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论陶渊明与魏晋风流的的背离和补充——兼谈《世说新语》何以不收陶渊明
作者: 王慧刚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补充  魏晋风流  陶渊明  背离 
描述:陶渊明一般被认为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但作为魏晋风流的代表性故事集《世说新语》却只字未提陶渊明,这不禁让人感到诸多遗憾。事实上,只要我们分析一下魏晋风流的具体表现。加以比照。就会发现,陶渊明与魏晋风流是有所背离的。他之所以没有被选入《世说新语》当然有诸多的原因.但总体上.他不符合《世说新语》的选入标
全文:风流是有所背离的。他之所以没有被选入《世说新语》当然有诸多的原因.但总体上.他不符合《世说新语》的选入标准。当然,陶渊明生活在那个时代,身上难免会有一些魏晋风流的影子,而且,陶渊明所追求的“”与“自然”对魏晋风流“佯狂”的表现缺陷有所补充.其三教融合的思想也纠正了魏晋名士玄学人生观的不可实践性。
走进田园诗,再访陶渊明
作者: 郭亚军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田园生活  审美对象  和谐美  桃花源  陶渊明诗歌  园田居  田园诗  门阀制度  中国古典诗歌 
描述:一、陶渊明与他的田园诗陶渊明是汉魏晋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他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官僚地主家庭,他的曾祖父陶侃做过晋朝的大司马。他的祖父、父亲都做过太守。陶渊明少年时期是在九江柴桑度过的,当时他的家境日渐贫困,但还维持着一般中小地主家庭的生活。家乡的庐山、彭蠡湖以及秀丽的田园风光,孕育了他对大自然
全文:一、陶渊明与他的田园诗陶渊明是汉魏晋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他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官僚地主家庭,他的曾祖父陶侃做过晋朝的大司马。他的祖父、父亲都做过太守。陶渊明少年时期是在九江柴桑度过的,当时他的家境日渐贫困,但还维持着一般中小地主家庭的生活。家乡的庐山、彭蠡湖以及秀丽的田园风光,孕育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培养了他朴实的性格。“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子俨等疏》)。“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这就真实地反映了他早年的生活经历和情趣。少年时的陶渊明对老庄思想很感兴趣,同时又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充满了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渴望着有所作为。但他生乱世,又
陶渊明其人其诗
作者: 李永英  来源: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意趣  政治理想    陶渊明  家庭背景  价值观 
描述:诗人陶渊明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遭受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时代。晋武帝为巩固其统治,大封亲属做王,造成“八王之乱”,“八王”混战又引起“五胡”乱华,群寇纷起割据,互相残杀,前后一百多年。土地荒废,人民迁徙死亡,户口耗损大半。
全文:诗人陶渊明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遭受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时代。晋武帝为巩固其统治,大封亲属做王,造成“八王之乱”,“八王”混战又引起“五胡”乱华,群寇纷起割据,互相残杀,前后一百多年。土地荒废,人民迁徙死亡,户口耗损大半。北中国沦陷异族之手,从十六国到后来称为北朝的拓跋魏占据黄河流域三百年,使中原地区二三千年来发育滋长的经济和文化受到极大破坏。而流亡在南方的汉族政权(东晋和以后的宋、齐、梁等)与之相对,从未真正下过收复北方失地的决心。内部的政治状况也是一团漆黑,政变总是史不绝书。土地集中在土族手中,农民没有耕地,又要承受赋税徭役,苦不堪言。
陶渊明还有另一面
作者: 钟语甫  来源:家庭与家教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文课本  意境之美  中学语文课  语言优美  新修订  桃花源记  朴素自然  陶渊明  田园诗人  中学语文教材 
描述:在新修订的中学语文课本里,陶渊明的诗文占了很大比重。课本里,既选了他的千古名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辞》,也选了他的《归园田居》与《饮酒》诗中几首历代传诵的名诗。把陶渊明的诗文当成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头戏,自然是很有道理的。道理就在陶渊明的诗文朴素自然,感情深厚,语言优美,音节和谐,没
全文:在新修订的中学语文课本里,陶渊明的诗文占了很大比重。课本里,既选了他的千古名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辞》,也选了他的《归园田居》与《饮酒》诗中几首历代传诵的名诗。把陶渊明的诗文当成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头戏,自然是很有道理的。道理就在陶渊明的诗文朴素自然,感情深厚,语言优美,音节和谐,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之辞与斧凿之痕,读来特别真切,非常感人,在田园诗上的贡献无人可比。我们既可以欣赏他创造的意境之美,更可学习他使用语言的高妙技巧。
陶渊明与苏轼归田情怀之比较
作者: 何阿珺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田  情怀  陶渊明  苏轼 
描述:本文从陶渊明与苏轼的生活环境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了两人在面对仕与隐这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必须面对的人生命题时不同的态度,特别是在“归田”问题上两人不同的情怀。陶渊明与苏轼虽都在言"归"、写“归”,但“归心”却迥然相异。“归”之于陶渊明,是一种经过慎重考虑后的绝不动摇的人生选择,是回归心灵、回
全文:本文从陶渊明与苏轼的生活环境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了两人在面对仕与隐这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必须面对的人生命题时不同的态度,特别是在“归田”问题上两人不同的情怀。陶渊明与苏轼虽都在言"归"、写“归”,但“归心”却迥然相异。“归”之于陶渊明,是一种经过慎重考虑后的绝不动摇的人生选择,是回归心灵、回归自然、回归生命的本真状态,是生命完成的方式;而“归”之于苏轼,是对复杂多变的人生的多种探索方式之一,“归”是解脱,也是挣扎和寻求,却终究不是其生命价值的终极实现方式。两人在“归田”问题上的不同情怀,也反映到他们各自的诗文创作中,特别是苏轼的和陶诗,呈现出与陶诗不同的风格和人生况味。
“九月花神”陶渊明
作者: 熊永忠  来源:云南林业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唐代诗人  杨万里  一枝黄  菊花  陶渊明  清代诗人  复关  宋代诗人  野菊  丘逢甲 
描述:颂菊的诗文很多:“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正绿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处,犹向陶翁觅宠光。”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野菊》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首是唐代诗人元稹的《菊花》诗。清代诗人丘逢甲还有
全文:颂菊的诗文很多:“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正绿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处,犹向陶翁觅宠光。”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野菊》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首是唐代诗人元稹的《菊花》诗。清代诗人丘逢甲还有一首《野菊》诗云:“入眼惊看秋气新,孤芳难掩出丛榛。英华岂复关培植,烂熳依然见本真。淡极名心宜在野,生成傲骨不依人。陶潜死后无知己,沦落天涯为怆神。”
陶渊明与苏轼归田情怀之比较
作者: 何阿珺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田  情怀  陶渊明  苏轼 
描述:本文从陶渊明与苏轼的生活环境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了两人在面对仕与隐这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必须面对的人生命题时不同的态度,特别是在归田问题上两人不同的情怀。陶渊明与苏轼虽都在言归、写归,但归心却迥然相异。归之于陶渊明,是一种经过慎重考虑后的绝不动摇的人生选择,是回归心灵、回归自然、回归生命的本
全文:本文从陶渊明与苏轼的生活环境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了两人在面对仕与隐这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必须面对的人生命题时不同的态度,特别是在归田问题上两人不同的情怀。陶渊明与苏轼虽都在言归、写归,但归心却迥然相异。归之于陶渊明,是一种经过慎重考虑后的绝不动摇的人生选择,是回归心灵、回归自然、回归生命的本真状态,是生命完成的方式;而归之于苏轼,是对复杂多变的人生的多种探索方式之一,归是解脱,也是挣扎和寻求,却终究不是其生命价值的终极实现方式。两人在归田问题上的不同情怀,也反映到他们各自的诗文创作中,特别是苏轼的和陶诗,呈现出与陶诗不同的风格和人生况味。
陶渊明与王绩的归隐比较研究
作者: 玉弩  来源:东疆学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绩  田园  隐逸诗人  世道  老庄之道  陶渊明  逸趣  隐居生活  人格  比较研究 
描述:陶渊明和王绩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隐逸诗人.陶渊明生活在晋末宋初,王绩生活于隋末唐初.世道的跌宕,朝代的更替,礼乐的崩溃,官场的凶险无情地将他们的理想化为泡沫,现实社会的污浊与人格高洁的巨大反差,只能给他们带来悲剧的人生.人活于世,皆以对自身价值与现实的权衡来调控自己的生活态度.正因为陶渊明、王绩珍
全文:,陶然于田园山水的清静,固守于粗茶淡饭的清贫,悠游于精神世界的自逸.他们都有良好的秉赋,相似的生活经历、修养、气质与情趣.也都有崇尚自然的思想,他们都以他们独特的行止与才华,朴地歌唱自己的田园生活、思想和情愫,而这些都为我们比较研究这两位隐逸诗人提供了依据和可能.
陶渊明与王绩的归隐比较研究
作者: 玉弩  来源:东疆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绩  田园  隐逸诗人  世道  老庄之道  陶渊明  逸趣  隐居生活  人格  比较研究 
描述:陶渊明和王绩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隐逸诗人.陶渊明生活在晋末宋初,王绩生活于隋末唐初.世道的跌宕,朝代的更替,礼乐的崩溃,官场的凶险无情地将他们的理想化为泡沫,现实社会的污浊与人格高洁的巨大反差,只能给他们带来悲剧的人生.人活于世,皆以对自身价值与现实的权衡来调控自己的生活态度.正因为陶渊明、王绩珍
全文:,陶然于田园山水的清静,固守于粗茶淡饭的清贫,悠游于精神世界的自逸.他们都有良好的秉赋,相似的生活经历、修养、气质与情趣.也都有崇尚自然的思想,他们都以他们独特的行止与才华,朴地歌唱自己的田园生活、思想和情愫,而这些都为我们比较研究这两位隐逸诗人提供了依据和可能.
论初唐诗人王绩对陶渊明的推崇与模拟
作者: 李翰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绩  初唐诗人  升庵诗话  《新唐书》  贺裳  五斗先生传  皋子  四库全书总目  沈宋  隐逸传 
描述:王绩无疑是唐代第一个对陶渊明大力推崇与仿效的诗人,他自号"东皋子",啸居林园,又尝作《五斗先生传》;诗中更是频频有酒也频频有陶。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甚至认为"陶、王之称,余尝欲以东皋代辋川";新、旧《唐书》也将其收入《隐逸传》。说明无论为诗还是为人,王绩与陶渊明联系得都特别密切。只是这种看法并不能
全文:王绩无疑是唐代第一个对陶渊明大力推崇与仿效的诗人,他自号"东皋子",啸居林园,又尝作《五斗先生传》;诗中更是频频有酒也频频有陶。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甚至认为"陶、王之称,余尝欲以东皋代辋川";新、旧《唐书》也将其收入《隐逸传》。说明无论为诗还是为人,王绩与陶渊明联系得都特别密切。只是这种看法并不能得到一致的赞同。先从为人来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即云:"是身事两朝,皆以仕途不达,乃退而放浪于山林,《新唐书》列之《隐逸传》,所未喻也。"一针见血地指出王绩并不能继武渊明。从诗歌上看,推崇者要将陶、王中的那个王维换成王绩,更有人说王绩是"王杨卢骆之滥觞,陈杜沈宋之先鞭"(《升庵诗话·卷二》),但不同意的似乎更多。翁方纲固然肯定王的"真率疏浅"在初唐诸家是"鸾凤群飞,忽逢野鹿,正不可多得",但又认为"非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