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论陶渊明的四言诗
-
作者:
关四平 来源: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百篇 昭昧詹言 悲愤诗 陶诗 五言 诗歌发展史 山水诗 中说 诗歌语言 答庞参军
-
描述: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诗经》可谓四言诗的典范,后之习者,多“取效风骚”,很难超过它。同时由于语言的发展,以两个字来表达一个意义的双音词逐渐多起来,如果仍然用四言写诗,就会失去“文约意广”的优点,而带来“文繁意少
-
全文: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诗经》可谓四言诗的典范,后之习者,多“取效风骚”,很难超过它。同时由于语言的发展,以两个字来表达一个意义的双音词逐渐多起来,如果仍然用四言写诗,就会失去“文约意广”的优点,而带来“文繁意少”的不足。因此,五言诗逐渐取代四言诗占据了诗坛是很自然的。但任何一种文艺形
-
陶渊明思想新探
-
作者:
鲁永良 来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门第观念 自然无为 中国文学史 道家思想 饮酒 陶渊明 哲学思想 重要原则 崇尚自然 农民
-
描述:鲁迅先生在半个世纪以前就曾指出:“被论客赞赏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我每见近人的称引陶渊明,往往不禁为古人惋惜”,他为此提出了文学批评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以上均见《
-
全文:鲁迅先生在半个世纪以前就曾指出:“被论客赞赏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我每见近人的称引陶渊明,往往不禁为古人惋惜”,他为此提出了文学批评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以上均见《题未定草》)。细细咀嚼这些话,对于我们今天客观和全面地评价陶渊明,还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即对陶渊明思想的几个方面
-
一部厚重的陶学新著:读魏耕原先生的《陶渊明论》
-
作者:
张保宁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学 中国文学史 陶渊明 厚重 北京大学出版社 民间传说 人生理想 农耕生活
-
描述:无论在中国文学史还是批评史上,陶渊明无疑都是一位值得反复称道和深入探究的重要人物。他的衰变的家世、他的桃花源式的人生理想、他的五官三休的经历、归隐后的农耕生活,以及他的有关与菊、与酒、与琴等的民间传说,特别是他留下的诗与文,历朝历代都有谈不完的话题,研究者辈出,新见屡现。陶渊明就像一座丰富的矿藏,谁
-
全文:无论在中国文学史还是批评史上,陶渊明无疑都是一位值得反复称道和深入探究的重要人物。他的衰变的家世、他的桃花源式的人生理想、他的五官三休的经历、归隐后的农耕生活,以及他的有关与菊、与酒、与琴等的民间传说,特别是他留下的诗与文,历朝历代都有谈不完的话题,研究者辈出,新见屡现。陶渊明就像一座丰富的矿藏,谁下得功夫越大,钻研得越深,挖掘得就越多,取得的成果就越丰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的魏耕原先生的《陶渊明论》,便是这样一部厚重的陶学新著。
-
由陶渊明、辛弃疾的入仕看他们的生存状态
-
作者:
赵燕 来源:金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辛弃疾 生存状态 陶渊明 人生
-
描述:陶渊明和辛弃疾都是有着卓越才能的文人,他们有着相同的雄才大略,又有不得施展的身世遭际,更有着坚持理想、至死不渝的爱国之心。时代氛围的不同,使他们的精神家园也有很大不同,虽然两人心灵深处都有一座“大济于苍生”的理想之城,但在黑暗的时代里他们是不可能完成自己的心愿的。最终他们选择了归隐田园,并在归隐中借
-
全文:陶渊明和辛弃疾都是有着卓越才能的文人,他们有着相同的雄才大略,又有不得施展的身世遭际,更有着坚持理想、至死不渝的爱国之心。时代氛围的不同,使他们的精神家园也有很大不同,虽然两人心灵深处都有一座“大济于苍生”的理想之城,但在黑暗的时代里他们是不可能完成自己的心愿的。最终他们选择了归隐田园,并在归隐中借助诗和酒“顺物”、“游心”,从另一方面成就了一代文豪,同时我们也从中窥探出了中国文人的生存状态。
-
拯救与逍遥——陶渊明心灵的探寻
-
作者:
樊华 来源:中国科教博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逍遥 理想人格 生存方式 拯救
-
描述:在东晋那黑暗的年代里,陶渊明是那寂静文学时代的一颗晨星,他是那个时代的天才。也是那个时代的命运悲剧者。他这样一个年少即有抱负的诗人最终却退隐南山,其思想历程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本文力图通过陶渊明的时代、少年理想和中年几次出仕,以及晚年的归隐躬耕于田园,去探寻诗人的内心世界,去体悟诗人那原想拯救苍生
-
全文:在东晋那黑暗的年代里,陶渊明是那寂静文学时代的一颗晨星,他是那个时代的天才。也是那个时代的命运悲剧者。他这样一个年少即有抱负的诗人最终却退隐南山,其思想历程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本文力图通过陶渊明的时代、少年理想和中年几次出仕,以及晚年的归隐躬耕于田园,去探寻诗人的内心世界,去体悟诗人那原想拯救苍生到最后的自我拯救,脱离樊笼,灵与肉的共同回归自然的真正洒脱和逍遥。
-
论陶渊明诗歌的象征
-
作者:
孙伯涵 来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象征系统 陶渊明诗歌 寓言 翼翼归鸟 人物象征 殷景仁 象征意义 意象 庄周
-
描述:钟嵘《诗品》称道陶渊明诗歌“文体省净”,今人论述陶诗,多推誉其善长白描的语言风格。陶诗的象征很少有人论及,因为在许多论者心中,象征与“文体省净”、善长白描的风格多多少少是不能并容的。说到象征,最容易令人想到《楚辞》那种华美富赡的“文体”。但是,如果我们读陶诗不是一篇篇孤立起来看,而是把他存世的一百多
-
全文:钟嵘《诗品》称道陶渊明诗歌“文体省净”,今人论述陶诗,多推誉其善长白描的语言风格。陶诗的象征很少有人论及,因为在许多论者心中,象征与“文体省净”、善长白描的风格多多少少是不能并容的。说到象征,最容易令人想到《楚辞》那种华美富赡的“文体”。但是,如果我们读陶诗不是一篇篇孤立起来看,而是把他存世的一百多首诗联系起来作总体观,那陶诗不仅是用了象征,简直可以说是富含象征的表现方式,且呈现出技艺纯熟的风貌。
-
陶渊明思想新探
-
作者:
鲁永良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世族 玄道 门第观念 《游斜川》 道家思想 陶渊明 杂诗 哲学思想 王凝 农民
-
描述:鲁迅先生在半个世纪以前就曾指出:“被论客赞赏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我每见近人的称引陶渊明,往往不禁为古人惋惜”,他为此提出了文学批评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以上均见《
-
全文:鲁迅先生在半个世纪以前就曾指出:“被论客赞赏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我每见近人的称引陶渊明,往往不禁为古人惋惜”,他为此提出了文学批评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以上均见《题未定草》)。细细咀嚼这些话,对于我们今天客观和全面地评价陶渊明,还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即对陶渊明思想的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
论陶渊明的四言诗
-
作者:
关四平 来源:绥化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约意广 语言 五言诗 陶诗 四言诗 饮酒 陶渊明 艺术成就 诗经 重要组成部分
-
描述: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诗经》可谓四言诗的典范,后之习者,多“取效风骚”,很难超过它。同时由于语言的发展,以两个字来表达一个意义的双音词逐渐多起来,如果仍然用四言写诗,就会失去“文约意广”的优点,而带来“文繁意少
-
全文: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诗经》可谓四言诗的典范,后之习者,多“取效风骚”,很难超过它。同时由于语言的发展,以两个字来表达一个意义的双音词逐渐多起来,如果仍然用四言写诗,就会失去“文约意广”的优点,而带来“文繁意少”的不足。因此,五言诗逐渐取代四言诗占据了诗坛是很自然的。但任何一种文艺形
-
陶渊明谢灵运与慧远
-
作者:
袁行霈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谢灵运 佛教 白莲社 《拟挽歌辞》 陶渊明 颜延之 庐山 遗民 《临终诗》 法师
-
描述:陶渊明(365—427)、谢灵运(385—433)、慧远(334—416),是晋宋之际思想文化界的三个杰出的代表人物,本文拟以慧远为坐标,衡量陶、谢二人的思想倾向,并为他们找到在那个时代的思想文化潮流中各自的恰当位置。 陶、谢虽然在世的共同时间达四十二年之久,但并没有资料证明他们有过直接的接触。他们
-
全文:陶渊明(365—427)、谢灵运(385—433)、慧远(334—416),是晋宋之际思想文化界的三个杰出的代表人物,本文拟以慧远为坐标,衡量陶、谢二人的思想倾向,并为他们找到在那个时代的思想文化潮流中各自的恰当位置。 陶、谢虽然在世的共同时间达四十二年之久,但并没有资料证明他们有过直接的接触。他们有一位共同的好朋友颜延之,颜延之曾接济过陶渊明,还为他撰写诔文;颜延之又曾和谢灵
-
《陶渊明集译注》前言
-
作者:
魏正申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 陶学 译解 王瑶 译注 《咏三良》 陶渊明研究 作品系年 陶渊明论 钟优民
-
描述:伟大的诗人陶渊明,作为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文化名人,以他独有的思想和人格一直在激励着历代的人们;以他的光辉艺术实践启迪着一辈辈作家。陶公的诗文为古今众多的读者所钟爱,致使“陶渊明热”经久不衰,驰向世界。 多年来,笔者在学习陶作和各家研陶著述的过程中,有意地做些基础资料的积累,结成了这本陶集通俗、浅
-
全文:伟大的诗人陶渊明,作为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文化名人,以他独有的思想和人格一直在激励着历代的人们;以他的光辉艺术实践启迪着一辈辈作家。陶公的诗文为古今众多的读者所钟爱,致使“陶渊明热”经久不衰,驰向世界。 多年来,笔者在学习陶作和各家研陶著述的过程中,有意地做些基础资料的积累,结成了这本陶集通俗、浅白译注的小册子,欲为陶学热做点普及性的工作。本书对陶集中每篇诗文的解析,分做作品系年、题解与篇义简析、译解和注释四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