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钟嵘《诗品》之陶渊明品第再研究
作者: 元文广  来源: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诗品》  钟嵘 
描述:1925年陈延杰撰成《诗品注》一书,为钟嵘《诗品》的研究拉开了序幕,迄今为止对于《诗品》的研究已有九十余年的历史。在这九十余年的研究历程中,《诗品》对于陶渊明的品第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钟嵘在《诗品》中以"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将陶渊明置于中品,唐以后,特别是宋、明、清以来的一大批学者为
全文:的热点话题。钟嵘在《诗品》中以"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将陶渊明置于中品,唐以后,特别是宋、明、清以来的一大批学者为陶渊明叫屈并纷纷著文以批判钟嵘品第之失。在文学研究当中对于陶渊明所持有不同的批评态度,是批评家个人的主见,还是受其背后某种共同的思想观念、审美趣味的左右?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论杜甫与陶渊明的诗学关系
作者: 刘中文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杜甫  诗学关系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和杜甫同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山峰,两者有着深层的诗学渊源关系。杜甫涵纳百川转益多师,陶渊明的田园诗艺术滋养了杜甫的诗歌。而诗圣杜甫对陶渊明及其诗歌的评价、阐释、接受和发展自然提升了陶渊明的诗学地位,光大了田园诗的成就。虽然杜甫认为陶渊明“未必能达道”,且这一观点引发了学术史上的长期争论,但是杜甫同
全文:,光大了田园诗的成就。虽然杜甫认为陶渊明“未必能达道”,且这一观点引发了学术史上的长期争论,但是杜甫同时又充分肯定陶诗的崇高地位,在诗学史上第一次将陶渊明列于谢灵运之前,认为陶诗完全合乎《诗》、《骚》的诗学精神,且在自己的田家诗中自觉接受并发展了陶诗的体恤万物的情怀、“真”的诗学精神和恬淡的审美风范。
陶渊明的美学思想及其渊源
作者: 韩进廉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士不遇  陶诗  理性思考  陶渊明  田园诗  哲学思想  审美理想  哲理诗  咏怀诗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和散文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因此,他的诗歌散文往往带有浓郁的哲理意味和思辨色彩。他没有哲学思想著作,但他善于把自己的哲学见解和理性思考诉诸艺术的语言、韵律和形象之中。不论他的哲理诗、咏怀诗、田园诗,还是辞赋散文,都能明理、抒情、写景巧妙结合,相互烘托,形成一种厚
全文:之中。不论他的哲理诗、咏怀诗、田园诗,还是辞赋散文,都能明理、抒情、写景巧妙结合,相互烘托,形成一种厚朴真淳、浑融隽永的艺术境界。这种前无古人的独特风格的形成,是同他的美学思想分不开的。很难设想,一个作家没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理想却能开创出独特的艺术境界和风
陶渊明《归去来辞》与韩国汉文学
作者: 曹虹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韩国汉文学  《归去来辞》 
描述:陶渊明《归去来辞》在中国文学史上久享盛誉,且 因苏轼等文豪的拟效阐扬,这篇名作的人格范式与文学范式的意义更其光大。在《归去来辞 》的流传史上,海东文人所表现出的崇仰之情甚为浓烈,从高丽中期至李朝之末,赞评之语 与拟效之篇源源不断。从形式上看,韩国汉文学家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表达其仰慕效法之情 :一是集
全文:相应的文化意蕴和一定的审美得失,对于全面了解陶渊明在汉文 化圈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中韩文化的结缘,尤具意义。
孤独人生寂寞诗——陶渊明诗孤独寂寞的情绪基调之成因和特质
作者: 梁佛根  来源:河池师专学报(文科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陶渊明  情绪基调  人格  风格  审美价值 
描述:本文作者摒除对陶渊明诗的传统分类法,不从内容题材上划分,而从作品的情感、意绪角度划分陶诗为亲情、友情、怀古之情、人生感慨、生命与自然体验等类。从对各类情感体验的诗作的统计看,陶诗在总体意绪上体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情感基调。这一基调的成因主要是魏晋时代人生哲学上人的觉醒主题的高涨,及陶公为卫护安全生存和
全文:自然法则的无法超越,使陶公深刻地感受到孤独寂寞的悲慨。对人格的独立、自由、完整的追求,对自然法则超越的欲求,都是“历史的必然要求”,而这些在陶公时代均无法实现。因而陶诗的孤寂情调是一种悲剧意义上的人生体验,这也正是其诗深刻的审美意义之所在。
生命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纠葛与幻化——陶渊明《饮酒》诗七首意象结构探索
作者: 祝菊贤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现实自我  意象结构  生命自我 
描述:妥协世俗,扩展生命以用世的现实自我与摆脱名教、回归生命本真的生命自我之间的矛盾、冲突是陶渊明《饮酒》诸诗中一系列意象的深层结构。在《栖栖失群鸟》等诗中,现实自我与生命自我表现为两种对立的精神状态与情绪,以鸟儿与松(菊、兰)的意象表现出来;在《有客常同止》等诗中,生命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冲突幻化为“一
全文:情绪,以鸟儿与松(菊、兰)的意象表现出来;在《有客常同止》等诗中,生命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冲突幻化为“一士”、“一夫”两个人物意象;在《结庐在人境》等诗中,生命自我摆脱战胜了现实自我,其澄明、宁静,自由欣悦的本真状态投射生成一系列浑然灵妙的诗歌意象,构成陶渊明诗审美的最高境界。
1991全国报刊陶渊明研究论文索引
作者: 钦云 钟声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论文索引  南开  显晦  陶潜  师专学报  怀化师专  教育学院学报  魏正申  陶渊明研究  举正 
描述:1、陶渊明的道德理想简析(宋崇凤) 九江师专学报一期2、论陶渊明的人格特征(三题)(于翠玲) 九江师专学报一期3、陶渊明“性本爱丘山”新解(张觉) 九江师专学报一期4、陶潜与佛学(朱家驰) 南开学报一期5、《陶渊明集》举正(徐复) 南京师大学报一期6、试论陶渊明的隐逸(贾剑秋)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一期
全文:1、陶渊明的道德理想简析(宋崇凤) 九江师专学报一期2、论陶渊明的人格特征(三题)(于翠玲) 九江师专学报一期3、陶渊明“性本爱丘山”新解(张觉) 九江师专学报一期4、陶潜与佛学(朱家驰) 南开
论中国古代隐士——以陶渊明为例
作者: 张梦秋  来源:北方文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我独立人格  隐士特点  士大夫  陶渊明  隐士思想 
描述:中国古代多隐士,隐士多文人。隐士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隐士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特色之一。“隐士”不是一般的人,当为世之隐匿之高人也。《南史·隐逸》谓其“皆用宇宙而成心,借风云以为气”,因而“隐士”不是一般的人。中国隐士文化是颇为发达的,是与思想文化和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的,隐士文化使中国历史更
全文:“隐士”不是一般的人。中国隐士文化是颇为发达的,是与思想文化和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的,隐士文化使中国历史更具韵味。隐士文化中特有的生活与审美理念,对于士人和社会,对于文学与艺术创作有着广泛的影响,中国传统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