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5)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5)
按年份分组
2014(1)
2010(1)
2006(1)
2005(1)
1992(1)
按来源分组
鞍山社会科学(1)
山花(1)
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相关搜索词
陆机与陶渊明仕宦体验之比较
作者: 孙明君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世网  陆机  陶渊明 
描述:奔走于官场之内的陆机和陶渊明皆有陷入“世网”的感觉,两人的体验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陷入“世网”的共同原因在于儒家文化观念的熏陶,比如家族荣誉感、门第观念等。官场的黑暗、政局的险恶,使他们深感痛苦。最终,陆机厮混在官场,长期执迷不悟;陶渊明则无法忍受心为形役的官场生活,毅然挂冠归去。
全文:奔走于官场之内的陆机和陶渊明皆有陷入“世网”的感觉,两人的体验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陷入“世网”的共同原因在于儒家文化观念的熏陶,比如家族荣誉感、门第观念等。官场的黑暗、政局的险恶,使他们深感痛苦。最终,陆机厮混在官场,长期执迷不悟;陶渊明则无法忍受心为形役的官场生活,毅然挂冠归去。
论清初《诗品》接受史的“异质性”——以陈祚明对潘岳、陆机、陶渊明的批评为中心
作者: 张伟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陆机  潘岳  陶渊明  《诗品》  情为辞先  钟嵘  陈祚明 
描述:清初诗论家陈祚明对《诗品》的批评存在鲜明的异质性。陈祚明反对钟嵘“陆才如海,潘才如江”的说法,认为钟嵘对陶渊明品第不当,对诗旨阐发不足。他认为潘胜于陆,陶诗可与杜诗并驾齐驱,陶诗亦有入世之意,不宜专以隐逸述陶诗之旨。钟嵘之所以强调传统,否定新变,是为了反对以沈约为首的声律论;陈祚明之所以主张溯唐诗之
全文:清初诗论家陈祚明对《诗品》的批评存在鲜明的异质性。陈祚明反对钟嵘“陆才如海,潘才如江”的说法,认为钟嵘对陶渊明品第不当,对诗旨阐发不足。他认为潘胜于陆,陶诗可与杜诗并驾齐驱,陶诗亦有入世之意,不宜专以隐逸述陶诗之旨。钟嵘之所以强调传统,否定新变,是为了反对以沈约为首的声律论;陈祚明之所以主张溯唐诗之源,提倡“情为辞先”的诗学观,是为了折中调和明前后七子和竟陵派之弊。不同的诗学语境、批评目的,导致了“异质性”的产生。
陶渊明四言诗探
作者: 郭全芝  来源: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赠答诗  抒情言志  理想社会  五言诗  诗歌  四言诗  陆机  陶渊明  诗经  魏晋 
描述:陶渊明的四言诗,大量运用《诗经》成句,语词古奥,文人气息过浓,历来被认为是仿《诗》之作,无甚特色。与其五言诗相比,四言诗确实稍逊一筹。但将其四言诗和魏晋其它诗人的四言诗相比,陶渊明的四言诗是独树一帜的,并在某些方面取得与其五言诗一致的成就。
全文:陶渊明的四言诗,大量运用《诗经》成句,语词古奥,文人气息过浓,历来被认为是仿《诗》之作,无甚特色。与其五言诗相比,四言诗确实稍逊一筹。但将其四言诗和魏晋其它诗人的四言诗相比,陶渊明的四言诗是独树一帜的,并在某些方面取得与其五言诗一致的成就。
《文选》陶渊明挽歌诗中的死亡意象及其他
作者: 陈远洋  来源:山花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死亡观  陶诗  高级形态  陆机  死亡意象  陶渊明  挽歌诗  抒情诗  人文意象  文选 
描述:《文选》中的挽歌诗无疑以陶渊明的为最佳,祁宽评日“昔人自作祭文挽诗者多矣,或寓意骋辞,成于暇日,宽考次靖节诗文,乃绝笔于祭挽三篇,盖出于属圹之际者,辞情俱达,尤为精丽……”事实上,陶渊明挽歌诗已经由一般性的祭挽之词上升到文人抒情诗,这是中古文人挽歌诗的最高级形态。 与陆机一样,陶渊明本有挽歌诗三首,
全文:《文选》中的挽歌诗无疑以陶渊明的为最佳,祁宽评日“昔人自作祭文挽诗者多矣,或寓意骋辞,成于暇日,宽考次靖节诗文,乃绝笔于祭挽三篇,盖出于属圹之际者,辞情俱达,尤为精丽……”事实上,陶渊明挽歌诗已经由一般性的祭挽之词上升到文人抒情诗,这是中古文人挽歌诗的最高级形态。 与陆机一样,陶渊明本有挽歌诗三首,萧统《文选》只录其三“荒草何茫茫”: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蠛蛲。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陶渊明的这首挽歌诗,在《文选》所录五首挽歌诗中,悲情意味之深无能出此诗之右,清温汝能《陶诗汇评》卷四:“三篇之中末篇尤调高响绝,千百世下如闻其声,如见其情也。”在抒情与叙事的完美结合中,其真挚的深情使风云为之变色、草木为之衔悲。该诗在大的方面有三层。一层是生人作死者观,该诗一开始就写送自己出丧,在走向坟墓的道路上,死亡的悲哀让天地为之动情,以至九月而严霜;万物为之感哀,遂有风啸并马嘶。荒草茫茫,白杨萧萧的远郊,一个悲情氤氲的写意空间呈现在眼前。
从陆机到陶渊明——“隐逸赋”巡览
作者: 小岛明纪子 常江   来源:鞍山社会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代文学研究  诗歌  隐逸文学家  陆机  陶渊明  中国  《归田园居》  “隐逸赋” 
描述:在中国文学中,如果谈到描写“隐逸”的诗人,自然要举出东晋的陶渊明。《饮酒其五》、《归田园居》、《归去来兮辞》等这些我国读者非常熟悉的作品确立了陶渊明“陶逸诗人”这一不可动摇的评价。从这些作品的成熟性来看,将陶渊明看成是使隐逸文学确立的作家是妥切的。[第一段]
全文:在中国文学中,如果谈到描写“隐逸”的诗人,自然要举出东晋的陶渊明。《饮酒其五》、《归田园居》、《归去来兮辞》等这些我国读者非常熟悉的作品确立了陶渊明“陶逸诗人”这一不可动摇的评价。从这些作品的成熟性来看,将陶渊明看成是使隐逸文学确立的作家是妥切的。[第一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