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比尔·波特:请帮我把威士忌洒在陶渊明的墓地上
作者: 江芬  来源:华声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比尔·波特记不清,这到底是不是第30次中国之行了。 10月底,这位73岁的美国老头儿再次来到深秋的北京,宣传他的新书《寻人不遇》。 1989年,比尔·波特第一次来到中国大陆。他在终南山待了两个月,把这段在中国寻找隐士的经历写进一本叫作《空谷幽兰》的书中——这本书在西方世界掀起一轮中国文化热,2006
全文:这段在中国寻找隐士的经历写进一本叫作《空谷幽兰》的书中——这本书在西方世界掀起一轮中国文化热,2006年中文版发行后,不少国人因此成了这位汉学家的拥趸。
陶渊明,一个执着的守护者
作者: 徐水兵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消极避世  清洁  中国文化  五斗米  进取精神  陶渊明  语文  小儿  守护者  中国文人 
描述:按照时下某些《语文》教参上的说法,陶渊明是一个消极避世的隐士。这实在是对陶渊明的极大误解。在我心目中,陶渊明是一个执着的守护者,他守护着中国文化最清洁的精神,守护着中国文人最高贵的气节。督邮要来视察了,好心的小吏提醒说:"应束带见之。"陶渊明轻叹一声,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把
全文:按照时下某些《语文》教参上的说法,陶渊明是一个消极避世的隐士。这实在是对陶渊明的极大误解。在我心目中,陶渊明是一个执着的守护者,他守护着中国文化最清洁的精神,守护着中国文人最高贵的气节。督邮要来视察
陶渊明的入世和归隐
作者: 吕冬霞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陶渊明  入世 
描述:陶渊明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隐士之一,但他不是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归隐。在归隐之前他经历了几次入世,在入世与归隐之间流离的他最终归隐,本文从外在因素对陶渊明的入世和归隐的影响为切入点进行研究,认为在当
全文:陶渊明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隐士之一,但他不是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归隐。在归隐之前他经历了几次入世,在入世与归隐之间流离的他最终归隐,本文从外在因素对陶渊明的入世和归隐的影响为切入点进行研究,认为在当
浅论陶渊明的悲剧人生
作者: 张斌  来源:文学教育 上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理想社会  人格风范  中国文学史  桃花源  中国古代  悲剧性  陶渊明  悲剧人生  文学成就  理想与现实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他卓越的文学成就以及高尚的人格风范,为历代士人所景仰;他心志淡泊、洁身自好,成为中国古代隐士这一重要文化阶层的理想典范。然而陶渊明从始至终,都挣扎在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悲剧性氛围之中,既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雄心壮志,也有"采菊东篱下,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他卓越的文学成就以及高尚的人格风范,为历代士人所景仰;他心志淡泊、洁身自好,成为中国古代隐士这一重要文化阶层的理想典范。然而陶渊明从始至终,都挣扎在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悲剧性氛围之中,既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雄心壮志,也有"采菊东篱下,
隐逸与尽忠:元遗诗人接受史中的陶渊明
作者: 唐朝晖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话语特征  陶渊明  元代  遗民诗人 
描述:陶渊明是规模庞大的元代遗民诗人群的共同话语特征,具体表现在咏陶和陶诗人规模庞大,诗歌众多,形式多样。元遗民诗人笔下的陶渊明不是单纯的隐士,而是不仕二姓的遗民典型,此点与宋遗民偏重陶渊明隐逸情怀有本质区别,在陶渊明接受史上有重要的意义,也极大地丰富了陶渊明的形象特征与文化价值。
全文:陶渊明是规模庞大的元代遗民诗人群的共同话语特征,具体表现在咏陶和陶诗人规模庞大,诗歌众多,形式多样。元遗民诗人笔下的陶渊明不是单纯的隐士,而是不仕二姓的遗民典型,此点与宋遗民偏重陶渊明隐逸情怀有本质区别,在陶渊明接受史上有重要的意义,也极大地丰富了陶渊明的形象特征与文化价值。
不同时代读者期待视域下的陶渊明
作者: 年慧敏  来源:作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时代  读者接受  陶诗  封建社会  文化底蕴  中国文学史  期待视域  陶渊明  颜延之 
描述:陶渊明在他生前和死后近二百年里,是以隐士或徵士的身份为人所知的。到了唐代,读书人官场失意时以他为寄托,他的诗逐渐引起诗人们的关注。宋人则把他推上艺术和人格的顶峰。不同时代的读者因为不同的期待视域对陶渊明有各自的解读,但共同的文化底蕴使封建社会热心仕途的文人把陶渊明视为他们永远不能到达的精神家园。
全文:陶渊明在他生前和死后近二百年里,是以隐士或徵士的身份为人所知的。到了唐代,读书人官场失意时以他为寄托,他的诗逐渐引起诗人们的关注。宋人则把他推上艺术和人格的顶峰。不同时代的读者因为不同的期待视域对陶渊明有各自的解读,但共同的文化底蕴使封建社会热心仕途的文人把陶渊明视为他们永远不能到达的精神家园。
《读者》与陶渊明:《读者》案例研究之三
作者: 王志刚  来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读者》  陶渊明 
描述:把《读者》和陶渊明的诗相比,是因为二者确有相似之处。《读者》在整体设计上注重情性,讲究品位,书卷气浓。淡淡的、儒雅的,和她的隐士形象非常吻合。从她的栏目的安排、版面的设计,一切都是那么简约自然、清新淡雅。她从内容到形式传达给读者的是和谐一致的文化信息,确有春风拂面,景色宜人之感。
全文:把《读者》和陶渊明的诗相比,是因为二者确有相似之处。《读者》在整体设计上注重情性,讲究品位,书卷气浓。淡淡的、儒雅的,和她的隐士形象非常吻合。从她的栏目的安排、版面的设计,一切都是那么简约自然、清新淡雅。她从内容到形式传达给读者的是和谐一致的文化信息,确有春风拂面,景色宜人之感。
冈村繁对陶渊明仕隐评价客观性之质疑
作者: 周薇  来源: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仕隐  冈村繁  文化阐释  陶渊明  评价预设  客观性 
描述:历史上对陶渊明的入仕及其归隐顺序有争议。日本的冈村繁先生糅合了陶澍与朱自清两家之说 ,并站在现代人际关系的立场上 ,以日本文化为标准去解释陶渊明的仕隐经历 ,得出了陶渊明是不负责任、背信逐利的假隐士的结论。本文认为他的评价预设及其取证、论证都存在非客观的问题。
全文:历史上对陶渊明的入仕及其归隐顺序有争议。日本的冈村繁先生糅合了陶澍与朱自清两家之说 ,并站在现代人际关系的立场上 ,以日本文化为标准去解释陶渊明的仕隐经历 ,得出了陶渊明是不负责任、背信逐利的假隐士的结论。本文认为他的评价预设及其取证、论证都存在非客观的问题。
隐逸诗人陶渊明(上)
作者: 莫砺锋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载欣载奔  《归去来兮辞》  咏贫士  壮采  安贫守贱  诗人陶渊明  无弦琴  中国文学史  隐居生活  晋宋 
描述:一、躬耕陇亩的隐士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陶渊明是一位非常独特的人物。他的一生平淡无奇,不但没有垂名青史的功业建树,而且没有激动人心的复杂经历。他曾做过几任小官,后来便在家乡寻阳隐居终老。他
全文:一、躬耕陇亩的隐士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陶渊明是一位非常独特的人物。他的一生平淡无奇,不但没有垂名青史的功业建树,而且没有激动人心的复杂经历。他曾做过几任小官,后来便在家乡寻阳隐居终老。他
陶渊明与儒道文化
作者: 汪永华  来源: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道家文化  陶渊明  儒家文化  魏晋 
描述:政治大动荡,带来魏晋时期思想的大解放。陶渊明既出生名门,又恰逢魏晋时代,儒家所标榜的不朽,是陶渊明一生的追求。而东晋是一个苦闷的时代,渊明的儒家理想注定不能实现,渊明为了找到生命的出口,于是道家文化
全文:政治大动荡,带来魏晋时期思想的大解放。陶渊明既出生名门,又恰逢魏晋时代,儒家所标榜的不朽,是陶渊明一生的追求。而东晋是一个苦闷的时代,渊明的儒家理想注定不能实现,渊明为了找到生命的出口,于是道家文化
上页 1 2 3 ... 11 12 13 ... 87 88 89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