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来”考辨
作者: 王小敏 代振宇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来”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词性  词义 
描述:关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来的解释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持语气词说者虽众,然或论据单一,疑点重重;或局限于浮泛的解析层面,却并不符合陶翁作品的内质深意,存在诸多误读。本文从陶渊明作品
全文:关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来的解释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持语气词说者虽众,然或论据单一,疑点重重;或局限于浮泛的解析层面,却并不符合陶翁作品的内质深意,存在诸多误读。本文从陶渊明作品
村里隐着个 现代“陶渊明”
作者: 嵇哲 陈一波  来源:浙江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舍弃安稳的工作,告别城市的喧嚣,孤身隐居到山村中一处荒凉的老宅,以微薄的收入维系最基本的生活所需,就是为了“看点书、写点东西”……朱颂阳,磐安县的一位文化“奇人”,已经在“自己的理想状态”之中生活了10年。此间,他写作并出版了约48万的《朱姓迁流史》,并以写作一部70多万的武侠小说自娱。近日,我
全文:舍弃安稳的工作,告别城市的喧嚣,孤身隐居到山村中一处荒凉的老宅,以微薄的收入维系最基本的生活所需,就是为了“看点书、写点东西”……朱颂阳,磐安县的一位文化“奇人”,已经在“自己的理想状态”之中生活了10年。此间,他写作并出版了约48万的《朱姓迁流史》,并以写作一部70多万的武侠小说自娱。近日,我
陶渊明人格之我见
作者: 肖进红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人格  “真” 
描述:在我国浩瀚的古代文学历史中,陶渊明的诗文如一支绽放的奇葩,散发出永恒的幽香。他的诗歌留下了心灵永恒的歌唱。他的人格也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和推崇。我认为陶渊明的人格美集中起来就是一个"真"。率真自然、任真自得是陶渊明个性人格中最突出之点。
全文:在我国浩瀚的古代文学历史中,陶渊明的诗文如一支绽放的奇葩,散发出永恒的幽香。他的诗歌留下了心灵永恒的歌唱。他的人格也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和推崇。我认为陶渊明的人格美集中起来就是一个"真"。率真自然、任真自得是陶渊明个性人格中最突出之点。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重读陶渊明《饮酒》(其五)
作者: 赵平平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饮酒  重读 
描述: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更是脍炙人口,被人们所推崇。"见"字画龙点睛之笔,传神地刻画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然而关于"见"的读音,似乎历来大家公认为是jian,本文另辟蹊径,以xian的读音将这首诗读出了另一番味道。
全文: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更是脍炙人口,被人们所推崇。"见"字画龙点睛之笔,传神地刻画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然而关于"见"的读音,似乎历来大家公认为是jian,本文另辟蹊径,以xian的读音将这首诗读出了另一番味道。
爱心涌桃源 羡煞“陶渊明”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陶渊明”社区居民及社区企业员工在捐款。兴味盎然猜灯谜。3万人扶老携幼赛灯谜步行街五彩缤纷赏花灯万人扶老携幼赛灯谜元宵节前后,每到夜幕降临,桃源居社区居民纷纷走出家门观赏花灯,竞猜灯谜,拍照留影,尽情享受着和谐社区的文化建设成果。在社区人人乐超市主办的美食一条街上,25个展台帐篷一排开,天南地北的风
全文:陶渊明”社区居民及社区企业员工在捐款。兴味盎然猜灯谜。3万人扶老携幼赛灯谜步行街五彩缤纷赏花灯万人扶老携幼赛灯谜元宵节前后,每到夜幕降临,桃源居社区居民纷纷走出家门观赏花灯,竞猜灯谜,拍照留影,尽情享受着和谐社区的文化建设成果。在社区人人乐超市主办的美食一条街上,25个展台帐篷一排开,天南地北的风
在理解中重建作品的本来规定:评刘中文《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
作者: 盖晓明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接受史  接受研究  中文  柏拉图  阅读研究  陶渊明  唐代  作家作品 
描述:对作家作品的阅读和研究称之为接受,对作家作品的阅读和研究之阅读和研究,称之为接受史研究。而对接受史研究的阅读和研究,则是作家作品之阅读研究之阅读研究之阅读研究了。戏仿柏拉图之语,曰: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了三层。当然,就解释学的观点看,真理是不隔的。无论学术界是否将接受史研究认可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事实
全文:的文章。钱文宏博精雅,云:“渊明文名,至宋而极。”又云:“渊明在六代三唐,正以知希为贵。”[1]88、91文章的题目标示显、晦两,本意即为:在有宋及以后为“显”,在六代三唐为“晦”。这个观念,一直盘旋在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