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陶渊明集》所收《问来使》诗真伪考
-
作者:
井上一之 李寅生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真伪 考辨 《问来使》 陶渊明
-
描述:《问来使》诗被一些《陶渊明集》收入,于是出现了陶诗真伪的考辨。本文从语汇、语法、韵律等视角出发,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证与解说。
-
全文:《问来使》诗被一些《陶渊明集》收入,于是出现了陶诗真伪的考辨。本文从语汇、语法、韵律等视角出发,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证与解说。
-
陶渊明故乡的研陶现状与居里争辩——关于江西九江的调查报告
-
作者:
井上一之 叶泽林 常江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住地研究 调查报告 考证方法 地理考证 江西九江 陶渊明研究
-
描述:去年(1990年)9月起,我在中国的北京大学留学了一年。由于早就想去陶渊明的故乡看看,就利用了这个机会访问了江西九江。这里,我报告一下在考察旅行中,通过与当地陶渊明研究者交流而了解的一些情况。虽然是简单的报告,但如果能对我国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将不胜荣幸。 在一年的留学中,我两次访问了九江。第一
-
全文:去年(1990年)9月起,我在中国的北京大学留学了一年。由于早就想去陶渊明的故乡看看,就利用了这个机会访问了江西九江。这里,我报告一下在考察旅行中,通过与当地陶渊明研究者交流而了解的一些情况。虽然是简单的报告,但如果能对我国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将不胜荣幸。 在一年的留学中,我两次访问了九江。第一次是1990年11月,在为期10天的访问中,我参观了陶渊明纪念馆、栗里陶村、醉石、东林寺、湖口县石钟山等地。第二次是1991年8月,停留了两个星期,参观的地点有陶渊明纪念馆、荆林街、斜川、玉京山、面阳山陶渊明墓、赛城湖等。
-
陶渊明寿年63岁说辨证
-
作者:
魏正申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享年 诗人 东晋 陶渊明 文学研究
-
描述:陶渊明(365—427)享年63岁,本来是个颇为明确的问题.萧统最早编《陶渊明集》,所附陶渊明卒后不久颜延之《靖节征士诔》,有“春秋六十有三”之语.自北宋汲古阁藏《陶渊明集》十卷本以及以后的一些《陶渊明集》所附颜《诔》皆同(南宋曾集本《陶渊明集》所附有“时年六十三”之语,校记曰:“一无六十三字”).
-
全文:陶渊明(365—427)享年63岁,本来是个颇为明确的问题.萧统最早编《陶渊明集》,所附陶渊明卒后不久颜延之《靖节征士诔》,有“春秋六十有三”之语.自北宋汲古阁藏《陶渊明集》十卷本以及以后的一些
-
陶渊明归田之“志”决不是“以诗文传世”:复魏正申教授
-
作者:
梅大圣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志” 陶渊明 “立言” 创作 自然 文化性格
-
描述:魏正申教授在《辽宁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上以《彭泽归田后的陶令真的没有“事功”思想吗——答梅大圣教授》一文中,释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之“志
-
全文:魏正申教授在《辽宁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上以《彭泽归田后的陶令真的没有“事功”思想吗——答梅大圣教授》一文中,释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之“志
-
从归鸟意象与《易经》之关系释陶渊明《饮酒》(其五)诗
-
作者:
沼口胜 李寅生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易经》 《饮酒》 诗 归岛意象 陶渊明
-
描述:(一) 生于中国晋末宋初的诗人陶渊明,诗二十首中的其五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围绕着这首诗的解释,即使是其中的一字一句,历来的看法也是颇为不同的.
-
全文:(一) 生于中国晋末宋初的诗人陶渊明,诗二十首中的其五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围绕着这首诗的解释,即使是其中的一字一句,历来的看法也是颇为不同的.
-
公允精当 陶渊明思想渊源说之释结出新--徐声扬先生治陶贡献论
-
作者:
魏正申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术成就 思想研究 陶渊明研究 徐声扬
-
描述:本文围绕“陶渊明思想渊源”研究,着重论述了当代陶学家徐声扬先生治陶的贡献。
-
全文:本文围绕“陶渊明思想渊源”研究,着重论述了当代陶学家徐声扬先生治陶的贡献。
-
论陶渊明的人格特征:三题
-
作者:
于翠玲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格特征 陶渊明 文学研究
-
描述:早悟而归 陶渊明41岁时,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诗人对过去“误落”官场的经历,在迷途未远时,已及早省悟了。既然已经省悟,就坚决辞官而去。这集中表现了陶渊明卓然不群的人格特征。为了探求陶渊明早悟而归的意义,先要了解他当初入仕的动机。
-
全文:早悟而归 陶渊明41岁时,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诗人对过去“误落”官场的经历,在迷途未远时,已及早省悟了。既然已经省悟,就坚决辞官而去。这集中表现了陶渊明卓然不群的人格特征。为了探求陶渊明早悟而归的意义,先要了解他当初入仕的动机。
-
一次对死亡的精神漫游——评陶渊明的《挽歌诗三首》
-
作者:
袁玲玲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死观 坟墓意象 陶渊明 挽歌诗
-
描述:《挽歌诗三首》是陶渊明对死亡的一次精神漫游 ,他以虚拟的方式探讨死亡问题 ,并外化为具体的诗歌表达。本文将以对比阅读的方式 ,对其文本内容 ,内部结构以及诗体形式 ,作一简要论述 ,从而把握诗人此次漫游所历之环境气氛 (坟墓意象 ) ,情感历程 (层进之生死观 ) ,以及特殊的诗体形式所折射的生死观
-
全文:漫游所历之环境气氛 (坟墓意象 ) ,情感历程 (层进之生死观 ) ,以及特殊的诗体形式所折射的生死观。
-
从现实的田园到诗国的想象——陶渊明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回归
-
作者:
马晓坤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 理想之境 陶渊明
-
描述:理想之境是个人追求的终极境界。仕宦期间 ,陶渊明将田园生活作为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 ;回归之初 ,陶渊明的确是将现实的田园家居生活作为理想的人生境界来描绘体验 ;随着他在农村中生活日久 ,现实
-
全文:理想之境是个人追求的终极境界。仕宦期间 ,陶渊明将田园生活作为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 ;回归之初 ,陶渊明的确是将现实的田园家居生活作为理想的人生境界来描绘体验 ;随着他在农村中生活日久 ,现实
-
忆我少壮时 无乐自欣豫──试论陶渊明的少年形象
-
作者:
陈怡良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诗文创作 少年形象
-
描述:长期以往,对陶渊明其诗其文其人其性,历史研究者众。然而,深层考察发现,对奠定陶渊明人格成长的关键及建树其诗文和思想基石之少年时期,却鲜见探讨。笔者在此着重试析少年陶渊明的形象。
-
全文:长期以往,对陶渊明其诗其文其人其性,历史研究者众。然而,深层考察发现,对奠定陶渊明人格成长的关键及建树其诗文和思想基石之少年时期,却鲜见探讨。笔者在此着重试析少年陶渊明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