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享年63岁补证
作者: 张培锋  来源:书品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寿命  陶渊明  年龄考证  《陶徵士诔》 
描述:陶渊明享年63岁补证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作者: 容与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艺境与道境:陶渊明的“无弦琴”
作者: 范子烨  来源:中华读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艺境与道境:陶渊明的“无弦琴”
学陶渊明十
作者: 董连祥  来源: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效法  陶渊明  复杂现象  后世文人  综合概念 
描述:南北朝以来,文人多方面地效法陶渊明。择取雅号,投合其情趣;喜爱一物,逼似其嗜好;粪土王侯,继承其精神;从业农桑,发扬其传统;恣意游遨,摆出其姿式;关心民瘼,具有其胸怀;写田园诗,呼应其创作;亦步亦趋,模仿其诗体;才高者,祖述其诗风;巧者,化用其章句。学陶已成为一个综合概念,成为一种复杂现象。
全文:南北朝以来,文人多方面地效法陶渊明。择取雅号,投合其情趣;喜爱一物,逼似其嗜好;粪土王侯,继承其精神;从业农桑,发扬其传统;恣意游遨,摆出其姿式;关心民瘼,具有其胸怀;写田园诗,呼应其创作;亦步亦趋,模仿其诗体;才高者,祖述其诗风;巧者,化用其章句。学陶已成为一个综合概念,成为一种复杂现象。
[0图]蒋勋文学 从诗经到陶渊明 + 蒋勋文学 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
作者: 蒋勋  来源:北京:中信出版社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蒋勋文学 从诗经到陶渊明 + 蒋勋文学 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
20世纪辨析陶渊明“忠愤”述评
作者: 赵治中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无君  陶渊明  慨叹  忠愤 
描述:自沈约首倡陶渊明诗作“甲子年号”以来 ,以“忠愤”论陶相习成风 ,其益坚。宋僧思悦“甲子偶记”出 ,再经 2 0世纪梁启超、朱自清、李辰冬、李文初和魏正申等人有力的辨析 ,终于澄清了千余年历史的积冤。
全文:自沈约首倡陶渊明诗作“甲子年号”以来 ,以“忠愤”论陶相习成风 ,其益坚。宋僧思悦“甲子偶记”出 ,再经 2 0世纪梁启超、朱自清、李辰冬、李文初和魏正申等人有力的辨析 ,终于澄清了千余年历史的积冤。
读陶渊明“采菊东篱”篇有作
作者: 萧永义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原作  陶渊明  苏轼 
描述:采菊东篱千古谜①,崇山雾湿百重衣。今朝遍是能言鸟,更请元戎杀一围。注:①“采菊”二句之“南山”,一即指庐山(丁宝福、苏轼等持此)。原作何所指,始终是一个谜。
全文:采菊东篱千古谜①,崇山雾湿百重衣。今朝遍是能言鸟,更请元戎杀一围。注:①“采菊”二句之“南山”,一即指庐山(丁宝福、苏轼等持此)。原作何所指,始终是一个谜。
《世说新语》何以不收陶渊明
作者: 宁稼雨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世说新语》  门第流品意识 
描述:东晋诗人陶渊明没有入载《世说新语》的原因 ,是由于其家庭没有取得世家大族的社会地位和声望。这种现象既反映了魏晋以来门第流品意识之严的普遍情况 ,也表现出《世说新语》编者受门第观念左右的历史烙印
全文:东晋诗人陶渊明没有入载《世说新语》的原因 ,是由于其家庭没有取得世家大族的社会地位和声望。这种现象既反映了魏晋以来门第流品意识之严的普遍情况 ,也表现出《世说新语》编者受门第观念左右的历史烙印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事考
作者: 杜鹏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口粮  五斗米  俸禄  陶渊明 
描述: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斗米”究竟指什么,历来众说不一,“俸禄”、“五斗米教”、“食量”、“泛指引用”;都值得商榷,本文结合史料与考古发现,认为“五斗米”有可能指的是当时
全文: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斗米”究竟指什么,历来众说不一,“俸禄”、“五斗米教”、“食量”、“泛指引用”;都值得商榷,本文结合史料与考古发现,认为“五斗米”有可能指的是当时
也谈《世说新语》何以不收陶渊明
作者: 蒲日材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美  平淡  陶渊明  《世说新语》 
描述:《世说新语》何以不收陶渊明?宁稼雨教授认为主要是陶氏家族在东晋没有取得世家大族的地位和声望所致。王建国博士商榷一是与《世说新语》的收录旨趣有关,二是陶渊明那时的地位和影响远非我们现在所想象的那么
全文:《世说新语》何以不收陶渊明?宁稼雨教授认为主要是陶氏家族在东晋没有取得世家大族的地位和声望所致。王建国博士商榷一是与《世说新语》的收录旨趣有关,二是陶渊明那时的地位和影响远非我们现在所想象的那么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