、桃源世界.这样的世界鲜明而真实地存在于诗人的诗文和心灵当
-
全文:的生存世界可以分为俗务世界、田园世界、死亡世界、桃源世界.这样的世界鲜明而真实地存在于诗人的诗文和心灵当中,诗人以有限而超越有限,也就是实现“内向超越”,反证着诗人诗文创作的哲学品位,也反证着诗人探寻灵魂出路的痛苦经历以及其诗文创作所达到的哲学高度.
-
“含蓄而蕴藉”与“直率而深广”: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自然诗的语言风格比较
-
作者:
许辉 来源:芒种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意蕴 平淡自然 田家语 陶渊明诗歌 语言风格 华兹华斯 韵味无穷 辞采 晋宋 审美世界
-
描述:中国"自然诗终让渊明独步",而华兹华斯对自然的歌颂,奠定了他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成为仅次于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的伟大诗人。二者都对所在时代之前的语言传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追求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但通过感悟、分析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的自然诗,二者在语言风格上仍存在明显的差异,即陶渊明诗歌的语言风格含蓄而蕴藉
-
全文:感悟、分析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的自然诗,二者在语言风格上仍存在明显的差异,即陶渊明诗歌的语言风格含蓄而蕴藉,华兹华斯诗歌的语言风格直率而深广。文学作品是作家运用文学语言创造出来的一个审美世界,它由语言、形象和审美意蕴等三个层面组成。面对一部文学作品,我们首先接触到的是作家
-
王闿运对陶渊明的接受
-
作者:
何荣誉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闿运 陶渊明 接受
-
描述:以太平天国运动结束为界,王闿运对陶渊明的接受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时期,他不存在认同陶渊明生活方式及思想的契机,有的只是入世的激情和入世受挫的愤懑。同治四年以后,王闿运的思想较前期显得更为豁达。在这样的心态下,王氏对陶渊明的接受出现了由抵触到模仿,再到以隐者自居的变化。王氏对陶诗的接受与对陶氏
-
全文:以太平天国运动结束为界,王闿运对陶渊明的接受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时期,他不存在认同陶渊明生活方式及思想的契机,有的只是入世的激情和入世受挫的愤懑。同治四年以后,王闿运的思想较前期显得更为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