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从“沉沦”到“本真”——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存在主义意蕴
作者: 林琳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沉沦  领会  死亡  本真的存在 
描述: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课题是对存在问题的追问。其存在之思是从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开始的。中国东晋诗人陶渊明在其诗歌中抒写存在,以的语言展开海德格尔式的存在之思,两者间达到了与思的高度契合。本文运用中西比较与跨学科比较的方法,从海德格尔的此在存在论思想来透视与挖掘陶渊明诗歌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存在主义意
全文: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课题是对存在问题的追问。其存在之思是从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开始的。中国东晋诗人陶渊明在其诗歌中抒写存在,以的语言展开海德格尔式的存在之思,两者间达到了与思的高度契合。本文运用
从写意到写境的转变:以陶渊明和王维山水田园为例
作者: 彭小庐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写境  山水田园诗  写意 
描述: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位大力创作山水田园的诗人,在思想上他深受老庄的影响,在艺术上注重写意,并且他的思想、艺术影响到了唐代大诗人王维,王维在继承陶渊明写意的基础上融合了谢灵运写意的艺术特点,使得山水田园由写意转到了写境,从而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手法。
全文: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位大力创作山水田园的诗人,在思想上他深受老庄的影响,在艺术上注重写意,并且他的思想、艺术影响到了唐代大诗人王维,王维在继承陶渊明写意的基础上融合了谢灵运写意的艺术特点,使得山水田园由写意转到了写境,从而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手法。
陶渊明何以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重审陶渊明与应璩的诗学关系
作者: 林葆玲 卞东波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隐逸诗人  陶潜  贫困  陶渊明  建安时期  个人化  隐士  钟嵘  诗学 
描述:应璩(字休琏)是建安时期(196—220)最著名的作家与书法家之一,也是当时政治舞台上一位重要的角色,但在今天却相对声名不彰。钟嵘(约468—约518)在《诗品》中将其列为陶潜(365—427)诗学谱系的渊源,成为现代读者了解这位诗人的主要途径。钟嵘的断语在宋代以来遭到很多评论家的攻击,关于两者文学
全文:应璩(字休琏)是建安时期(196—220)最著名的作家与书法家之一,也是当时政治舞台上一位重要的角色,但在今天却相对声名不彰。钟嵘(约468—约518)在《诗品》中将其列为陶潜(365—427)诗学谱系的渊源,成为现代读者了解这位诗人的主要途径。钟嵘的断语在宋代以来遭到很多评论家的攻击,关于两者文学上的血缘关系的讨论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然而不管是赞同还是反对钟嵘的观点,后世学者对两位诗人的比较都是建立在应璩现存少量诗歌(主要出自他著
与造物游——陶渊明诗歌中“游”的心灵解读
作者: 何巧忠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游”  陶渊明 
描述:通过陶渊明的诗歌,本文以为陶渊明从来都在“与造物游”。他从悠然的田园生活到不为世俗左右、看淡世事,直至忘却世情无不表现出他的自由精神——“游”的心境。本文从入世、出世、忘世三个角度结合陶渊明的诗句解读了贯穿于陶渊明一生的“游世”思想。
全文:通过陶渊明的诗歌,本文以为陶渊明从来都在“与造物游”。他从悠然的田园生活到不为世俗左右、看淡世事,直至忘却世情无不表现出他的自由精神——“游”的心境。本文从入世、出世、忘世三个角度结合陶渊明的诗句解读了贯穿于陶渊明一生的“游世”思想。
看似静穆非静穆,题闲赋闲非写闲——陶渊明田园解读
作者: 卢惠平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隐晦  赋闲  田园诗  题闲  曲折  静穆 
描述: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但对其田园的解读,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陶渊明的田园字里行间往往隐含着一股愤激不平之气,是静穆其表,愤激其里。这种特点,是其生活的社会使之然,是其秉性气质使之然。
全文: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但对其田园的解读,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陶渊明的田园字里行间往往隐含着一股愤激不平之气,是静穆其表,愤激其里。这种特点,是其生活的社会使之然,是其秉性气质使之然。
自然山水中的两只飞鸟:评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的自然
作者: 李莉斌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兹华斯  陶渊明  自然诗  差异 
描述:我国田园诗人陶渊明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都以其清新优美的自然享誉文坛,但由于他们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地域等的差异,他们在自然观、抒情方式和语言表达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全文:我国田园诗人陶渊明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都以其清新优美的自然享誉文坛,但由于他们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地域等的差异,他们在自然观、抒情方式和语言表达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再论诗歌“译可译,非常译”:以陶渊明和叶芝作品为例
作者: 文辉 赵宏维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陶渊明  可译性  叶芝  不可译性 
描述:本文撇开历来"可译"论和"不可译"论之争,试以中英文两首诗歌为例再次论证诗歌"译可译,非常译"之说,发现大量的诗歌翻译实践表明"诗歌不可译"的观点有失偏颇。作为译者,首先是要加强中英文语言和文化修养,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和功底,从而弘扬文化、促进世界文学和文化共享、促进世界文学和文化多元化。
全文:本文撇开历来"可译"论和"不可译"论之争,试以中英文两首诗歌为例再次论证诗歌"译可译,非常译"之说,发现大量的诗歌翻译实践表明"诗歌不可译"的观点有失偏颇。作为译者,首先是要加强中英文语言和文化修养,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和功底,从而弘扬文化、促进世界文学和文化共享、促进世界文学和文化多元化。
试论陶渊明诗歌的审美意识
作者: 杨晓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审美意识  陶渊明 
描述:在陶渊明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世间风景的审美观照,而作者的审美理想就寄托和浸淫在这些诗作之中。陶渊明的诗句在人格的审美层面上做到了儒道互补,在田园的审美层面上虚静淡然,在社会的审美层面上则和谐敦厚,为我们留下珍贵的精神食粮和美学范本。本文分析了陶渊明审美意识的渊源,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陶渊明
全文:在陶渊明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世间风景的审美观照,而作者的审美理想就寄托和浸淫在这些诗作之中。陶渊明的诗句在人格的审美层面上做到了儒道互补,在田园的审美层面上虚静淡然,在社会的审美层面上则和谐敦厚,为我们留下珍贵的精神食粮和美学范本。本文分析了陶渊明审美意识的渊源,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陶渊明诗歌中的人格审美意识、田园审美意识以及社会审美意识。
从辛词中看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与革新
作者: 王弯弯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辛弃疾  革新  陶渊明  接受 
描述:辛弃疾把陶渊明看作是自己的老师,以他为榜样,这与辛弃疾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退仕后相似的经历有关。从辛词我们可以看出辛弃疾接受了陶闲适的风格,但由于受辛弃疾主观因素和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辛弃疾在接受陶的同时又进行了革新。
全文:辛弃疾把陶渊明看作是自己的老师,以他为榜样,这与辛弃疾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退仕后相似的经历有关。从辛词我们可以看出辛弃疾接受了陶闲适的风格,但由于受辛弃疾主观因素和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辛弃疾在接受陶的同时又进行了革新。
阅读陶渊明——兼及诗人的排名问题杨志学
作者:暂无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阅读陶渊明——兼及诗人的排名问题杨志学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