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6458)
报纸(942)
图书(482)
学位论文(233)
会议论文(58)
新闻(23)
诗文作品(23)
视频(18)
图片(3)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7231)
人物生平 (942)
作品著述 (34)
影音制品 (18)
缅怀纪念 (12)
珍贵图片 (3)
按年份分组
2017(193)
2016(479)
2015(495)
2014(480)
2013(550)
2011(551)
2008(428)
2007(357)
2005(210)
2004(201)
2003(199)
2002(181)
2001(142)
2000(130)
1998(129)
1996(94)
1995(78)
1994(93)
1993(70)
1990(62)
1989(62)
1988(71)
1987(60)
1985(94)
1979(15)
1970(1)
1956(9)
1927(2)
1909(4)
按来源分组
九江师专学报(131)
-1(122)
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0)
江西社会科学(51)
北京:中华书局(37)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1)
北方论丛(16)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0)
北京:文津出版社(8)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7)
北京:线装书局(6)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5)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5)
语文园地(5)
语文教学通讯(D刊 学术刊)(5)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5)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4)
长沙:岳麓书社(4)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3)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3)
扬州:广陵书社(2)
北京:作家出版社(1)
北京:京华出版社(1)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1)
江苏广陵书社(1)
香港文文出版社(1)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相关搜索词
谈谈陶渊明的“手杖”:《归去来兮辞》一处易被误解的注释
作者: 乔四海  来源:读写月报(高中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课本注释  误解  手杖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有一句“或植杖而耘籽”。什么是“杖”?课本注释为“一说把手杖立在一边.一说倚着手杖”:而另一句“策扶老以流憩”.“扶老”译为“手杖”。那么两处的手杖是否是同一手杖呢?是否就是我们平时用来帮助行走的拐杖呢?
全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有一句“或植杖而耘籽”。什么是“杖”?课本注释为“一说把手杖立在一边.一说倚着手杖”:而另一句“策扶老以流憩”.“扶老”译为“手杖”。那么两处的手杖是否是同一手杖呢?是否就是我们平时用来帮助行走的拐杖呢?
生态视境下的陶渊明及其诗歌
作者: 段幼平  来源: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稳态  多维生态位  本质呼应  生态学  陶渊明  自然 
描述:生态学认为,人与万物同是自然生态的一部分,具有同源性,人与自然生态不可分离。因此,陶渊明的田园回归就是人性与山水自然在生态上的本质呼应,而他的家乡浔阳柴桑则为他回归真性提供了一种可能,使他产生了返朴归真的生态心理,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同时,陶渊明所开创的委运顺化的"新自然"人生观形成
全文:生态学认为,人与万物同是自然生态的一部分,具有同源性,人与自然生态不可分离。因此,陶渊明的田园回归就是人性与山水自然在生态上的本质呼应,而他的家乡浔阳柴桑则为他回归真性提供了一种可能,使他产生
陶渊明田园诗的境界
作者: 李四会  来源:教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写境  境界  隐逸诗人  冲淡  孟浩然  陶渊明  田园诗  诗品  韦应物  柳宗元 
描述:钟嵘在《诗品》曾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这一评论是中肯的,得到历代学者的认同。陶渊明作为田园诗的开山者,其诗及诗的影响之大史无前例。后来的王维、孟浩然乃至韦应物、柳宗元等大家都受其影响,至今人们谈
全文:钟嵘在《诗品》曾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这一评论是中肯的,得到历代学者的认同。陶渊明作为田园诗的开山者,其诗及诗的影响之大史无前例。后来的王维、孟浩然乃至韦应物、柳宗元等大家都受其影响,至今人们谈
陶渊明和杜甫的房子问题
作者: 倪方六  来源:文史参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成都  五斗米  东晋  中国历史  世外桃源  陶渊明  官场  杜甫草堂  房子  误读 
描述:房子问题关系到人们能否安居乐业,因而古往今来一直备受关注。在中国历史上,名人置业的轶事颇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位是东晋的陶渊明,另一位是唐朝的杜甫。前者住到了"世外桃源",让后人羡慕嫉妒恨;后者在成都建了一处"草堂",成了买不起房的象征。其实,这是两个被我们"误读"了千年的史实。陶渊明为啥"
全文:房子问题关系到人们能否安居乐业,因而古往今来一直备受关注。在中国历史上,名人置业的轶事颇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位是东晋的陶渊明,另一位是唐朝的杜甫。前者住到了"世外桃源",让后人羡慕嫉妒
陶渊明故里感怀
作者: 吉农  来源:价格与市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朴素  江西庐山  书法家  小村庄  陶渊明  性格  故里  故居  田园诗人  鹅卵石 
描述:早春二月,天下着绵绵细雨。好友带我穿过一段蜿蜒平缓的坡路,来到田园诗人陶渊明故里。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后改名潜。他的故居座落在江西庐山西麓的一个小村庄,院落不大,一色的江南民居风格。走进院门就看见一座六角小亭,上题"归来亭"三字。亭旁长廊廊壁石刻全是书法家们抄写的陶渊明诗和历代文人墨客缅怀陶
全文:早春二月,天下着绵绵细雨。好友带我穿过一段蜿蜒平缓的坡路,来到田园诗人陶渊明故里。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后改名潜。他的故居座落在江西庐山西麓的一个小村庄,院落不大,一色的江南民居风格。走进院门
解读陶渊明两首《饮酒》诗
作者: 谢文  来源:课外语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饮酒》诗  陶渊明  解读 
描述: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全文: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巴顿·华兹生与陶渊明诗歌:以《归田园居》(其一)的隐喻翻译为例
作者: 吴琪  来源:海外英语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巴顿·华兹生  翻译  陶渊明  隐喻  《归田园居》 
描述:巴顿·华兹生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汉学家和翻译家,他译介了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其中包括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其一)等诗篇。该文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下探讨华兹生对该诗的英译(隐喻翻译),旨在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西方的接受习惯,从而促进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全文:巴顿·华兹生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汉学家和翻译家,他译介了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其中包括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其一)等诗篇。该文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下探讨华兹生对该诗的英译(隐喻翻译),旨在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西方的接受习惯,从而促进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巴顿·华兹生与陶渊明诗歌:以《归田园居》(其一)的隐喻翻译为例
作者: 吴琪  来源:海外英语(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巴顿·华兹生  翻译  陶渊明  隐喻  《归田园居》 
描述:巴顿·华兹生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汉学家和翻译家,他译介了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其中包括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其一)等诗篇.该文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下探讨华兹生对该诗的英译(隐喻翻译),旨在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西方的接受习惯,从而促进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全文:巴顿·华兹生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汉学家和翻译家,他译介了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其中包括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其一)等诗篇.该文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下探讨华兹生对该诗的英译(隐喻翻译),旨在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西方的接受习惯,从而促进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陶渊明“不炼金丹,不坐禅”的态度
作者: 史超 张黎  来源: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陈寅恪  佛教  园田居  人生态度  道教  现实生活  陶渊明  宗教信仰  坐禅  魏晋南北朝时期 
描述:一、陶渊明身处的宗教环境陶渊明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晋与宋的易代之时。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充斥着战乱和分裂,乱世之中,福祸无常,命运难卜,生命脆弱。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四中就写到了一个村庄灭绝的惨状:"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
全文:一、陶渊明身处的宗教环境陶渊明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晋与宋的易代之时。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充斥着战乱和分裂,乱世之中,福祸无常,命运难卜,生命脆弱。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四中就写到了一个村庄灭绝的惨状:"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
浅谈陶渊明和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异同
作者: 赵岩  来源:大观周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田  异同  诗人  田园风光  王维  陶渊明 
描述:东晋末年,陶渊明用清新自然的笔法描写田园风光,阐述日常生活的哲理,从而开拓了新的诗歌题材--田园诗。自唐代以后,诗人纷纷效仿,出现了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田园诗人。
全文:东晋末年,陶渊明用清新自然的笔法描写田园风光,阐述日常生活的哲理,从而开拓了新的诗歌题材--田园诗。自唐代以后,诗人纷纷效仿,出现了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田园诗人。
上页 1 2 3 ... 21 22 23 ... 52 53 54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