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自然思想初探——读陶札记之七
作者: 赵治中  来源: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爱好自然  自然思想  孟嘉  田园  追求自由  庄子  美的历程  陶渊明  李泽厚  札记 
描述:适性自足、本性不受任何改变或破坏的自然思想,在陶渊明对于社会、人类和自然等方面都有充分的表现;但在强调自然时,他并不放弃人为,而是将两者济相成,求得和谐与均衡;他的自然思想,是我国独特的社会文化传统,特定的时代、地理和家庭,以及特有的个人禀赋与经历共同造就的产物。
全文:适性自足、本性不受任何改变或破坏的自然思想,在陶渊明对于社会、人类和自然等方面都有充分的表现;但在强调自然时,他并不放弃人为,而是将两者济相成,求得和谐与均衡;他的自然思想,是我国独特的社会文化传统,特定的时代、地理和家庭,以及特有的个人禀赋与经历共同造就的产物。
陶渊明诗歌的体式及其特殊的隐士风度与心态
作者: 胡大雷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庄子》  “金刚怒目”式  田园生活  陶渊明诗歌  士风  文学艺术  陶诗风格  社会时代  自然田园 
描述:陶渊明诗歌的体式及其特殊的隐士风度与心态胡大雷一、引言:陶诗风格二要素朱熹论陶渊明诗歌的风格说: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木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这实际...
全文:陶渊明诗歌的体式及其特殊的隐士风度与心态胡大雷一、引言:陶诗风格二要素朱熹论陶渊明诗歌的风格说: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木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这实际...
川端康成与陶渊明的自然观与虚无观——以《雪国》和《桃花源记》为例
作者: 鲁静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观  陶渊明  虚无观  川端康成 
描述: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流传千古,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心灵的栖息地。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也喜欢描绘自然风光,给人以世外仙境之感。本研究从《桃花源记》和《雪国》入手,探究二者在自然观和虚无观上存在相似性。研究表明,陶渊明与川端康成都崇尚自然,讲求物我融,深受虚无观的影响,认为"无"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川端
全文:表明,陶渊明与川端康成都崇尚自然,讲求物我融,深受虚无观的影响,认为"无"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川端受日本传统物哀思想的影响,观点中透露着哀伤和消极,陶渊明则表现得平和而淡泊。
朝鲜文人权斗经《次〈感士不遇赋〉》与陶渊明《感士不遇赋》之比较
作者: 杨昊  来源:滨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感士不遇赋》  陶渊明  《次〈感士不遇赋〉》  权斗经  辞赋 
描述:陶渊明对古代朝鲜文学影响颇深。朝鲜文人权斗经的《次〈感士不遇赋〉》,按照陶渊明《感士不遇赋》的原韵、原字和次序和而作,且部分语句和思想化自陶渊明的《感士不遇赋》,也有部分语句反用其意,表达的意旨和《感士不遇赋》不同。《感士不遇赋》通过对天道、人事的分析,得出不遇是文士的宿命,表现出陶渊明归隐的理性
全文:陶渊明对古代朝鲜文学影响颇深。朝鲜文人权斗经的《次〈感士不遇赋〉》,按照陶渊明《感士不遇赋》的原韵、原字和次序和而作,且部分语句和思想化自陶渊明的《感士不遇赋》,也有部分语句反用其意,表达的意旨
陶渊明诗“忧愤”说辨析
作者: 蒋文燕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忧愤"说  陶渊明诗歌  诗风  陶渊明 
描述:关于陶诗的风格,历代皆推许“平淡”与“豪放”.但除此之外,“忧愤”亦是陶诗中的重要内容,它缘于诗人的“忧生之嗟”和“于世未忘情”,而陶渊明常以议论的手法来表达其“忧愤”之情.而在这三种诗风之间,“忧愤”是现实苦难带给诗人的感受,“豪放”是诗人面对苦难的态度,“平淡”则是诗人以审美的眼光品味苦难中的
全文:关于陶诗的风格,历代皆推许“平淡”与“豪放”.但除此之外,“忧愤”亦是陶诗中的重要内容,它缘于诗人的“忧生之嗟”和“于世未忘情”,而陶渊明常以议论的手法来表达其“忧愤”之情.而在这三种诗风之间
史书诗坛耀三星 千秋万古当齐名:论习凿齿与王羲之、陶渊明未能齐名之原因
作者: 吴直雄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习凿齿  《汉晋春秋》  王羲之  “越魏继汉论”  陶渊明 
描述: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陶渊明在中国诗史上,均有着闻名遐迩的崇高地位,可谓冠绝千古。与王羲之、陶渊明同一时代的史学家习凿齿,史识超群,功勋卓著,特别是其"越魏继汉论"即"国家应大一统论",在史坛上独树一帜,影响至今。其知名度理当与"王""陶"伯仲,然而,囿于诸多原因,习凿齿的英名多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
全文:独树一帜,影响至今。其知名度理当与"王""陶"伯仲,然而,囿于诸多原因,习凿齿的英名多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所遮蔽,以致不显山露水,甚至为世人所误读。因而,探究其深刻原因,彰显其光辉业绩,实有必要。
苍凉:陶渊明诗的真实底蕴
作者: 程世和  来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司马相如  司马迁  自然之道  理性精神  陶渊明  宗教  死亡  人文主义  人生  中国文人 
描述:一中国文人向来具有理性精神,很少迷信色彩,孔子“不语怪力乱神”①,“敬鬼神而远之”②,闪烁的就是一种人文主义的精神。老庄更以为死亡不可避免,而大力弘扬自然之道,后来秦皇汉武时期方士仙道之术虽盛极一时,但一般文人如司马如、司马迁诸人并没有卷入那种迷信旋涡中去。东汉以后,佛学渐入中国,受到中国文人的欢
全文:,但一般文人如司马如、司马迁诸人并没有卷入那种迷信旋涡中去。东汉以后,佛学渐入中国,受到中国文人的欢迎,不过文人们大多也只是把玩它的禅定之说,对佛门天国却很少信奉,从总体上看,自先秦以来,中国文入在生死问题上并没有多少宗教上的幻想。这里,我们可以引用一下明人何孟春《余冬录》中的材料
论陶渊明诗的哲学境界
作者: 江合友  来源: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哲学境界    陶渊明  人生观  世界观 
描述:随着陶渊明一生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的变化,其哲学思想主要展露出由儒至道的嬗变脉。反映在创作上,则是其作品的哲学境界的发展变化以及由此而表达的审美倾向的转变。陶渊明诗表现了三种哲学境界:物质主义生命境界、伦理价值生命境界和自足自由的生命境界。追求自足自由的生命境界代表陶渊明诗歌创作的主要审美倾向,影
全文:随着陶渊明一生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的变化,其哲学思想主要展露出由儒至道的嬗变脉。反映在创作上,则是其作品的哲学境界的发展变化以及由此而表达的审美倾向的转变。陶渊明诗表现了三种哲学境界:物质主义
陶渊明《述酒》诗补证-兼论陶渊明在晋宋之际的政治态度及其隐居前后两期的不同意义
作者: 邓小军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彭殇  近典  今典  陶渊明  天容  《述酒》  古典 
描述:本文根据翔实地,包括较多未曾为人使用过的文献材料,对陶渊明《述酒》诗若干关键性的疑难诗句作出释证。结论:一、《述酒》表彰东晋历史功绩,批判刘裕代晋册文贬低东晋历史;揭露刘裕杀害恭帝的真相及其制造恭帝善终的骗局;表示自己是晋之遗民,绝不奉刘宋正朔;并判断刘政权将寿命短暂,是渊明在晋宋之际政治态度的鲜明
全文:本文根据翔实地,包括较多未曾为人使用过的文献材料,对陶渊明《述酒》诗若干关键性的疑难诗句作出释证。结论:一、《述酒》表彰东晋历史功绩,批判刘裕代晋册文贬低东晋历史;揭露刘裕杀害恭帝的真相及其制造恭帝善终的骗局;表示自己是晋之遗民,绝不奉刘宋正朔;并判断刘政权将寿命短暂,是渊明在晋宋之际政治态度的鲜明体现。二、渊明《述酒》《素齐》诗,表明其隐居前后两期具有不同意义,在晋朝的隐居只是不愿心为形役,入宋后的隐居则是不奉刘宋正朔。
陶渊明《述酒》诗补证——兼论陶渊明在晋宋之际的政治态度及其隐居前后两期的不同意义
作者: 邓小军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彭殇  近典  今典  陶渊明  天容  《述酒》  古典 
描述:本文根据翔实的 ,包括较多未曾为人使用过的文献材料 ,对陶渊明《述酒》诗若干关键性的疑难诗句作出释证。结论 :一、《述酒》表彰东晋历史功绩 ,批判刘裕代晋册文贬低东晋历史 ;揭露刘裕杀害恭帝的真相及其制造恭帝善终的骗局 ;表示自己是晋之遗民 ,绝不奉刘宋正朔 ;并判断刘宋政权将寿命短暂 ,是渊明在晋
全文:本文根据翔实的 ,包括较多未曾为人使用过的文献材料 ,对陶渊明《述酒》诗若干关键性的疑难诗句作出释证。结论 :一、《述酒》表彰东晋历史功绩 ,批判刘裕代晋册文贬低东晋历史 ;揭露刘裕杀害恭帝的真相及其制造恭帝善终的骗局 ;表示自己是晋之遗民 ,绝不奉刘宋正朔 ;并判断刘宋政权将寿命短暂 ,是渊明在晋宋之际政治态度的鲜明体现。二、渊明《述酒》《夷齐》诗 ,表明其隐居前后两期具有不同意义 ,在晋朝的隐居只是不愿心为形役 ,入宋后的隐居则是不奉刘宋正朔。
上页 1 2 3 4 5 6 ... 7 8 9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