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99)
报纸(86)
学位论文(73)
图书(19)
会议论文(10)
新闻(3)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901)
人物生平 (86)
缅怀纪念 (3)
按年份分组
2017(13)
2016(60)
2015(75)
2014(69)
2013(56)
2012(81)
2011(59)
2009(52)
2008(72)
2007(39)
2006(26)
2004(36)
2003(26)
2002(21)
2001(19)
2000(21)
1999(10)
1998(15)
1997(14)
1996(18)
1994(11)
1993(9)
1992(8)
1990(10)
1987(7)
1986(6)
1985(12)
1983(8)
1977(2)
按来源分组
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
九江师专学报(14)
名作欣赏(9)
古典文学知识(8)
文史知识(5)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4)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3)
名作欣赏(中旬刊)(3)
中国文学研究(3)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3)
长城(3)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3)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中文自学指导(2)
中国中古文学研究——中国中古(汉—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哈尔滨学院学报(1)
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中国文体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文学遗产》论坛(1)
中州学刊(1)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环球人文地理(1)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1)
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汉学研究(1)
蒲峪学刊(1)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相关搜索词
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的陶渊明诗歌英译对比研究
作者: 肖光亮  来源:长沙理工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译者中心地位  翻译适应选择论  翻译生态环境  陶渊明诗歌 
描述:随着翻译研究转向文化问题方面时,译者的主体性吸引了国内外大 批学者的关注,并成为了翻译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但在此基础上,根 据胡庚申教授提出的一个新的理论,即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观点来看(以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为基础建立的),译者扮演了 一个更加重要的角色,即译者处于一种中心地位,并
全文:随着翻译研究转向文化问题方面时,译者的主体性吸引了国内外大 批学者的关注,并成为了翻译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但在此基础上,根 据胡庚申教授提出的一个新的理论,即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观点来看(以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为基础建立的),译者扮演了 一个更加重要的角色,即译者处于一种中心地位,并处于主导地位。基 于此理论,通过对比分析陶渊明诗歌的两个译本,本文主要来探讨译者 的中心主导地位及其必要性。 对于把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成英文,两门语言的差异使之成为一个更 加困难的工作。结果是造成了翻译家和理论家的观点有很大的不同。同 时任何的观点都必须建立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译者中心论也是如此。 所以,胡庚申教授提出的适应选择论就是译者中心论的理论基础,在本 文中,作者将进一步探讨译者中心论的有关问题。 以适应选择论为基础,本文总结了体现译者中心论的主要内容,即, 译者既作为一个读者,也作为一个作者,来选择他的翻译策略。但是以 此同时,译者中心论并不是说译者可以随意地翻译,而是也必须遵循一 定的规则和方法,即侧重“三维”转换:也就是语言视点、文化视点、交 际视点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翻译过程=译者的适应(对原文、原语和译语 所呈现的“世界”、即对翻译态环境的“适应”)+译者的选择(对翻译十 态环境适应程度的“选择”与对译本最终行文的“选择”)。简化一点的 表达式:翻译过程=译者的适应+译者的选择。另外,翻译的实质就是译者 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在这里,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 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 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译者“适应”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 的“世界”,译者选择的是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度和对译本的最终行文。 译者翻译的好坏可以以译文的整合适应选择度高低程度来判断:整合适 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最好;反之则最差。 陶渊明一生写了125首诗歌和一些散文,其中大部分写的是关于乡 村和田野的。他的诗歌简洁,清新而自然。基本上他是为我们描绘了一 副田野风光和农名生活作息美景。之所以能写出农民的真实感受是因为 他有着相同的经历。陶渊明的诗歌第一次被翻译成英文是在20世纪初期。 阿瑟·伟利在1918年写作并出版了《中国诗170首》。在这本书上,阿瑟·伟 利翻译了陶渊明的12首诗歌。这是陶渊明诗歌最早的英译作品。后来, 汪榕培先生也是陶诗英译的一个代表人物。我们都知道,他是中国当代 著名的语言学和词汇学家,更要的是他还是非常闻名的翻译学家。他对 陶渊明诗歌尤其喜欢,并且已经翻译了陶渊明的122首诗歌。迄今为止, 至少有七本陶渊明诗歌的英译本,在本论文中,作者将主要对阿瑟·伟利 和汪榕培的陶渊明诗歌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本文将把胡庚申的翻译适 应选择论相关观点应用到陶渊明诗歌的两译本上去对比分析,同时将从 语言视点和文化视点等方面进行转换研究。我们都知道,译者在翻译过 程中扮演着最为活跃和至关重要的角色,因为其处于中心地位。没有了 译者,就没有了整个翻译活动,也不可能产生译本。译者必须充分发挥 其译者中心地位去完全理解原文然后翻译出有效的译文。 因此本文将从语言视点,文化视点以及交际视点来对比分析陶渊明 诗歌的两个译本。语言视点的转换主要是选择了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 一)。此诗歌现有至少16种译本,无疑成为了陶渊明诗歌最有名的一首。 文化视点的转换主要是选择了《责子》,探讨了文化方面转换的问题,比 如“行至学”的翻译。最后交际视点的转换主要是选择了《饮酒》(其五)。 通过对比分析,从而体现出译者中心地位无处不在。 关键词:翻译适应选择论;译者中心地位;翻译生态环境;陶渊明诗歌
陶渊明:归隐田园诚无奈
作者:暂无 来源:传奇故事.探案经典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惠泉 东晋末,是“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人才扭曲的时代,也是内部倾轧,野心与虚伪交相辉映的年代,更是民众深受战乱和兵戈折磨的苦难年代。这种情况下,立于人生歧路的陶渊明,便选择了独善其身的归隐园田之路,并以躬耕自资、乐天安命的恬适姿态来实现他的人生哲学价值。不过,探寻陶渊明的足迹和心路,
全文:惠泉 东晋末,是“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人才扭曲的时代,也是内部倾轧,野心与虚伪交相辉映的年代,更是民众深受战乱和兵戈折磨的苦难年代。这种情况下,立于人生歧路的陶渊明,便选择了独善其身的归隐园田之路,并以躬耕自资、乐天安命的恬适姿态来实现他的人生哲学价值。不过,探寻陶渊明的足迹和心路,会发现,他的最终归隐田园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因家贫不能自给,陶渊明选择“投来去学仕”,29岁时应召去到江州,做了个名不见经传的祭酒小官。据《晋书·职官志》的记载,在州级设置的诸多官职中,是没有设祭酒之位的。陶渊明在江州没干多久,便自行辞归了,去职的理由,是他“不堪吏职”。这是什么意思呢?不外乎两点:要么是不满意这个职位;要么是难以“胜任”祭酒之职。后来,州里又召陶渊明去做主簿,跟祭酒级别差不多大,但在“职官”的榜上有名。陶渊明却没有去应职,而是在家“躬耕自资”。 本来,受“畴昔苦长饥”所困,也由于内心有着“少时壮且历,抚剑独行游”的建功立业的抱负,陶渊明才走上仕途。但是,他为何又要“负其所愿”呢?是怎样的情绪支配着他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呢? 当时社会环境的动荡与险恶,是形成陶渊明进退动机的重要外因。晋朝宗室、会稽王司马道子把持朝政后(公元385年,陶渊明21岁),东晋政权更加腐败和凶残,成为其败乱之局的开始。 有史记载,在司马道子主政期间,“孝武帝不亲万几,但与道子酣歌为务。郡守长吏,多为道子所树立,既为扬州总录,势倾天下。官以贿迁,政刑谬乱”。公元399年(陶渊明35岁),司马道子的儿子司马元显又乱政,导致“人不堪命,天下苦之”。面对如此“乱世”,陶渊明虽极度焦虑,对心中所想的“清明之治”却仍抱有几许期待,所以,旋即辞归,既而不就江州刺史的主簿,当属他冷静观察时局的权宜之计。 另外,作为“遍观百家”之书的学子,传统文化中的那种“全性保真”、“隐身山林”的安身观念,也深深地吸引着陶渊明,并左右着他在人生进退之间的权衡和选择。在陶渊明所写的《饮酒》组诗里,我们看到了他“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的苦闷,也看到了他“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的茫然。 公元400年,时当36岁的陶渊明第二次踏上仕途,赴任荆州刺史桓玄属下参军。不过到了当年冬天,由于生母病故,他便尊礼制还家守丧。三年期满之后,桓玄也因“篡晋称帝”,被挥军“勤王”的将领刘裕打败,后遭剿杀。也许是陶渊明感到了晋室中兴的某些希望,便接受了刘裕的征辟,前往京口,成为刘裕镇军府里的一名参军,不久又转为建威将军刘敬宣军府的参军。第二年春,刘敬宣上表请辞军职,随后,陶渊明也回了他在浔阳柴桑的上京里家中。 同年秋天,陶渊明的叔父看他依旧贫苦,便引荐他做了“离家百里”的彭泽县令。在官80天后,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自免去职,写下了他人生的宣言书——《归去来兮辞》! 诗人在反复权衡了人生的进退取合后,对归隐园田的决定和生活表现出乐天知命的自得之意。梁启超对此评说道:“就佛家眼光看来,这种论调,全属断见,自然不算健全的人生观。但渊明却已够自己受用了。他靠这种人生观,一生能够‘酣饮赋诗以乐其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一直到临死时,还是悠然自得,不慌不忙的留下几篇自祭、自挽的妙文。” 然而,从陶渊明的形迹,以及各类诗文的表现来看,他做出这一重大决定也是矛盾重重的。陶渊明是世家子弟,曾经对他曾祖父陶侃的建功立业,又功成身退的事迹和风格引以为荣,他的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地方的中级官员,并且不在乎名利、清廉淡然。前辈们留下的“光辉足迹”,必将激励陶渊明积极处世,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这样的心情,已在他诸如“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等诗句里充分地体现了,但是,世风日下、政道险恶,陶渊明深感“从政”或“建功”之想太让自己为难了,他既没有“扶大厦之将倾”的个人资本,也没有准备从事“地下斗争反抗暴政”的野心,为了坚守“独善其身”的这后一道儒家之本色,更不愿去迎逢官场,同流合污。但是,归隐之后的陶渊明似乎还是没能彻底放弃“人世”,仍在诗文中表达、寄托他的雄心壮志。 辞去彭泽令,归隐田居后的次年,陶渊明写出《归园田居》组诗五首,以及《感士不遇赋》等重要作品。在《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中,陶渊明说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并且将世俗与政治喻为“尘网”,因而他便“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了。诗中重要之处,是说他本性自然,具有不适应“庸禄俗世”和“污浊官场”的气质。 在《感士不遇赋》里,陶渊明以历史上“正道直行”名士的悲惨遭遇这一违背“好人好报”俗成规则为写作动机,并大发感慨,进而表明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他认为,之所以“夷(伯夷与叔齐),皓(商代四贤)有‘安归’之叹,三闾(屈原)发‘已矣’之哀”,完全是当时出现的“大伪斯兴,真风告逝”之故。其世风表现为:“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于是,那些“怀正志道之士,洁己清操之人”就无所作为了,因此,也就有了高士伯夷的老来饿死,贤者颜回的贫困早夭。 这样是非颠倒的世相使陶渊明感慨万分,再联想到自己,他便怀疑是“上天”不公道了。 反抗不行,做附庸傀儡不能干,出世的路已经堵塞了,该如何处理现实跟儒家精神的矛盾呢?无可奈何之下,陶渊明还是从“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圣贤言教里,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陶渊明不相信道教的修道成仙之说,也不信佛教徒的形尽神不灭之说,但他信命,相信人生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所以他安贫乐道、随遇而安,心情愉悦地接受着命运的安排。那么,从此而后,陶渊明真的“从隐而终”、“波澜不兴”了吗? 事情并非如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陶渊明依旧关注外界,他的济世雄心还没有彻底泯灭。诚如鲁迅先生所言:“陶潜并非混身的静穆,所以他伟大!”似乎有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味道。各种矛盾在陶渊明心里交织着,主导着他的言行,甚至有时他还言不由衷,几经徘徊,才于晚年(56岁后)彻底“乐耕陇亩”。这多少显现出一种他对当时沧桑的无奈,对自己“归隐”也无奈的心境。 44岁时,陶渊明作《读山海经》诗共13首。该诗通过对古代神话中的精卫填海、夸父追日以及刑天斗帝的不屈不挠拼搏精神的赞美,寄寓了他当时并不太想服从命运安排的复杂心情。公元416年(陶渊明52岁),晋将刘裕起兵北征后秦,于八月收复洛阳,次年秋攻占了长安,并俘获了后秦主姚泓。东晋收复失地的消息,令国人欢欣鼓舞。陶渊明的朋友、左军羊长史奉使秦川劳军,陶渊明雄心再度勃发,赠诗以言志。 在诗里,陶渊明表现出对故国中都长安悠久传统文化的仰慕之情,对即将到来的九州“一统”尤感欢欣,虽然以他当时的政治眼光并不能察觉出刘裕的政治野心。然而在另一面,陶渊明却两次拒绝出仕为“著作郎”,一次是在他49岁时;另一次是在他54岁时。有趣的是,陶渊明却在其《杂诗十二首》之二里,流露出壮志难酬的叹息:“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陶渊明一面在诗中表现出“惜寸阴”之情,一面也用“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发泄对人生虚幻的感叹;-面以“忧道不忧贫”、“吾驾不可回”来称述他的归隐之志,一面又因自己“黾倪辞世”,使五个孩子“幼而饥寒”,表现出“何时可免,念之在心”的愧疚之意。这样矛盾的心理,真实地显现了人间的世相,深沉并无处不在,正如“一阴一阳之谓道也”! 公元413年,陶渊明在朝廷“征召著作郎”后,写出了极富哲学韵味的《形影神》诗三首。后世有识之士,对此分外重视,且评价甚高。梁启超先生说:“这三首诗,正是写他的人生观。”陈寅恪先生亦言:“渊明著作文传于世者不多,就中最可窥见其宗旨者,莫如形影神赠答释诗”,“此三首诗,实代表自曹魏末至东晋士大夫政治思想人生观演变之历程,以及渊明己身创获之结论,即依据此结论以安身立命者也”。 该诗由《形赠影》、《影答形》及《神释》三首组成。诗的主旨,从人生必有死立论,反对佛教宣扬的“形尽神不灭、三世轮回”说,以及道教的“人可修道得仙、长生不老”说,后归结为顺应自然、乐以安命的人生哲学境界。按梁启超说,即“乐天委分”。这四个字,虽是摘自于陶渊明的《自祭文》,但足已代表他的人生观。 有了这样的人生观,陶渊明可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了,也能够“躬耕非所叹”而“但道桑麻长”了,也“不言春作苦,但恐负所怀”了,更可以同村民“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了!有了这样的人生观,陶渊明可以在他晚年(62岁)贫病交困时,婉言谢绝檀道济劝他出仕的美意,并拒收了檀道济所赠的“梁肉”。 <
没有外物负担又没有心灵负担的境界——读陶渊明《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一》
作者:暂无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福建】孙绍振 前记:陶渊明《饮酒·其五》有教授认为其主旨是“诗人在美好的大自然环境中自得其乐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由衷的热爱”(《名作欣赏》,201 0年第8期,第20页)。此或可作一解。吾则以为,此解尚有深化的余地。 《饮酒·其五》 要真正品出陶诗的纯真韵味来,有
全文:【福建】孙绍振 前记:陶渊明《饮酒·其五》有教授认为其主旨是“诗人在美好的大自然环境中自得其乐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由衷的热爱”(《名作欣赏》,201 0年第8期,第20页)。此或可作一解。吾则以为,此解尚有深化的余地。 《饮酒·其五》 要真正品出陶诗的纯真韵味来,有一点要明确:他的诗虽然属于抒情诗,但与一般抒情诗,与前面我们已经读过的抒情诗不太一样。一般的抒情诗,所抒发的感情往往是强烈的感情,也就是所谓的激情。我们分析过的李白的都是把话说得很绝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也一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翰的《凉州词》更是彻底,连生死都无所谓,只要把酒喝个痛快:“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维《渭城曲》则宣称,喝吧,这是朋友的最后一杯酒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些激动的情感都是非常鲜明而强烈的,而陶渊明的诗,则不太相同,好像没有什么激情似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诗人一点也不激动,生活中的一切,他没有什么感觉,没有感觉,就是没有感情,没有感情,诗怎么能动人呢?这就有陶渊明的特意了。这种特点,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那就是他的语言、他的文字,不像一般诗作那样词采华丽,而是相当朴素。中国《诗经》的传统,是讲究比兴的,这里既没有比喻,也没有什么起兴的手法,几乎就是平静的陈述: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是从心理效果上来表现心灵的宁静。为什么把房子建筑在人间,而感受不到车马之喧呢?因为身驱虽然在,但心灵和现实已经拉开了距离。难得的是,这种心理效果,本来有相当不同凡俗的一面,但诗人表现得非常平静。与这种和现实拉开距离的情况相反的是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因为心灵沟通,所以地理距离再远,也不在话下。但是,王勃所抒写的感情是强烈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同病相怜,感动得很,强忍住了眼泪。诗意来自激情。但并不是只有激情,才有诗。另外一种类型的感情,不太激动,感情不强烈,也是诗。陶渊明的诗情就好在刻意营造一种安宁的诗意。这就是陶渊明对中国诗歌史的贡献。对此,朱光潜先生特别欣赏,他甚至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都不在热烈”,古希腊人“把和平静穆看做诗的极境”;当然鲁迅不太同意,但是,过分执著于热烈的情感,是可能导致自我蒙蔽的。 陶渊明不当官,觉得农村的环境令人心情舒畅,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回到农村去,虽然“结庐在人境”,把房子建在闹市区,哪怕是南京路、王府井,也听不到汽车的声音。 读这首诗歌,比较容易忽略的是,几个关键词语之间都有相互照应的关系,形成一种有机的,但是潜在的、隐性的联系。如“庐”,一般的注解就是住宅。如果满足于这样的解释,就不太懂得诗了。这个字的本义:特指田中看守庄稼的小屋,可以意会为简陋的居所。往往和茅草屋顶联系在一起。刘备拜访诸葛亮的住所,就是茅庐。这个“庐”字和后面的“车马”,是对立的。车马,在当时,是很有钱的、地位很高的人家才有的。这里潜在的意味,不是一般的把房子建筑在闹市,而且还有一层意思——住所很简陋,但是,不管多么华贵的车马,就是没有感觉,因为,我心离得很远。“心远”不是人远,事实上,诗里显示的是人是很近的(就在同样的“人境”)。正是由于人近,才显出心远的反衬效果,构成一种非常悠然、飘然、超然的一种境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古名句,品味极高,后世没有争议。但是,好在哪里,历代却说得并不很到位,还有一些争论: “悠然见南山”的“见”,在《文选》《艺文类聚))中曾作“望”,《东坡题跋》对这个“望”字严加批判日:“神气索然矣。”“望南山”和“见南山”,一字之差,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反差?在我看来,“见南山”是无心的,也就是他在《归去来兮辞》中所说的“云无心以出岫”的“无心”,它暗示诗人悠然、怡然的自由心态。“望南山”就差一点,因为“望”字隐含着主体寻觅的动机。陶诗的特点,随意自如,有心,就是有目的,就不潇洒了,不自由了。 要注意的还有两个意象,一个是“篱”(东篱)一个是“菊”(采菊)。篱和庐相呼应,简陋的居所和朴素的环境,是统一的,和谐的,但是,朴素中有美,这就是菊花。这个意象,有着超越字面的内涵,那就是清高。这种清高,均从“无心”而来。没有自我感觉,没有自我炫耀的意味,而是悠然、淡然、怡然、自然的存在。在陶渊明当年,诗坛上盛行的是华贵之美,华彩的词章配上强烈的感情是一时风气。但是,陶诗开拓的是简朴之美。越是简朴,越是高雅,相反越是华彩,越是热烈,越是低俗。在这里,越是无意,越是自由,也就越是淡泊,而越是有意,感情就越可能强烈、华彩,就可能陷入俗套。 联系到陶氏的《桃花源记》那么美好的一个地方,无意中发现了,留下了惊人的美感,但是,有意去寻找,却没有结果。 就是说,超凡脱俗之美,朴素之美,不能有意寻找,无意的发现,不是有心的追寻,顺带的,瞬时即逝的,飘然的感觉,却是美好的。然而,正是这种瞬时即逝的感觉,一般人没有感觉的感觉,恰恰又被诗人发现了,提醒了,无意中的体悟,体悟深刻化,情感就高雅化了,这是陶渊明的意境。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佳”字,如果在一般诗歌中,可能显得缺乏力度,但是,好就好在这种字不吃力,与前面无意的、恬淡的情感比较统一,比较和谐。如果不是这样,换用强烈情感分量的词语,例如,艳、丽、灿(山气日夕艳,山气日夕丽,山气日夕灿)就不和谐,对悠然的意境就造成破坏性了。“佳”字,虽然是个不太强烈的字眼,但是,其构成的词语,意味却比较隽永。例如佳句、佳作、佳音、佳节、佳境、佳期、佳人、佳丽,都比较含蓄,有着比字面更丰富的意味。 这首诗一共十句,都有叙述的性质,谈不上描写,连个比喻都没有。而中国诗歌向来是讲究比兴的,偏偏陶渊明有这样的气魄,进行一种朴素美感、朴素美文的冒险探索。 朴素,本身并不一定就是美的。从字面上孤立起来看,是很平淡的。但是平淡之所以能够转化为深沉,主要靠整体结构,各关键语词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关联和照应,字里行间,默默地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构成一种有机的情感和景物的“场”。太强烈的字眼,和前面悠然的、飘然的心态就不和谐,形不成关联的场,甚至还可能破坏相互关联的场,或者意境。这里所说的意境是内在的、微妙的、若有若无的,它不在语言表层之上,而在话语以下,又在话语之中。 “飞鸟相与还”,也是很平静的、惯常性的景象。《归去来兮辞》中的“云无心以出岫”后面还有一句,“鸟倦飞而知还”,它之所以好,就是因为与诗人一样,是没有特别的动机的。不夸张,不夸耀,不在乎是否有欣赏的目光,甚至不关注是否值得自我欣赏。“此中有真意”,关键词是一个“真”字。世界只有在这样的自然境界里才是真的,人心也只有在这样的自由、潇洒的意态中才是真的。不是这样,就是假的。这种境界,妙在是一种全身心的体验,可以意会,不可言传,语言很难直接表述得出来。一旦想用语言来表达,就是有意了,就破坏了自然、自由、自如的心态,其结果,这种有意本身是和自己的本性是矛盾的,故刚刚想说明,却马上把话语全部忘记了。这说明,诗人无心的自由是多么的强大,就是连自己都不能战胜。这种真就是人的本真,就是不但没有外在的压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没有自我的心理负担。进入这种没有自我心理负担的境界,人就真正轻松了,自由了。所以王国维说,“悠然见南山”属于“无我之境也”。而朱光潜不同意:他的“无我之境”的实例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都是诗人在冷静中所回味出来的妙境(所谓“于静中得之”)。没有经过移情作用,所以实是“有我之境”。《侏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第59页) 实际上,关键不在“有我”与“无我”(从当代文艺理论来说,“无我”,即西方文论中所说的“作者退出作品”、“零度写作”,这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这个我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心里有没有欲望,欲望就是心里最大的负担,这是要害,没有自己加给自己的心理负担,就算是有我,也是无我。摆脱不了自己加给自己的负担,就是无我,也是有我。不能摆脱心理负担,就不是真意了;就是不自由,就是假我。这首诗,属于(《饮酒》组诗二十首之五,陶渊明自己在前面有个小序,说: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上页 1 2 3 ... 6 7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