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6458)
报纸(942)
图书(482)
学位论文(233)
会议论文(58)
新闻(23)
诗文作品(23)
视频(18)
图片(3)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7231)
人物生平 (942)
作品著述 (34)
影音制品 (18)
缅怀纪念 (12)
珍贵图片 (3)
按年份分组
2017(193)
2016(479)
2015(495)
2014(480)
2013(550)
2012(538)
2011(551)
2008(428)
2007(357)
2005(210)
2004(201)
2003(199)
2002(181)
2001(142)
2000(130)
1998(129)
1996(94)
1995(78)
1994(93)
1993(70)
1990(62)
1989(62)
1988(71)
1987(60)
1985(94)
1979(15)
1970(1)
1956(9)
1927(2)
1909(4)
按来源分组
九江师专学报(131)
-1(122)
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0)
江西社会科学(51)
北京:中华书局(37)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1)
北方论丛(16)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0)
北京:文津出版社(8)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7)
北京:线装书局(6)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5)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5)
语文园地(5)
语文教学通讯(D刊 学术刊)(5)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5)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4)
长沙:岳麓书社(4)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3)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3)
扬州:广陵书社(2)
北京:作家出版社(1)
北京:京华出版社(1)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1)
江苏广陵书社(1)
香港文文出版社(1)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相关搜索词
“闲情”不闲——重读陶渊明《闲情赋》
作者: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陶渊明的作品中,《闲情赋》是色彩艳丽而且有点怪异的一篇,鲁迅先生将它的主题归结为“既取民间《子夜歌》意,而又拒以圣道”(《·选本》)。他又说:被选家录取了《归去来辞》和《桃花源记》,被论客
全文:陶渊明的作品中,《闲情赋》是色彩艳丽而且有点怪异的一篇,鲁迅先生将它的主题归结为“既取民间《子夜歌》意,而又拒以圣道”(《·选本》)。他又说:被选家录取了《归去来辞》和《桃花源记》,被论客
陶渊明的生态智慧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作者: 邓绍秋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归园田居》  精神生态  陶渊明  农村生活  人文精神  自然生态  劳动生活  生态智慧  日常生活  审美化 
描述:真正从审美态度描写农村生活,将农村日常生活审美化,大概始于人性自觉与文学自觉的魏晋时期,即魏晋时期出现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某些倾向。陶渊明作为魏晋时期的风云人物和典型代表,他在退出官场隐居农村生活时,写下了不少描写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的优美诗篇。在这些诗篇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智慧,大致表现在四个方面:
全文:真正从审美态度描写农村生活,将农村日常生活审美化,大概始于人性自觉与文学自觉的魏晋时期,即魏晋时期出现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某些倾向。陶渊明作为魏晋时期的风云人物和典型代表,他在退出官场隐居农村生活时,写下了不少描写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的优美诗篇。在这些诗篇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智慧,大致表现在四个方面:
陶渊明写(挽歌)》
作者: 秋耘  来源:文艺报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陶渊明写(挽歌)》
陶渊明盼望交流与理解
作者: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陶渊明是中古时代的绝顶高人,他人生态度在生活节奏快得快要让人吃不消的当下,自然具有新的魅力。不过他并非神仙,也毫不怪僻,仍然有着普通人的心态和要求,所以他的作品读起来很亲切,就如同我们身边一位旷达而可爱的老先生同我们谈话一样。归隐后的陶渊明渴望同家人和亲友交流。《归去来兮辞》有云:归去来兮,请息交以
全文:陶渊明是中古时代的绝顶高人,他人生态度在生活节奏快得快要让人吃不消的当下,自然具有新的魅力。不过他并非神仙,也毫不怪僻,仍然有着普通人的心态和要求,所以他的作品读起来很亲切,就如同我们身边一位旷达而可爱的老先生同我们谈话一样。归隐后的陶渊明渴望同家人和亲友交流。《归去来兮辞》有云:归去来兮,请息交以
作家与环境——从陶渊明搬家谈起
作者: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陶渊明前后有过好几处住房,给人印象最深的大约是他义熙元年(405年,乙巳年)归隐之初所住的一处,因为他曾兴高采烈地在《归园田居》(其一)里描写过,说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庭户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这应当是他为隐居新建(或在原有基础上改建扩建而成)的一座别墅,其地点离
全文:陶渊明前后有过好几处住房,给人印象最深的大约是他义熙元年(405年,乙巳年)归隐之初所住的一处,因为他曾兴高采烈地在《归园田居》(其一)里描写过,说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庭户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这应当是他为隐居新建(或在原有基础上改建扩建而成)的一座别墅,其地点离
为谁写挽歌?——评历史小说《广陵散》和《陶渊明写〈挽歌〉》
作者: 颜默  来源:文艺报 年份:196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为谁写挽歌?——评历史小说《广陵散》和《陶渊明写〈挽歌〉》
陶渊明的生态智慧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作者: 邓绍秋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陶渊明的生态智慧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陶渊明的生态智慧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作者: 邓绍秋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活  古典文学  审美  中国  文学评论 
描述:陶渊明的生态智慧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生态批评:路径与突破——鲁枢元《陶渊明的幽灵》及其他
作者: 吴秉杰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生态批评在今天更多的是一种社会批评,缺少从主体、我们自身的角度去考虑。对于生态的关怀与对生态问题的认识颠覆了多少年来已习惯的概念:“进步”、现代性、“文明”的含义,一切都已在生态危机面前被重新审视,但这种与大自然达成和解的要求似乎还没有发展到各个领域,譬如,文艺领域。生态问题自然是一个现实问题,但它
全文:生态批评在今天更多的是一种社会批评,缺少从主体、我们自身的角度去考虑。对于生态的关怀与对生态问题的认识颠覆了多少年来已习惯的概念:“进步”、现代性、“文明”的含义,一切都已在生态危机面前被重新审视,但这种与大自然达成和解的要求似乎还没有发展到各个领域,譬如,文艺领域。生态问题自然是一个现实问题,但它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