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试论陶渊明的孤独意识
作者: 孙玉杰  来源:科技风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陶渊明  孤独意识 
描述:提起陶渊明,人们脑海中立即会浮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画面,联想起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回响着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的空谷跫音。这说明陶渊明只是《陶渊明集》中的表象化,模式化的陶渊明,而非真实的本质的陶渊明
全文:提起陶渊明,人们脑海中立即会浮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画面,联想起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回响着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的空谷跫音。这说明陶渊明只是《陶渊明集》中的表象化,模式化的陶渊明,而非真实的本质的陶渊明
《拟挽歌辞三首》评论赏析
作者: 佚名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陶诗一大特点,便是他怎么想就怎么说,基本上是直陈其事的“赋”笔,运用比兴手法的地方是不多的。故造语虽浅而涵义实深,虽出平淡而实有至理,看似不讲求写作技巧而更得自然
全文:。这就是苏轼所说的“似枯而实腴”。魏晋人侈尚清谈,多言生死。但贤如王羲之,尚不免有“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叹;而真正能勘破生死关者,在当时恐怕只有陶渊明一人而已。如他在《形影神·神释》诗的结尾处说:“纵
[0图]元前陶渊明接受史
作者: 李剑锋  来源:济南:齐鲁书社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陶渊明(学科:  陶渊明  文学研究)  学科:  接受美学  文学研究 
描述:本书主要对元代以前陶渊明接受史的轨迹进行思路描述和探因。内容包括陶渊明接受史的奠基期、发展期、高潮期。
全文:本书主要对元代以前陶渊明接受史的轨迹进行思路描述和探因。内容包括陶渊明接受史的奠基期、发展期、高潮期。
陶渊明的田园哲学
作者: 顾宴绮  来源: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田园  陶渊明  安顿 
描述:田因是自然给予的充实和自由,与人形成了和谐的关系。陶渊明在他归隐务农的田园生活里重新建构价值观念,从而获得生命的安顿。田园哲学使其能在身陷困苦之中依然表现出乐观超越的人生态度,他用诗化的方式消解了生活的苦痛,抵达心灵的归宿。
全文:田因是自然给予的充实和自由,与人形成了和谐的关系。陶渊明在他归隐务农的田园生活里重新建构价值观念,从而获得生命的安顿。田园哲学使其能在身陷困苦之中依然表现出乐观超越的人生态度,他用诗化的方式消解了生活的苦痛,抵达心灵的归宿。
陶渊明的田园哲学
作者: 顾宴绮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田园  陶渊明  安顿 
描述:田园是自然给予的充实和自由,与人形成了和谐的关系。陶渊明在他归隐务农的田园生活里重新建构价值观念,从而获得生命的安顿。田园哲学使其能在身陷困苦之中依然表现出乐观超越的人生态度,他用诗化的方式消解了生活的苦痛,抵达心灵的归宿。
全文:田园是自然给予的充实和自由,与人形成了和谐的关系。陶渊明在他归隐务农的田园生活里重新建构价值观念,从而获得生命的安顿。田园哲学使其能在身陷困苦之中依然表现出乐观超越的人生态度,他用诗化的方式消解了生活的苦痛,抵达心灵的归宿。
《挽歌》赏析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陶诗一大特点,便是他怎么想就怎么说,基本上是直陈其事的“赋”笔,运用比兴手法的地方是不多的。故造语虽浅而涵义实深,虽出平淡而实有至理,看似不讲
全文:,岂不痛哉”叹;而真正能勘破生死关者,在当时恐怕只有陶渊明一人而已。‍‍‍‍‍‍‍‍如他在《形影神·神释》诗的结尾处说:“纵浪大化中,不忧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意思说人生居天地之间
陶渊明人生的三重困境
作者: 郭加文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困境  人生 
描述: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再三表明自己出官和归隐的原因,甚至在《归园田居》中高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然而在陶氏内心深处,从来就没有真正远离官场。
全文: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再三表明自己出官和归隐的原因,甚至在《归园田居》中高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然而在陶氏内心深处,从来就没有真正远离官场。
陶渊明在公元四二零年:小议陶渊明归隐思想复杂性
作者: 褚超  来源:当代小说(下)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变化  陶渊明 
描述:公元四二零年,晋宋易代,五十而知天命的陶渊明,放弃了归隐以待其时的念头,顺天应时,完成了向彻底超脱世俗的隐士的转变。本文以公元四二零年为界,试叙述这一变化。
全文:公元四二零年,晋宋易代,五十而知天命的陶渊明,放弃了归隐以待其时的念头,顺天应时,完成了向彻底超脱世俗的隐士的转变。本文以公元四二零年为界,试叙述这一变化。
[0图]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诗文选评
作者: 曹明纲撰  来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鲍照(约416  陶渊明(365  427)  文学评论  466)  433)  谢灵运(385 
描述:本套丛书继承发扬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十六年来出版普及读物的优良传统,也集结了多方面的正反经验:名家撰作,深入浅出,知识性可读性并重,固然是其基本特点;而文化传统现代特色的结合,更是她新的关注。
全文:本套丛书继承发扬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十六年来出版普及读物的优良传统,也集结了多方面的正反经验:名家撰作,深入浅出,知识性可读性并重,固然是其基本特点;而文化传统现代特色的结合,更是她新的关注。
《咏贫士》评论赏析
作者: 佚名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此诗承《咏贫士·万族各有托》中的诗句“岂不寒饥”,先叙贫困饥寒状。朔风凄厉,已近岁末。无以取暖的老诗人,只能拥着粗布衣服,在前轩下晒太阳。抬眼望去,昔时四院中盛开的花卉已
全文:‍‍       此诗承《咏贫士·万族各有托》中的诗句“岂不寒饥”,先叙贫困饥寒状。朔风凄厉,已近岁末。无以取暖的老诗人,只能拥着粗布衣服,在前轩下晒太阳。抬眼望去,昔时四院中盛开的花卉已
上页 1 2 3 ... 8 9 10 ... 18 19 20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