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论陶渊明诗中“飞鸟”意象的象征意蕴
-
作者:
谭云华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象征意蕴 陶渊明 飞鸟意象
-
描述:陶渊明笔下有大量有关飞鸟意象的作品。飞鸟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蕴,蕴含着诗人强烈的主观意识及情感,是作者审美意识与客观物象渗透的结果。陶渊明笔下的飞鸟形象,是其自我精神的形象写照,负载着作者的孤独与寂寞,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真意的追求及回归田园的人生意趣,更集中体现了陶渊明生命与精神的永恒追求。
-
全文:陶渊明笔下有大量有关飞鸟意象的作品。飞鸟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蕴,蕴含着诗人强烈的主观意识及情感,是作者审美意识与客观物象渗透的结果。陶渊明笔下的飞鸟形象,是其自我精神的形象写照,负载着作者的孤独与寂寞,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真意的追求及回归田园的人生意趣,更集中体现了陶渊明生命与精神的永恒追求。
-
皎然、韦应物等大历诗人对陶渊明的新发现
-
作者:
李剑锋 来源:东方丛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中国 文学评论
-
描述:皎然、韦应物等大历诗人对陶渊明的新发现
-
全文:
-
美在言外:对陶诗“种豆南山下”的再思考:[陶渊明]
-
作者:
傅杰 李文河 来源:文科教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中国 文学研究
-
描述:美在言外:对陶诗“种豆南山下”的再思考:[陶渊明]
-
《陶渊明集》所收《问来使》诗真伪考
-
作者:
井上一之文 李寅生译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问来使 中国 文学研究
-
描述:《陶渊明集》所收《问来使》诗真伪考
-
论陶诗中“松”、“菊”、“桃源”意象的道教神话原型:[陶渊明]
-
作者:
刘雪梅 来源:理论与创作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中国 文学研究
-
描述:论陶诗中“松”、“菊”、“桃源”意象的道教神话原型:[陶渊明]
-
高层建瓴,推澜陶学:关于吴云的陶学评论:[陶渊明]
-
作者:
李华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中国 文学评论
-
描述:高层建瓴,推澜陶学:关于吴云的陶学评论:[陶渊明]
-
挣扎在仕与隐之间的痛苦灵魂——读陶渊明《杂诗》(其二)
-
作者:
孙明君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杂诗 中国 文学研究
-
描述: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入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长期以来,历代士人多把陶渊明看成是一位“田舍之翁,闲适之祖”(陈沆《诗比兴笺》)、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浑身静穆的隐逸诗人。针对这种误解
-
全文: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入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长期以来,历代士人多把陶渊明看成是一位“田舍之翁,闲适之祖”(陈沆《诗比兴笺》)、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浑身静穆的隐逸诗人。针对这种误解,鲁迅先生说过:“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
-
各领风骚译陶诗:《归园田居》(其一)英译比读:[陶渊明]
-
作者:
汪榕培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归园田居 中国 文学研究
-
描述:各领风骚译陶诗:《归园田居》(其一)英译比读:[陶渊明]
-
陶渊明诗歌的审美特征
-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文摘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2010年 审美特征 诗歌 陶渊明 道德人格 表现自我 自然主义 《浙江学刊》
-
描述:张节末、蔡建梅在《浙江学刊》2010年第5期撰文指出,陶渊明诗把“时序感”种植到田园之中,超脱了政治、历史,自然主义为其基本主题。自然就是自己生存的家园,他与田园为邻,从事劳作,饮酒赋诗。陶公作诗执持一种“欲辨已忘言”的玄学态度和“但使愿无违”的个体追求。既无须在诗中汲汲于抒情,也不必刻意表现自我,
-
全文:张节末、蔡建梅在《浙江学刊》2010年第5期撰文指出,陶渊明诗把“时序感”种植到田园之中,超脱了政治、历史,自然主义为其基本主题。自然就是自己生存的家园,他与田园为邻,从事劳作,饮酒赋诗。陶公作诗执持一种“欲辨已忘言”的玄学态度和“但使愿无违”的个体追求。既无须在诗中汲汲于抒情,也不必刻意表现自我,且不再调用“比兴”来高扬道德人格。
-
从诗歌看陶渊明的晚年生活
-
作者:
张素娟 来源:老人世界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晚年生活 诗歌 建功立业 东晋 青年时代 陶渊明 统治阶级 内部矛盾 政治腐败
-
描述: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他幼年家境贫寒,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朝廷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时年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
全文: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他幼年家境贫寒,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朝廷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时年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