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诗意的栖居:浅析陶渊明笔下庐的意蕴
-
作者:
王国梁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草庐 陶渊明 意蕴
-
描述:草庐自古以来就与中国古代的诗人紧紧相连并成为诗人们情感表达的重要意象,诗人笔下的草庐是一种文化象征,既表现了对草庐的赞美,又表达了对君子特殊品格的高扬。"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
-
全文:》),就是典型的对草庐和君子品格的双重赞美。"草庐不枉达官车,长日惟消满书架。"(明·刘基《次韵和王文明绝句》),诗人用草庐直接表明自己的住处,并暗喻着草庐文化对人产生的影响。陶渊明笔下的草庐是一种文化符号
-
运世间之万象,舞心灵之双翼:梭罗与陶渊明作品意象之所寄
-
作者:
杨琳 刘怀平 古玉芳 来源: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意识 生命意识 文化建构 梭罗 陶渊明 意象
-
描述:中国东晋时期的田园诗宗陶渊明与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代表作家梭罗可谓世界文学史上之“隐者双星”,他们的作品中意象离离,不仅提升了读者的审美情趣,而且蕴含了珍贵的生命意识与自然意识,并在中美不同的文化建构中生发出生命话题的默契以及对人类心灵痼疾与现世人性的拷问与劝谏.
-
全文:中国东晋时期的田园诗宗陶渊明与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代表作家梭罗可谓世界文学史上之“隐者双星”,他们的作品中意象离离,不仅提升了读者的审美情趣,而且蕴含了珍贵的生命意识与自然意识,并在中美不同的文化建构中生发出生命话题的默契以及对人类心灵痼疾与现世人性的拷问与劝谏.
-
“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的自然诗分析比较
-
作者:
许春翎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 华兹华斯 陶渊明 田园诗歌
-
描述:中国古代文人和西方的浪漫主义诗人都爱好创造自然诗。但中西自然诗在创造传统和美学境界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的田园诗歌呈现出“无我之境”,而西方的自然诗创造了“有我之境”。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中西自然诗的代表人物陶渊明和华兹华斯的诗歌,得出了“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的本质区别在于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即中
-
全文:的代表人物陶渊明和华兹华斯的诗歌,得出了“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的本质区别在于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即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和西方的“天人相分”观念。
-
论陶渊明生命意识的三种跨越
-
作者:
曹章庆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意识 跨越 陶渊明
-
描述:陶渊明是魏晋时代"人的觉醒"的杰出代表,其生命意识以理性精神为统摄,以生活实践为引领,以诗性体验作表达,经历了三种跨越:一是由向往功业到躬耕守节、立善遗爱的跨越;二是由向往长生的焦虑到坦然面对人生
-
全文:短暂顺化的跨越;三是由体验他人死亡到体验自身"死亡"的跨越。这三种跨越分别从价值人生、自然人生和终极人生的逻辑和历史之维展现了陶渊明生命意识的丰富内涵和动态发展历程,并将魏晋时期的生命思想推向新的高峰。诗与哲学是近邻,故就人生哲学而言,陈寅恪誉陶渊明为"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并非虚言。
-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东晋诗人陶渊明
-
作者:
刘俊昌 来源:初中生辅导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山 大司马 书法家 东晋 陶渊明 山水田园 文风 中原文化 住宅 曾祖父
-
描述:东晋时,随着中原文化的大量南渐,江南一带文风鼎盛,大书法家王羲之、大画家顾恺之、大诗人陶渊明相继横空出世。陶渊明,名潜、字渊明。生于公元365年。他生在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一个风景秀丽的山村,因
-
全文:东晋时,随着中原文化的大量南渐,江南一带文风鼎盛,大书法家王羲之、大画家顾恺之、大诗人陶渊明相继横空出世。陶渊明,名潜、字渊明。生于公元365年。他生在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一个风景秀丽的山村,因
-
陶渊明学术研讨会在宜丰举行
-
作者:
兆明 来源:信息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宜春讯记者陈国菊报道:日前,陶渊明学术研讨会在宜丰县举行。来自北京、广州、九江等地的陶学研究专家和学者对最新的陶渊明学术研究成果进行了研讨。该次研讨会围绕着陶渊明的生平、思想、文学成就、人格及其影响、传统隐逸文化及其在当代的意义等内容举行了研讨。学者们一致认为:陶渊明作为我国东晋时代的一位伟大的
-
全文:本报宜春讯记者陈国菊报道:日前,陶渊明学术研讨会在宜丰县举行。来自北京、广州、九江等地的陶学研究专家和学者对最新的陶渊明学术研究成果进行了研讨。该次研讨会围绕着陶渊明的生平、思想、文学成就、人格及其影响、传统隐逸文化及其在当代的意义等内容举行了研讨。学者们一致认为:陶渊明作为我国东晋时代的一位伟大的
-
再论诗歌“译可译,非常译”:以陶渊明和叶芝作品为例
-
作者:
文辉 赵宏维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陶渊明 可译性 叶芝 不可译性
-
描述:本文撇开历来"可译"论和"不可译"论之争,试以中英文两首诗歌为例再次论证诗歌"译可译,非常译"之说,发现大量的诗歌翻译实践表明"诗歌不可译"的观点有失偏颇。作为译者,首先是要加强中英文语言和文化修养,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和功底,从而弘扬文化、促进世界文学和文化共享、促进世界文学和文化多元化。
-
全文:本文撇开历来"可译"论和"不可译"论之争,试以中英文两首诗歌为例再次论证诗歌"译可译,非常译"之说,发现大量的诗歌翻译实践表明"诗歌不可译"的观点有失偏颇。作为译者,首先是要加强中英文语言和文化修养,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和功底,从而弘扬文化、促进世界文学和文化共享、促进世界文学和文化多元化。
-
再论诗歌“译可译,非常译”:以陶渊明和叶芝作品为例
-
作者:
文辉 赵宏维 来源: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陶渊明 可译性 叶芝 不可译性
-
描述:本文撇开历来“可译”论和“不可译”论之争,试以中英文两首诗歌为例再次论证诗歌“译可译,非常译”之说,发现大量的诗歌翻译实践表明“诗歌不可译”的观点有失偏颇。作为译者,首先是要加强中英文语言和文化修养,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和功底,从而弘扬文化、促进世界文学和文化共享、促进世界文学和文化多元化。
-
全文:本文撇开历来“可译”论和“不可译”论之争,试以中英文两首诗歌为例再次论证诗歌“译可译,非常译”之说,发现大量的诗歌翻译实践表明“诗歌不可译”的观点有失偏颇。作为译者,首先是要加强中英文语言和文化修养,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和功底,从而弘扬文化、促进世界文学和文化共享、促进世界文学和文化多元化。
-
陶渊明故居修复项目开工建设
-
作者:暂无 来源:黄山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守拙园”暨陶渊明故居修复开发项目昨日开工建设。该项目坐落在黟县碧阳镇赤岭村,总投资1亿元,一期投资3000万元,占地约80亩,主要建设“陶氏文化和田园风光”两大主题展示区。据悉,该项目投资商在黟县成功开发建设了秀里影视村,此次投资开发“守拙园”暨陶渊明故居修复项目,主要依据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笔下的
-
全文:“守拙园”暨陶渊明故居修复开发项目昨日开工建设。该项目坐落在黟县碧阳镇赤岭村,总投资1亿元,一期投资3000万元,占地约80亩,主要建设“陶氏文化和田园风光”两大主题展示区。据悉,该项目投资商在黟县成功开发建设了秀里影视村,此次投资开发“守拙园”暨陶渊明故居修复项目,主要依据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笔下的
-
金初文学之陶渊明接受:以宇文虚中、蔡松年为中心
-
作者:
张小侠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金初文学 蔡松年 古代文学 陶渊明接受 宇文虚中
-
描述:对一个诗人或一部作品的接受,是后世读者对前代作家的继承和发展、积淀和突破,金初文学对陶渊明的接受可以说是全面接受.陶渊明质性自然的本性正契合了金代初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金初文人的客观追求,陶渊明的诗歌对金初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影响甚大.本文以宇文虚中和蔡松年为中心,探讨金初文学对陶渊明的接受.
-
全文:对一个诗人或一部作品的接受,是后世读者对前代作家的继承和发展、积淀和突破,金初文学对陶渊明的接受可以说是全面接受.陶渊明质性自然的本性正契合了金代初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金初文人的客观追求,陶渊明的诗歌对金初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影响甚大.本文以宇文虚中和蔡松年为中心,探讨金初文学对陶渊明的接受.
上页
1
2
3
...
6
7
8
...
54
55
56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