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归隐前后的陶渊明 ■姚 嘉
作者:暂无 来源:安庆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一陶渊明,东晋时代的隐士,历代人们对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刚正不阿的品质给予了??分的肯定。而我觉得他也跟凡人百姓一样,具有常人正反交错的人格品行,是充满矛盾的复合体。根据陶渊明本人所说,他是不想当官的。可他还是当了官。当官后,他又说:“不堪吏职”,嫌官小受气,可他还是在官场上混了十三年之久。他曾为
全文:一陶渊明,东晋时代的隐士,历代人们对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刚正不阿的品质给予了??分的肯定。而我觉得他也跟凡人百姓一样,具有常人正反交错的人格品行,是充满矛盾的复合体。根据陶渊明本人所说,他是不想当官的。可他还是当了官。当官后,他又说:“不堪吏职”,嫌官小受气,可他还是在官场上混了十三年之久。他曾为
浅论山水诗中物的意象-以谢灵运、陶渊明、王维诗为例
作者: 倪台瑛  来源:二OO七两岸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谢灵运  诗歌流派  王维  陶渊明  艺术形式  山水诗 
描述:山水诗从魏晋时期开始,人们对“意象”的认识是要使“意”“契”物,以达“穷形而尽相”的目标.从“各适物宜”到“兴象”尽意的历程,已然成为山水涛中物存在的轨迹.谢灵运以富丽精工、清新可爱的语雷描绘了永嘉、会稽等地的秀丽景色;陶渊明用恬淡醇美的笔墨,任真自得地勾画出自己所居山水田园的朴素美好;而王维更用朴
全文:的成熟,而王维更使登上艺术的颠峰,跃为诗歌的第一大宗.这三位诗人,谢灵运堪称山水诗的开拓者,陶渊明是深耕者,而王维则是集大成者,使得山水诗中物能够内外通而合于意,充分地展现了情韵与理趣的意象.虽然
陶渊明的孤独及诗与酒及女人关系——陶渊明《与子俨等疏》赏析
作者: 郭景华  来源: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老莱子  咏贫士  楚国人  种秫  安贫守道  疏文  羲皇上人  伍举  班荆道旧  林云铭 
描述:陶渊明晚年曾写有一篇诫子的文章《与子俨等疏》,关于此疏文间大意,前人多有阐释,大多数人都只是把它当作普通诫子文章来读。此疏文粗粗一看,确实与一般历史上的教子书没有多大区别。无外乎教育儿子们要团结友爱,互相扶持罢了。但是穿越在文本间有许多言外之意
全文:陶渊明晚年曾写有一篇诫子的文章《与子俨等疏》,关于此疏文间大意,前人多有阐释,大多数人都只是把它当作普通诫子文章来读。此疏文粗粗一看,确实与一般历史上的教子书没有多大区别。无外乎教育儿子们要团结友爱,互相扶持罢了。但是穿越在文本间有许多言外之意
陶渊明的孤独及诗与酒及女人关系——陶渊明《与子俨等疏》赏析
作者: 郭景华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老莱子  孤独  陶渊明  萧统  李延寿  红颜知己  历史上  列女传  楚国  妻子 
描述:陶渊明晚年曾写有一篇诫子的文章《与子俨等疏》,关于此疏文间大意,前人多有阐释,大多数人都只是把它当作普通诫子文章来读。此疏文粗粗一看,确实与一般历史上的教子书没有多大区别。无外乎教育儿子们要团结友爱,互相扶持罢了。但是穿越在文本间有许多言外之意,
全文:陶渊明晚年曾写有一篇诫子的文章《与子俨等疏》,关于此疏文间大意,前人多有阐释,大多数人都只是把它当作普通诫子文章来读。此疏文粗粗一看,确实与一般历史上的教子书没有多大区别。无外乎教育儿子们要团结友爱,互相扶持罢了。但是穿越在文本间有许多言外之意,
元代文人“后陶渊明情结”的文化审视
作者: 高文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后陶渊明情结”  元代文人  嬗变  文化审视 
描述:历代无数文人与陶渊明之间结下了不解缘,并形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陶渊明情结"。中国文学发展到元代演变为雅俗文化合流、俗文化占据主流地位的局面,这种格局的形成与元代文人的"后陶渊明情结"密切相关。在
全文:历代无数文人与陶渊明之间结下了不解缘,并形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陶渊明情结"。中国文学发展到元代演变为雅俗文化合流、俗文化占据主流地位的局面,这种格局的形成与元代文人的"后陶渊明情结"密切相关。在
陶渊明思想研究
作者: 刘明辉  来源:南开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嵇康思想  隐士形象  生命意识  陶渊明  田园诗  玄学   
描述:陶渊明(365-427年),中国田园诗祖,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隐士”形象的文化符号。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儒学与道家争鸣互摄,佛教与道教盛极一时,儒家士人多嗜老庄著述,道家人物与佛教名僧交好,思想
全文:陶渊明(365-427年),中国田园诗祖,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隐士”形象的文化符号。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儒学与道家争鸣互摄,佛教与道教盛极一时,儒家士人多嗜老庄著述,道家人物与佛教名僧交好,思想
论陶渊明对林逋的影响
作者: 葛伟  来源:黄山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影响  陶渊明  林逋 
描述:林逋是宋初晚唐体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高尚隐逸情操备受后世景仰。这种思想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方面,就是他接受了东晋“隐逸诗人宗”陶渊明的影响。陶渊明崇尚自然,不爱官场、富贵,安贫乐道
全文:林逋是宋初晚唐体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高尚隐逸情操备受后世景仰。这种思想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方面,就是他接受了东晋“隐逸诗人宗”陶渊明的影响。陶渊明崇尚自然,不爱官场、富贵,安贫乐道
论陶渊明诗文中的生命观
作者: 周进珍  来源:安康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文  生命观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的诗文自梁昭明太子萧统以来便备受推崇,或赞美他诗文中表现出的高尚节操,或激赏他诗文的独特风格。其实,从生命美学的视角看,陶渊明诗文中的生命观亦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即体验真实生命,守护精神家园;追求和谐生命,维护生态家园;尊重自然生命,坦然面对死亡。
全文:陶渊明的诗文自梁昭明太子萧统以来便备受推崇,或赞美他诗文中表现出的高尚节操,或激赏他诗文的独特风格。其实,从生命美学的视角看,陶渊明诗文中的生命观亦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即体验真实生命,守护精神家园;追求和谐生命,维护生态家园;尊重自然生命,坦然面对死亡。
试论苏轼诗中的“陶渊明”情结
作者: 赵戎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轼诗歌  归去  “和陶诗”  “陶渊明”情结 
描述:苏轼,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诗、词、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却视与生活时代相隔约七百年的陶渊明为异世知音,写有不少涉及陶渊明、间接模仿陶诗冲淡质朴风味的作品和对陶诗平淡风格的评介。在其晚年,更于扬州、惠州、儋州三地写有124首“和陶诗”、10首《归去来集字》和1篇《和归去来兮辞》
全文:的社会环境;陶诗符合儒家“中和”的审美标准,为苏轼产生“陶渊明”情结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章重点分析苏轼诗中“陶渊明”情结的形成。以清代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为蓝本,以时间为纲,将苏轼诗歌创作分为三...
陶渊明与王维山水田园诗歌之比较
作者: 甘益慧 白香  来源:长沙大学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维  陶渊明  山水田园诗  比较研究 
描述:陶渊明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虽然都以描写农村自然景象和生活为对象,但两者从本质上有所区别.从作品审美旨趣来讲,陶诗以真正的农家生活为艺术旨归,而王诗则以农家生活的闲情逸致为旨归.从作品物象来讲,陶诗的物象负载着审美主体的感情和灵魂,王诗的物象则负载着审美主体的审美情趣.从作品意境来讲,陶诗质朴、自然,
全文:陶渊明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虽然都以描写农村自然景象和生活为对象,但两者从本质上有所区别.从作品审美旨趣来讲,陶诗以真正的农家生活为艺术旨归,而王诗则以农家生活的闲情逸致为旨归.从作品物象来讲,陶诗的物象负载着审美主体的感情和灵魂,王诗的物象则负载着审美主体的审美情趣.从作品意境来讲,陶诗质朴、自然,王诗幽静、清淡.
上页 1 2 3 ... 6 7 8 ... 13 14 15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