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论陶渊明诗的“沉郁顿挫”
作者: 汪洋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诗  陶诗  士不遇赋  《饮酒》  赠羊长史  渊明  商山四皓  晋宋  沉郁顿挫  言有尽而意无穷 
描述:研究者曾用"顿挫沉郁"、"沉郁顿挫"点评过陶渊明的数句诗或某首诗,在笔者看来,这一问题尚需全面考察。本文从全部陶诗出发,认为"沉郁顿挫"实乃陶诗主要风格之一。以下先举例论说陶诗"沉郁顿挫"之风格,进而分"内因"、"外因"两端考察其成因。一、陶诗"沉郁顿挫"的表现陶诗写幽居乐趣之作大都流利圆润、朗朗上
全文:比兴,述晋宋间史实,诗人感情沉郁悲痛,而表现手法隐微婉转,实乃陶诗沉郁顿挫之典范。该诗前人讲论已多1,另举《赠羊长史》(并序)为例
陶渊明的德性与价值精神的重建
作者: 张影洁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价值精神  陶渊明  德性  重建 
描述:陶渊明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伟大和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上,其德性品格及对儒道的体认在士风卑下的魏晋,其时代意义尤为重大。他承继儒家的道统并真诚地在躬耕生活中实践,真正把儒家的道德内化为人心深处的自觉。他拒绝混迹于虚伪污浊的官场,对人充满深情并以此把现实人生和儒家大道联系起来。与先前普遍面临的精神困厄的
全文:。他拒绝混迹于虚伪污浊的官场,对人充满深情并以此把现实人生和儒家大道联系起来。与先前普遍面临的精神困厄的士人相比,他开辟了新的精神安顿的方式,用一己之力重建士人的价值精神,因此他成为历代士人推崇的典范
对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的认识
作者: 张卫武  来源:躬耕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归园田居 
描述: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开创人。《归园田居》是其中的代表作。其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更是流传广远的杰作。对于本首诗的认识是理解陶渊明辞官不做而要回乡耕种之举的一把钥匙。对于陶渊明这首诗,前人有许多赞誉,有所摘录。"真"是陶渊明写下这首诗的基础,只有对田园风光真的爱好,才能写出如此脍炙人口的好诗。理解
全文:赞誉,有所摘录。"真"是陶渊明写下这首诗的基础,只有对田园风光真的爱好,才能写出如此脍炙人口的好诗。理解这首诗也能更好地理解在玄学思想影响下的陶渊明是如何成为"魏晋风度"的典范人物的。
论陶渊明的生命悲剧意识
作者: 郝凤彩  来源: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悲哀  隐遁  孤独  思索  生命悲剧意识 
描述: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陶渊明的生命悲剧意识 ,即 :隐遁的悲剧性体验、深沉的孤独意识、生之思索与死之悲哀。回归田园后的陶渊明并未真正体味到臆想中的自由 ,生活的艰辛 ,无边的孤独 ,对世俗的无望的关注 ,对宇宙自然永恒无限性的感悟以及对生死的思索 ,使他深深体会到了生命的无助与悲哀。陶渊明的选择无疑是
全文: ,对宇宙自然永恒无限性的感悟以及对生死的思索 ,使他深深体会到了生命的无助与悲哀。陶渊明的选择无疑是带有悲剧性的。但其生命的坚韧性与人格的崇高性恰好构成了后世文人遵从的典范
陶渊明的社会理想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 饶艳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和谐社会  社会理想 
描述:陶渊明社会理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桃花源诗并记》中,在作品中诗人用简洁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和乐富足所在。这个理想社会是诗人立足现实,反思当时的社会制度的结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但它旨在与当时的黑暗现实形成
全文:的结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但它旨在与当时的黑暗现实形成对照,成为时人的精神避难所。同时这种美好和谐的社会理想对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陶渊明诗赋的《楚辞》渊源研究
作者: 陈怡良  来源:六朝学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闲情赋  陶渊明  楚辞  屈原 
描述:陶渊明诗,语淡味腴,自然深粹。辞赋虽仅三篇,却都是素怀洒落,逸气流行。萧统赞扬渊明文章是:「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陶渊明集序〉),其人被誉为田园派宗师,安道苦节之大贤,影响後世,至深且钜,因而奠定其在中国文学史上之崇高地位。 本文分四层探讨,首为前言,论述
全文:渊明学习之典范,屈原之端直耿介,忧国忧民,更是渊明向其学习之人格典范。第三、四节,则自:(一)引用、熔铸。(二)题材、手法。(三)风格、意境等三项,加以论证,以证明《楚辞》确为渊明诗赋渊源之一,其取《楚辞》为己所用,活用《楚辞》,取熔《楚辞》,并注入己身之生命,始能使渊明诗赋别开生面,独步文坛。
陶渊明的海外“自然盟友”?
作者: 鲁枢元  来源:中州大学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中西文化交流  自然盟友  生态批评 
描述:从人类文化思想史的角度看,陶渊明更贴近欧洲浪漫主义本初的精神实质,在同属“自然浪漫主义”这一基础之上,陶渊明与西方世界的许多作家、诗人、学者也就具备了比较研究的可能。本文尝试为陶渊明在世界各地寻求的“盟友”有伊壁鸠鲁、卢梭、爱默生、梭罗、惠特曼、华兹华斯、高更、荣格等。而“结盟”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已
全文:的“盟友”有伊壁鸠鲁、卢梭、爱默生、梭罗、惠特曼、华兹华斯、高更、荣格等。而“结盟”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已经漏洞太多的现代人的价值观念,改善现代人难以为续的生存方式;为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了人类社会在地球上的健全发展。
从陶渊明诗文中的典故看《论语》对陶渊明的影响
作者: 杜治伟  来源:琼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典故  陶渊明  《论语》 
描述:《论语》在东晋时已经基本成为一部儒家经典,陶渊明对《论语》更是十分熟悉,并且在其诗文中屡屡化用。通过对《论语》和陶渊明诗文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论语》质朴、隽永的语言,对陶渊明“语淡情深”的语体风格有着直接的影响;陶渊明积极入仕和自甘归隐的人生向往,是对《论语》中仕与隐思想的一脉承袭,他对自然的爱
全文:风格有着直接的影响;陶渊明积极入仕和自甘归隐的人生向往,是对《论语》中仕与隐思想的一脉承袭,他对自然的爱恋,他所具有的仁者情怀也都受到《论语》和谐理念,仁爱主张等或多或少的影响。
浅析陶渊明的居住环境及其文化内涵
作者: 王彤宇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居所  文化内涵  居住环境 
描述:近些年来,关于陶渊明的居所问题,学术界主要关注其具体地点的位置,而本文则更注重分析其周边环境以及它们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从他的作品中勾勒出一个比较真实的居住环境轮廓,并且从中寻找他的居住环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即他的居所是他个人情感和灵魂的依托和归宿;是他看世界的中心和原点;反映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与自然
全文:的文化内涵,即他的居所是他个人情感和灵魂的依托和归宿;是他看世界的中心和原点;反映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陶渊明对田园世界的审美发现
作者: 韩波 邓福舜  来源: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田园意象  陶渊明  隐逸  安贫乐道 
描述:隐逸诗人陶渊明以他自然,真淳的诗风,安贫乐道的人生体悟,在中国文学史上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追寻人生自我价值的道路上,时官时隐的陶渊明在矛盾中寻求到了心灵的归宿.对于田园世界的探寻,儒家的"独善其身"和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都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发现了田园世界的美,以苦为乐,沉醉其中.陶渊明的
全文:的"独善其身"和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都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发现了田园世界的美,以苦为乐,沉醉其中.陶渊明的田园世界有着独特的诗化的审美意象,与酒为伴,以菊为友,快意山林,乐守田园,为后世隐逸诗树立了典范,从而开创了田园诗派,同时也为士大夫文人建立了一个桃花源似的精神家园.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