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3)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3)
按年份分组
1994(1)
1992(1)
1990(1)
按来源分组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1)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
相关搜索词
关于陶渊明的《闲情赋》
作者: 顾竺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洛神赋  古今学者  定情赋  东方树  政治理想  张自烈  《洛神赋》  野有蔓草  梁代  南朝梁 
描述:关于陶渊明《闲情赋》的主题问题,学术界没有进行过集中讨论,散见于各种论著中的意见,大体上有3种:一、政治理想说;二、守礼说;三、爱情说。这些观点,从南朝梁代萧统至清末即已存在。明代张自烈、清代邱嘉穗的所谓寄托论,即与政治理想说同属一宗。守礼说是根据赋序而确认的。爱情说从梁代至清代,许多学者都有同一看
全文:关于陶渊明《闲情赋》的主题问题,学术界没有进行过集中讨论,散见于各种论著中的意见,大体上有3种:一、政治理想说;二、守礼说;三、爱情说。这些观点,从南朝梁代萧统至清末即已存在。明代张自烈、清代邱嘉穗的所谓寄托论,即与政治理想说同属一宗。守礼说是根据赋序而确认的。爱情说从梁代至清代,许多学者都有同一看法,所不同的是:苏轼与萧统在有无讽谏作用上有争论,又有东方树与苏轼在淫亵与不淫上的分歧。古今学者对《闲情赋》主题及其社会意义的讨论,不单纯是对一篇文章的评价问题,实际上关系到如何理解陶渊明的思想发展并对其作出新的认识问题。因此,重新评估3种主题说之得失,或许对进一步讨论有所助益。
陶渊明的《闲情赋》与辞赋中的爱情闲情主题
作者: 袁行霈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文类聚  闲情赋  主题  萧氏  陶渊明  爱情  张自烈  辞赋  昭明文选  苏轼 
描述:1 萧统《陶渊明集序》曰:“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故更加搜求,粗为区目。白璧微瑕者,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必摇其笔端。惜哉,无是可也!”盖陶渊明之
全文:1 萧统《陶渊明集序》曰:“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故更加搜求,粗为区目。白璧微瑕者,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必摇其笔端。惜哉,无是可也!”盖陶渊明之
坦万虑以存诚 憩遥情于八遐——陶渊明《闲情赋》主题新论
作者: 张吕  来源: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王慎中  陶渊明  张自烈  无为而为  理想的幻灭  “闲”  《陶渊明集序》  五柳先生  《闲情赋》主题 
描述:悼当年之晚暮 恨兹岁之欲殚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陶渊明全集》在渊明年谱中将《闲情赋并序》一文定为二十七岁时所作。理由是该赋描写爱情的炽热特征表明它应为陶渊明未婚时的作品。逯立钦诠释的《陶渊明全集》(1979年版)以为该篇是以追求爱情的失败表达他政治理想的幻灭,应为彭泽致仕以后所作,还有的年谱将它系于
全文:悼当年之晚暮 恨兹岁之欲殚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陶渊明全集》在渊明年谱中将《闲情赋并序》一文定为二十七岁时所作。理由是该赋描写爱情的炽热特征表明它应为陶渊明未婚时的作品。逯立钦诠释的《陶渊明全集》(1979年版)以为该篇是以追求爱情的失败表达他政治理想的幻灭,应为彭泽致仕以后所作,还有的年谱将它系于三十岁丧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