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顺自然·求自由·乐自得:从鸟意象看陶渊明的自然思想
作者: 周俊玲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自由  陶渊明  鸟意象  自然  自得 
描述:陶渊明钟情于乌,不厌其烦地多次以鸟自况,特别是日夕归鸟,频繁出现在他的笔下,这其实与陶渊明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有关.陶渊明自然思想的内涵除了外在意义上的自然界外,集中体现了三方面内容:顺应自然而然的规律、本性;追求精神的自由;乐在境界的自得.鸟是自然的化身,自由的象征,鸟承栽了诗人重在内心品味的生活态
全文:陶渊明钟情于乌,不厌其烦地多次以鸟自况,特别是日夕归鸟,频繁出现在他的笔下,这其实与陶渊明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有关.陶渊明自然思想的内涵除了外在意义上的自然界外,集中体现了三方面内容:顺应自然而然的规律、本性;追求精神的自由;乐在境界的自得.鸟是自然的化身,自由的象征,鸟承栽了诗人重在内心品味的生活态度,诗人将人生诗意化、审美化了.
抓住“眼泪”,多重比较——浅谈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
作者: 周江生  来源:学语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心灵净化  文本阅读  陶渊明  初中语文教材  《五柳先生传》  安贫乐道  形象意义 
描述:《五柳先生传》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作为新编初中语文教材的经典名篇,要让读者能深刻理解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淡泊名利"人物形象意义,除抓住文本阅读之外,还应该抓住该篇"眼目",从多方面进行比较阅读,以期得到更多的体味和心灵净化与升华。
全文:《五柳先生传》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作为新编初中语文教材的经典名篇,要让读者能深刻理解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淡泊名利"人物形象意义,除抓住文本阅读之外,还应该抓住该篇"眼目",从多方面进行比较阅读,以期得到更多的体味和心灵净化与升华。
幻灭与蜕变——略论陶渊明与王维仕隐选择的精神困境与突围方式
作者: 傅向东  来源: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困境  仕隐选择  突围方式  统合儒道  栖身佛禅 
描述:在山水田园诗歌的发展历程中,陶渊明与王维是两位最具代表意义的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从他们的人生经历来看,都深受儒家积极用世思想的影响,有建功立业、经世济民的雄心,又都不遇于时,志意难酬,最后无奈退隐。本文拟从知人论世的角度,粗略比较二者仕隐选择的精神困境与突围方式的同异
全文:在山水田园诗歌的发展历程中,陶渊明与王维是两位最具代表意义的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从他们的人生经历来看,都深受儒家积极用世思想的影响,有建功立业、经世济民的雄心,又都不遇于时,志意难酬,最后无奈退隐。本文拟从知人论世的角度,粗略比较二者仕隐选择的精神困境与突围方式的同异
此翁岂作文 直写胸中天:晋宋学术思潮与陶渊明散文创作的审美倾向
作者: 刘启云  来源: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崇尚自然  儒玄并综 
描述:儒、释、道三家思想既相互排斥、斗争又相互渗透、交融,为晋宋间思想文化界的基本倾向。儒玄并综的思想特点,是陶渊明虽为晋宋间人,却无晋宋人放诞无实之习气,为文亦无玄虚放诞之语的原因。他的作品是从日常的、平凡的农村田园生活中感受人生、发掘具有深刻意义的关,而其崇尚自然的关学理想,任真自得的人生态度也就在这
全文:儒、释、道三家思想既相互排斥、斗争又相互渗透、交融,为晋宋间思想文化界的基本倾向。儒玄并综的思想特点,是陶渊明虽为晋宋间人,却无晋宋人放诞无实之习气,为文亦无玄虚放诞之语的原因。他的作品是从日常的、平凡的农村田园生活中感受人生、发掘具有深刻意义的关,而其崇尚自然的关学理想,任真自得的人生态度也就在这里得到了艺术的再现。[著者文摘]
此翁岂作文 直写胸中天——晋宋学术思潮与陶渊明散文创作的审美倾向
作者: 刘启云  来源: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崇尚自然  儒玄并综 
描述:儒、释、道三家思想既相互排斥、斗争又相互渗透、交融,为晋宋间思想文化界的基本倾向。儒玄并综的思想特点,是陶渊明虽为晋宋间人,却无晋宋人放诞无实之习气,为文亦无玄虚放诞之语的原因。他的作品是从日常的、平凡的农村田园生活中感受人生、发掘具有深刻意义的美,而其崇尚自然的美学理想,任真自得的人生态度也就在这
全文:儒、释、道三家思想既相互排斥、斗争又相互渗透、交融,为晋宋间思想文化界的基本倾向。儒玄并综的思想特点,是陶渊明虽为晋宋间人,却无晋宋人放诞无实之习气,为文亦无玄虚放诞之语的原因。他的作品是从日常的、平凡的农村田园生活中感受人生、发掘具有深刻意义的美,而其崇尚自然的美学理想,任真自得的人生态度也就在这里得到了艺术的再现。
永不凋谢的艺术之花:浅谈陶渊明田园诗艺术特色
作者: 李艳秋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版  艺术境界  平淡自然  陶诗  意与境浑  思想感情  情景交融  艺术风格  陶渊明  田园诗 
描述:但凡具有积极思想意义和独特艺术风格的诗篇,它的价值绝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反而会越来越显示出更加夺目的光彩。陶渊明的诗篇就属于此类。至今我们谈起陶渊明诗,尤其是田园诗来,犹如流连于一幅色彩绚丽的画卷,仿佛看到了诗人采菊东篱下的潇洒;也仿佛置身于那"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幽静农间房舍之中,去感
全文:但凡具有积极思想意义和独特艺术风格的诗篇,它的价值绝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反而会越来越显示出更加夺目的光彩。陶渊明的诗篇就属于此类。至今我们谈起陶渊明诗,尤其是田园诗来,犹如流连于一幅色彩绚丽的画卷,仿佛看到了诗人采菊东篱下的潇洒;也仿佛置身于那"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幽静农间房舍之中,去感
「前隐逸」与「後仕宦」的视野递换:陶渊明官游主题中出处记忆的造现
作者: 叶常泓  来源:中央大学人文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处  记忆  陶渊明  宦游  商隐逸  後仕宦 
描述:陶渊明(365?-427)於壮年十余载间尝经「三出四处」之跌宕,而其以宦游为主题或明确涉及宦游的诗赋,今存十一。此诸作品,再现了陶渊明透过若干诡谲多层的修饰技巧、传播策略及意义建构,而重新编辑、变造的出处记忆。在标示撰於宦游途中的作品里,陶渊明立足於「前隐逸」的视野而描述宦避、追念归田,以经过正面化
全文:陶渊明(365?-427)於壮年十余载间尝经「三出四处」之跌宕,而其以宦游为主题或明确涉及宦游的诗赋,今存十一。此诸作品,再现了陶渊明透过若干诡谲多层的修饰技巧、传播策略及意义建构,而重新编辑、变造的出处记忆。在标示撰於宦游途中的作品里,陶渊明立足於「前隐逸」的视野而描述宦避、追念归田,以经过正面化变造程序的退处记忆,去评估当下的仕宦经验。在标示撰於归田期间的作品里,则递换为立足於「後仕宦」的视野而记叙归田、回忆宦游,以经过负面化变造程序的宦游记忆,去检定现有的退处经验。至於在非出非处的间歇中所撰者,「前隐逸」与「後仕宦」的视野则摺叠共存,且有所调停及消解。考诸历来陶渊明研究,「记忆如何被书写」是一个未获充份厘析的问题。然而,藉由揭示作者化合了原始生动的经验、记忆,以及状似原始生动的「经验」口吻和「记忆」语态,从而形成的「记忆书写」我们将得以察见陶渊明如何一再辩解、修饰、平衡其「三出四处」的游移和不一致,声明个人向百代隐逸谱系归位的趋同性,并引导史家与读者肯认其归田意志;其次,亦将得以至显其较少被後世精读的宦游诗和最为人称颂的田园诗之间,实存在着意蕴上的重合与理路上的链接;最後,则得以修正传统史家及评论者视陶渊明毫无出处矛盾的「经典化」认知。
「前隐逸」与「後仕宦」的视野递换-陶渊明宦游主题中出处记忆的造现
作者: 葉常泓  来源:中央大学人文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处  前隐逸  记忆  陶渊明  宦游  後仕宦 
描述:陶渊明(365?-427)於壮年十余载间尝经「三出四处」之跌宕,而其以宦游为主题或明确涉及宦游的诗赋,今存十一。此诸作品,再现了陶渊明透过若干诡谲多层的修饰技巧、传播策略及意义建构,而重新编辑、变造的出处记忆。在标示撰於宦游途中的作品裡,陶渊明立足於「前隐逸」的视野而描述宦游、追念归田,以经过正面化
全文:陶渊明(365?-427)於壮年十余载间尝经「三出四处」之跌宕,而其以宦游为主题或明确涉及宦游的诗赋,今存十一。此诸作品,再现了陶渊明透过若干诡谲多层的修饰技巧、传播策略及意义建构,而重新编辑、变造的出处记忆。在标示撰於宦游途中的作品裡,陶渊明立足於「前隐逸」的视野而描述宦游、追念归田,以经过正面化变造程序的退处记忆,去评估当下的仕宦经验。在标示撰於归田期间的作品裡,则递换为立足於「後仕宦」的视野而记叙归田、回忆宦游,以经过负面化变造程序的宦游记忆,去检定现有的退处经验。至於在非出非处的间歇中所撰者,「前隐逸」与「後仕宦」的视野则摺叠共存,且有所调停及消解。考诸歷來陶渊明研究,「记忆如何被书写」是一个未获充份厘析的问题。然而,藉由揭示作者化合了原始生动的经验、记忆,以及狀似原始生动的「经验」口吻和「记忆」语态,从而形成的「记忆书写」,我们将得以察見陶渊明如何一再辩解、修饰、平衡其「三出四处」的游移和不一致,声明个人向百代隐逸谱系归位的趋同性,并引导史家与讀者肯认其归田意志;其次,亦将得以呈显其较少被後世精讀的宦游诗和最为人称颂的田园诗之间,实存在着意蕴上的重合与理路上的链接;最後,则得以修正传统史家及评論者视陶渊明毫无出处矛盾的「经典化」认知。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写作年代辨析
作者: 刘世林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王瑶  遇火  江州祭酒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文字  作品  岁时  写作年代 
描述: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以下简称《柳传》)历来被认为是诗人自传性的文字。萧统《陶渊明传》(以下简称《萧传》)说:“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近年来也有人认为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一篇自传。”①这无疑说明了该文对于研究陶渊明生平、思想及其创作的重要意义。可是,关于这篇作品的写作年代
全文: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以下简称《柳传》)历来被认为是诗人自传性的文字。萧统《陶渊明传》(以下简称《萧传》)说:“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近年来也有人认为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一篇自传。”①这无疑说明了该文对于研究陶渊明生平、思想及其创作的重要意义。可是,关于这篇作品的写作年代,目前却有两种分歧很大的意见。一种意见是,王瑶编注《陶渊明集》,断为此文系渊明二十八岁时作。王说: “《五柳先生传》是渊明少年时叙述自己志趣的文字。……按史传通例,所叙 事迹都是以时间先后为序的。因知《五柳先生传》之作在渊明为江州祭酒以前。渊 明为江州祭酒在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今暂系此文于晋大元壬辰(三九二),本年 渊明二十八岁。”另一种意见是。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附录《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认为此文作于渊明五十六岁时。逯说: “此传为晚年所作。宋传、萧传、南传相沿视为祭酒以前之作,非是。林云铭评注《古文析义》谓此传无怀葛天,‘暗寓不仕来意’。吴楚材《古文观止》谓 ’刘裕移晋柞,耻不复仕,号五柳先生,此传乃自述其生平。’所见较是。陶之无 酒可饮,乃五十一至五十七岁时,今姑系此年下。”这两种分歧意见相差近三十年,这...
浅析朱自清对陶渊明的接受
作者: 卢侣怡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义性  思想来源  陶渊明  生平  朱自清 
描述:朱自清在20世纪上半叶的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不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时在古典文学理论和新诗等现代文学理论方面都有颇高建树。而陶渊明作为古代文学史上别树新风的旗帜,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朱自清的重视。朱自清对陶渊明的行年进行了严谨详细的考证,同时对陶渊明诗歌的意义进行多方面探析,他也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
全文:朱自清在20世纪上半叶的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不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时在古典文学理论和新诗等现代文学理论方面都有颇高建树。而陶渊明作为古代文学史上别树新风的旗帜,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朱自清的重视。朱自清对陶渊明的行年进行了严谨详细的考证,同时对陶渊明诗歌的意义进行多方面探析,他也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陶渊明的认识,对陶渊明的思想来源也进行了梳理。在对陶渊明全方位的观照下,朱自清个人的创作也不自觉地受到了陶渊明的影响。朱自清当年开设的古诗名家研究课程里,尤以陶诗最为用力,陶渊明与朱自清的人生态度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不自觉的一致性。总体来说,朱自清先生在陶渊明的研究吏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上页 1 2 3 ... 38 39 40 ... 45 46 47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