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魏晋风度与盛唐魅力——论陶渊明、李白诗文中自由精神的张扬
作者: 张忠云  来源:安顺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李白  个性与时代精神  陶渊明  飞鸟意象 
描述:文章从比较陶渊明、李白诗歌中飞鸟意象的形态及内涵差异入手、认识他们建构自由人生的不同情致,并蠡测由魏晋到盛唐文人士子实现人格独立的实际情形和嬗变过程,以及他们追求自由人生的思考。陶渊明诗歌中鸟意象不但有象征意义,而且表现了飞鸟意象在文学史上的发展和演变。李白不仅将飞鸟意象推上了一个高峰,还从整体意义
全文:不但有象征意义,而且表现了飞鸟意象在文学史上的发展和演变。李白不仅将飞鸟意象推上了一个高峰,还从整体意义上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形成一种时代精神,是千百来人类追求个性的自由抒发,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的集中反映。中华民族奋飞的精神,由魏晋到盛唐,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陶诗“忠愤”说新证——陶淵明爱国主义思想的探索
作者: 俞啓崇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北伐  理解  刘裕  陶渊明  爱国主义思想  思想内容  探索  作品  南宋  政治事件 
描述:魯迅先生說:“陶潜总不能超于塵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心,也不能忘掉‘死’,这是他詩文中时时提起的。用别一种看法研究起來,恐怕也会成一个和旧说不同的人物罢。”(“而已集”“魏晉風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本文也是想就魯迅先生啓示的話,对陶淵明進行一些探索。陶詩“忠憤”说盛于南宋,对陶淵明理解的全面与
全文:”这一点,以致使陶淵明的真正面貌受到歪曲,使他的作品的思想內容受到阉割,貶低了陶詩的真正价值。这里要提出討論的是作为陶詩“忠憤”的主要內容下是“恥复屈身異代”而是爱國主义思想。这一点在近人研究陶淵明的論文中不是予以忽视就是任意加以貶低或抹殺。“陶淵明一生面臨的政治事件最大者不外:
论中国古代隐士——以陶渊明为例
作者: 张梦秋  来源:北方文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我独立人格  隐士特点  士大夫  陶渊明  隐士思想 
描述:中国古代多隐士,隐士多文人。隐士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隐士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特色之一。“隐士”不是一般的人,当为世之隐匿之高人也。《南史·隐逸》谓其“皆用宇宙而成心,借风云以为气”,因而“隐士”不是一般的人。中国隐士文化是颇为发达的,是与思想文化和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的,隐士文化使中国历史更
全文:富光彩的部分。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或厌倦官场时,往往回归到陶渊明,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隐士具有时代性,隐士在每一个时代的情况都不同,但总的来说,还有
陶渊明复杂情感世界探微
作者: 董艳侠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情感世界  独立人格  中国文学史  世外桃源  陶渊明  隐士  创作成就  静穆 
描述:陶渊明因其创作成就和独立人格,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众多读者心中,陶渊明是位静穆的、悠闲的世外桃源里的隐士。 然而,“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1]因此探讨陶渊明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对于认识这位伟大诗人的真面目,以及理解他田园诗
全文:飘逸得太久了。”[1]因此探讨陶渊明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对于认识这位伟大诗人的真面目,以及理解他田园诗的深层意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仕隐冲突的悲歌 “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
死亡哲学与死亡美学——论庄子、屈原和陶渊明的死亡观
作者: 李石  来源: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死亡观  庄子  死亡哲学  陶渊明  屈原  死亡美学 
描述:本文将庄子的死亡观归之为死亡哲学,将屈原、陶渊明的死亡观归之为死亡美学,力图说明,哲学与美学的本质区别在于理性与情感的区别。因此,死亡哲学与死亡美学的区别在于,两者的死亡态度是否纠结于个体的生命情感。庄子从天地自然的生生变化来审视死亡,对于妻子和自身的死也依然超脱,他的死亡哲学是一种理性的召唤与劝导
全文:。庄子从天地自然的生生变化来审视死亡,对于妻子和自身的死也依然超脱,他的死亡哲学是一种理性的召唤与劝导;屈原则以自杀的决绝行为来祭奠个体的人格理想,在决绝中又有各种痛苦、焦灼、挣扎、孤独、恐惧、哀伤
死亡哲学与死亡美学——论庄子、屈原和陶渊明的死亡观
作者: 李石  来源: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死亡观  庄子  死亡哲学  陶渊明  屈原  死亡美学 
描述:本文将庄子的死亡观归之为死亡哲学,将屈原、陶渊明的死亡观归之为死亡美学,力图说明,哲学与美学的本质区别在于理性与情感的区别。因此,死亡哲学与死亡美学的区别在于,两者的死亡态度是否纠结于个体的生命情感。庄子从天地自然的生生变化来审视死亡,对于妻子和自身的死也依然超脱,他的死亡哲学是一种理性的召唤与劝导
全文:。庄子从天地自然的生生变化来审视死亡,对于妻子和自身的死也依然超脱,他的死亡哲学是一种理性的召唤与劝导;屈原则以自杀的决绝行为来祭奠个体的人格理想,在决绝中又有各种痛苦、焦灼、挣扎、孤独、恐惧、哀伤
走进田园诗,再访陶渊明
作者: 郭亚军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田园生活  审美对象  和谐美  桃花源  陶渊明诗歌  园田居  田园诗  门阀制度  中国古典诗歌 
描述:一、陶渊明与他的田园诗陶渊明是汉魏晋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他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官僚地主家庭,他的曾祖父陶侃做过晋朝的大司马。他的祖父、父亲都做过太守。陶渊明少年时期是在九江柴桑度过的,当时他的家境日渐贫困,但还维持着一般中小地主家庭的生活。家乡的庐山、彭蠡湖以及秀丽的田园风光,孕育了他对大自然
全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这就真实地反映了他早年的生活经历和情趣。少年时的陶渊明对老庄思想很感兴趣,同时又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充满了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渴望着有所作为。但他生乱世,又
论自然美学观照下的陶渊明与梭罗的诗学思想
作者: 米彦青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学思想  自然美学  梭罗  陶渊明 
描述:作为中外文学史上罕见的曾躬耕陇亩的文人代表,陶渊明和梭罗都主张回归自然,在自然中寻求一种独立的精神境界。东方的哲学思想是陶渊明和梭罗能够在精神上相契合,并在东西方不同的国度和时代中践行抱朴守真诗学的思想基础。他们的诗学思想体现在审美取向上有所不同。梭罗的远离尘世的生活使他与浮华世事、流行社会保留一段
全文:外在的自然环境,也是宇宙万物内在的本然状态,更是一种宗教信仰乃至理想生命形式的象征。但他们的文字都缓解了现实的紧张,带来了心灵的平衡。
陶渊明的美学思想及其渊源
作者: 韩进廉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士不遇  陶诗  理性思考  陶渊明  田园诗  哲学思想  审美理想  哲理诗  咏怀诗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和散文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因此,他的诗歌散文往往带有浓郁的哲理意味和思辨色彩。他没有哲学思想著作,但他善于把自己的哲学见解和理性思考诉诸艺术的语言、韵律和形象之中。不论他的哲理诗、咏怀诗、田园诗,还是辞赋散文,都能明理、抒情、写景巧妙结合,相互烘托,形成一种厚
全文:之中。不论他的哲理诗、咏怀诗、田园诗,还是辞赋散文,都能明理、抒情、写景巧妙结合,相互烘托,形成一种厚朴真淳、浑融隽永的艺术境界。这种前无古人的独特风格的形成,是同他的美学思想分不开的。很难设想,一个作家没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理想却能开创出独特的艺术境界和风
隐逸之中见风流:浅析陶渊明其人其诗
作者: 张祎  来源:当代小说·新诗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真淳  隐逸  自在 
描述:陶渊明的风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表现为他自在的人生脉络,无论是入仕还是归隐,他都尊重自己内心感情的变化,绝不委曲求全,并且对自己的爱人怀有真挚专一的感情;其次表现在真淳的诗文风格上,他能心之所向,目至为诗,自然的流露出自己对日常事物的所想所感.诗歌语言虽朴实平淡,但意蕴隽永,回味无穷,诗中往往隐
全文:,目至为诗,自然的流露出自己对日常事物的所想所感.诗歌语言虽朴实平淡,但意蕴隽永,回味无穷,诗中往往隐含着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再次指出陶渊明的人格品质和诗文风格为后人所效法追慕
Rss订阅