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3)
报纸(3)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3)
人物生平 (3)
按年份分组
2016(1)
2014(1)
2012(1)
2009(2)
1960(1)
按来源分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
书屋(1)
绍兴晚报(1)
东方早报(1)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1)
西部晨风(1)
相关搜索词
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作者: 依安  来源:西部晨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作者:勋出版社:中信出版社继《勋说唐诗》《勋说宋词》之后,勋全面系统梳理中国文学脉络,以美学视角诠释从先秦到现代近3000年的中国文学之美。在本册中,勋凭借深厚的美学功底及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洞察,用平实的语言将《诗经》、《楚辞》、汉朝及魏晋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娓娓道来,以古典文学特有的意境,观照
全文:作者:勋出版社:中信出版社继《勋说唐诗》《勋说宋词》之后,勋全面系统梳理中国文学脉络,以美学视角诠释从先秦到现代近3000年的中国文学之美。在本册中,勋凭借深厚的美学功底及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洞察,用平实的语言将《诗经》、《楚辞》、汉朝及魏晋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娓娓道来,以古典文学特有的意境,观照
雕版《陶渊明诗文集》
作者:暂无 来源: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行格  蒋孝  陶渊明诗  徐才  藏版  牌记  上板  雕版印刷  传志  体文 
描述:影宋写本。广陵书社"扬州雕版印刷丛书"之一。扬州雕版大师沈树华、传志、张天纬、徐才全等雕刻。书前有牌记"辛卯冬月扬州郁氏藏版",扉页书名为扬州著名书法家孝达所题。是书天头敞阔,版面宽大,行格疏朗,通篇苏体文字写刻上板。(《陶渊明诗文集》,东晋陶渊明著,梁萧统编,宋苏轼书,2012年121 2 2
全文:影宋写本。广陵书社"扬州雕版印刷丛书"之一。扬州雕版大师沈树华、传志、张天纬、徐才全等雕刻。书前有牌记"辛卯冬月扬州郁氏藏版",扉页书名为扬州著名书法家孝达所题。是书天头敞阔,版面宽大,行格疏朗
陶渊明的“不求甚解”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早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星煜陶渊明是我国古代知名度极高的文学家之一,他所吟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被认为写出一种与世无争的超脱的心态,一种一般人难以设想的境界。一千多年来争相传诵。他也写了《桃花源记》、《五柳先生
全文:星煜陶渊明是我国古代知名度极高的文学家之一,他所吟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被认为写出一种与世无争的超脱的心态,一种一般人难以设想的境界。一千多年来争相传诵。他也写了《桃花源记》、《五柳先生
陶渊明的红颜知己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星煜陶渊明是我国古代知名度极高的文学家之一,他所吟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被认为写出一种与世无争的超脱的心态,一种一般人难以设想的境界。一千多年来争相传诵。他也写了《桃花源记》、《五柳先生
全文:星煜陶渊明是我国古代知名度极高的文学家之一,他所吟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被认为写出一种与世无争的超脱的心态,一种一般人难以设想的境界。一千多年来争相传诵。他也写了《桃花源记》、《五柳先生
试说陈寅恪《论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本事
作者: 谢泳  来源:书屋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周一良  林下之风  陈寅恪  英文提要  蒋天枢  冯友兰  魏晋名士  丽词  中国文化研究  燕京学社 
描述:《论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是陈寅恪一篇名文。细读此文,感觉陈寅恪撰著此文似有感而发,时有“后读之者不能得其确解,空叹赏其丽词,岂非可笑之甚耶”一类语句,行文间似有一个针对的文本和作者,所以有必要猜测一下此文的本事。陈寅恪此文首次公开出版在1945年9月,列为哈佛燕京学社“中国文化研究丛刊第一种”
全文:猜测一下此文的本事。陈寅恪此文首次公开出版在1945年9月,列为哈佛燕京学社“中国文化研究丛刊第一种”,原刊是单行本,封面题签马鉴,正文前有一简短英文提要。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将此文系于1943年下,认为
陶渊明诗注補遗
作者: 彭鐸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何焯  陶渊明诗  黄文焕  吴仁杰  焦竑  绿君亭  汤汉  渊明  注本  刘攽 
描述:陶渊明诗旧有宋汤汉、元李公焕、明何孟春诸家箋注,阐发已多。清陶澍注后出,总揽众长;又取焦竑、汲古阁、绿君亭、何焯各本,校其字句異同,号称完善。继此有作,大抵不能出其范围。然陶注亦有余义未尽者。间因温习,輒撰次臆見,为之补遺。昔吴仁杰订刘攽之书,不欲显斥前辈之失,名曰“补遗”,实为纠谬,兹篇所記,则但
全文:温习,輒撰次臆見,为之补遺。昔吴仁杰订刘攽之书,不欲显斥前辈之失,名曰“补遗”,实为纠谬,兹篇所記,则但补苴罅漏而已。湯汉、黄文焕、吴瞻泰、薰等惟注诗,今师其例。共計120条,依人民出版就近出王瑤先生注本次第排列,取便查检。幸专家学者指教批評。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