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田园诗的境界
作者: 李四会  来源:教师(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钟嵘在《诗品》曾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这一评论是中肯的,得到历代学者的认同。陶渊明作为田园诗的开山者,其诗及诗的影响之大史无前例。后来的王维、孟浩然乃至韦应物、柳宗元等大家都受其影响,至今人们谈到山水田园诗,陶渊明都是不可或缺的代表。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写道:“诗如鼓琴,声声见心,心为人
全文:钟嵘在《诗品》曾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这一评论是中肯的,得到历代学者的认同。陶渊明作为田园诗的开山者,其诗及诗的影响之大史无前例。后来的王维、孟浩然乃至韦应物、柳宗元等大家都受其影响,至今人们谈到山水田园诗,陶渊明都是不可或缺的代表。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写道:“诗如鼓琴,声声见心,心为人籁,诚中形外。我心清妥,语无烟火。我心缠绵,读者泫然。”这是评价陶渊明的诗既有冲淡平和的风格,也有“猛志固常在”的面貌。然而更为后代文人传颂模仿的是陶渊明在诗中创造出的那种田园诗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明。固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陶渊明便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指的“大诗人”,他的诗极成功地达到了自然与理想、造境与写境巧妙融合的境界,浑然一体。 譬如《〈移居〉二首》中的第一首写道: 昔欲居南村,非为入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于数晨夕。怀此颇多年,今日从兹没。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拉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这里,诗人就以非常明显的理想化手笔描写现实之境,而并无造作艰涩的之嫌,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温馨柔和,令人神往,既神往诗中的生活,也神往诗本身造就的氛围。
酉阳对话陶渊明
作者: 唐宋元  来源: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在美的面前缴械投降的确是一种幸福。 从成都出发,在高速公路上尽情狂奔,时而小憩,至酉阳,已过去整整8个小时。说实话,有点累,有点乏,但兴致很高。县委县府的欢迎宴会之后,不是就寝,而是“老夫聊发少年狂”,作“秉烛”之游——当然,所谓秉烛,不过是借用而已。踏着街灯,我们不知不觉便来到桃花源广场,见许多男
全文:在美的面前缴械投降的确是一种幸福。 从成都出发,在高速公路上尽情狂奔,时而小憩,至酉阳,已过去整整8个小时。说实话,有点累,有点乏,但兴致很高。县委县府的欢迎宴会之后,不是就寝,而是“老夫聊发少年狂”,作“秉烛”之游——当然,所谓秉烛,不过是借用而已。踏着街灯,我们不知不觉便来到桃花源广场,见许多男女老少在跳他们已经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土家舞蹈摆手舞,颇受感染,技痒难熬,混迹其间,依样画瓢,不求形似,只求尽兴,竟舞出一身毛毛汗。正希望来点小风,便有浸浸润润的一片凉意透过夜色袭来。来自何处?举头一望,一道高耸宽广的石壁,于青黛的苍茫之中突围出来,看得不甚清楚,也不需要看得那么清楚,只感到它们犹如一万个史泰龙和一万个施瓦辛格列队于前,在卡拉扬和小泽征尔的联棒指挥下合唱贝多芬的《欢乐颂》。初来乍到,不知就里,石壁就石壁吧,纵是万山齐赴,也只好留待明日再来观阵了。就是这一懒人之思,让我与夜的桃花源失之交臂。是桃花源呀,但这时我并不知道,自以为是地认为是桃花园,怎么也不会与魏晋风度,与陶渊明的田园诗,与王羲之的“兰亭序”联系起来。不过,石壁那朦朦胧胧中的厚重与坚硬、浑沌与苍莽、袒露与含蓄、瘦健与丰腴,已经让我的情感之弦铿然作响,发出了一个帕瓦罗蒂的“海C”。
现代陶渊明的梦想与追求
作者: 无极  来源:黄金时代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隐者王青松:斯巴达克式的人生实验 编者按:他们都是高学历者,曾在大城市里生活,拥有着令人羡慕的物质条件,却都不约而同加入“深山隐者”的行列,在无自来水、无电、无电视、无网络的原始环境自得其乐。现代陶渊明们,与纷繁混乱的城市和世俗生活划清界线,究竟为了什么?是现代社会的生活常态窒息了他们的创造力?还是
全文:二十年牧耕读书自己接生》的博文,迅速引起网友的极大兴趣,一天点击量超百万。 3月31,隐居22年的王青松在老同学唐师曾的陪伴下,出山为学友讲述他22年的世外生活。王青松激动地说:“驱车到朋友办公室,看了
假如陶渊明活到今天
作者:暂无 来源:杂文选刊(职场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假如陶渊明活到今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是很难拥有了,在滚滚商业化大潮中,被金钱欲望支配的人们,早已把菊花采光拿去出售,南山也早已剃成了光头。相信面对此情此景陶诗人只能悲叹一声:采菊何处觅?怆然望秃山。 假如陶渊明活到今天,桃花源的美景是无处可寻了,即使千辛万苦找到一处所谓的“桃花源”,
全文:假如陶渊明活到今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是很难拥有了,在滚滚商业化大潮中,被金钱欲望支配的人们,早已把菊花采光拿去出售,南山也早已剃成了光头。相信面对此情此景陶诗人只能悲叹一声:采菊何处觅?怆然望秃山。 假如陶渊明活到今天,桃花源的美景是无处可寻了,即使千辛万苦找到一处所谓的“桃花源”,也到处都是矫揉造作的人工景观,不见落英缤纷,也没有良田美宅,更没有怡然自乐、热情好客的土著民众,只有价格贵得让人咋舌的门票,相信在温饱线上徘徊的陶渊明是舍不得买这个单的。 假如陶渊明活到今天,“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潇洒是无法延续了。如今的物价像断了线的风筝般一个劲往上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样不让小老百姓愁绪满怀,牢骚满腹。衣食住行外加教育和医疗,哪样不让小老百姓饱受其苦。不要说为五斗米折腰,即使是一斗米都要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陶先生又怎能免俗? 假如陶渊明活到今天,是不会高唱“归去兮”辞官归隐的。君不见,公务员考试如火如荼,多少人撞破脑袋都想挤进机关,只图混个一官半职,能在仕途上大搏名利。为了当官,多少人在酒桌饭局陪尽笑脸;为了当官,多少人上下其手,绞尽脑汁,致力于打造各类“灌水”的政绩工程,假的可以编成真的,死的可以吹成活的;为了当官,多少人亦步亦趋,卑躬屈膝,亲爹躺在病榻上可以不理睬,但碰到领导打个喷嚏都要去看望,亲娘的生日可以不记得,但遇到领导夫人的诞辰一定要去祝贺。
试论陶渊明诗歌的审美意识
作者: 杨晓  来源: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审美意识  陶渊明 
描述:在陶渊明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世间风景的审美观照,而作者的审美理想就寄托和浸淫在这些诗作之中。陶渊明的诗句在人格的审美层面上做到了儒道互补,在田园的审美层面上虚静淡然,在社会的审美层面上则和谐敦厚,为我们留下珍贵的精神食粮和美学范本。本文分析了陶渊明审美意识的渊源,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陶渊明
全文:在陶渊明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世间风景的审美观照,而作者的审美理想就寄托和浸淫在这些诗作之中。陶渊明的诗句在人格的审美层面上做到了儒道互补,在田园的审美层面上虚静淡然,在社会的审美层面上则和谐敦厚,为我们留下珍贵的精神食粮和美学范本。本文分析了陶渊明审美意识的渊源,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陶渊明诗歌中的人格审美意识、田园审美意识以及社会审美意识。 引言 陶渊明在我国诗坛乃至世界诗坛的声誉是很高的,元好问曾在《论诗三十首》中赞其诗歌“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歌的创始者,他一生崇尚自然山水,对东晋腐败混乱的官场日渐厌恶而隐居田园间,并在亲身躬耕之中亲近自然,亲近田园,完善了自己的人生之道,获得了对自然与生命更深刻的领悟。从而达到了精神的自由和内心的平静。陶渊明的诗歌作品具备深邃的人生哲学内涵,体现出作者极高的审美意识。诗人所流传后世的文字无不体现着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在陶渊明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世间风景的审美观照,而作者的审美理想就寄托和浸淫在这些诗作之中。通过分析陶渊明的作品,把握其审美意识的渊源和流向,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在魏晋美学史的地位进行评估,汲取其审美理想,对于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自我人格的完善均大有裨益。
从另一个角度看陶渊明
作者: 季天华  来源:中国当代教育科研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从《桃花源记》这篇文辞优美的文章中看到陶渊明的思想对人类的发展、历史的进步、艺术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时空转换,通过数代人的努力,从另一个角度看,陶渊明的思想、价值,都对人类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今天在新一代集体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下,他们正带领人民群众用大手笔勾画另一幅新的人 间美好生活—世外桃源。
全文:从《桃花源记》这篇文辞优美的文章中看到陶渊明的思想对人类的发展、历史的进步、艺术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时空转换,通过数代人的努力,从另一个角度看,陶渊明的思想、价值,都对人类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今天在新一代集体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下,他们正带领人民群众用大手笔勾画另一幅新的人 间美好生活—世外桃源。 笔者从读初中时就接触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且熟读成诵,从参加工作至今,从教 数年,经历了无论是老教材还是新教材的多次删减,无论是苏教版还是人教版都保留了《桃花源记》这篇文章,由此可见该文不但文辞优美,而且成为久读不衰脍炙人口的经典名文。桃源里的人没有虚伪的人情世故,而是热情好客、生活味、人情味都很浓厚。无论从时空还是政治上都具有深远意义。 堪称“田园诗人”的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由于当时政治黑暗,使他愤世嫉俗,于是躬耕自居。在他躬耕自居日子,也给他创造同农民广泛接触的机会, 这就使他爱上了田园生活。他对山水田园的热爱、对山水田园诗的钟情,以及他特有的不愿同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便跃然“田园诗”上了。 《桃花源记》表现了一个诗人明朗清新、朴实自然的文笔。
陶渊明授学
作者: 陈文道  来源:故事大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习  道理  磨石  磨损  少年  勤学  陶渊明  辍学  读书  渊博知识 
描述:晋代大文学家陶渊明退归田园后,隐居在湖南常德桃花源,乡邻中有个读书少年向他求教,说:“我非常敬佩你的渊博知识,不知你在少年时读书学习,有什么妙法?小辈在此愿听指教!”陶渊明捋着胡须说:“学习是绝无妙法的,而只有笨法。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勤学则进,辍学则退呀!”那少年听了,似懂非懂,不甚明白。陶渊
全文:,有时连自己也察觉不到。但只要持之以恒,勤学不已,就会由知道得很少逐渐变为知道得很多。所以有人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有所长。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他讲完,又指着溪边一块大磨石问道:“你再看看那块磨石,为什么会出现像马鞍一样...
陶渊明诗赋的《楚辞》渊源研究
作者: 陈怡良  来源:六朝学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闲情赋  陶渊明  楚辞  屈原 
描述:陶渊明诗,语淡味腴,自然深粹。辞赋虽仅三篇,却都是素怀洒落,逸气流行。萧统赞扬渊明文章是:「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陶渊明集序〉),其人被誉为田园派宗师,安道苦节之大贤,影响後世,至深且钜,因而奠定其在中国文学史上之崇高地位。 本文分四层探讨,首为前言,论述
全文:陶渊明诗,语淡味腴,自然深粹。辞赋虽仅三篇,却都是素怀洒落,逸气流行。萧统赞扬渊明文章是:「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陶渊明集序〉),其人被誉为田园派宗师,安道苦节之大贤,影响後世,至深且钜,因而奠定其在中国文学史上之崇高地位。 本文分四层探讨,首为前言,论述为知人论世故,探讨诗人作家之文学渊源有其必要性,盖不穷其源,就不辨其流,若不晓得其变;则不识其途。另亦对锺嵘《诗品》言渊明「源出应璩」,略为讨论,以为依锺氏当代背景立论,有其依据,以今日判定,则个人以为陶诗之渊源是:「上承《诗》、《骚》,多采诸子,酌法汉魏,兼取大家」,若论其辞赋渊源,则是:「本祖《风》、《骚》,上法汉赋,近取短赋,而後创新风格以成。」(《陶渊明之人品与诗品》)。今特就其诗赋,渊源於《楚辞》探究,以扫除迷雾,厘清真相。 为澄清某些疑虑,於探讨之前,特先确定几项认知,第二节即论述陶渊明於受教过程中,必从传统文学中,诸如《诗》、《骚》汲取丰富之养分,表现历史之继承性,盖可「为之本」、「可以博其源」、「可以裨其思」。而渊明作品中,运用《楚辞》典故处,竟达七十处之多。可见《楚辞》为渊明学习之典范,屈原之端直耿介,忧国忧民,更是渊明向其学习之人格典范。第三、四节,则自:(一)引用、熔铸。(二)题材、手法。(三)风格、意境等三项,加以论证,以证明《楚辞》确为渊明诗赋渊源之一,其取《楚辞》为己所用,活用《楚辞》,取熔《楚辞》,并注入己身之生命,始能使渊明诗赋别开生面,独步文坛。
关于陶渊明的思想
作者: 公盾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现实意义  封建士大夫  士大夫文人  现实主义  农民起义  陶渊明  农民生活  作品  人民生活 
描述:陶渊明生子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三六五年),死于刘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四二七年)。这是个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都相当激烈的时代。陶渊明壮年和中年,恰是中原沦陷,东晋偏安江左,政权依靠大族支持,由会稽司马道子父子当政。司马父子揽权纳贿,把国内政治搞得混乱不堪。当时,在统治阶级内部有王恭、殷仲堪之乱;而广大农
全文:皇帝。东晋灭亡。刘裕建立了所谓前宋王朝。陶渊明的晚年,目睹其事。六年后,他便与世长辞了。这是陶渊明生活过来的时代。这是个国土削、东晋南面偏安,北方被鲜卑等族占领的时代;这是个战乱频仍、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从时间异文析论陶渊明〈游斜川〉诗
作者: 吴光滨  来源:实践博雅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秦山  陶渊明  湓水  曾城  斜川 
描述:陶淵明詩深受世人喜愛,但現存陶詩有許多傳抄之誤或經後人臆改處,不同版本出現不同文字,以致世人對陶詩的認知,總是蒙著一層迷霧。現存〈遊斜川〉詩也有異文,而且出現在極其重要的時間點上,使得這首詩產生說法迥異的現象。 本文以「陶淵明享年六十歲」的說法為基礎,從〈遊斜川〉詩的寫作邏輯、表現情感,以及描述景物
全文:陶淵明詩深受世人喜愛,但現存陶詩有許多傳抄之誤或經後人臆改處,不同版本出現不同文字,以致世人對陶詩的認知,總是蒙著一層迷霧。現存〈遊斜川〉詩也有異文,而且出現在極其重要的時間點上,使得這首詩產生說法迥異的現象。 本文以「陶淵明享年六十歲」的說法為基礎,從〈遊斜川〉詩的寫作邏輯、表現情感,以及描述景物等方面,配合陶淵明的生平事跡做客觀分析。 首先透過時間異文的析論,確定〈遊斜川〉詩寫於宋武帝永初二年辛酉(421),這年陶淵明五十四歲。 再透過與陶淵明活動相關的記錄,確定陶淵明作〈遊斜川〉詩時家居於尋陽南廓的南村。 又進一步分析,說明陶淵明此時生活貧苦,身體多病,出遊必不遠行,以確定斜川必在南村附近。再依詩句的描述情景,認定斜川就是「湓水」(今之龍開河),詩中的曾城就是今日瑞昌的「秦山」。 最後又探索〈遊斜川〉詩所代表的文化意義。指出:陶淵明的斜川之遊,原本是遊春的自然行動,但由於時間異文的存在,也引發了世人以之和石崇「金谷集會」及王羲之「蘭亭雅聚」相比較,甚至有與慧遠石門之遊相互較勁的論調,使得一首單純出遊的〈遊斜川〉詩,被賦上許多文化意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