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何处不武陵——我看陶渊明的自然
-
作者:
王智翔 来源:作文通讯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悠然见南山 怡然自乐 丘山 采菊东篱下 网中 月光下 心为形役 隐者 十年 辞官
-
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确乎是文人墨客们所向往的逍遥境界。也许是因为"自然"这个词中,蕴含着高山、深谷、海洋、河流、森林、草原、田园,又或许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在其中找到一些属于自己的浪漫诗意。然而生活里并非一切都能如愿以偿,即便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也不免"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全文:。然而生活里并非一切都能如愿以偿,即便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也不免"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心为形役"数载。于是在仕途不顺辞官归乡时,他以篇篇诗文来慰藉那颗失
-
从陶渊明归隐的社会背景与诗文内容看其政治的投机性
-
作者:
郑德开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仕 归隐 获骋 名教
-
描述:从陶渊明归隐前后的诗文内容可以看出,陶渊明无论是出仕还是归隐,都带有明显的政治投机性.陶氏一生,都处于出仕与归隐的忧患、恐惧的重重矛盾之中.他见机则仕,遇险同隐,而每次出仕,都希望能像祖辈那样位列公卿,而不屑于只担任祭酒、参军一类“吏治”之职.这才是贯穿于陶渊明一生的内心深处的真实的灵魂世界.
-
全文:从陶渊明归隐前后的诗文内容可以看出,陶渊明无论是出仕还是归隐,都带有明显的政治投机性.陶氏一生,都处于出仕与归隐的忧患、恐惧的重重矛盾之中.他见机则仕,遇险同隐,而每次出仕,都希望能像祖辈那样位列公卿,而不屑于只担任祭酒、参军一类“吏治”之职.这才是贯穿于陶渊明一生的内心深处的真实的灵魂世界.
-
略谈朱光潜对陶渊明诗文的接受
-
作者:
郭丰煊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陶渊明 朱光潜 接受
-
描述:朱光潜在陶诗接受史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注意从美学视角研读陶诗;关注诗中“静趣”;赞赏陶诗语言;将陶诗至于世界文学之林;关于陶诗地位,朱光潜给予至高评价。
-
全文:朱光潜在陶诗接受史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注意从美学视角研读陶诗;关注诗中“静趣”;赞赏陶诗语言;将陶诗至于世界文学之林;关于陶诗地位,朱光潜给予至高评价。
-
陶渊明亲情诗文初探
-
作者:
姚婷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儒家思想 陶渊明 亲情
-
描述:田园诗人陶渊明,终其一生虽然淡泊,然而对于亲人,他却充满着浓厚的感情。亲情情结是陶渊明回归田园的重要部分,支撑着其战胜田园生活中所遇到的艰难困苦。在他的诗文中,有一部分是专门写给亲人的,而更多的诗文则隐约闪耀着亲情的光辉。此外,陶渊明对亲情的感悟和描写,也反映出其思想本真中对儒家文化的接受。
-
全文:田园诗人陶渊明,终其一生虽然淡泊,然而对于亲人,他却充满着浓厚的感情。亲情情结是陶渊明回归田园的重要部分,支撑着其战胜田园生活中所遇到的艰难困苦。在他的诗文中,有一部分是专门写给亲人的,而更多的诗文则隐约闪耀着亲情的光辉。此外,陶渊明对亲情的感悟和描写,也反映出其思想本真中对儒家文化的接受。
-
陶渊明诗文的倾向问题
-
作者:
张啸虎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 神话故事 致仕 山海经 倾向性 考茨基 刘裕 政治倾向 历史人物 思想倾向
-
描述:关于作家及其作品的倾向性,是一种复杂的文学现象,需要作历史的具体的分析。恩格斯在给明娜·考茨基的信中说:“我决不是反对倾向诗(有倾向的诗)本身。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和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都是有强烈倾向的诗人,但丁和塞万提斯也不逊色;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现
-
全文:关于作家及其作品的倾向性,是一种复杂的文学现象,需要作历史的具体的分析。恩格斯在给明娜·考茨基的信中说:“我决不是反对倾向诗(有倾向的诗)本身。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和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都是有强烈倾向的诗人,但丁和塞万提斯也不逊色;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现代的那些写出优秀小说的俄国人和挪威人全是有倾向的作家。”同时又批评明娜·考茨基过分地急于在小说中表现自己的倾向,这
-
陶渊明韵文韵谱
-
作者:
石锓 来源: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韵字 韵部 独用 通押 韵例 韵 同用 韵摄 韵谱
-
描述:本文以《切韵》(《广韵》)音系为参照点,全面分析了陶渊明诗赋辞赞述的用韵情况,发现晋宋时代的韵部与隋唐时代的韵部有如下不同:(一)假摄尚未从果摄分离出来;江摄尚未从通摄中分离出来。(二)蟹止两摄较为复杂;一方面,灰咍之通押(上古都为之部),佳皆齐支通押(上古为支微脂部);另一方面,咍灰皆齐同用(已混
-
全文:本文以《切韵》(《广韵》)音系为参照点,全面分析了陶渊明诗赋辞赞述的用韵情况,发现晋宋时代的韵部与隋唐时代的韵部有如下不同:(一)假摄尚未从果摄分离出来;江摄尚未从通摄中分离出来。(二)蟹止两摄较为复杂;一方面,灰咍之通押(上古都为之部),佳皆齐支通押(上古为支微脂部);另一方面,咍灰皆齐同用(已混淆了上古支脂微的区别)。(三)山摄之元部与臻摄之魂痕二部合流。(四)遇摄之鱼虞模三部未分立。
-
从诗文看王绩对陶渊明的新变
-
作者:
刘光秀 来源:毕节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绩 人生境界 陶渊明 田园诗 隐逸 差异性
-
描述:王绩和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位重要诗人。虽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诗风相似,但是由于时代不同,个性心理、思想状况不同,从而在人生境界,隐逸、田园诗等方面存在差异性。这些差异性也就是王绩对陶渊明的新变。
-
全文:王绩和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位重要诗人。虽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诗风相似,但是由于时代不同,个性心理、思想状况不同,从而在人生境界,隐逸、田园诗等方面存在差异性。这些差异性也就是王绩对陶渊明的新变。
-
苏轼的陶渊明情结及其诗文创作
-
作者:
李显根 来源: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文 情结 陶渊明 苏轼
-
描述:陶诗经过六百年的流传,而被苏轼视为艺术绝诣而“尽和其诗”。苏轼向往陶渊明之隐,与其希望有用于世是相结合的。在陶醉岭南自然山水风物、吟咏啸歌之际,并不忘情有用于世。在被贬谪蛮荒之地的时候,又常怀渊明的归隐之念,保持自己淡泊的襟怀。苏轼的晚年就这样以陶渊明自比、自励,在他的诗文中时时流露出“陶渊明情结”
-
全文:陶诗经过六百年的流传,而被苏轼视为艺术绝诣而“尽和其诗”。苏轼向往陶渊明之隐,与其希望有用于世是相结合的。在陶醉岭南自然山水风物、吟咏啸歌之际,并不忘情有用于世。在被贬谪蛮荒之地的时候,又常怀渊明的归隐之念,保持自己淡泊的襟怀。苏轼的晚年就这样以陶渊明自比、自励,在他的诗文中时时流露出“陶渊明情结”。
-
发乎情 止手礼義——读陶渊明《闲情赋》
-
作者:
振甫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追求爱情 扬雄 政治理想 闲情赋 陶渊明 萧统 结合 逯钦立 品德 作品
-
描述:陶渊明的《闲情赋》,萧统《陶渊明集序》评:“白璧微瑕惟有《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是摇其笔端。惜哉,无是可也!”认为这是陶渊明作品的缺点,因为赋中描绘的,只是劝诱人对美人的胡思乱想,并没有讽谏。最近读到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提出新的看法:“赋作于彭泽致仕以后,以追求爱情的失败
-
全文:陶渊明的《闲情赋》,萧统《陶渊明集序》评:“白璧微瑕惟有《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是摇其笔端。惜哉,无是可也!”认为这是陶渊明作品的缺点,因为赋中描绘的,只是劝诱人对美人
-
陶渊明诗文与《形影神》互证及相关问题探析
-
作者:
王京州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形影神》 以陶证陶 《笺证稿》
-
描述:以陶证陶的方法在陶渊明诗文注释和研究中多有运用,然而尚未见有人予以揭示。本文首次提出以陶证陶的概念和方法,并以《形影神》为例分析了王叔岷《陶渊明诗笺证稿》对此方法的运用。其贡献主要在于对惯用语的分析和诗歌意蕴的阐解上,而在思想层面则较少发挥,尤其对“形”、“影”、“神”三词的内证付之阙如。三词在陶渊
-
全文:以陶证陶的方法在陶渊明诗文注释和研究中多有运用,然而尚未见有人予以揭示。本文首次提出以陶证陶的概念和方法,并以《形影神》为例分析了王叔岷《陶渊明诗笺证稿》对此方法的运用。其贡献主要在于对惯用语的分析和诗歌意蕴的阐解上,而在思想层面则较少发挥,尤其对“形”、“影”、“神”三词的内证付之阙如。三词在陶渊明诗文中屡屡出现,可谓是陶集中的常用语和关键词,《形影神》诗的对话结构,似无需借鉴或反对他人才能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