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6459)
报纸(945)
图书(482)
学位论文(235)
会议论文(59)
新闻(23)
诗文作品(23)
视频(18)
图片(3)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7235)
人物生平 (945)
作品著述 (34)
影音制品 (18)
缅怀纪念 (12)
珍贵图片 (3)
按年份分组
2017(193)
2016(479)
2015(495)
2014(481)
2013(551)
2012(538)
2011(551)
2010(594)
2009(511)
2008(429)
2007(358)
2006(269)
2005(211)
2004(202)
2003(199)
2002(181)
2001(142)
2000(130)
1999(109)
1998(129)
1997(113)
1993(70)
1990(62)
1989(62)
1986(67)
1985(94)
1970(1)
1960(8)
1936(9)
1916(2)
按来源分组
九江师专学报(131)
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0)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95)
青春岁月(24)
西江月(18)
北方文学(14)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13)
中国文学研究(12)
魅力中国(10)
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6)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6)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6)
甘肃社会科学(6)
知音励志(5)
皖西学院学报(5)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
社会科学论坛(4)
湖南大学(4)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4)
山东大学(4)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新闻出版导刊(2)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版)(1)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济南:齐鲁书社(1)
相关搜索词
夏城村:陶渊明后裔,十多年致力打造“世外桃源”
作者: 蒋伟华 陶彩忠  来源:桂林日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夏城村:陶渊明后裔,十多年致力打造“世外桃源”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重读陶渊明形象
作者: 吴远瑜  来源:读写算(教师版 素质教育论坛)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田园  隐逸诗人  官场  陶渊明形象 
描述:陶渊明一直像一盏明灯,守卫着代代文人内心的净土。然细细品读《归去来兮辞》,我们会看到一个更真实的诗人,他的内心并非真如明灯一般澄亮,他的性格里也有黯淡的一面。我们在隐逸诗人的背后看到了一个软弱无助、孤独彷徨、有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全文:陶渊明一直像一盏明灯,守卫着代代文人内心的净土。然细细品读《归去来兮辞》,我们会看到一个更真实的诗人,他的内心并非真如明灯一般澄亮,他的性格里也有黯淡的一面。我们在隐逸诗人的背后看到了一个软弱无助、孤独彷徨、有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素心与清欢 陶渊明的生存境界与生活品位
作者: 鲁枢元 蔡石  来源:人与生物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柴桑  生态文化  陶诗  消费主义文化  中复  生活品位  生活品味  田园诗人  生存境界  杯觥交错 
描述:推荐一个东方的、古老的、诗界的"灵魂"——陶渊明,他曾经以他的"素心",在清贫生活中获取精神上最高品位的欢愉,在最低"消费"的前提下,为人类的生态文化做出最大贡献。置身货品密集的大型超市与汽车拥堵的高速公路,我不由总是想到这样一些问题: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的物质与财富吗?这么多的物质与财富真的能够给我
全文:推荐一个东方的、古老的、诗界的"灵魂"——陶渊明,他曾经以他的"素心",在清贫生活中获取精神上最高品位的欢愉,在最低"消费"的前提下,为人类的生态文化做出最大贡献。置身货品密集的大型超市与汽车拥堵
艾米莉·狄金森与陶渊明诗的自然观比较
作者: 张娜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生  自然  矛盾  和谐 
描述:中西方在自然观问题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中国人认为自然万物是主体的外化,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感悟人与自然的冥合。西方人在文明进程中强调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感,自然与个体无法达于圆融和谐。在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之下,艾米莉·狄金森与陶渊明两位诗人有着相似却又不同的人生之旅与解脱之路,他们的共鸣基于相似的生命
全文:文化背景之下,艾米莉·狄金森与陶渊明两位诗人有着相似却又不同的人生之旅与解脱之路,他们的共鸣基于相似的生命体验,看破浮世的纷扰后,都选择隐匿田园,在自然中找到心灵内在的超越。艾米莉·狄金森拒绝宗教对内
陶渊明诗歌的社会审美思考
作者: 郑兴  来源:山海经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抱负  人情美  和平安宁  陶渊明诗歌  焚如  咸来  刘裕  社会审美  桃源行  历史事件 
描述:陶渊明生活的年代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动荡的年代,他亲身经历了讹水之战、孙恩起义、桓玄篡晋、刘裕建宋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饱尝乱离之苦。因而他格外向往和平安宁的生活,然而纵使退居田园,躬耕自资,也依然不能满足基本的衣食之需,这必然引发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一、桃花源社会的特点(一)从社会交往上来看,桃花源
全文:陶渊明生活的年代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动荡的年代,他亲身经历了讹水之战、孙恩起义、桓玄篡晋、刘裕建宋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饱尝乱离之苦。因而他格外向往和平安宁的生活,然而纵使退居田园,躬耕自资,也依然不能
陶渊明诗歌艺术之平淡美
作者: 李伟玲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悠然见南山  田园生活  田家语  陶渊明诗歌  现实生活  田园诗派  诗歌创作  玄言诗  后山诗话  田居 
描述:在中国古代的诗人中,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在他以前,还没有一个诗人写过这样多的诗歌来歌咏田园生活。田园诗是他的独创,其诗歌风格呈现出与其他诗歌迥然不同的平淡之美,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陶诗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亲切淳真。陶诗的平淡主要是其内容贴近生活,陶诗的淳
全文:在中国古代的诗人中,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在他以前,还没有一个诗人写过这样多的诗歌来歌咏田园生活。田园诗是他的独创,其诗歌风格呈现出与其他诗歌迥然不同的平淡之美,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对后世
陶渊明诗歌艺术之平淡美
作者: 李伟玲  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悠然见南山  田园生活  田家语  陶渊明诗歌  现实生活  田园诗派  诗歌创作  玄言诗  后山诗话  田居 
描述:在中国古代的诗人中,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在他以前,还没有一个诗人写过这样多的诗歌来歌咏田园生活。田园诗是他的独创,其诗歌风格呈现出与其他诗歌迥然不同的平淡之美,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诗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亲切淳真。陶诗的平淡主要是其内容贴近生活,陶诗的
全文:在中国古代的诗人中,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在他以前,还没有一个诗人写过这样多的诗歌来歌咏田园生活。田园诗是他的独创,其诗歌风格呈现出与其他诗歌迥然不同的平淡之美,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对后世
反抗与自由——陶渊明《读〈山海经〉》情感内涵分析
作者: 吕新峰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子语类》  平淡自然  夸父  陶诗析义  邓林  隐逸诗  良辰讵可待  济苍生  衣冠南渡  情感内涵 
描述:迹寄邓林,功竞在身后。——《读〈山海经〉》(其十三)陶渊明被钟嵘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其留给后人的
全文:迹寄邓林,功竞在身后。——《读〈山海经〉》(其十三)陶渊明被钟嵘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其留给后人的印象更多是平淡自然的状态,在躬耕陇亩中享受一种独有的出世情
从室、庭、园、畴,探究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与情怀
作者: 王玲  来源:新课程(下)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丘山  《归去来兮辞》  平淡自然  壶觞  田园生活  巾车  隐逸诗  田居  盈樽  田园诗人 
描述:陶渊明,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解读他的作品,平淡自然,却意境高远,称古今隐逸诗人。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其田园生活与情怀,教师要找到很好的落脚点。读《归去来兮辞》:"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
全文:陶渊明,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解读他的作品,平淡自然,却意境高远,称古今隐逸诗人。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其田园生活与情怀,教师要找到很好的落脚点。读《归去来兮辞》:"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
浓浓父子情:陶渊明《责子》及杜甫《遣兴》一首
作者: 吕丹丹 胡涛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诗  父子情  见其  上乘之作  透长安  子垂  《杜诗详注》  满城尽带黄金甲  天运  九龄 
描述: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念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责子》一诗,平心而论,算不得陶渊明的上乘之作,而这首平淡冲和的小诗,一如五柳先生所钟爱的菊花,清新淡然,却暗香浮动,别有深情在焉。
全文:陶渊明的上乘之作,而这首平淡冲和的小诗,一如五柳先生所钟爱的菊花,清新淡然,却暗香浮动,别有深情在焉。更巧的是,这首诗也有菊花那"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激越的一面——这首诗在文学史上也是个聚讼之
上页 1 2 3 ... 44 45 46 ... 48 49 50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