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249)
报纸(217)
学位论文(195)
图书(109)
会议论文(40)
新闻(16)
诗文作品(4)
图片(2)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4593)
人物生平 (217)
作品著述 (14)
缅怀纪念 (6)
珍贵图片 (2)
按年份分组
2017(67)
2016(269)
2015(328)
2014(299)
2013(348)
2012(318)
2011(358)
2009(321)
2008(262)
2007(211)
2005(130)
2004(124)
2003(113)
2002(106)
2001(74)
2000(77)
1997(53)
1995(46)
1994(47)
1992(38)
1989(37)
1988(43)
1986(33)
1985(56)
1984(32)
1982(15)
1980(17)
1976(2)
1954(4)
按来源分组
青年文学家(46)
青春岁月(19)
中学语文(15)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4)
江汉论坛(10)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9)
才智(8)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8)
鸭绿江(下半月版)(7)
哈尔滨学院学报(6)
山花(5)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4)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4)
中国文哲研究集刊(4)
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3)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3)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
历史学习(1)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1)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1)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山花(B版)(1)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1)
东华中国文学研究(1)
和合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1)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相关搜索词
一个你不知道的陶渊明
作者: 刘玉真 侯海阳  来源: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活状态  五斗米  陶潜  园田居  东晋  陶渊明  门阀制度  彭泽县  辞职  曾祖父 
描述:著名的诗人都写有很多,这些有的闻名天下,有的默默无名,有的甚至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研究一位诗人的生活状态时,我们普通人往往以这位诗人闻名天下的诗作为依据,这样就会产生以偏概全的错误,以致对这位诗人产生误读,东晋大诗人陶潜就是一
全文:著名的诗人都写有很多,这些有的闻名天下,有的默默无名,有的甚至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研究一位诗人的生活状态时,我们普通人往往以这位诗人闻名天下的诗作为依据,这样就会产生以偏概全的错误,以致对这位诗人产生误读,东晋大诗人陶潜就是一
自然中蕴含高妙平淡处尤显真情:试析陶渊明的语言艺术
作者: 李秀平 田值永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妙  诗歌  平淡  真情  陶渊明  自然 
描述:陶渊明诗歌独具魅力,得益于靖节先生深厚的语言功力,他不仅能够将日常生活、寻常景物点化成,而且能够从细微之处挖掘其艺术魅力,真情歌咏,用自然、平淡、质朴的语言为后人描绘了一幅幅清新明丽、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图.
全文:陶渊明诗歌独具魅力,得益于靖节先生深厚的语言功力,他不仅能够将日常生活、寻常景物点化成,而且能够从细微之处挖掘其艺术魅力,真情歌咏,用自然、平淡、质朴的语言为后人描绘了一幅幅清新明丽、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图.
自然中蕴含高妙 平淡处尤显真情:试析陶渊明的语言艺术
作者: 李秀平 田值永  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妙  诗歌  平淡  真情  陶渊明  自然 
描述:陶渊明诗歌独具魅力,得益于靖节先生深厚的语言功力,他不仅能够将日常生活、寻常景物点化成,而且能够从细微之处挖掘其艺术魅力,真情歌咏,用自然、平淡、质朴的语言为后人描绘了一幅幅清新明丽、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图。
全文:陶渊明诗歌独具魅力,得益于靖节先生深厚的语言功力,他不仅能够将日常生活、寻常景物点化成,而且能够从细微之处挖掘其艺术魅力,真情歌咏,用自然、平淡、质朴的语言为后人描绘了一幅幅清新明丽、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图。
框架理论下的隐喻翻译研究:以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田园为例
作者: 陈娟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隐喻翻译  田园诗  认知语言学  框架理论 
描述:任何语言都离不开隐喻,作为中国艺术瑰宝的田园诗歌也不例外。诗人在将自然的美丽及田园生活的安逸与宁静呈现在诗中的同时,往往运用隐喻来暗达自己的情感。框架理论是著名语言学家Fillmore (1975)提出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它认为框架是记忆中适于表达客观现实的知识框架,语言的意义主要依赖于认知框架,语言
全文:隐喻进行概括性总结和分析,通过对三首田园英译本的对比分析,探讨框架理论应用于隐喻翻译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期对汉诗英译提供一定的启示。
做数学也要领会陶渊明的
作者:暂无 来源:钱江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好的科学应当能够接触到大自然中各种不同的现象,才能够传世,”张浚生很赞同丘成桐的一个观点,那就是“数学创作也如写小说,总不能远离实际。”刘克峰是浙大数学科学研究中心的执行主任:他也是丘成桐的学生。刘克峰深深记得丘成桐的教诲:“今日有些名教授,著作等身,一年几十篇论文,但内容往往脱离现实,倒不如写一
全文:“好的科学应当能够接触到大自然中各种不同的现象,才能够传世,”张浚生很赞同丘成桐的一个观点,那就是“数学创作也如写小说,总不能远离实际。”刘克峰是浙大数学科学研究中心的执行主任:他也是丘成桐的学生。刘克峰深深记得丘成桐的教诲:“今日有些名教授,著作等身,一年几十篇论文,但内容往往脱离现实,倒不如写一
惊醒与沉醉:阮籍《咏怀》与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之比较
作者: 和杰艳  来源:剑南文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惊醒  阮籍《咏怀诗》  沉醉 
描述:阮籍与陶渊明是多方面反映两位作者思想生活状况的作品,它们拥有非常相似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动机,但由于一些原因,两组诗的差别也较明显.
全文:阮籍与陶渊明是多方面反映两位作者思想生活状况的作品,它们拥有非常相似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动机,但由于一些原因,两组诗的差别也较明显.
从陶渊明《读山海经》组诗谈‘刑天舞干戚’句
作者: 邓芳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海经  刑天  周必大  精卫  夸父  诗话  古籍出版  陶渊明  上下文  故事 
描述: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其十写精卫填海的故事,是陶渊明广为人知的名作。诗云: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形夭无千岁,猛志故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全文: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其十写精卫填海的故事,是陶渊明广为人知的名作。诗云: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形夭无千岁,猛志故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论陈献章诗歌对陶渊明的接受
作者: 阳达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是我国山水田园的大家,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称”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
全文:陶渊明是我国山水田园的大家,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称”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
我市李岩行草作品《陶渊明饮酒十首》入展
作者: 郜海燕  来源:鹤壁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郜海燕)1月6日,举世瞩目的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选及作品展在平顶山博物馆落下帷幕。我市浚县李岩的行草作品《陶渊明饮酒十首》入展。中国书法兰亭奖是经中宣部批准的书法界唯一的综合性奖项,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专业奖,由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本次展览共有400余幅作品展出,共评出一
全文:本报讯(记者郜海燕)1月6日,举世瞩目的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选及作品展在平顶山博物馆落下帷幕。我市浚县李岩的行草作品《陶渊明饮酒十首》入展。中国书法兰亭奖是经中宣部批准的书法界唯一的综合性奖项,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专业奖,由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本次展览共有400余幅作品展出,共评出一
陶渊明诗文与《庄子》的关系思辨
作者: 陶德宗  来源: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选择  诗文  庄子  陶渊明  突破  形与神 
描述:从文学价值看,《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巅峰之作,它的哲学思想与文学特性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广影响。但从后世文学观之,人们对《庄子》之形与神的吸取,又显然是有选择性的,陶渊明就是最具典型性的一人。他对《庄子》的承传不仅侧重于神的一面,而且在这一侧面上也表现为一种承传、突破与革新的态势。探究陶渊明诗文与
全文:从文学价值看,《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巅峰之作,它的哲学思想与文学特性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广影响。但从后世文学观之,人们对《庄子》之形与神的吸取,又显然是有选择性的,陶渊明就是最具典型性的一人。他对《庄子》的承传不仅侧重于神的一面,而且在这一侧面上也表现为一种承传、突破与革新的态势。探究陶渊明诗文与《庄子》之间的这种关系,对梳理《庄子》在中国文学中的影响演变历史,有着重要与普遍的意义。
上页 1 2 3 ... 22 23 24 ... 37 38 39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