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6461)
报纸(959)
图书(482)
学位论文(236)
会议论文(61)
新闻(24)
诗文作品(23)
视频(18)
图片(8)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7240)
人物生平 (959)
作品著述 (34)
影音制品 (18)
缅怀纪念 (12)
珍贵图片 (8)
新闻栏目 (1)
按年份分组
2016(480)
2015(495)
2014(484)
2012(540)
2011(551)
2009(514)
2008(430)
2006(271)
2005(212)
2004(204)
2003(199)
2000(130)
1999(109)
1997(113)
1996(94)
1995(78)
1994(93)
1993(70)
1992(72)
1983(55)
1979(15)
1963(2)
1956(9)
1947(6)
1937(3)
1935(10)
1933(7)
1931(3)
1929(2)
1913(1)
按来源分组
北京:中华书局(37)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1)
商务印书馆(15)
北京:文津出版社(8)
南京:凤凰出版社(6)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5)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4)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4)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4)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4)
长沙:岳麓书社(4)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3)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3)
海口:海南出版社(3)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3)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
宜丰县陶渊明研究会(2)
武汉:崇文书局(2)
开明书店(2)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
太原:三晋出版社(1)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
北京:外文出版社(1)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
知书房出版社(1)
天津:新蕾出版社(1)
上海儿童书局(1)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诗赋的《楚辞》渊源研究
作者: 陈怡良  来源:六朝学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闲情赋  陶渊明  楚辞  屈原 
描述:陶渊明诗,语淡味腴,自然深粹。辞赋虽仅三篇,却都是素怀洒落,逸气流行。萧统赞扬渊明文章是:「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陶渊明集序〉),其人被誉为田园派宗师,安道苦节之大贤,影响後世,至深且钜,因而奠定其在中国文学史上之崇高地位。 本文分四层探讨,首为前言,论述
全文:陶渊明诗,语淡味腴,自然深粹。辞赋虽仅三篇,却都是素怀洒落,逸气流行。萧统赞扬渊明文章是:「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陶渊明集序〉),其人被誉为田园派宗师,安道苦节之大贤,影响後世,至深且钜,因而奠定其在中国文学史上之崇高地位。 本文分四层探讨,首为前言,论述为知人论世故,探讨诗人作家之文学渊源有其必要性,盖不穷其源,就不辨其流,若不晓得其变;则不识其途。另亦对锺嵘《诗品》言渊明「源出应璩」,略为讨论,以为依锺氏当代背景立论,有其依据,以今日判定,则个人以为陶诗之渊源是:「上承《诗》、《骚》,多采诸子,酌法汉魏,兼取大家」,若论其辞赋渊源,则是:「本祖《风》、《骚》,上法汉赋,近取短赋,而後创新风格以成。」(《陶渊明之人品与诗品》)。今特就其诗赋,渊源於《楚辞》探究,以扫除迷雾,厘清真相。 为澄清某些疑虑,於探讨之前,特先确定几项认知,第二节即论述陶渊明於受教过程中,必从传统文学中,诸如《诗》、《骚》汲取丰富之养分,表现历史之继承性,盖可「为之本」、「可以博其源」、「可以裨其思」。而渊明作品中,运用《楚辞》典故处,竟达七十处之多。可见《楚辞》为渊明学习之典范,屈原之端直耿介,忧国忧民,更是渊明向其学习之人格典范。第三、四节,则自:(一)引用、熔铸。(二)题材、手法。(三)风格、意境等三项,加以论证,以证明《楚辞》确为渊明诗赋渊源之一,其取《楚辞》为己所用,活用《楚辞》,取熔《楚辞》,并注入己身之生命,始能使渊明诗赋别开生面,独步文坛。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