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论陶渊明生命意识的三种跨越
作者: 曹章庆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意识  跨越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是魏晋时代"人的觉醒"的杰出代表,其生命意识以理性精神为统摄,以生活实践为引领,以诗性体验作表达,经历了三种跨越:一是由向往功业到躬耕守节、立善遗爱的跨越;二是由向往长生的焦虑到坦然面对人生短暂顺化的跨越;三是由体验他人死亡到体验自身"死亡"的跨越。这三种跨越分别从价值人生、自然人生和终极人生
全文:短暂顺化的跨越;三是由体验他人死亡到体验自身"死亡"的跨越。这三种跨越分别从价值人生、自然人生和终极人生的逻辑和历史之维展现了陶渊明生命意识的丰富内涵和动态发展历程,并将魏晋时期的生命思想推向新的高峰。诗哲学是近邻,故就人生哲学而言,陈寅恪誉陶渊明为"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并非虚言。
浅析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怀
作者: 宋玉坤 汤倩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蔑视权贵  陶渊明  性本自然  超凡脱俗  美好愿望 
描述:陶渊明一身正气,蔑视权贵,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辞官归隐过着园日涉却能成趣、审容膝却也能易安、植扙耘籽也能潇洒的田园生活。田园生活给了陶渊明想要的闲适,给了陶渊明想要的淡定,给了陶渊明想要的生活,即使生活贫困,也甘之若饴。陶渊明还设计出了"桃花源"这样一个"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没有阶级、没有剥削
全文:生活贫困,也甘之若饴。陶渊明还设计出了"桃花源"这样一个"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理想社会。这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美好追求热情向往。
苦痛的幻想:陶渊明《桃花源记》重读
作者: 陈国安  来源:教师博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精神世界  幻想  桃花源记  梁启超  痛苦  消解  陶渊明  入仕  现实世界  自然 
描述:陶渊明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时年过不惑,已决意归隐,这句话好像是自己给自己寻找归隐的根据,用这句话把自己的仕进之路"堵上",然后便开始心安理得的归隐生活了.从入仕到归隐,前后十多年,陶渊明身心饱尝苦痛.为了消解这种苦痛,归隐是陶渊明似乎唯一可做的选择了,回到山林自然,本性释放了,心灵的苦痛也渐
全文:饱尝苦痛.为了消解这种苦痛,归隐是陶渊明似乎唯一可做的选择了,回到山林自然,本性释放了,心灵的苦痛也渐渐地平复了.然而,归隐后第三年(408年)三月,他家遭大火,生活的苦痛陡然变本加厉地贴近,心灵的平静生活的苦痛向不同的方向拉扯、撕咬着陶渊明.
饮酒在陶渊明隐逸主题作品中的真意
作者: 边发新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隐逸思想早在《庄子》中就有所体现。到了魏晋时期,出现了大量隐逸主题的文学作品,尤其是陶渊明大量描写隐逸生活和表现隐逸思想的作品,所以,钟嵘在《诗品》中说他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说:“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所谓“寄酒为迹”,即借诗酒寄意遣怀,
全文:》中说:“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所谓“寄酒为迹”,即借诗酒寄意遣怀,抗衡浊世,求得自身人格的清高自为。
以嵇康和陶渊明为例试谈魏晋文人的两种生死观
作者: 徐隆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魏晋时期  生死问题  司马氏  中国古代  陶渊明  魏晋文人  嵇康集  人生理想  生死观念  中国思想史 
描述:生死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人生的大事.每个人都要面对生死,也都会对生死做出认真的思考和理解,即形成生死观念.自先秦伊始,在中国思想史发展的链条上,生死观念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一环.翻看传世的经典,其中不乏谈论生死的内容,以儒家为例,"若把关于事死和事鬼神的两方面除掉,儒家经典恐要删去一大半."(杜正胜著
全文:不乏谈论生死的内容,以儒家为例,"若把关于事死和事鬼神的两方面除掉,儒家经典恐要删去一大半."(杜正胜著《从眉寿到长生:医疗文化中国古代生命观》,台北:三民书局,2005年,第309页).
陶渊明彭泽辞官及其文化史意义:以“归去来兮”为研究对象
作者: 高建新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史  陶渊明  归去来兮  彭泽 
描述:如果说陶渊明一生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那自然要属彭泽辞官了。就封建官场而言,它不过是众多县令中的一个由于个人性格的缘由,理性地辞官归田了,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但就文化史而言,它却意义重大,非同寻常。因为辞官,陶渊明造就了一个大气磅礴、灿烂嘹亮的文化符号——"归去来兮",所包蕴的意义丰富异常。"归去来兮
全文:。因为辞官,陶渊明造就了一个大气磅礴、灿烂嘹亮的文化符号——"归去来兮",所包蕴的意义丰富异常。"归去来兮"这个巨大的文化符号,已经深深地镌刻在中国文化史上,镌刻在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深处,而且永不褪色,成为他们告别体制,重归自我自由,坦然面对人生风雨之力量源泉。
论陶渊明的出处
作者: 李冰  来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出处  研究者  隐逸诗人  仕与隐  陶渊明  隐士  钟嵘 
描述:钟嵘最早将陶渊明评定为“隐逸诗人之宗”。其后的一千多年,同意钟嵘之说者大有人在。而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专门论到“隐士”,他认为:“真的‘隐君子’是没法看到的”。因为真的“非隐士的心目中的隐士,是声闻不彰,息影山林的人物。但这种人物,世间是不会知道的”,一个人等到被“挂上隐士的招牌”,便不再
全文:风度及文章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鲁迅又重申上述观点,“既然是超出于世,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诗文也是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由此可见,陶渊明的仕隐已然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对象。本文仅试图从陶氏诗文人手,针对陶渊明的出处作一论述。
浅析朱自清对陶渊明的接受
作者: 卢侣怡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义性  思想来源  陶渊明  生平  朱自清 
描述:朱自清在20世纪上半叶的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不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时在古典文学理论和新诗等现代文学理论方面都有颇高建树。而陶渊明作为古代文学史上别树新风的旗帜,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朱自清的重视。朱自清对陶渊明的行年进行了严谨详细的考证,同时对陶渊明诗歌的意义进行多方面探析,他也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
全文:受到了陶渊明的影响。朱自清当年开设的古诗名家研究课程里,尤以陶诗最为用力,陶渊明朱自清的人生态度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不自觉的一致性。总体来说,朱自清先生在陶渊明的研究吏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浅析朱自清对陶渊明的接受
作者: 卢偲怡  来源:剑南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义性  思想来源  陶渊明  生平  朱自清 
描述:朱自清在20世纪上半叶的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不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时在古典文学理论和新诗等现代文学理论方面都有颇高建树。而陶渊明作为古代文学史上别树新风的旗帜,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朱自清的重视。朱自清对陶渊明的行年进行了严谨详细的考证,同时对陶渊明诗歌的意义进行多方面探析,他也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
全文:受到了陶渊明的影响。朱自清当年开设的古诗名家研究课程里,尤以陶诗最为用力,陶渊明朱自清的人生态度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不自觉的一致性。总体来说,朱自清先生在陶渊明的研究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论金代文学对陶渊明的接受——以蔡松年为例
作者: 于东新 石迎丽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与人格  蔡松年  陶渊明接受  金代文学 
描述:金代文学的陶渊明接受具有鲜明特色和文化取向,而蔡松年之陶渊明接受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金源文坛陶渊明接受的主要方向。概而言之,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陶诗艺术的接受,即在平和淡远诗境、清新朗澈风格以及自然率真语言等方面,蔡氏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二是对陶渊明人格思想的追求,蔡氏或对陶高尚人格的倾慕,或对陶
全文:。同时,蔡氏对陶之人格的继承是不彻底的,甚至流于形式,其人格境界无法陶比肩。而这些正是金代文学陶渊明接受的基本特色。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