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诗所受佛经影响
作者: 李秀花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影响  陶渊明  佛经 
描述:在通检所有有关材料的基础上揭示陶渊明诗受佛经影响的五条表现:陶诗中8个"化"字之具有本体的意义来自佛经;《止》诗每句都有一"止"字的奇特体制有取于佛经一长段行文中每句包含一相同词语的行文特色;"心远地自偏"与佛经的净土思想有关;陶诗"比较接近说话的语言"特色的形成、较多议论的存在与佛偈有关。
全文:在通检所有有关材料的基础上揭示陶渊明诗受佛经影响的五条表现:陶诗中8个"化"字之具有本体的意义来自佛经;《止》诗每句都有一"止"字的奇特体制有取于佛经一长段行文中每句包含一相同词语的行文特色;"心远地自偏"与佛经的净土思想有关;陶诗"比较接近说话的语言"特色的形成、较多议论的存在与佛偈有关。
从陆机到陶渊明——“隐逸赋”巡览
作者: 小岛明纪子 常江   来源:鞍山社会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代文学研究  诗歌  隐逸文学家  陆机  陶渊明  中国  《归田园居》  “隐逸赋” 
描述:在中国文学中,如果谈到描写“隐逸”的诗人,自然要举出东晋的陶渊明。《饮酒其五》、《归田园居》、《归去来兮辞》等这些我国读者非常熟悉的作品确立了陶渊明“陶逸诗人”这一不可动摇的评价。从这些作品的成熟性来看,将陶渊明看成是使隐逸文学确立的作家是妥切的。[第一段]
全文:在中国文学中,如果谈到描写“隐逸”的诗人,自然要举出东晋的陶渊明。《饮酒其五》、《归田园居》、《归去来兮辞》等这些我国读者非常熟悉的作品确立了陶渊明“陶逸诗人”这一不可动摇的评价。从这些作品的成熟性来看,将陶渊明看成是使隐逸文学确立的作家是妥切的。[第一段]
[2005-10-19] 歷史與空間:陶淵明的平淡之外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據王瑤《陶淵明集》註,晉安帝義熙十三年,也就是陶淵明五十三歲那年的秋夜,淵明醉後寫了二十首詩,總題《飲》,其五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首詩大概是淵明最著名的篇章了,論意境之高遠,心情之恬適,言語之
全文:據王瑤《陶淵明集》註,晉安帝義熙十三年,也就是陶淵明五十三歲那年的秋夜,淵明醉後寫了二十首詩,總題《飲》,其五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首詩大概是淵明最著名的篇章了,論意境之高遠,心情之恬適,言語之
陶渊明政治品节的见证——颜延之《陶徵士诔并序》笺证
作者: 邓小军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品节  陶渊明  颜延之  《陶徵士诔并序》 
描述:颜延之《陶徵士诔并序》,是认识陶渊明的人描写陶渊明的唯一今存文献,具有珍贵的历史、思想和文学价值。颜延之是陶渊明的挚友,延之内心同情东晋、痛愤刘裕篡弑,因此能同情地了解陶渊明在晋宋之际的政治品节。颜《诔》“有晋徵士陶渊明”的称谓,表达了陶渊明认同晋朝、是晋遗民,不认可刘宋、拒绝与刘宋合作的事实;“靖
全文:颜延之《陶徵士诔并序》,是认识陶渊明的人描写陶渊明的唯一今存文献,具有珍贵的历史、思想和文学价值。颜延之是陶渊明的挚友,延之内心同情东晋、痛愤刘裕篡弑,因此能同情地了解陶渊明在晋宋之际的政治品节。颜《诔》“有晋徵士陶渊明”的称谓,表达了陶渊明认同晋朝、是晋遗民,不认可刘宋、拒绝与刘宋合作的事实;“靖节徵士”的谥号,表达了陶渊明坚守晋遗民的政治节操。颜《诔》记述了陶渊明对刘宋政权政治无道的判断,描写出了陶渊明澹泊心、自由心彻底觉悟的形象,艰苦地从事躬耕和编织以维持生活的形象,以及密切关注现实政治,告诫朋友直言不讳的形象。
陶渊明〈自祭文〉与徐志摩〈歌〉的死亡观点与态度之探讨
作者: 张雅端  来源:台湾观光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面对死亡的态度  徐志摩  陶渊明  死亡观点 
描述:相隔一千五百多年的陶渊明和徐志摩, 在作品((自祭文)和(歌))中有着相似的 死亡观点及面对死亡的态度。处於不同时空背景的三个个体生命, 何以发出如此相似的 兴叹, 是历史的偶然,或是主客交织下的必然?本文透过对二作品的比较,厘清二者之 异同,并探讨二人作品中的死亡观点和面对态度与其所处时代及个人生
全文:相隔一千五百多年的陶渊明和徐志摩, 在作品((自祭文)和(歌))中有着相似的 死亡观点及面对死亡的态度。处於不同时空背景的三个个体生命, 何以发出如此相似的 兴叹, 是历史的偶然,或是主客交织下的必然?本文透过对二作品的比较,厘清二者之 异同,并探讨二人作品中的死亡观点和面对态度与其所处时代及个人生命特质之间的关 连。讨论的目的不在於只是揭露二作品中所呈显的死亡的观点及面对态度,或说出二者 之异同,而是透过这样的比较与揭露,突显环境(社会文化)以及个人生命特质对一个 人的死亡观及面对态度形成之影响,作为观察学生对死亡的观点与态度及省思当前社会 高自杀率现象之起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