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贵在真朴 美在自然--陶渊明《乞食》语言特色赏析
作者: 魏丽君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通俗  五言诗  语言特色  得食  郭象注  贫困生  陶渊明  韩信  余意  言辞 
描述:著名诗人陶渊明晚年贫困生活的写照。诗人采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悲凉惨目的画面,真人真事,真境真情。“真者不假
全文:著名诗人陶渊明晚年贫困生活的写照。诗人采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悲凉惨目的画面,真人真事,真境真情。“真者不假于物而自然也”(《庄子大宗事》郭象注)。纵观全篇,没有粉饰之痕,没有雕镂之迹,语言通俗明了,直白省净。诗中所叙不过是贫困失计,求食得食之事,看似平平淡
陶渊明诗歌的田园世界
作者: 黄丽霞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五斗米  田园生活  中国文学史  陶渊明诗歌  园田居  贫困生  田园风光  文人诗歌  田园诗  农村 
描述:田园诗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对中国文学史的一大贡献。陶渊明41岁时,一日郡遣督邮至县,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以示敬意。他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印,离职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给的田园生活,终身不仕,于63岁时贫困而死。可以说,陶渊明把田园生活的题材带进诗歌,开创了文人诗歌创造的新领域
全文:田园诗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对中国文学史的一大贡献。陶渊明41岁时,一日郡遣督邮至县,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以示敬意。他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印,离职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给的田园生活,终身不仕,于63岁时贫困而死。可以说,陶渊明把田园生活的题材带进诗歌,开创了文人诗歌创造的新领域——田园诗。
独到的农村生活画面展现——陶渊明与小林一茶的田园农事诗比较
作者: 李寅生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日两国  田园  农事诗  诗歌  生活画面  贫困生  陶渊明  农村生活  劳动生活  创作态度 
描述:独到的农村生活画面展现——陶渊明与小林一茶的田园农事诗比较
全文:
谈陶渊明后期隐逸生活的另一面
作者: 张杰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孤独  贫困  陶渊明  子女  隐逸生活 
描述:从陶渊明和农民的交流、与故友的联系、对贫困生活的无奈、对孤独的理解以及对子女的教育等方面来论证陶渊明后期隐逸生活的另一面,在其幸福生活的光环下来指出他的不和谐.
全文:从陶渊明和农民的交流、与故友的联系、对贫困生活的无奈、对孤独的理解以及对子女的教育等方面来论证陶渊明后期隐逸生活的另一面,在其幸福生活的光环下来指出他的不和谐.
浅析陶渊明的人生态度
作者: 朱道平  来源: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我生存方式  人生态度  陶渊明  客体 
描述:长期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对于陶渊明的研究,但多数是从文学角度对其作品进行分析.本文作者试图从陶渊明作品的基本内容束分析其人生现,并由陶渊明对战争、士庶、自然及贫困生死等方面的认知来对其阐释并探析其影响.
全文:长期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对于陶渊明的研究,但多数是从文学角度对其作品进行分析.本文作者试图从陶渊明作品的基本内容束分析其人生现,并由陶渊明对战争、士庶、自然及贫困生死等方面的认知来对其阐释并探析其影响.
浅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作者: 刘爱丽  来源: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田园诗  创作艺术 
描述:陶渊明是东晋杰出的田园诗人,在他的诗歌作品中,既有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农业劳动的讴歌,也有对劳动人民饥寒贫困生活的体验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人用饱含深情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幽美宁谧的田园风光图,构筑了一个旷洁悠远的艺术境界,情理浑融,清新拔俗。
全文:陶渊明是东晋杰出的田园诗人,在他的诗歌作品中,既有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农业劳动的讴歌,也有对劳动人民饥寒贫困生活的体验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人用饱含深情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幽美宁谧的田园风光图,构筑了一个旷洁悠远的艺术境界,情理浑融,清新拔俗。
关于陶渊明《乞食》诗中乞食行为的考证
作者: 张文恒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借贷  寄寓  物质生活  乞食 
描述:对于陶渊明《乞食》诗中所记述的乞食行为,自古至今有不同的评说。有人肯定是纪实之作,有人认为这只是诗人的玩世不恭,或以为是有所寄托,不足为信。本人认为:乞食行为应该是诗人晚年贫困生活的真实记录。本文从诗歌的创作年代、乞食方式、诗人物质生活的变迁以及是否有寄托等几个方面对“乞食”行为的真实性展开论述。
全文:对于陶渊明《乞食》诗中所记述的乞食行为,自古至今有不同的评说。有人肯定是纪实之作,有人认为这只是诗人的玩世不恭,或以为是有所寄托,不足为信。本人认为:乞食行为应该是诗人晚年贫困生活的真实记录。本文从诗歌的创作年代、乞食方式、诗人物质生活的变迁以及是否有寄托等几个方面对“乞食”行为的真实性展开论述。
周振甫品读陶渊明
作者: 徐宗文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品读  贫困生活  陶渊明  生平研究  作品评价  周振甫  60年代  50年代 
描述:陶渊明和他的诗赋周振甫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周振甫著作别集一共有七种,其中《陶渊明和他的诗赋》一种为首次正式出版。此书写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全国性的陶渊明大讨论时期,分为陶渊明的生平、作品评价与时代关系以及作品自身的特色三大部分。同时又在其中突出两个重点:一是陶渊明归耕后的生活,具体
全文:、作品评价与时代关系以及作品自身的特色三大部分。同时又在其中突出两个重点:一是陶渊明归耕后的生活,具体描述他在上京的生活、在南村的交游以及他的艰苦劳动和贫困生活;二是突出陶渊明对刘裕北伐所抱的态度和他在晋宋易代之际所发的感慨。这两
《贫穷问答歌》和陶渊明《咏贫士》七首的比较研究
作者: 高香玲  来源:苏州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山上忆良  贫穷问答歌  陶渊明  咏贫士七首 
描述:《贫穷问答歌》是奈良歌人山上忆良的著名代表作。作品以贫穷为主题,生动描述了底层人民生活的困苦。在风月恋歌盛行的万叶时代,《贫穷问答歌》显示出了与其他和歌迥然不同的显著特征,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而《咏贫士》七首创作于陶渊明归隐晚期(426年)。诗中,作者描述了归隐后生活的窘困,并借此表达
全文:“安贫乐道”与“君子固穷”观念的形象化,为的是表现作者的个人人生观念。而《贫穷问答歌》对贫困生活的描述则是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统治阶级的控诉,代表的是对广大的贫苦百姓的同情。其六,在艺术手法上,山上忆良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