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698)
学位论文(66)
报纸(19)
图书(15)
会议论文(6)
新闻(5)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785)
人物生平 (19)
作品著述 (3)
缅怀纪念 (2)
按年份分组
2017(16)
2016(42)
2015(40)
2014(53)
2013(49)
2012(43)
2011(62)
2010(79)
2009(52)
2008(50)
2007(45)
2006(34)
2005(29)
2004(32)
2003(24)
2002(19)
2001(24)
2000(17)
1999(12)
1998(10)
1996(12)
1995(6)
1994(7)
1993(12)
1992(6)
1991(10)
1990(5)
1988(1)
1985(1)
1961(1)
按来源分组
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
安徽文学(下半月)(6)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6)
西江月(4)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3)
九江学院学报(3)
现代语文(3)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
台湾师范大学(2)
西江月(中旬)(2)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贵州社会科学(1)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1)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1)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中国中古文学研究——中国中古(汉—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1)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1)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相关搜索词
简论陶渊明诗歌的艺术价值
作者: 王琳 李艳  来源: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魏古诗  艺术价值  文学接受  南朝诗歌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派的鼻祖。其人与其诗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而受到极高的赞誉。但受到中国传统诗歌批评方式的影响,这种评价历来就是人格与诗格、思想与艺术掺杂在一起的。因此,抛开陶诗的文化光环,直接对陶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派的鼻祖。其人与其诗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而受到极高的赞誉。但受到中国传统诗歌批评方式的影响,这种评价历来就是人格与诗格、思想与艺术掺杂在一起的。因此,抛开陶诗的文化光环,直接对陶
试论陶渊明的归隐
作者: 卢洪昭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抱负  人生无常  主薄  九首  晋安帝  现实主义诗人  隐逸诗  玄学思想  二姓  刘敬宣 
描述:陶渊明(公元365年—427年)是东晋著名的诗人和隐士。钟蝾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鲁迅先生说他“是我们中同赫赫有名的大隐”一说到“隐士”,人们就会联想起鲁迅说的另一句话:“隐士和官僚是最接近的。”因而肯定陶渊明是隐士,似乎就等于否定了陶渊明的人格及其作品。一些人也正是用这种政治图解式的报论方法
全文:的。”因而肯定陶渊明是隐士,似乎就等于否定了陶渊明的人格及其作品。一些人也正是用这种政治图解式的报论方法来评价陶渊明的。说他的归隐是逃避现实,激流勇退;是“耻事二姓”的封建愚忠;是“反现实主义诗人”;
试论陶渊明的归隐
作者: 卢洪昭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园田居》  政治抱负  主薄  猛志  刘裕  鲁迅  陶渊明  彭泽  桓温  玄学思想 
描述:陶渊明(公元365年—427年)是东晋著名的诗人和隐士。钟蝾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鲁迅先生说他“是我们中同赫赫有名的大隐”一说到“隐士”,人们就会联想起鲁迅说的另一句话:“隐士和官僚是最接近的。”因而肯定陶渊明是隐士,似乎就等于否定了陶渊明的人格及其作品。一些人也正是用这种政治图解式的报论方法
全文:的。”因而肯定陶渊明是隐士,似乎就等于否定了陶渊明的人格及其作品。一些人也正是用这种政治图解式的报论方法来评价陶渊明的。说他的归隐是逃避现实,激流勇退;是“耻事二姓”的封建愚忠;是“反现实主义诗人”;
《陶渊明集译注》前言
作者: 魏正申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  陶学  译解  王瑶  译注  《咏三良》  陶渊明研究  作品系年  陶渊明论  钟优民 
描述:伟大的诗人陶渊明,作为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文化名人,以他独有的思想和人格一直在激励着历代的人们;以他的光辉艺术实践启迪着一辈辈作家。陶公的诗文为古今众多的读者所钟爱,致使“陶渊明热”经久不衰,驰向
全文:伟大的诗人陶渊明,作为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文化名人,以他独有的思想和人格一直在激励着历代的人们;以他的光辉艺术实践启迪着一辈辈作家。陶公的诗文为古今众多的读者所钟爱,致使“陶渊明热”经久不衰,驰向
王安石与陶渊明:兼论北宋诗人的慕陶
作者: 赵鲲  来源: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安石  陶渊明  北宋诗人  慕陶 
描述:在慕陶史上,宋代文人对陶渊明文学风格和人格精神的认识渐趋深化和丰富,把陶渊明推崇到了和杜甫相提并论的程度。这也标志着中国文化的某种成熟。这种慕陶之风,在北宋中期大炽,尤以苏轼的和陶诗及陶渊明评论为
全文:在慕陶史上,宋代文人对陶渊明文学风格和人格精神的认识渐趋深化和丰富,把陶渊明推崇到了和杜甫相提并论的程度。这也标志着中国文化的某种成熟。这种慕陶之风,在北宋中期大炽,尤以苏轼的和陶诗及陶渊明评论为
试论困扰陶渊明一生的两对矛盾
作者: 杨兴龙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仕  归隐  陶渊明  矛盾 
描述: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三次出仕归隐,困扰他一生的矛盾,一是出仕和归隐的矛盾,二是躬耕与生活实际的矛盾。他因家贫和政治理想的实现而出仕,但他"质性自然"、不善逢迎,动乱的现实和残酷的斗争使他厌倦了官场生活,最终毅然选择归隐,即使饱受饥寒之苦也义无反顾,这也正体现了陶渊明高尚的人格和节操。他的这种做法,对后
全文:,最终毅然选择归隐,即使饱受饥寒之苦也义无反顾,这也正体现了陶渊明高尚的人格和节操。他的这种做法,对后来的仕途失意和厌倦了官场的士大夫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有某种范式意义。
试论元好问的陶渊明批评
作者: 高林广  来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批评  元好问  陶渊明 
描述:对陶渊明的品评是元好问诗学批评最重要的内容。在前人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元好问结合金源诗歌的创作实际,对陶渊明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和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元氏创作了大量的和陶、拟陶、集陶类诗,对陶渊明的人格精神表现出了由衷的钦羡。元氏以"天然"、"真淳"概括陶诗的美学品质,颇得陶诗之真髓。元氏还以陶诗及其
全文:对陶渊明的品评是元好问诗学批评最重要的内容。在前人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元好问结合金源诗歌的创作实际,对陶渊明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和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元氏创作了大量的和陶、拟陶、集陶类诗,对陶渊明的人格
一时冲动,还是理性抉择:也谈陶渊明归隐原因
作者: 杨义斌  来源:新课程(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归隐原因 
描述:本文就初中教材中的重要古代作家陶渊明的归隐原因作了一些解读,因为作者个人认为只有正确理解陶渊明的归隐原因,才能正确理解陶渊明,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对陶渊明的归隐原因理解,本文从外部原因和内在原因作了一些探讨,以此想说明,陶渊明的归隐是他在那样的社会环境和自己的人格操守下的必然选择,而并不仅是
全文:原因作了一些探讨,以此想说明,陶渊明的归隐是他在那样的社会环境和自己的人格操守下的必然选择,而并不仅是大家一直认为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陶渊明的诗酒文学对唐人的影响
作者: 刘慧敏  来源: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酒文学  任真自得  适意人生 
描述: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化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这与他鲜明而独特的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精神的人格极有关系。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指出:“陶渊明最和前人不同的,是把诗和酒连了起来,以酒大量写入诗中。使
全文: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化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这与他鲜明而独特的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精神的人格极有关系。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指出:“陶渊明最和前人不同的,是把诗和酒连了起来,以酒大量写入诗中。使
解读陶渊明人生境界中的真善美
作者: 苏蔓 梁多云 覃雯  来源: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境界  情趣  真善美  文学  解读  中国  人生  作品  魏晋 
描述:陶渊明其人其文之所以在后世能够获得比生前更高的地位,不在其诗文的华丽上,而在其人生境界明显高出了魏晋时代绝大多数其他作家。陶渊明生平活动与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率真本性、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归隐情趣,达到了人生境界真善美的高度统一。由于陶渊明的人格与作品曾对中国文学史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因此,解读陶渊明人生境
全文:了人生境界真善美的高度统一。由于陶渊明的人格与作品曾对中国文学史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因此,解读陶渊明人生境界中的真善美,对于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是大有益处的。
上页 1 2 3 ... 64 65 66 ... 79 80 81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