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陶渊明诗中的“入世”精神
-
作者:
陈卫新 来源:新闻爱好者(理论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田园生活 隐逸诗人 明诗 陶渊明 《诗品》 入世 精神
-
描述:斯人真有道,名与日月悬。青松卓然操,黄华霜中鲜。弃官亦易矣,忍穷北窗下。抚琴三叹息,世久无此贤。这是元人赵孟頫对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评价。一提到陶渊明,人们自然会想起他那篇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眼前就会浮现出超逸简淡的田园生活以及诗人任真自得的隐逸
-
全文:斯人真有道,名与日月悬。青松卓然操,黄华霜中鲜。弃官亦易矣,忍穷北窗下。抚琴三叹息,世久无此贤。这是元人赵孟頫对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评价。一提到陶渊明,人们自然会想起他那篇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眼前就会浮现出超逸简淡的田园生活以及诗人任真自得的隐逸
-
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美学风格差异缘由新探:兼论中西宇宙意识的制约与文化规则的生成
-
作者:
涂慧 来源: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兹华斯 宇宙意识 陶渊明 意境 美学机制
-
描述:创作心境与创作理念的不同,导致诗人陶渊明与华兹华斯对审美观照对象的处理方式各异,使二者诗作形成不同的美学风格:自然客体在前者诗作中是审美观照的主体对象,形成陶诗重直观重体悟的思维方式与淡逸闲远的美学风格;在后者诗作中则是引发诗人沉思或承载诗人情感的媒介,形成华诗重分析重逻辑的思维方式与崇高深邃的美学
-
全文:创作心境与创作理念的不同,导致诗人陶渊明与华兹华斯对审美观照对象的处理方式各异,使二者诗作形成不同的美学风格:自然客体在前者诗作中是审美观照的主体对象,形成陶诗重直观重体悟的思维方式与淡逸闲远的美学
-
田园诗人的别调:陶渊明与楚声音乐
-
作者:
范子烨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品格 文化因子 文学创作 陶渊明 艺术气质 音乐艺术 楚声 田园诗人
-
描述:陶渊明素以恬美静穆的田园诗驰誉后世,其文学创作与音乐艺术的密切关系,由于旧史的错误记载,长期受到遮蔽,而成为陶渊明研究史中的一个盲点。本文通过对陶渊明诗文以及相关史料的开掘,从一个方面展示了这位伟大诗人的艺术气质和审美情怀,揭示了他高雅脱俗的文化品格以及由于他对楚声音乐之文化因子的吸纳和转化,而使其
-
全文:陶渊明素以恬美静穆的田园诗驰誉后世,其文学创作与音乐艺术的密切关系,由于旧史的错误记载,长期受到遮蔽,而成为陶渊明研究史中的一个盲点。本文通过对陶渊明诗文以及相关史料的开掘,从一个方面展示了这位伟大
-
陶渊明的音乐生活与诗歌世界
-
作者:
范子烨 来源:中国诗歌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乐教 自然之声 道境 老子哲学 无弦琴 艺境 乐府诗 楚声 音乐
-
描述:对于陶渊明无弦琴的故事,人们素来是津津乐道,耳熟能详的。本文首先阐发了陶公无弦琴与老子哲学的密切关系,指出这件风流雅器实际上深寓着老子有生于无、大音希声和有无相生的哲学本体论理念,它显示的不仅是一种
-
全文:对于陶渊明无弦琴的故事,人们素来是津津乐道,耳熟能详的。本文首先阐发了陶公无弦琴与老子哲学的密切关系,指出这件风流雅器实际上深寓着老子有生于无、大音希声和有无相生的哲学本体论理念,它显示的不仅是一种
-
陶渊明:士寒之间的悲哀
-
作者:
张战稷 来源: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中旬)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文 悲哀 气节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 怀才不遇 才华 东晋士族
-
描述:提起陶渊明,人们大多会一边为他的才华倾倒,一边为他的气节叫好,同时又替他的怀才不遇而惋惜。他的确很有才华,但这并不能成为他人生的助力;“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并非是气节使然;至于他的怀才,除了诗文,其“才华”还需要一个问号,而将他的“不遇”归结到东晋士族政治上也有失偏颇。他的悲剧,根本原因还是在他自己身
-
全文:提起陶渊明,人们大多会一边为他的才华倾倒,一边为他的气节叫好,同时又替他的怀才不遇而惋惜。他的确很有才华,但这并不能成为他人生的助力;“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并非是气节使然;至于他的怀才,除了诗文,其
-
误读多于理解的陶渊明形象
-
作者:
书砚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桃花源记 初中语文课本 中国文学史 中学生 人生态度 饮酒 陶渊明 误读 中国文人
-
描述:一千多年来,陶渊明的气节操守、处世方式、人生态度一直影响着中国文人,其诗歌独特的艺术表现和审美情趣也影响着中国诗歌的进程,在中国文学史上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田园流派。①所以语文教材从小学开始就不断收录其作品,以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课本为例就有两篇文章,两首诗歌入
-
全文:一千多年来,陶渊明的气节操守、处世方式、人生态度一直影响着中国文人,其诗歌独特的艺术表现和审美情趣也影响着中国诗歌的进程,在中国文学史上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田园流派。①所以语文教材从小学开始就不断收录其作品,以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课本为例就有两篇文章,两首诗歌入
-
陶渊明与《桃花源记》
-
作者:
解黎晴 来源:党政干部文摘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岳阳楼记》 陶渊明 品德 古代文
-
描述:古代文魁给湖南留下了两篇名文,一篇是《岳阳楼记》,另一篇是《桃花源记》。桃花源植根于武陵的桃源,岳阳楼定位于巴陵的洞庭,游客前来访古、探幽,在不知不觉中,灵魂得到洗涤,境界得到升华。
-
全文:古代文魁给湖南留下了两篇名文,一篇是《岳阳楼记》,另一篇是《桃花源记》。桃花源植根于武陵的桃源,岳阳楼定位于巴陵的洞庭,游客前来访古、探幽,在不知不觉中,灵魂得到洗涤,境界得到升华。
-
从时间异文析论陶渊明〈游斜川〉诗
-
作者:
吴光滨 来源:实践博雅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秦山 陶渊明 湓水 曾城 斜川
-
描述:陶淵明詩深受世人喜愛,但現存陶詩有許多傳抄之誤或經後人臆改處,不同版本出現不同文字,以致世人對陶詩的認知,總是蒙著一層迷霧。現存〈遊斜川〉詩也有異文,而且出現在極其重要的時間點上,使得這首詩產生說法迥異的現象。 本文以「陶淵明享年六十歲」的說法為基礎,從〈遊斜川〉詩的寫作邏輯、表現情感,以及描述景物
-
全文:陶淵明詩深受世人喜愛,但現存陶詩有許多傳抄之誤或經後人臆改處,不同版本出現不同文字,以致世人對陶詩的認知,總是蒙著一層迷霧。現存〈遊斜川〉詩也有異文,而且出現在極其重要的時間點上,使得這首詩產生說法迥異的現象。 本文以「陶淵明享年六十歲」的說法為基礎,從〈遊斜川〉詩的寫作邏輯、表現情感,以及描述景物等方面,配合陶淵明的生平事跡做客觀分析。 首先透過時間異文的析論,確定〈遊斜川〉詩寫於宋武帝永初二年辛酉(421),這年陶淵明五十四歲。 再透過與陶淵明活動相關的記錄,確定陶淵明作〈遊斜川〉詩時家居於尋陽南廓的南村。 又進一步分析,說明陶淵明此時生活貧苦,身體多病,出遊必不遠行,以確定斜川必在南村附近。再依詩句的描述情景,認定斜川就是「湓水」(今之龍開河),詩中的曾城就是今日瑞昌的「秦山」。 最後又探索〈遊斜川〉詩所代表的文化意義。指出:陶淵明的斜川之遊,原本是遊春的自然行動,但由於時間異文的存在,也引發了世人以之和石崇「金谷集會」及王羲之「蘭亭雅聚」相比較,甚至有與慧遠石門之遊相互較勁的論調,使得一首單純出遊的〈遊斜川〉詩,被賦上許多文化意涵。
-
陶渊明诗作中映射的生命价值观
-
作者:
薛新萍 来源: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集大成者 生命价值观 田园生活 诗作 人格构建 中国文学史 陶渊明 映射
-
描述: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是一个不为时人所重但对后代文人人格构建和创作有深远影响的文人。他开创了描写田园生活的风气,成为魏晋古朴诗风的集大成者。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是一个少年时代就有大济苍生的雄心壮志的庶族文人,面对反
-
全文: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是一个不为时人所重但对后代文人人格构建和创作有深远影响的文人。他开创了描写田园生活的风气,成为魏晋古朴诗风的集大成者。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是一个少年时代就有大济苍生的雄心壮志的庶族文人,面对反
-
元问题:人与自然:陶渊明与卢梭、梭罗的比较陈述
-
作者:
鲁枢元 来源:全球视野中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一、元问题相对于20世纪初西方学界提出的"元数学"、"元逻辑"、"元语言"、"元科学"的概念,我们这里讲的"元问题"有与其相似的地方,但又不相同。英语世界中的"元问题"(meta-question)含有"在上、在外、在后"的意思,意味着被"抽象化"、"形式化"、"逻辑化"的最终问题,体现了西方逻辑实
-
全文:一、元问题相对于20世纪初西方学界提出的"元数学"、"元逻辑"、"元语言"、"元科学"的概念,我们这里讲的"元问题"有与其相似的地方,但又不相同。英语世界中的"元问题"(meta-qu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