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关于陶渊明《游斜川》(诗并序)的两处异文
作者: 吴怀东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袁先生  游斜川  生行  邻曲  诗序  北京大学出版社  生年  陶渊明研究  袁行霈  中国典籍 
描述:《游斜川》是陶渊明的一篇重要作品,袁行霈先生在《陶渊明年谱汇考》一文(原载《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四辑,中华书局,1997年;现收入袁先生著《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中,将之列为据以判断陶渊明生年的"第一等"资料两种之一。现存这首诗有多处异文,其中据以判断陶渊明生年的两处最关键的
全文:"。另一处则是该诗首句:"开岁倏五十,吾生行归休。"句中"十",或作"日"。这两处文字直接关系着陶渊明的考定,不可不细辨。
“渊明吾所师”与“出处依稀似乐天”——论苏轼对陶渊明和白居易的接受
作者: 张再林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白居易  陶渊明  苏轼  接受 
描述:苏轼虽曾一再表示过对陶渊明和白居易的倾慕之情,但实际上他对陶、白二人的接受态度是有所不同的。苏轼既受白居易的影响,主要将陶渊明当作是精神上的“导师”,而不取其贫寒困顿的一面;又将白居易所开其端绪的“中隐”文化心态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苏轼之能成为中国封建士大夫文人的一个“标本”式的人物,与他对陶、白
全文:的“中隐”文化心态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苏轼之能成为中国封建士大夫文人的一个“标本”式的人物,与他对陶、白二人的这种接受态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再读陶渊明:从《归去来兮辞》看世人对陶渊明的几点误读
作者: 余朝佐  来源:新课程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关系  陶渊明  误读 
描述:教读高中必修五《归去来兮辞》,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我发现,世人对渊明有许多误读。一、陶渊明是士族而非庶族陶家应是望族,其曾祖父陶侃为东晋开国元勋、大司马,掌全国行政和军事大权。其祖父和父亲均作过太守之类的高官。从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以后,在上品无寒门的时代,陶家不可能是庶族。在动乱年代,他能在13年间
全文:他们陶家开的,即使逃跑了也无人问责。如果没有从其曾祖以来建立的坚实的社会关系网,他能这样自由地出入官场吗?
关于刘勰《文心雕龙》不提陶渊明的再思考
作者: 李剑锋  来源:中国文论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陶渊明  文学观 
描述:"《文心雕龙》为什么没有提及陶渊明"是一个从《隐秀》补文真伪争论中引申和独立出来,在陶渊明和刘勰接受史特定发展阶段上必然产生的问题。学术考察不能满足于从多角度来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应以此为契机从刘勰《文心雕龙》的局限,从它思考停止的地方起步,去思考和探索它没有来得及思考或者思考有待深入之处。陶渊明的
全文:了陶渊明深有体会的文学超功利倾向的特点;对于陶渊明深有体会的具有"化物"特点的物我关系,刘勰的思考略差一步;在肯定和重视语言可以尽意,在对"言不尽意"的体会、运用和思考上有相合之处,但陶渊明还经常感受到言意之间的复杂错位和矛盾现象。刘勰因追求隐秀、复意、不尽之意,而相对忽视语言与道、生活的根本联系。
陶渊明戏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
作者: 李剑锋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意义  戏剧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被写入戏剧最早在南宋,几乎与戏剧的兴起同步。元代涉及陶渊明的戏至少有尚仲贤、王子一等人的五种,隐士陶渊明及其所创造的桃源开始以戏剧舞台的形象亮相。明代敷衍与陶相关的戏剧至少有十一种,其中的陶渊明形象在傲节自守外又略显高逸空幻。清人关于陶渊明的戏剧至少有十一种,尤侗《桃花源》等戏剧凸显了陶渊明与
全文:的陶渊明形象在傲节自守外又略显高逸空幻。清人关于陶渊明的戏剧至少有十一种,尤侗《桃花源》等戏剧凸显了陶渊明与佛教、道教的关系。陶渊明进入戏剧首先显示了传统高雅文化与世俗文化不可避免的融合趋势;戏剧中所塑造
论陶渊明的出处
作者: 李冰  来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出处  研究者  隐逸诗人  仕与隐  陶渊明  隐士  钟嵘 
描述:钟嵘最早将陶渊明评定为“隐逸诗人之宗”。其后的一千多年,同意钟嵘之说者大有人在。而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专门论到“隐士”,他认为:“真的‘隐君子’是没法看到的”。因为真的“非隐士的心目中的隐士,是声闻不彰,息影山林的人物。但这种人物,世间是不会知道的”,一个人等到被“挂上隐士的招牌”,便不再
全文: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鲁迅又重申上述观点,“既然是超出于世,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诗文也是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由此可见,陶渊明的仕与隐已然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对象。本文仅试图从陶氏诗文人手,针对陶渊明的出处作一论述。
陶渊明启示录
作者: 李永建  来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启示录  独立  本源  陶渊明  诗意  圆融  真意 
描述:活着时一直被主流排斥、压抑的陶渊明,在身后却余韵不绝,影响、冲击、矫正着主流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审美趣味。他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在生活、写作、农耕等方面实现了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圆融,启示我们要过一种智性的、健康的生活,不要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出现人生、人性的分裂和异化;对人生简朴
全文:,启示我们要过一种智性的、健康的生活,不要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出现人生、人性的分裂和异化;对人生简朴、真纯的本源状态的向往和追求,启示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灵与肉的关系时,要以和谐、简单、节制
陶渊明的怀古意识与典范形塑
作者: 蔡瑜  来源:台大文史哲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贫士  典范  乐园  咏史  怀古 
描述:在陶渊明诗文中的「怀古意识」具有两个明显的面向,一为「人格典范」,另一则是「乐园图象」。前者关乎个体存在的意义价值,後者则是群体共在的理想世界。其「怀古意识」不论是指向人格或是乐园,都具有典范形塑的意义,而对於典范的认同合一则是其精神力量的主要来源,这些深刻的意涵透过陶集中与历史及神话相关的篇章共同
全文:历史文化及田园风土的关系,进一步将乐园图象人境化,而形塑出崭新的乐园典型-「桃花源」。最後,则综述陶渊明在典范形塑与实践上所具有的时代意义。
陶渊明与郭象的玄学思想
作者: 陈中伟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历来认为陶渊明的诗冲淡平和,闲适自然,和溺乎玄风,淡乎寡味的玄言诗意趣迥别。明代王廷斡在《靖节先生集跋》中说:“元亮远心旷度,气节不群,力振颓风,直超玄乘。”王士祯《古诗选》云:“过江而后,笃生渊明,卓绝先后,不可以时代拘塘矣。”今人游国恩等人合著《中国文学史》中更是断言:“(陶渊明的作品)在玄言诗
全文:关系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首先从客观环境上看,陶渊明生于东晋玄乘之风炽盛时代的,那么他就不可能完全脱离这一时代思潮的影响,从陶渊明的交游履历来看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另外,在仔细分析陶诗和玄学以及玄言
关于陶渊明的《闲情赋》
作者: 顾竺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洛神赋  古今学者  定情赋  东方树  政治理想  张自烈  《洛神赋》  野有蔓草  梁代  南朝梁 
描述:关于陶渊明《闲情赋》的主题问题,学术界没有进行过集中讨论,散见于各种论著中的意见,大体上有3种:一、政治理想说;二、守礼说;三、爱情说。这些观点,从南朝梁代萧统至清末即已存在。明代张自烈、清代邱嘉穗的所谓寄托论,即与政治理想说同属一宗。守礼说是根据赋序而确认的。爱情说从梁代至清代,许多学者都有同一看
全文:《闲情赋》主题及其社会意义的讨论,不单纯是对一篇文章的评价问题,实际上关系到如何理解陶渊明的思想发展并对其作出新的认识问题。因此,重新评估3种主题说之得失,或许对进一步讨论有所助益。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