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外一首)
作者: 蒋德均  来源:星星(上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凄美  刀刃面  时间  司马迁  忧郁  菊花  陶渊明  史官  文字  古典诗词 
描述:陶渊明(外一首)
戏说陶渊明
作者: 郭仲江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司马迁  陶渊明  戏说  隐士  阶级合作  历史传说  田园诗人  太史公 
描述:一提到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首先想到的是一位不慕荣利、不与世同流合污、不与统治阶级合作的志趣高洁的大隐士.而历史传说中也有两位隐士曾被太史公司马迁大书特书、仰慕之至,那就是义不食周粟,宁可饿死
全文:一提到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首先想到的是一位不慕荣利、不与世同流合污、不与统治阶级合作的志趣高洁的大隐士.而历史传说中也有两位隐士曾被太史公司马迁大书特书、仰慕之至,那就是义不食周粟,宁可饿死
陶渊明《咏荆轲》诗艺新探
作者: 王澍  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己亥杂诗  司马迁  陶诗  陶潜  史记  中国古代  荆轲形象  陶渊明  龚自珍  优秀作品 
描述:先秦义侠荆轲的事迹感动了一代代人,催生了一篇篇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为数不少,构成了一道冷峻的风景,在尚温雅的中国古代文坛,很是招眼。诗国巨擘陶渊明的《咏荆轲》是其中的名篇之一。龚自珍《己亥杂诗》之129云:陶潜诗喜说荆轲。
全文:先秦义侠荆轲的事迹感动了一代代人,催生了一篇篇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为数不少,构成了一道冷峻的风景,在尚温雅的中国古代文坛,很是招眼。诗国巨擘陶渊明的《咏荆轲》是其中的名篇之一。龚自珍《己亥杂诗》之129云:陶潜诗喜说荆轲。
陶渊明“好名”辨——陶渊明荣名思想初探
作者: 罗忠族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世说新语  司马迁  朱熹  陶渊明  荣名  文名  感士不遇  荆轲  阮籍  陶侃 
描述:朱熹论陶语有云:“隐者多是带气负性之人为之。陶,欲有为而未能者也,又好名。”详其语意,盖谓陶渊明本是一个气性刚烈的人,他志欲有所作为,但因遭遇非时而未能有所作为,又爱惜自己的名声,不肯浮沉世俗而玷污清白,所以终于辞官归隐。这是关于陶渊明归隐原因的一个非常精辟的论断,虽然这个论断是在比较陶渊明和韦应物
全文:朱熹论陶语有云:“隐者多是带气负性之人为之。陶,欲有为而未能者也,又好名。”详其语意,盖谓陶渊明本是一个气性刚烈的人,他志欲有所作为,但因遭遇非时而未能有所作为,又爱惜自己的名声,不肯浮沉世俗而玷污清白,所以终于辞官归隐。这是关于陶渊明归隐原因的一个非常精辟的论断,虽然这个论断是在比较陶渊明和韦应物的诗风时偶然带出的,但却概括了陶渊明的性情、抱负、际会和操守,其识见的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了前人对陶渊明归隐一事的评说。特别是拈出“好名”一点,触及了陶渊明的荣名思想,更具有发前人所未发的意义。然而朱熹此语毕竟过于简略,只提出了陶渊明“好名”这样一种见解,而没
陶渊明赋辞评注
作者: A·R·戴维斯 包涵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残文  离尘  司马迁  作家  《闲情赋》  片断  陶渊明  楚辞  作品 
描述:A·R·戴维斯是奥大利亚悉尼大学东方文化研究室教授。他的力作《陶渊明:他的作品及意义》一书,1983年初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前言”和“绪论”,曾在本刊1985年三期转载,受到欢迎。今刊出《陶渊明赋辞评注》,系该书第五章。
全文:A·R·戴维斯是奥大利亚悉尼大学东方文化研究室教授。他的力作《陶渊明:他的作品及意义》一书,1983年初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前言”和“绪论”,曾在本刊1985年三期转载,受到欢迎。今刊出《陶渊明赋辞评注》,系该书第五章。
陶渊明读书忘食
作者: 刘伯涵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海经  不求甚解  读书方法  司马迁  心得体会  享受  陶渊明  正确理解  儒家经典  精神 
描述:陶渊明的读书方法,颇有特色,他把读书看作一种精神享受,其意境是很高的.他在《与子俨等疏》中说:"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年轻的陶渊明就
全文:陶渊明的读书方法,颇有特色,他把读书看作一种精神享受,其意境是很高的.他在《与子俨等疏》中说:"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年轻的陶渊明就
陶渊明序文初探
作者: 李小成  来源:新疆教育学院学报(汉文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太史公自序》  《归去来兮辞》  《史记》  散文美  序文  司马迁  《游斜川》  陶渊明  形影神三首 
描述:陶渊明序文初探
全文:
苍凉:陶渊明诗的真实底蕴
作者: 程世和  来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司马相如  司马迁  自然之道  理性精神  陶渊明  宗教  死亡  人文主义  人生  中国文人 
描述:一中国文人向来具有理性精神,很少迷信色彩,孔子“不语怪力乱神”①,“敬鬼神而远之”②,闪烁的就是一种人文主义的精神。老庄更以为死亡不可避免,而大力弘扬自然之道,后来秦皇汉武时期方士仙道之术虽盛极一时,但一般文人如司马相如、司马迁诸人并没有卷入那种迷信旋涡中去。东汉以后,佛学渐入中国,受到中国文人的欢
全文:,但一般文人如司马相如、司马迁诸人并没有卷入那种迷信旋涡中去。东汉以后,佛学渐入中国,受到中国文人的欢迎,不过文人们大多也只是把玩它的禅定之说,对佛门天国却很少信奉,从总体上看,自先秦以来,中国文入在生死问题上并没有多少宗教上的幻想。这里,我们可以引用一下明人何孟春《余冬录》中的材料
自传:由史学而至文学的第一篇: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作者: 于海峰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不求甚解  白居易  司马迁  叙述模式  史传文学  自传  典型事例  陶渊明  传记作品  史学 
描述:刘知几在《史通.序传》中说:"作者自序,其流出于中古乎?屈原离骚经,其首章上陈氏族,下列族考;先述厥生,次显名字。自叙发迹,实基于此。降及司马相如,始以自叙为传。然其所叙者,但记自少及长,立身行事而
全文:刘知几在《史通.序传》中说:"作者自序,其流出于中古乎?屈原离骚经,其首章上陈氏族,下列族考;先述厥生,次显名字。自叙发迹,实基于此。降及司马相如,始以自叙为传。然其所叙者,但记自少及长,立身行事而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