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陶渊明山水田园诗的自然之美
-
作者:
刘洪芝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东晋诗人陶渊明,年轻时怀有兼济天下的壮志,却无法让自己的心安于污浊官场的周旋委蛇.于是纵情山水,隐逸垅亩.诸多客观、主观条件,历史的、时代的、个人的因素,产生一种"合力",凝聚于陶潜的田园诗,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
全文:东晋诗人陶渊明,年轻时怀有兼济天下的壮志,却无法让自己的心安于污浊官场的周旋委蛇.于是纵情山水,隐逸垅亩.诸多客观、主观条件,历史的、时代的、个人的因素,产生一种"合力",凝聚于陶潜的田园诗,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
陶渊明山水田园诗的自然之美
-
作者:
刘洪芝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诗 园田居 陶渊明 天然自然 官场 山水田园诗 兼济天下 主观条件 和谐 自然之美
-
描述:东晋诗人陶渊明,年轻时怀有兼济天下的壮志,却无法让自己的心安于污浊官场的周旋委蛇。于是纵情山水,隐逸垅亩。诸多客观、主观条件,历史的、时代的、个人的因素,产生一种合力,凝聚于陶潜的田
-
全文:东晋诗人陶渊明,年轻时怀有兼济天下的壮志,却无法让自己的心安于污浊官场的周旋委蛇。于是纵情山水,隐逸垅亩。诸多客观、主观条件,历史的、时代的、个人的因素,产生一种合力,凝聚于陶潜的田
-
从《饮酒》诗看陶渊明坚定的人生与精神归宿
-
作者:
别菊珍 来源:山东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一、陶渊明在诗中表现出任真自得之性诗人组诗中描写了自己的隐居生活.与动乱的社会现实相比,诗人的内心是任真自得,生活虽有清苦但却闲静安逸.
-
全文:一、陶渊明在诗中表现出任真自得之性诗人组诗中描写了自己的隐居生活.与动乱的社会现实相比,诗人的内心是任真自得,生活虽有清苦但却闲静安逸.
-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生命哲学
-
作者:
柯加瑜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生价值 田园生活 士人 欧阳修 生命哲学 陶渊明 官场 实现 委运任化 文学家
-
描述: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决绝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陶渊明人生的
-
全文: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决绝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陶渊明人生的
-
陶渊明五柳的误读与演变
-
作者:
张哲俊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五柳 陶门柳 陶渊明 陶侃
-
描述:陶门五柳又称为陶门柳,是陶渊明的象征。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人仰慕的文人,寄托了各朝文人的理想,陶门柳也具有了隐逸高洁的意义。然而这是误读,因为在陶渊明之前杨柳与隐逸没有关系,杨柳的象征意义是对生命长久、家业兴盛的祝愿。杨柳与陶渊明的祖先陶侃有着特别的关系,武昌柳是陶侃建立功勋和善于治军的标志。陶渊明借
-
全文:陶门五柳又称为陶门柳,是陶渊明的象征。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人仰慕的文人,寄托了各朝文人的理想,陶门柳也具有了隐逸高洁的意义。然而这是误读,因为在陶渊明之前杨柳与隐逸没有关系,杨柳的象征意义是对生命长久、家业兴盛的祝愿。杨柳与陶渊明的祖先陶侃有着特别的关系,武昌柳是陶侃建立功勋和善于治军的标志。陶渊明借助五柳表达的意义应是建功立业、家业兴盛,而隐逸高洁是后人将陶渊明晚期的思想与生活赋予五柳的结果。陶渊明五柳本来是在宅边,而不是门边;五柳不是在彭泽县衙,而是在柴桑的布衣之居。空间位置的误读也为意义的误读提供了基础。误读既是后世文人的需要,也是清廉政治的需要。
-
从鸟意象解读陶渊明的精神世界
-
作者:
张昕 来源:作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人化于自然 意象 鸟
-
描述:鸟意象是陶渊明诗歌的一个突出特点,诗人往往运用象征、隐喻的写作手法,使其光明峻洁的人格、平淡自然的情怀在优美的意境中得到完美凸现。本文通过解读陶诗中的飞鸟、羁鸟、归鸟意象的内涵,揭示了诗人既有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又有归隐田园后追求自由平凡人生的另一面。旨在从陶诗鸟意象的探究,走进诗人"人化于自然"的
-
全文:鸟意象是陶渊明诗歌的一个突出特点,诗人往往运用象征、隐喻的写作手法,使其光明峻洁的人格、平淡自然的情怀在优美的意境中得到完美凸现。本文通过解读陶诗中的飞鸟、羁鸟、归鸟意象的内涵,揭示了诗人既有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又有归隐田园后追求自由平凡人生的另一面。旨在从陶诗鸟意象的探究,走进诗人"人化于自然"的世界。
-
陶渊明归稳始末探究
-
作者:
马春梅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代知识分子 归隐生活 独善其身 隐逸诗人 陶渊明 个性价值 兼济天下 田园诗人
-
描述:马春梅在教学中发现,古代文人大多追求一种归隐生活,陶渊明堪称其代表,他是“田园诗人之祖”“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身上充盈着古代知识分子追求个性价值的信念,激荡着儒、道思想交融的厚重内涵。他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信条最彻底的实践者,是文人高洁品行的万世楷模。然而为什么他的许多诗文总是浸润着琼浆
-
全文:马春梅在教学中发现,古代文人大多追求一种归隐生活,陶渊明堪称其代表,他是“田园诗人之祖”“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身上充盈着古代知识分子追求个性价值的信念,激荡着儒、道思想交融的厚重内涵。他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信条最彻底的实践者,是文人高洁品行的万世楷模。然而为什么他的许多诗文总是浸润着琼浆玉液的色香光影,难道在归隐的背后还有着别的苦衷? 向上追溯不难知道,自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出现以来,他们虽然从来都不是社会的统治者,却有着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强烈使命感。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有“兼济天下”的自觉意识,他们总是怀着一种社会责任心,试图帮助统治者管理好社会,以谋求天下苍生的幸福生活。陶渊明也不例外。他的曾祖父陶侃乃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祖陶茂、父陶逸都曾官至太守;外祖孟嘉乃东晋名士。从小受儒家思想熏陶的陶渊明是抱着“兼济天下”的壮志去求官的,他希望像先贤们一样,做造福百姓、名垂青史的良臣,因此他年轻时就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陶渊明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而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祖、父均非承袭陶侃爵位的嫡嗣),受人轻视,虽饱读诗书,颇具为官之才,然仍感到不堪吏职,不久便辞官回家。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三年(404年),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但是入幕不久,诸多黑暗现象便使他感到失望。于是辞职隐居,后又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同年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便愤然辞职,结束了短短的仕途生涯,回到家乡,过着诸葛亮式的“躬耕陇亩”的生活。由此不难看出,陶渊明归隐的直接原因主要是: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与当时黑暗的官场格格不入。所以即使他饱读诗书,颇具为官之才,然而“大济苍生”的宏伟抱负却终不得施展。既然不能“达则兼济天下”,于是只得抱定“穷则独善其身”的想法,借写古人以咏志,宁肯辞官归隐乡间,也决不向腐朽的士风低头。于是,酒成了诗人与现实对话的媒介,也是诗人与现实抗争的“有效”武器,离开了酒,他的诗就缺少了诗魂。他用诗与酒找到了人生坐标的切入点,成为中国诗酒文化中的一位过客。酒是诗人洒向田园的祝福,也是诗人“勘破红尘”的法器。酒,孕育了陶渊明精深的文化智慧。田园被他用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美化,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 好在无论环境如何险恶,陶渊明都能够始终“不坠青云之志”,他虽然不能实现自己的社会改造理想,但依旧保持着内心的纯洁和理想的高尚。于是他转而追求精神自由(不仅是肉体自由)、重视生命意识、甘于孤独沉寂。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归隐之前,完全听凭统治者意志的遣使,封建的纲常伦规、等级权威早已将人的自我主体性及创造活力挤压殆尽,人面对社会、自然甚至自我显得微不足道、无能为力。而归隐之后,他从肉体到精神都获得了相对的解放,当他面对自然及主体自我时,能够充分自由地体认和把玩它们,创造活力被激发出来。他的归隐,使他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和体验自然、反观自身,所以,他能更充分地发现和领悟自然的美、人生的美,并在灵感和激情的催发下,把他的发现和领悟以及隐逸生活中的真实情感表现为作品。因此,他的诗歌题材和内容贴近平淡的日常生活,诗歌的形象也往往取自于习见常闻的事物,且直写其事,不假雕琢,不尚辞采,他的诗歌意象看似平淡无奇,语言朴素自然,笔法疏淡,然而平淡之中见神奇,朴素之中见绮丽。许多作品达到了物我合—、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做到情、景、理的交融统一。在他的作品中,充分表现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表现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表现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表现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通过这些作品,那个荷锄微笑,在明月渐渐升起的时候,悠然而归五柳树下简陋草庐的老者形象,便定格在人们的脑海之中了。 陶渊明生前抑郁以终,身后却极受后代诗人们的推崇,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等人从陶诗中汲取了极为丰厚的文化养料;陶渊明那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达观精神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鲠之气,对后世正直的读书人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马春梅 山东滨州惠民县辛店乡第一中学 251709)
-
陶渊明的菊花
-
作者:
俞泽峰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魏时期 陶诗 作者 菊花酒 延缓衰老 人生态度 饮酒 陶渊明 死亡 人生理想
-
描述:陶渊明与菊花有不解之缘,笔下多次出现菊花意象,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饮酒》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这首诗通过对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的叙写,表现了作者对喧嚣
-
全文:陶渊明与菊花有不解之缘,笔下多次出现菊花意象,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饮酒》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这首诗通过对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的叙写,表现了作者对喧嚣
-
陶渊明的红颜知己
-
作者:
包光潜 来源:文史月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山 诗歌 志同道合 陶渊明 隐士 红颜知己 历史上 荣华富贵 昭明太子 人生
-
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能够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隐士诗人,应该感谢夫人翟氏,她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如果遇到一个爱慕虚荣的女人,为了荣华富贵,非让他做官不可,陶渊明的人生恐怕就要彻底改写了。
-
全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能够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隐士诗人,应该感谢夫人翟氏,她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如果遇到一个爱慕虚荣的女人,为了荣华富贵,非让他做官不可,陶渊明的人生恐怕就要彻底改写了。
-
明遗民对陶渊明的接受
-
作者:
李剑锋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明遗民 接受
-
描述:在明清易代之际,陶渊明首先是被作为晋宋易代之际的遗民接受的。陶渊明不与新朝合作的行为等,得到遗民几乎不约而同的赞赏和效仿,他们效仿陶渊明甲子纪年,桃源避秦,隐逸力田,在诗歌创作上和陶学陶。陶渊明成为支撑特殊时期民族感情、道德情操和超越情怀的历史基石之一。
-
全文:在明清易代之际,陶渊明首先是被作为晋宋易代之际的遗民接受的。陶渊明不与新朝合作的行为等,得到遗民几乎不约而同的赞赏和效仿,他们效仿陶渊明甲子纪年,桃源避秦,隐逸力田,在诗歌创作上和陶学陶。陶渊明成为支撑特殊时期民族感情、道德情操和超越情怀的历史基石之一。
上页
1
2
3
...
7
8
9
...
12
13
14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