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辛弃疾学不了陶渊明
-
作者:
彭玉平 来源:小品文选刊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羊城晚报》 见其 瑞鹧鸪 向山 下判断 老来 盈樽 陶令 京口 端可
-
描述:苏轼说:"吾于诗人,无甚所好,独好渊明之诗。"这话我信。据辛弃疾自己说,曾有"读渊明诗不能去手"的时候,想来也是"好"的。又说:"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这话限定在"老来",有一定可信度,但也只是"一定"而已。我一直佩服辛弃疾,但不是佩服他能学陶渊明,而是佩服他为人为词有股莽莽苍苍的英雄
-
全文:苏轼说:"吾于诗人,无甚所好,独好渊明之诗。"这话我信。据辛弃疾自己说,曾有"读渊明诗不能去手"的时候,想来也是"好"的。又说:"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这话限定在"老来",有一定可信度,但也只是"一定"而已。我一直佩服辛弃疾,但不是佩服他能学陶渊明,而是佩服他为人为词有股莽莽苍苍的英雄
-
陶渊明的无弦琴
-
作者:
莫砺锋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一年级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描述:名人逸事,往往会在流传过程中产生许多异文,甚至因过度阐释而变得面目全非。关于陶渊明的无弦琴便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沈约的《宋书·隐逸传》中最早记载此事:“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稍后,萧统在《陶渊明传》中更加明确地说:“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
-
全文:名人逸事,往往会在流传过程中产生许多异文,甚至因过度阐释而变得面目全非。关于陶渊明的无弦琴便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沈约的《宋书·隐逸传》中最早记载此事:“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稍后,萧统在《陶渊明传》中更加明确地说:“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
-
隐逸诗人陶渊明(下)
-
作者:
莫砺锋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朱子语类》 咏贫士 九首 瓦尔登湖 梭罗 隐者 杂诗 北窗下 人生理想
-
描述:三、简朴生活的诗意升华朱熹评陶渊明说:"隐者多是带气负性之人为之,陶欲有为而不能者也。"(《朱子语类》)此语真是知人论世的名言。陶渊明少时胸怀大志:"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之五)"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拟古九首》之八)此志虽
-
全文:三、简朴生活的诗意升华朱熹评陶渊明说:"隐者多是带气负性之人为之,陶欲有为而不能者也。"(《朱子语类》)此语真是知人论世的名言。陶渊明少时胸怀大志:"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
陶渊明经典化过程的三阶段
-
作者:
郭世轩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道德 文章 陶渊明 经典化
-
描述: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生前在文学界几乎是默默无闻的,主要以隐士著称。他作为诗人的名声在去世很久之后才得以确立,而作为著名诗人乃至伟大诗人的美名是在宋朝确立的。可以说,陶渊明的经典化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在经典化过程中,他的深刻内涵是逐步被发掘与认同的。道德、文章与境界分别成为陶渊明接受过程三阶段的关键词。
-
全文: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生前在文学界几乎是默默无闻的,主要以隐士著称。他作为诗人的名声在去世很久之后才得以确立,而作为著名诗人乃至伟大诗人的美名是在宋朝确立的。可以说,陶渊明的经典化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在经典化过程中,他的深刻内涵是逐步被发掘与认同的。道德、文章与境界分别成为陶渊明接受过程三阶段的关键词。
-
悠然之乐:浅析陶渊明《饮酒(其五)》
-
作者:
黄莹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物我两忘 悠然自得 饮酒 陶渊明
-
描述:魏晋时期,文人的命运在政治动荡之中起伏不定,难以善终。而陶渊明于乱世中归隐山林,独善其身,追求自然和无拘无束的洒脱,为找不到出路的困顿士人提供了一种新的存世方法。他选择心灵上的自我净化,悠然自得
-
全文:魏晋时期,文人的命运在政治动荡之中起伏不定,难以善终。而陶渊明于乱世中归隐山林,独善其身,追求自然和无拘无束的洒脱,为找不到出路的困顿士人提供了一种新的存世方法。他选择心灵上的自我净化,悠然自得
-
再读陶渊明——从《归去来兮辞》看世人对陶渊明的几点误读
-
作者:
余朝佐 来源:新课程(下)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曹丕 《归去来兮辞》 陶家 庶族 隐逸思想 济苍生 辞官 人生理想 暗用 史铁生
-
描述:教读高中必修五《归去来兮辞》,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我发现,世人对渊明有许多误读。一、陶渊明是士族而非庶族陶家应是望族,其曾祖父陶侃为东晋开国元勋、大司马,掌全国行政和军事大权。其祖父和父亲均作过太守之类的高官。从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以后,在上品无寒门的时代,陶家不可能是庶族。在动乱年代,他能在13年间
-
全文:之类的高官。从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以后,在上品无寒门的时代,陶家不可能是庶族。在动乱年代,他能在13年间断断续续到这到那为官,虽然只是些
-
隐逸诗人陶渊明(下)
-
作者:
莫砺锋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子语类》 《归去来兮辞》 咏贫士 瓦尔登湖 咏荆轲 梭罗 隐者 杂诗 北窗下 人生理想
-
描述:三、简朴生活的诗意升华朱熹评陶渊明说:"隐者多是带气负性之人为之,陶欲有为而不能者也。"(《朱子语类》)此语真是知人论世的名言。陶渊明少时胸怀大志:"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之五)"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
全文:三、简朴生活的诗意升华朱熹评陶渊明说:"隐者多是带气负性之人为之,陶欲有为而不能者也。"(《朱子语类》)此语真是知人论世的名言。陶渊明少时胸怀大志:"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之五)"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
川端康成与陶渊明的自然观与虚无观
-
作者:
鲁静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观 陶渊明 虚无观 川端康成
-
描述: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流传千古,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心灵的栖息地。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也喜欢描绘自然风光,给人以世外仙境之感。本研究从《桃花源记》和《雪国》入手,探究二者在自然观和虚无观上存在相似性。研究表明,陶渊明与川端康成都崇尚自然,讲求物我相融,深受虚无观的影响,认为“无”是绝对的,永恒的。
-
全文: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流传千古,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心灵的栖息地。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也喜欢描绘自然风光,给人以世外仙境之感。本研究从《桃花源记》和《雪国》入手,探究二者在自然观和虚无观上存在相似性。研究表明,陶渊明与川端康成都崇尚自然,讲求物我相融,深受虚无观的影响,认为“无”是绝对的,永恒的。
-
陶渊明论读书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快乐语文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晋代的大文学家陶渊明隐居田园后,有一个读书的少年前来拜访他,向他请教求知之道,希望能从他这里讨得获得知识的绝妙之法。见到陶渊明,那少年说:“老先生,晚辈十分仰慕您老的学识,不知您老在年轻时读书有无
-
全文:晋代的大文学家陶渊明隐居田园后,有一个读书的少年前来拜访他,向他请教求知之道,希望能从他这里讨得获得知识的绝妙之法。见到陶渊明,那少年说:“老先生,晚辈十分仰慕您老的学识,不知您老在年轻时读书有无
-
石壶:画界的陶渊明
-
作者:
高晓娜 来源:艺术品鉴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有人把石壶比作梵高这样的生前无闻,死后名满天下的大师,大概并不确切。石壶生前没有那么冷落,死后也没有那么红火。石壶逝于1976年,63岁英年早逝,没有赶上文化复兴的好时候。 石壶经历很丰富。上世纪
-
全文:有人把石壶比作梵高这样的生前无闻,死后名满天下的大师,大概并不确切。石壶生前没有那么冷落,死后也没有那么红火。石壶逝于1976年,63岁英年早逝,没有赶上文化复兴的好时候。 石壶经历很丰富。上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